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提到中学语文教学,人们都觉得语文谁都能教,无非就是听、说、读、写几个环节,但谁都难教好。这也是语文老师们一种切肤之痛的感受: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也确实如此,课堂上老师分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讲得喉干舌枯,其结果学生还是该读的读不来、该背的背不出、该说的说不出、该写的写不出,收效甚微。就其原因,笔者认为除学生本身语文基础差、语文感悟能力差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档次没有提升上去。如果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笔者每次在教学中利用媒体放课文录音前,我都要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从朗读者的语气、语调中去感受文章哪些地方能够深深的感动你,特别是学生在听完《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小巷深处》这两篇课文时,全班学生已是泪流满面。这样,我乘势去分析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以古诗词教学为例,如果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背一背,那是起不到教学效果的。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公元757年3月写的《春望》中有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一般情况下,本来是逗人喜爱的,是赏心悦目之物,之所以催人“溅泪”、令人“惊心”,主要是诗人羁居于被叛军攻陷的长安,目睹“烽火连三月”的战祸所造成的“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又联想到妻儿音讯杳无,生死难卜,于是他忧国、忧民、忧家,百忧交集。在诗人这种悲凉的心境中,花也会“浅泪”,鸟也会“惊心”。这完全是诗人的审美心境所致。
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审美联想能力
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事可写、无话可写。如何对事件站在审美的高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是难上难。因为他们的思维和审美联想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这种写作负担转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如何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1、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先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那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素材,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最有利的创作源泉。
2、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有些学生仍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平日有时间就搞“题海战术”的训练,很少在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写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多阅读文章,积累写作素材。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就是说书读多了,知识就丰厚了,就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就能左右逢源。但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在读的同时更应注重素材的积累,让其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正所谓“取精用宏,厚积薄发”,有了一定的数量才会有一定的质量,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3、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现在中学课本所选的文章是来自古今中外的美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可以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
四、在课文分析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总之,语文教学不可急功近利,也无非是听、说、读、写几个环节,但只要我们长期将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教学档次就能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笔者每次在教学中利用媒体放课文录音前,我都要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从朗读者的语气、语调中去感受文章哪些地方能够深深的感动你,特别是学生在听完《周总理,你在哪里》和《小巷深处》这两篇课文时,全班学生已是泪流满面。这样,我乘势去分析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以古诗词教学为例,如果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背一背,那是起不到教学效果的。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公元757年3月写的《春望》中有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一般情况下,本来是逗人喜爱的,是赏心悦目之物,之所以催人“溅泪”、令人“惊心”,主要是诗人羁居于被叛军攻陷的长安,目睹“烽火连三月”的战祸所造成的“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又联想到妻儿音讯杳无,生死难卜,于是他忧国、忧民、忧家,百忧交集。在诗人这种悲凉的心境中,花也会“浅泪”,鸟也会“惊心”。这完全是诗人的审美心境所致。
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审美联想能力
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事可写、无话可写。如何对事件站在审美的高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是难上难。因为他们的思维和审美联想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这种写作负担转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如何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1、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先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那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素材,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最有利的创作源泉。
2、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有些学生仍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平日有时间就搞“题海战术”的训练,很少在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写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多阅读文章,积累写作素材。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就是说书读多了,知识就丰厚了,就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就能左右逢源。但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在读的同时更应注重素材的积累,让其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正所谓“取精用宏,厚积薄发”,有了一定的数量才会有一定的质量,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3、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现在中学课本所选的文章是来自古今中外的美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可以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
四、在课文分析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总之,语文教学不可急功近利,也无非是听、说、读、写几个环节,但只要我们长期将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教学档次就能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