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跳板”跨越障碍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解答数学题时,发现有一类题目,解题时往往要考虑很多变量,而某些变量只作为解题的纽带,也即并不是每一个量都要求出最后结果,找准这样的量,我们的解题将事半功倍。这种题目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下面通过几个例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归纳的一些认识与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地解答这类试题。
  一、“设而不求”与“既设又求”的对比
  例1已知双曲线x2-y23=1,过P(2,1)点作一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并使P为AB的中点,求直线AB的斜率。
  解法一(巧用变量——设而不求):设A(x1,y1),B(x2,y2),把A、B两点代入双曲线方程3x2-y2=3,得3x21-y21=3,3x22-y22=3,将两式相减得直线AB的斜率:
  kAB=y1-y2x1-x2=3(x1+x2)y1+y2=3×x1+x22y1+y22=3×21=6。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6x-y-11=0。
  解法二(一般解法——既设又求):设直线AB的方程为y-1=kABx-2,即y=kABx-2kAB+1。
  于是可得方程组y=kABx-2kAB+1①,3x2-y2=3②,把①式代入②式消去y整理可得:3-k2ABx2+2kAB2kAB-1x-2kAB-12-3=0。
  設Δ=42k2AB-12+4(3-k2AB)[(2kAB-1)2+3],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可得:
  x1=2kAB-4k2AB-Δ23-k2AB,x2=2kAB-4k2AB+Δ23-k2AB。
  因为点P(2,1)为直线AB的中点,
  所以2=x1+x22=2k2AB-kABk2AB-3,即2k2AB-6=2k2AB-kAB,解得kAB=6。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6x-y-11=0。
  我的认识:该题的解法一运用的就是“设而不求”的解题手段,我们看到这一解题手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仅仅是借助于设出的A(x1,y1),B(x2,y2)两点作为解题的工具,而不需要解出A、B两点即可达到解题的目的,大大简化了解题的步骤。而解法二就是遵循了一般的解题思路:既设出了A、B两点,又解出了A、B两点的x1与x2。非常明显,解法二无论是运算量还是运算步骤,都远比解法一大且复杂,所以我们应学会运用解法一这一解题方法,以提高我们的解题效率。下面再举一个运用“设而不求”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例子。
  二、“设而不求”——通过运用斜率公式及韦达定理求得椭圆的方程
  例2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且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它与直线x+y=1相交于A、B两点,C是AB的中点,且|AB|=22,OC的斜率是22,求椭圆的方程。
  解析:设椭圆方程是px2+qy2=1(p>0,q>0)(这种设法避免了讨论焦点位置),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px21+qy21=1,px22+qy22=1,两式作差并整理得(y1-y2)(y1+y2)(x1-x2)(x1+x2)=-pq。
  又因为kAB=y1-y2x1-x2=-1,kOC=y1+y2x1+x2=22,所以pq=22。
  又由弦长公式得|AB|=1+k2|x1-x2|=1+12|x1-x2|=22,把直线方程x+y=1代入椭圆方程px2+qy2=1,得(p+q)x2-2qx+q-1=0。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x1-x2|=(x1+x2)2-4x1x2,得:
  p2+q2-3pq-p-q=0。
  再把pq=22代入p2+q2-3pq-p-q=0,即解得p=13,q=23。
  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x23+2y23=1。
  我的认识:这道题的解答同样一开始设出了椭圆上的A、B两点:A(x1,y1),B(x2,y2),但是,从解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设出两点A(x1,y1),B(x2,y2)的目的在于表示直线AB与OC的斜率。接下来运用韦达定理结合题设告诉的条件|AB|=22,获得p与q的关系式。但是,整个解题过程都没有解出A、B两点,并且从整个过程来看运算量不大解题思路也不复杂,这一过程就是标准的“设而不求”的解题过程,其解题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三、高考题中看“设而不求”的运用
  例3(2011年江西卷第20题)已知P(x0,y0)(x0≠±a)是双曲线E:
  x2a2-y2b2=1(a>0,b>0)上的一点,M,N分别是双曲线E的左、右定点,直线PM,PN的斜率之积为15。
  (1)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2)过双曲线E的右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双曲线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C为双曲线上的一点,满足OC=λOA+OB,求λ的值。
  解析:(1)已知双曲线E:x2a2-y2b2=1a>0,b>0,Px0,y0在双曲线上,M,N分别为双曲线E的左、右定点,所以M-a,0,Na,0,直线PM,PN的斜率之积为
  KPM·KPN=y0x0+a·y0x0-a=y20x20-a2=15x20a2-5y20a2=1。
  而x20a2-y20b2=1,比较得b2=15a2c2=a2+b2=65a2e=ca=305。
  (2)设过右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L:y=x-c交双曲线E于A,B两点,则不妨设Ax1,y1,Bx2,y2。又OC=λOA+OB=λx1+x2,λy1+y2,点C在双曲线E上:
  λx1+x22-5λy1+y22=a2
  λ2x21-5y21+2λx1x2-10λy1y2+x22-5y22=a2①
  又联立直线L和双曲线E方程消去y得:4x2-10cx+5c2+a2=0。
  由韦达定理得:x1x2=5c2+a24,y1y2=x1x2-cx1+x2+c2=5c2+a24-5c22+c2。代入①式得:λ2a2+72λa2-712λa2+a2=a2λ=0,或λ=-4。
  我的认识:该题的(1)(2)问的解答都用到了“设而不求”的解答方法。其中(1)中运用了题设条件中已经设好了的双曲线上的一点Px0,y0,通过点Px0,y0构造了直线PM,PN的斜率,再利用直线PM,PN的斜率之积为15这一条件获得了a与b的关系式,进而得到双曲线的离心率。(2)中设了A(x1,y1),Bx2,y2,“设而不求”的运用在于通过设出的两点Ax1,y1,Bx2,y2,能够用上韦达定理结合向量方程获得λ的方程,从而解出λ的值。该题两问的解答中对所设出的点P(x0,y0),Ax1,y1及Bx2,y2都没有解出,仅仅是对其加以利用,起了一个“跳板”的作用。于是我们可以对“设而不求”这一数学思想冠以解题中的“跳板高手”的美名。同时,可以说该题就是“设而不求”思想在高考题中最好的体现。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级22班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发现“觉得高中物理难学”是每一个高中学生的普遍认知,尤其是物理中的“研究电磁和电磁的相互作用现象,及其规律和应用”的电磁学这一块的知识,由于不像力学那样直观、形象,抽象思维很强,给高中学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思维理解障碍,并且每年的高考中必考,并侧重于大题,更给我们高中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物理学知识基础、偏重文科的学生“创造”出沉重的学习压力,谈物色变、谈电磁腿软。  如何才能学好高
期刊
在数学考试中,大部分同学都有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怎样能快速准确解题,是大家最需要的。我在做题时,根据题目特点,经常会选用一些特殊方法来做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特殊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更能够提高准确率,因此特殊方法在考场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通過几个例题,让我们来领悟如何使用考场上的这个利器吧。
期刊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年,该书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从内容脉络上看,不是出自于一人之手,而是逐渐完善,最终臻于成熟。战国时著名的科学家张苍校正了《九章算术》,制定了度量衡和历法。《九章算术》的另外一位校正者(也是补充者)耿寿昌,汉宣帝时曾任大司农中丞,他精通数学,历史记载他曾经用铜铸造浑天仪观天象,我国古代是靠天吃饭的,某一年风调雨顺,粮食可能就豐收,丰收了粮价就会低;某一年气候
期刊
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在数学能力考查方面,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具体,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中学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把握特点,加强备考的针对性  1.把握高考数学命题的特点。准确把握高考数学命题的特点和方向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必要条件。我们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期刊
作为经典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牛顿运动定律是考察的重点,而力与运动相结合容易让学生感到困惑,通过牛顿定律清楚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突破这一难点。熟练掌握牛顿定律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此类试题中既有对于基本物理概念的单一考察还有对力与运动整体的综合检验,学生要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本文分三点分别举例介绍牛顿定律动力学中的应用,顺应高考的出题方向,启发学生思考,提高解题能力。  一、图像  图像问题一直是
期刊
在求解该题过程中,有的同学无从下手,笔者在帮助其寻找解答思路时,指明这是一道二元变量求最值问题,那么我们有哪些常见的处理策略呢?  一、二元变一元转化为函數最值问题
期刊
下面以2016年高考理科數学新课标Ⅱ卷中的第13小题来举例,让大家体会一下在解三角形类型题中一题多解的思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一、與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
期刊
工业生产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试题。它始于无机框图题的变革和创新,落实了高考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考查了考生对存储的知识进行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体现出化学与STSE的紧密结合。  例1 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钠和氧化铁红颜
期刊
进入高中后的物理学习,部分高中生都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因为高中物理更加复杂和抽象,而且运用了很多推理论证、定量分析等,在内容上更难,而且高中物理的学习更加注重对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培养,所以本人认为必须掌握有效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门科目。  一、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的现状分析  1.整体物理基础掌握不牢,理解不深刻  通常在老师讲了一节内容后,则让大家开始分节、分章、分套的做题,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