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青铜器上进行嵌错工艺早在我国殷商时期就有出现,到春秋以降,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青铜錾刻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金银镶嵌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楚作为先秦大国,自春秋晚期开始向南扩张,到战国时期,包括今洞庭湖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完全浸润在楚文化光华之中。作为南楚重镇的长沙,自战国中期开始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繁盛起来,手工业也日趋成熟,镜、兵器、礼器、生活用具等大批青铜制品陆续开始了生产并走向本土化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长沙发掘的五千余座先秦墓葬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这批器物中有一些采用了金银镶嵌工艺,它们构思精巧、特色鲜明,是南楚青铜文化的代表之作,而长沙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更是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这件器物来源于二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现。长沙历来是先秦考古的重镇,包括楚帛书在内的许多珍贵楚文物都出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1985年深秋,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西南的长岭一带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完整地揭露了一个埋藏丰富、跨度从战国到汉代的古墓葬群。在其中的一个小山岗上,编号为M7的墓葬因为已经被盗,在整个墓群中起初并不显眼。该墓为一座战汉时期南方地区典型的竖穴土坑墓,墓口长3米,宽1.82米,残深3.2米,外椁长2.6米,宽1.45米,墓主被放置在葬具一椁二棺中,棺底还有一块雕刻精美的木板,而这种木板。便是战国楚系墓中独有的笒床;曲此墓葬的年代可以基本确定。它与著名的马王堆汉墓葬相似,葬具四周都填充了有很好防腐隔氧作用的白膏泥作为密封层,这种条件的墓葬如果没有被盗,应当是可以在墓室中发现重要文物的。但发掘之初,盗洞就赫然出现在了墓口,此墓原来在唐代就已经被盗墓者觊觎,椁室中的文物早就荡然无存,连墓主人的遗体也腐朽殆尽,连痕迹都找不到了,就在大家都认为这又是一座价值不大的空墓时。接下来的清理却有了重要发现,工作人员在棺椁的西侧竟然发现一个完整且没有被扰动的外藏椁,揭开木制椁盖,满满当当五十余件保存完好的文物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这批文物,仅铜器就有近十件,漆器更是达到三十余件。根据墓葬的葬制以及随葬器物来看,墓主当属于战国晚期一位比较富庶的上士级官吏。其中龙凤纹铜盒是铸造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青铜器,以至于后来最为系统收录长沙地区先秦墓葬资料的《长沙楚墓》一书,将这件器物选为了典型器加以重点介绍。
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属国家一级文物,通高15.2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21.1厘米,重1587克。平顶弧形盖,盖上铸有四个小钮,钮为兽面环钮。器盖中央有圆形凸起台式部分,圆台内外均有弧形线条两道,整个器盖以两组弦纹将其分割为三组带状区域,区内均以细密的两方连续式纹饰装饰,其中圆台外侧为复杂的勾连卷云纹,内侧除盖心有一小圆圈状区域装饰变形叶纹与卷云纹组合成的图案外,其他区域装饰有四组对称的变形凤首纹与卷云纹组合成的两方连续图案,凤目圆瞪,每组之间有一小型变形叶纹分割。器物为子母口,口沿处装饰一周较为简单的带状卷云纹。鼓腹,腹部以弦纹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带状交叉花叶卷草纹,第二层为与卷云纹缠绕在一起的变形龙凤纹,第三层为带状交叉菱形纹,每组菱形之间夹杂有一个由两个横向“c”形卷云纹相互反靠而形成的“H”,状云纹单体图案。圈足底稍外撇,圈足部分装饰一周横卧“s”形带状云纹,每组云纹之间有一双线环饰相接。整个铜盒均采用错银工艺。这些纤细流畅、婉转灵动的纹饰,都是用粗细合适的银丝镶嵌而成的,有的地方还镶嵌了绿松石。
青铜镶嵌工艺的器物在先秦楚地出现得较多,著名的“曾侯乙之寝戈”、“吴王夫差矛”、天星观“错金云纹铜节约”均是这种工艺制成。而位于楚国南疆的长沙,虽远离郢都,但贵族们对精神与物质的追求是毫不逊色于王城君上的。符号化的龙凤纹是楚民族文化信仰的核心,在这片蛮夷荒芜的大泽之南开疆拓土的艰辛,磨砺出南迁楚人们不屈的开拓精神,神话与巫史传统萦绕在这群乐享浪漫主义精髓的人群之中,促使其奋发图强,创造出军事与文化上的双重辉煌。这件器物所采用的错银法,工艺繁琐,纹饰精美,图案浪漫,很好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与坚毅的人文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一同出土的,还有盒中装盛的一些虽碳化但形态保存完好的颗粒状食物。据专家鉴定,这些食物为“粟”,即我们现在常见的小米,而装入盒中时应该是以粥的形式。粟是中国古代先民由田间地头经常看到的一种野草——狗尾巴草,通过人工驯化而培育出来的,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虽然战国时期长沙地区未发现与粟相关的文献,但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中的粟实物以及时代稍晚的西汉初期马王堆汉墓中的粟实物以及《遣策》文献:“黄粢(粟)五石布囊、白粢(粟)五石布囊。”嗍的记载可以证实在战国秦汉时期,粟已是南方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揭开铜盖,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饮食,更感受到南楚先民给当代人留下的思想启示,以及先秦时期农业与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这件器物来源于二十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现。长沙历来是先秦考古的重镇,包括楚帛书在内的许多珍贵楚文物都出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1985年深秋,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在市区西南的长岭一带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完整地揭露了一个埋藏丰富、跨度从战国到汉代的古墓葬群。在其中的一个小山岗上,编号为M7的墓葬因为已经被盗,在整个墓群中起初并不显眼。该墓为一座战汉时期南方地区典型的竖穴土坑墓,墓口长3米,宽1.82米,残深3.2米,外椁长2.6米,宽1.45米,墓主被放置在葬具一椁二棺中,棺底还有一块雕刻精美的木板,而这种木板。便是战国楚系墓中独有的笒床;曲此墓葬的年代可以基本确定。它与著名的马王堆汉墓葬相似,葬具四周都填充了有很好防腐隔氧作用的白膏泥作为密封层,这种条件的墓葬如果没有被盗,应当是可以在墓室中发现重要文物的。但发掘之初,盗洞就赫然出现在了墓口,此墓原来在唐代就已经被盗墓者觊觎,椁室中的文物早就荡然无存,连墓主人的遗体也腐朽殆尽,连痕迹都找不到了,就在大家都认为这又是一座价值不大的空墓时。接下来的清理却有了重要发现,工作人员在棺椁的西侧竟然发现一个完整且没有被扰动的外藏椁,揭开木制椁盖,满满当当五十余件保存完好的文物呈现在了人们面前。这批文物,仅铜器就有近十件,漆器更是达到三十余件。根据墓葬的葬制以及随葬器物来看,墓主当属于战国晚期一位比较富庶的上士级官吏。其中龙凤纹铜盒是铸造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青铜器,以至于后来最为系统收录长沙地区先秦墓葬资料的《长沙楚墓》一书,将这件器物选为了典型器加以重点介绍。
战国错银龙凤纹铜盒属国家一级文物,通高15.2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21.1厘米,重1587克。平顶弧形盖,盖上铸有四个小钮,钮为兽面环钮。器盖中央有圆形凸起台式部分,圆台内外均有弧形线条两道,整个器盖以两组弦纹将其分割为三组带状区域,区内均以细密的两方连续式纹饰装饰,其中圆台外侧为复杂的勾连卷云纹,内侧除盖心有一小圆圈状区域装饰变形叶纹与卷云纹组合成的图案外,其他区域装饰有四组对称的变形凤首纹与卷云纹组合成的两方连续图案,凤目圆瞪,每组之间有一小型变形叶纹分割。器物为子母口,口沿处装饰一周较为简单的带状卷云纹。鼓腹,腹部以弦纹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带状交叉花叶卷草纹,第二层为与卷云纹缠绕在一起的变形龙凤纹,第三层为带状交叉菱形纹,每组菱形之间夹杂有一个由两个横向“c”形卷云纹相互反靠而形成的“H”,状云纹单体图案。圈足底稍外撇,圈足部分装饰一周横卧“s”形带状云纹,每组云纹之间有一双线环饰相接。整个铜盒均采用错银工艺。这些纤细流畅、婉转灵动的纹饰,都是用粗细合适的银丝镶嵌而成的,有的地方还镶嵌了绿松石。
青铜镶嵌工艺的器物在先秦楚地出现得较多,著名的“曾侯乙之寝戈”、“吴王夫差矛”、天星观“错金云纹铜节约”均是这种工艺制成。而位于楚国南疆的长沙,虽远离郢都,但贵族们对精神与物质的追求是毫不逊色于王城君上的。符号化的龙凤纹是楚民族文化信仰的核心,在这片蛮夷荒芜的大泽之南开疆拓土的艰辛,磨砺出南迁楚人们不屈的开拓精神,神话与巫史传统萦绕在这群乐享浪漫主义精髓的人群之中,促使其奋发图强,创造出军事与文化上的双重辉煌。这件器物所采用的错银法,工艺繁琐,纹饰精美,图案浪漫,很好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与坚毅的人文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与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一同出土的,还有盒中装盛的一些虽碳化但形态保存完好的颗粒状食物。据专家鉴定,这些食物为“粟”,即我们现在常见的小米,而装入盒中时应该是以粥的形式。粟是中国古代先民由田间地头经常看到的一种野草——狗尾巴草,通过人工驯化而培育出来的,中国是世界栽培粟的起源中心,有着最为悠久的种植历史,虽然战国时期长沙地区未发现与粟相关的文献,但这件错银龙凤纹铜盒中的粟实物以及时代稍晚的西汉初期马王堆汉墓中的粟实物以及《遣策》文献:“黄粢(粟)五石布囊、白粢(粟)五石布囊。”嗍的记载可以证实在战国秦汉时期,粟已是南方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食物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揭开铜盖,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的饮食,更感受到南楚先民给当代人留下的思想启示,以及先秦时期农业与手工业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