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学案导学”的内涵,进而分析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最后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上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案导学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97-02
数学解题能力一般是指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经验和逻辑思维规律,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学生反映听课容易,做题难。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其主要原因是现行课程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模式的死板。“学案导学”重在“导学”部分,是一种创新式的探索教育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做题难的现状。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下,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位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导学案为载体,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案导学”模式的特点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案导学的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总结三个主要环节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比如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时,就可以有层次、有协调地划分,共同学习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设计和实践所考虑的重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强调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
“学案导学”的运用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课堂内容可以听懂,但是一做题就犯错的问题,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比如高中数学中数列问题的学习,基础知识点讲完之后,学生脑中记的大概只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拓展,例如提出新问题:银行中的存款利率是怎么算的?实际存款时出现的多种利率模式哪种是获利最大的?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例具体化、丰富化所学到的知识并通过探索提高了解题能力。
三、“学案导学”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方法
1.课前出示学案,激发学习兴趣
如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将学案发给学生,借助语言、多媒体等因素营造一定的学习情境,进而使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明确重点是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难点是理解等比数列“等比”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并通过和等差数列的对比,提升学生的类比、概括和总结能力。
再比如在学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分别说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内涵。此后,学生就要分别就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再设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异同呢?从二者的異同中可以窥见两者的关联。可见,一个问题可连带出若干知识点,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课中利用学案,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自学,在旧知识的牵引下对新知识加以探究学习,通过主动学习来对课后思考题进行解答,其目的在于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在<<等比数列>>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明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已学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如在引导学生明确等比数列的概念时,先让学生求1,1,1的公比,再引导学生尝试计算a,a,a的公比,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学生会对这一问题有疑问,这便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此时就应引入分类讨论的情景,让学生充分理解公比不为0的特点,进一步假如某个等比数列的公比等于1时,则这个等比数列前n项和如何求得?试求和a+a2+a3+…+an=?其中a为任意实数。设置此类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运算,多动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再比如<<对数函数>>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学案中可先引导学生对比已学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学习对数函数的概念.设计问题让学生求53的值,再引导学生去计算5x=125中x的值,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便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此时就应引入一种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充分结合指数函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类比推移,探讨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并在ab=N到b=logaN(a>0,a≠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对数函数的三个性质:0和负数没有对数;1的对数等于0;底的对数等于1。
3.课后利用学案拓展,提高学生思维
导学案的最后是拓展环节,本环节所涉及的问题不仅可以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也可以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还可以是知识的类比、方法的归纳、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等比数列的课后作业中可以如下设置:
1.已知{an}是等比数列,a1=1,a2=2,求{an}的前5项和。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1,求数列{an2}的前n项和Tn
3.“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选自明朝著名数学家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请算出诗中所述的尖头有多少盏灯.请同学们思考这道题考查了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方法更加简单等等。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而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都具备相应的解题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学案导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材料,教会学生更多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银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2]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3):49.
[3]郭艳华.学案导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刘雯.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探析.
[5]杨晶.巧用“学案导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案导学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97-02
数学解题能力一般是指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经验和逻辑思维规律,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学生反映听课容易,做题难。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呢?其主要原因是现行课程内容的单一和教学模式的死板。“学案导学”重在“导学”部分,是一种创新式的探索教育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做题难的现状。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教学理念下,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位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以导学案为载体,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案导学”模式的特点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案导学的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总结三个主要环节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比如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时,就可以有层次、有协调地划分,共同学习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设计和实践所考虑的重点,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二)强调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
“学案导学”的运用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课堂内容可以听懂,但是一做题就犯错的问题,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比如高中数学中数列问题的学习,基础知识点讲完之后,学生脑中记的大概只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拓展,例如提出新问题:银行中的存款利率是怎么算的?实际存款时出现的多种利率模式哪种是获利最大的?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实例具体化、丰富化所学到的知识并通过探索提高了解题能力。
三、“学案导学”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方法
1.课前出示学案,激发学习兴趣
如学习等比数列时,教师将学案发给学生,借助语言、多媒体等因素营造一定的学习情境,进而使学生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等比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明确重点是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难点是理解等比数列“等比”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并通过和等差数列的对比,提升学生的类比、概括和总结能力。
再比如在学习<<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请分别说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内涵。此后,学生就要分别就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再设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异同呢?从二者的異同中可以窥见两者的关联。可见,一个问题可连带出若干知识点,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课中利用学案,激活学生思维
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自学,在旧知识的牵引下对新知识加以探究学习,通过主动学习来对课后思考题进行解答,其目的在于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在<<等比数列>>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明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已学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如在引导学生明确等比数列的概念时,先让学生求1,1,1的公比,再引导学生尝试计算a,a,a的公比,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学生会对这一问题有疑问,这便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此时就应引入分类讨论的情景,让学生充分理解公比不为0的特点,进一步假如某个等比数列的公比等于1时,则这个等比数列前n项和如何求得?试求和a+a2+a3+…+an=?其中a为任意实数。设置此类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运算,多动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再比如<<对数函数>>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学案中可先引导学生对比已学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学习对数函数的概念.设计问题让学生求53的值,再引导学生去计算5x=125中x的值,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便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此时就应引入一种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充分结合指数函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类比推移,探讨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并在ab=N到b=logaN(a>0,a≠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对数函数的三个性质:0和负数没有对数;1的对数等于0;底的对数等于1。
3.课后利用学案拓展,提高学生思维
导学案的最后是拓展环节,本环节所涉及的问题不仅可以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也可以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还可以是知识的类比、方法的归纳、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等比数列的课后作业中可以如下设置:
1.已知{an}是等比数列,a1=1,a2=2,求{an}的前5项和。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1,求数列{an2}的前n项和Tn
3.“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选自明朝著名数学家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请算出诗中所述的尖头有多少盏灯.请同学们思考这道题考查了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方法更加简单等等。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而言,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并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而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都具备相应的解题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学案导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材料,教会学生更多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银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2]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13):49.
[3]郭艳华.学案导学———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刘雯.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探析.
[5]杨晶.巧用“学案导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