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府谷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总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现代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快速胁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府谷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总产7.34万吨,增产3.4‰完成玉米播种面积7.5万亩;完成优质马铃薯推广面积10万亩;完成优质小杂粮播种面积42万亩,其中谷物28万亩、豆类14Z亩,薯类11万亩;完成优质油料面积3.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00亩,新增设施蔬菜1300亩,新建科技示范园5个;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2464口,新建村级信息站164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
府谷县农业局在黄甫镇段寨示范村新建地膜花生样板田1000亩,采用“良种、良法、良田”三配套技术,平均亩产480千克,较同类大田亩产300千克增产38%。分别在武家庄乡、哈镇等乡镇新建黄豆丰产样板田800亩、豆类丰产样板田1000亩、玉米丰产样板田1000亩、马铃薯生产示范m500亩。在武家庄、清水、海则庙等乡镇进行秦薯5号、胜利百号、冀薯4号等红薯品种试验示范200亩,运用冷床育秧,温棚育苗措施,配套增施统一的农家肥、专用肥(BB肥),不施农药进行无公害种植,秦薯5号平均亩产1492.7千克,产量居第一,具有适口性好、含淀粉率高和抗病性强等特点,具有推广种植价值。在墙头乡前同则示范村新建无公害蔬菜示范/~400亩,引进瓜菜新品种42个(其中瓜类23个、蔬菜类19个),发展中小拱棚种植西瓜100亩,无偿配套物资,由于西瓜上市早,产量高,平均亩产3000-4500千克,平均每亩可获纯收入3000元左右,单西瓜一项为该村增收170万元。
在木瓜乡西坪村新建葡萄示范园50亩;在府谷镇、哈镇、段寨园艺场、武家庄、麻镇建立科技示范园5个;在麻镇、武家庄、墙头三乡镇建设无公害蔬菜2800亩(其中墙头乡红葱基地1400亩),免费为农户推广蔬菜营养钵苗8万余株,提供了100台喷雾器及杀虫剂,其中红葱平均亩产2500多千克,总产3500多吨,仅此一项为基地增收450万元;在府店公路沿线建设千亩景观农业带,种植1500亩苦荞示范出。
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2010年,府谷县在木瓜乡、清水乡和黄甫镇24个村实施了10000亩丰产样板田,并无偿提供有机肥和有机农药,打造无公害糜子基地。通过物技配套实施,获得小杂粮平均亩产265千克高产,较普通大田增产30%;同时,央视七套农业频道“农广天地”栏目组两次对府谷糜子从播种到收获、加工进行全程采访报道,在打造“府谷黄米”知名品牌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万亩旱作农业豆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府谷县农业局在碛塄乡实施2000亩、武家庄乡实施2500亩、王家墩乡实施2500亩、田家寨乡实施3000亩,四乡镇各办一个100亩乡级样板田,通过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等综合技术的应用,可增产豆类250吨,增收150万元。
良种“张杂”谷子高产推广基地建设。府谷县农业局在去年引进、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张杂3号谷子。在木瓜乡实施1000亩、海则庙乡实施3000亩(其中1000亩示范田)、赵五家湾乡实施2000亩,提供良种,配套无公害肥料。虽然今年禾谷类作物生长受到“卡脖旱”影响,但张杂谷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平均亩产303千克,为示范基地增收165万元。
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府谷县农业局在今年实施户用沼气工程中总投资881 4万元。在府谷镇、新民、武家庄等19个乡镇65个村实施,完成户用沼气2464口,完成养殖小区中型沼气池5个,每口沼气池年产沼气380-450立方米,产沼肥10吨,可为每户农民增收节支2000元左右。同时在全县成立户用沼气后续服务部10处,为9个村配备了服务网点以便抽渣车及更换配件,成立了县级服务站1个,保证了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到位。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完成了5640台省煤节柴灶和4560台太阳能灶的推广。每台省煤节柴灶每户年省煤2.5吨,增收节支1500元左右,户均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25吨。推广太阳能灶成为农民省时、省事、省钱的绿色、环保和低碳的农业项目。在碛塄、墙头两乡无公害蔬菜基地沿线安装太阳能灭虫灯(路灯)310台,为农作物种植基地生产无公害优质的农产品和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
府谷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5万亩,总产7.34万吨,增产3.4‰完成玉米播种面积7.5万亩;完成优质马铃薯推广面积10万亩;完成优质小杂粮播种面积42万亩,其中谷物28万亩、豆类14Z亩,薯类11万亩;完成优质油料面积3.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000亩,新增设施蔬菜1300亩,新建科技示范园5个;完成户用沼气池建设2464口,新建村级信息站164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
府谷县农业局在黄甫镇段寨示范村新建地膜花生样板田1000亩,采用“良种、良法、良田”三配套技术,平均亩产480千克,较同类大田亩产300千克增产38%。分别在武家庄乡、哈镇等乡镇新建黄豆丰产样板田800亩、豆类丰产样板田1000亩、玉米丰产样板田1000亩、马铃薯生产示范m500亩。在武家庄、清水、海则庙等乡镇进行秦薯5号、胜利百号、冀薯4号等红薯品种试验示范200亩,运用冷床育秧,温棚育苗措施,配套增施统一的农家肥、专用肥(BB肥),不施农药进行无公害种植,秦薯5号平均亩产1492.7千克,产量居第一,具有适口性好、含淀粉率高和抗病性强等特点,具有推广种植价值。在墙头乡前同则示范村新建无公害蔬菜示范/~400亩,引进瓜菜新品种42个(其中瓜类23个、蔬菜类19个),发展中小拱棚种植西瓜100亩,无偿配套物资,由于西瓜上市早,产量高,平均亩产3000-4500千克,平均每亩可获纯收入3000元左右,单西瓜一项为该村增收170万元。
在木瓜乡西坪村新建葡萄示范园50亩;在府谷镇、哈镇、段寨园艺场、武家庄、麻镇建立科技示范园5个;在麻镇、武家庄、墙头三乡镇建设无公害蔬菜2800亩(其中墙头乡红葱基地1400亩),免费为农户推广蔬菜营养钵苗8万余株,提供了100台喷雾器及杀虫剂,其中红葱平均亩产2500多千克,总产3500多吨,仅此一项为基地增收450万元;在府店公路沿线建设千亩景观农业带,种植1500亩苦荞示范出。
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2010年,府谷县在木瓜乡、清水乡和黄甫镇24个村实施了10000亩丰产样板田,并无偿提供有机肥和有机农药,打造无公害糜子基地。通过物技配套实施,获得小杂粮平均亩产265千克高产,较普通大田增产30%;同时,央视七套农业频道“农广天地”栏目组两次对府谷糜子从播种到收获、加工进行全程采访报道,在打造“府谷黄米”知名品牌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万亩旱作农业豆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府谷县农业局在碛塄乡实施2000亩、武家庄乡实施2500亩、王家墩乡实施2500亩、田家寨乡实施3000亩,四乡镇各办一个100亩乡级样板田,通过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等综合技术的应用,可增产豆类250吨,增收150万元。
良种“张杂”谷子高产推广基地建设。府谷县农业局在去年引进、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张杂3号谷子。在木瓜乡实施1000亩、海则庙乡实施3000亩(其中1000亩示范田)、赵五家湾乡实施2000亩,提供良种,配套无公害肥料。虽然今年禾谷类作物生长受到“卡脖旱”影响,但张杂谷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平均亩产303千克,为示范基地增收165万元。
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府谷县农业局在今年实施户用沼气工程中总投资881 4万元。在府谷镇、新民、武家庄等19个乡镇65个村实施,完成户用沼气2464口,完成养殖小区中型沼气池5个,每口沼气池年产沼气380-450立方米,产沼肥10吨,可为每户农民增收节支2000元左右。同时在全县成立户用沼气后续服务部10处,为9个村配备了服务网点以便抽渣车及更换配件,成立了县级服务站1个,保证了沼气后续服务管理到位。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完成了5640台省煤节柴灶和4560台太阳能灶的推广。每台省煤节柴灶每户年省煤2.5吨,增收节支1500元左右,户均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25吨。推广太阳能灶成为农民省时、省事、省钱的绿色、环保和低碳的农业项目。在碛塄、墙头两乡无公害蔬菜基地沿线安装太阳能灭虫灯(路灯)310台,为农作物种植基地生产无公害优质的农产品和发展观光生态农业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