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生活的珍珠链

来源 :首席ELIT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an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明曾引领世界两千余年,我们感慨文化的兴盛与没落,近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的重要性,让我们对文化的复兴与重现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02年长城脚下的公社开始,中国建筑开始跃上了世界的舞台,其不再局限于建筑工地和造房工程,而一跃成为建筑艺术的实验基地、环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者,生态科技的创造者,从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艺术探索性的实验性建筑基地。而真正代表世界性的亚洲潮流,具有东方建筑的原创性与代表性、当代科技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脉传承的亚洲艺术建筑,只有长城脚下的公社与“鸿茂•八墅:亚洲的生活态度”项目脱颖而出,而“鸿茂•八墅:亚洲的生活态度”项目不仅代表了当代亚洲建筑艺术、亚洲生活态度的典范,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的传承。
   方振宁认为:“这些建筑不是国际样式的亚洲版,而是亚洲历史中一直存在着的多元价值的体现。亚洲建筑在持续的进行和发展,建筑师是属于那些最没有民族主义意识的群体,他们的跨国设计方式,让他们可以轻易的游走于异国文化之间。虽然大家各自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很不一样,建筑设计的风格也不相同,但是源于亚洲的生活态度却有着惊人的一致。” 这都源于彼此对亚洲传统文化的理解,建筑空间里固有的廊、园,东方建筑的视觉中心在园林。建筑外表单体看起来很摩登现代,亚洲各国的传统建筑脉络清晰可见,殊途同归,表现出亚洲对于外来文化的高度包容性与本地化解读能力。
   该项目的总设计师日本建筑师古谷诚章,形象而幽默的把亚洲的建筑比喻成火锅,他说:“亚洲的建筑就像火锅,很多东西都被放进这个锅里面,一起烹饪。吃火锅的时候我们不停地把煮熟的东西挑出来,再把新的素材放进去,我觉得亚洲文化以及亚洲建筑也体现出这种多元的形式和概念,即不断有旧的东西被剔除出来,同时将来自不同地域的新鲜元素注入进去,所以它是一个多元的产品。”
  八墅展现了一次独具特色的深度相逢:多角度体现了“亚洲建筑师” 之间、“亚洲与世界” 之间、“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一次主题式相逢;在社会、人性、历史、文明、环保等领域,传承亚洲及中国数千年的建筑文明,融合亚洲当代人居价值,穿越“历史的透明”,形成传承与创新结合的具有历史跨度的相逢。邀请了8+1名(8名建筑设计师、1名景观设计师)杰出的亚洲建筑师来共同设计这个项目,由古谷诚章(日本)担任总设计师,由曹敏硕(韩国)、陈家毅(新加坡)、林履发(马来西亚)、汶纳(泰国)和中国的王兴田、俞坚、王路联袂设计,并由宫城俊作(日本)担纲景观设计。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有许多由政府推动的标志性建筑被世界所关注,但是在市场化的今天,由民间发起和实现的建筑项目,同样对中国城市和乡村新的格局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房产的现状是,单一复制的多,简单地拷贝却无法复制人们的幸福生活,八墅希望更多发展商考虑对人们居住环境的尊重。所以我们的目标群体不是单一的富豪群体,而是一群具有艺术鉴赏力的人群,最终我们会拥有45个认同我们的业主。
   如果八年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是亚洲与世界的一次碰撞与接触,八年后的“亚洲的生活态度”则是亚洲面向世界影响力的一次全面展示与自信力的发散,正如其参展主题中所描述并正实践中的——“影响世界的亚洲建筑”。“亚洲的生活态度”生逢其时,正加入“影响世界的亚洲建筑”的进行时。刘斌说我们是着眼于100年后的鸿茂八墅,这个现在还初露端倪的新富春山居图一定会成为那是的经典与美。
   方振宁认为:“这些建筑不是国际样式的亚洲版,而是亚洲历史中一直存在着的多元价值的体现。亚洲建筑在持续的进行和发展,建筑师是属于那些最没有民族主义意识的群体,他们的跨国设计方式,让他们可以轻易的游走于异国文化之间。虽然大家各自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很不一样,建筑设计的风格也不相同,但是源于亚洲的生活态度却有着惊人的一致。”
   在世界气候变化剧烈、能源问题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低碳、环保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成为大势所趋,而亚洲几千年来所倡导“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学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从传统中走来的亚洲当代建筑也正以一种兼容未来的姿态呈现,一批杰出的亚洲的建筑师正在努力形成从传统到当代、再到未来的一次次跨越;历史的汲养,让这些同样拥有全球化背景的建筑师,更清晰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与此同时,中国正成为世界当代建筑的最主要的实践地之一,世界各地、拥有不同背景建筑师的蜂拥而至,让中国成为异象纷呈的世界大工地,其间虽佳作纷呈,但整体的杂乱无序体现出了价值观的拥挤,总令城市的面貌愈发的陌生。在此背景下,亚洲建筑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总会令我们看到一种新的希望。
  【元】“元”,始也。古代将身心一致称为“元”,元是心灵的凝聚,并且无所不在
  
  建筑、人、自然三者以生活的形式相遇,人在其中追求原始的身心统一,建筑则表现出生动的体态语言。这幢面向树林的建筑,大致可以理解为适用于卧室的“方形”的上半部分,以及适用于起居休闲的“豌豆形”的下半部分,两部分形成独特的空间落差。半封闭的墙体和树木风景相互辉映,使整个建筑在光线中呈现如琥珀般半透明的体态。
  
  古谷诚章(日本) 总设计师、主题设计师
  
  日本著名建筑师,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系,曾任世界建筑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局委员、日本建筑学会副主席。凭借作品长城脚下的公社中的“森林小屋”获得2002年度威尼斯金狮奖。
  
  
  
  【节】对一件事物的认知,很多时候需要在不断发现和心灵转变后,才能豁然开朗
  
  回廊如穿珠红线,把亭台楼阁连成整体,走到一条路的尽头,看过其中的风景,或许换个方向,便可感受另一番景致。回廊之间的交错重叠,构成一个个立体的造型,围出一些小小的庭和院,在道路的曲折的过程中,或许突然会遇到一个更大的空间,静静地等在那儿,停下来,就像一个长久的疑惑,在多次的寻找和发现之后,得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陈家毅(新加坡) 主题设计师
  
  新加坡著名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准学士、伦敦大学Bar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教授、陈家毅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陈家毅被新加坡旅游局指定为2010上海世博会新加坡展馆的总建筑师。为威尼斯双年展银狮奖获奖作品“长城脚下的公社”北京住宅设计的12位亚裔建筑师之一,曾获得新加坡建筑最高奖——“新加坡总统奖”。
  
  
  【谷】在中西方著名的绘画作品中,建筑通常是用于点缀优美而和谐的风景,成为画家们描绘的中心
  
  对于自然而言,建筑是一些精致的细节,相反,对于建筑本身,便能更广阔地延伸到自然之中。自然和建筑融为一体,而人便在这之间感受韶华悄逝,感悟天、地以及自身。被绿色覆盖的外墙和屋顶将建筑隐藏在风景之中,从中庭穿出的自然植物不仅将建筑与四周环境延续在一起,更让人在自然、建筑和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平衡点。
  
  曹敏硕 主题设计师
  
  韩国著名建筑师、美国建筑师联合会成员、韩国Mass Studies事务所负责人、Mass Studies事务所(曹敏硕先生主持)被指定为2010上海世博会韩国馆的总建筑师
  毕业于延世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其代表作有:皮克索住宅、大齐主题公园和三姆兹仓库博物馆、首尔公社2026“公园里的重想大楼”、安•德莫乐麦斯特商店大楼等。
  
  
  
  【廊】传统与现代生活概念的转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开始向闲适、愉悦、自然不断靠近
  
  以三条形态各异的“廊”作为主体的建筑空间,作用不仅在于连接和过渡,更多的在于承载起生活的整个过程。设立在弧形的外墙下面的外廊,以谦虚的姿态迎接邻里宾客;经过两道墙围合之后形成的曲廊,将整个的空间划分为若干院落,映射着对宅院生活的向往。
  
  俞坚 主题设计师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建筑与文化》杂志执行副主编、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建筑方式(DEZA LIFE)负责人。
  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硕士;东南大学博士。其代表作杭州凤凰创意国际园等先后获国家康居工程金奖、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住区奖、最佳人居环境奖等奖项。
  
其他文献
十年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谓“洋风”扑面,但你所担纲的清华坊却独树一帜开始回归传统。  当时我们处在一片假欧陆风情的建筑环境里,有些不伦不类。我经常在想,既然我们身处的土地上繁衍的是我们自己的民族,那么我们的建筑就一定要表达我们自己的精神诉求,而不是别人的。当时欧陆风盛行,连名字都是西式的,这让人很奇怪,这是别人的文化,不是我们的。  中国人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对街坊、大院这
期刊
【王小慧】旅德艺术家,二十年前赴  德国从事艺术创作、写作及讲学。生活在慕尼黑和上海。在世界各地举办过艺术展。出版过约四十部摄影集和书籍,包括《我的视觉日记》,再版三十余次。获德国政府“德中友谊奖”、瑞士圣莫瑞兹大师艺术节“明星艺术家”等奖项  我在世界上游历多年,在德国生活了23年,认识了无数有意思的人物,他们当中又有许多特别的、传奇性的人物成了我的朋友。  比如被称为世界两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的
期刊
一个成功的设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让大众看得懂,这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一直坚持在思考中设计,这样才有冲击视觉、同时撼动心灵的作品出来。     —— 靳埭强     1942年生于广东番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1957年定居香港。先为学徒,后做裁缝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成为享誉世界的设计大师、中国数一数二的平面设计专才。其作品被德国、丹麦、
期刊
Franco Jacassi证实了嗜好也可成为一门生意,他凭着自己在收藏与艺术上的经验,将其融入于Fashion当中,并开始了这间以"古董时装"为主的Vintage Delirium.  在Vintage Delirium内,目光所及的地方都看到一连串来自上世纪的名牌潮物。由19世纪到80年代的名流时装设计布料,20到30年代Chanel、Vionnet、Callot Soeurs的服饰,50到6
期刊
和南溪约好周末下午6点在他位于北京宋庄的工作室做采访,却在路途上耽搁了近一个多小时。期间,他打了三四个电话给陪我同行的谢小姐,关心我们是否迷路,并执意邀请我们先吃饭再访问。“民以食为天,不吃饱就工作可不行”,他在电话那头说。让我未见其人之先,却已为其绅士之举所感。   通常,大众对于中青年“画家”的印象无非是“个性不羁”,或者“性格内敛不善言辞而将所有激情倾注于艺术作品可能亦痴亦狂”等定
期刊
美妙的旋律,是音乐与演奏者内心的共鸣;钢琴琴键上流淌的,不仅仅是颤动的音符,更是钢琴家的灵魂。   皮奥特·安德索夫斯基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的杰出音乐家之一。在最近的乐季中,他先后在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维也纳演奏厅、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圣彼得堡马林斯基音乐厅、以及慕尼黑赫库利斯大厅举行独奏音乐会。他曾与众多乐团同台演奏,包括柏林爱
期刊
  
期刊
女人与鞋的关系,就像手表之于男人,这个附件可以很简单,但最好请到位。绚烂夺目的华服永远在变幻,但总需要有一双合乎场合的鞋子撑起属于你的夜晚,曲线优雅的高跟鞋是女人美丽背影留给爱慕者最好的延续。鞋子是展现女性由内而发的魅力最优秀的工具之一,为了将身体线条及妩媚形态尽情散发四周,鞋子特别利用内藏鞋跟的精湛技巧,巧妙地提升腿形,令身形更为高眺纤细,突出女性胴体与生俱来最优雅而富撩诱的一面。并将女性忸怩娇
期刊
老子说:上善如水。   对于水,有很多人赞美过她,无论人们用多美好的词来形容,我都觉得不为过。  水的清澈、水的晶莹、水的姿态是难以用言词表述的,当代人用高摄影定格了水的妙曼之色,让人们惊叹不已,不过那只是注重了水的表相并停留在了技术层面。看看我们在开发资源时,玷污了地球上多少清澈的流水。如今的地球,每天有五千人死于食水,十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百分之七十五的渔产品面临耗尽。过去十五年的
期刊
“梵谋人,我们的未来很宏大,似乎遥不可及。但每当我品味现在拥有的一切,再回首过去曾经追逐的梦想,发现有梦想的人生很充实,追逐梦想的过程很艰辛,实现梦想的瞬间很欣慰。怀揣我们的梦想,着眼于现实,努力为创立‘中国校园版的凤凰卫视’而追逐、释放。这是我对未来的希望,也期待是我们梵谋人共同对未来的希望。 ”  ——孙绍瑞         梵谋文化传媒成立于2005年8月,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最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