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想嫁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p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关上一扇窗,并不打开一道门。
  
  围城外的红鹤芋
  25岁以后的女人若是轻易让人猜出年纪,那是失败。但若是刻意让人看不出年龄,那是悲哀,至少说明此女年纪已不轻。悲哀至少隐含着希望,失败却是什么都不可能了。
  朱粲35岁,在脸上从不吝惜时间和金钱,就像一株怒放的红鹤芋。
  红鹤芋其实不像花,它更像一片火红的叶子,从中探出一株嫩黄的蕊,如同35岁女人骄傲的心。
  25岁时,朱粲认为这是老得可以去死的年龄,现在却觉得一切才刚刚开始。
  朱粲感到自己褪去了几年前的青涩娇嫩,镀上了一层蜡似的光泽,那是一种经得起风霜的皮革的光泽。一旦突破了30岁的心理防线,朱粲反倒觉得天宽地阔,青春无限了。只要容颜还在,就什么都在。因为有了这样的自信,朱粲反而显出20多岁时没有的韵味来。
  朱粲没有理由不自信,自从她早早结束那段不成熟的婚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当中,十年不到已经成了一个小有成就的女老板。衣食无虞,而且有两个亲密朋友,事业爱情两不误。剩女?离婚女人?这些标签与她无关,她就是一个平静快乐的围城外的女人。
  
  最可靠的“垃圾桶”
  戚景文全然不知朱粲身边有丁杭这么个人。
  做珠宝生意的他只知道有个做日化产品的丁杭,毕竟在这座不大的城市,商人们互相认识总是难免。只是他从未将丁杭与朱粲做过联系。
  他跟朱粲在一起有两三年,她的心思他还是不甚了了。刚认识时,她对珠宝一窍不通,但几年一过就成了鉴定专家,还在他的公司入了股。
  他在等。等她累了,倦了,安定下来,停靠到他的身边。她还年轻,心若浮萍,但只要她“下令”,他愿意立刻应声而到。
  她来找他,多半是不高兴,或遇到什么难处。他乐于做她的“垃圾桶”,每次他都说“要不咱们结婚吧,你不用那么辛苦”,朱粲就白他,“觉都睡了还结什么婚?”说得他的脸红一阵白一阵。
  那一天,倒完“垃圾”的朱粲并未像往常一样枕着他的臂弯酣然入睡,而是侧过身,看着戚景文说,“有个人说要娶我。”戚景文眉头一跳,在床头摸索一阵,点上了烟。然后说,“我说过可不止一次啊。”朱粲烦恼地用被子蒙住脸,声音被捂热了传出来,“我都想嫁啊。”
  戚景文释然了,至少在她心里,他不是全无位置。
  
  谁缴械谁就是输家
  丁杭有点后悔向朱粲说出那句话。
  清晨的阳光从落地玻璃倾泻过来,满屋子流金淌银。他和她的衣服散落一地,不分彼此。
  他躺在床上,从厨房里飘出的白粥香中醒来。在贫穷的少年时代,他的母亲每天都会熬一锅那样的粥。然后,素颜的朱粲走进来,头发随意拢在后面,有居家女人的慵懒随意。
  他心里涌动起来,一把抱住她,“嫁给我吧。”
  “这么纯情啊?”她微笑着看他,在他怀里一动不动。但只一会儿,她就推开他往脸上涂抹东西,目光专注,不再看他。他一下泄了气,后悔一时冲动在她面前示了弱。
  他们之间一开始就在暗中较量。斗智,斗勇,斗耐力。爱情是他们的命门,谁先流露出来,谁就是输,不仅输掉自尊,还将输掉他们的关系。两个人旗鼓相当,互相欣赏,互相戒备,战斗的乐趣让他们激情高涨。他是准备随时撤离的,却没想到先缴械的是自己,而逃离的竟是她,这让他羞愧。
  而朱粲只是在想,戚景文和丁杭都是她愿意嫁的人。一个沉稳厚重,像一堵坚实的墙,为她分忧,让她踏实安全。一个热情智慧,像一道宽阔的门,一打开就通向一个新的世界,带给她无数欢乐。但,长期面对一堵墙,她会闷,对那道通向未知世界的门,她又难以把握。
  手心手背,最难抉择。
  
  好花终究不常开
  三个人竟然在那样一种情况下面对面。戚景文急性肠炎住院,朱粲去医院看他,恰好遇到同来探病的丁杭。
  丁杭并不知道戚景文是朱粲的“垃圾桶”,而戚景文却在那一瞬间心中雪亮。有过特殊关系的男女,举手投足间,总会有一些蛛丝马迹流露出来。一股闷气涌上来,他无力地摆摆手,对朱粲说,“你们走吧。”
  疾病让戚景文敏感疲惫、心灰意冷,一个四十六七的男人,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等一个女人呢?
  他邀请朱粲出席他的婚宴,对她“怎么不和我商量一声”的撒娇神色肃然。朱粲慌了,三年了,他不就是想娶她吗?结果却真的不是她。朱粲挺直后背,全身细胞都试图维护她的骄傲、她的不在乎。她做到了。她笑,“你不用赖在我身上,我终于放心了。”
  在电梯里,眼泪却哗然而出。墙轰然坍塌,不,至少还有一扇门。她急切地见到丁杭。然而丁杭被她的样子吓住了,她像一株垂死的藤,拼命想缠绕住他,她绝望的力量让他喘不过气,如果被她缠上就完了。
  丁杭走了,说是到另一个城市做区域经理。
  本来面对着一幢很大很大的房子,正在墙边犹豫要不要敲门,却不料瞬息之间,房子没了,墙没了,门没了,只有自己。
  不久朱粲过了36岁生日。越过35岁的防线,她突然觉得自己老了。有的花花期很长,但花始终是不经老的。
其他文献
抠门最酷  简 单    美好的东西总是免费的,所以节省并不是丢脸的事。当有幸成为一名“酷抠族”,就等于把握了“免单不打折”的生活新时尚。    免单范本一:你的“135”,我的“246”  Fanny和邻居宝儿做了两年门对门的邻居,两个月前开始共用保姆。三口之家的小家庭,要说家务事也多不到哪去,以往每月几百元的保姆费用着实开支,如今经济危机人人都紧捂荷包,共用一个保姆实在是不错的省钱好方法。  
期刊
玛莎盖尔霍恩和海明威的著名婚姻只维持了5年。虽然她被提起时,总被冠以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但她没有一天成为海明威的附属品。    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玛莎盖尔霍恩的身体里荡漾着比海明威还多的冒险精神和不安分的血液,像男人一样出现在战场上。从1930年开始,她报道过西班牙内战、二次大战、中国战争、越南战争等八次著名的战争,伦敦每日电讯报称她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  1940年,玛莎接到《考利叶
期刊
2010年6月20日,香港中环海畔凉风习习,四季酒店迎来了一对特殊的恋人。  女方比男方整整大10岁,有媒体因此唱衰——看吧,“洪峰恋”一年内必散。4年后,在伴娘蔡少芬等明星好友和牧师的见证下,洪欣幸福地伸出无名指,交给张丹峰——我愿意!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身后的小花童更乐得鼓起掌来,“爹爹,你好帅啊。”  张丹峰确实帅,不仅敢娶大自己10岁的女友,还敢给女友和前男友的“爱情结晶”做爸爸!这段轰动香
期刊
以别人的差来反衬自己,自鸣得意,这种优越感是无教养的表现。    罗西:  两性情感、流行文化专栏作家,著有个人专集《赶紧幸福》、《爱情半边脸》、《男人是没有进化好的女人》等。    原来在我家做钟点工的小杨,因为有过小偷小摸的记录,所以被我们社区集体辞退。换来了一个新的曹阿姨,她第一次到我家做卫生,就大张旗鼓地批评她的前任:“你看,这个地方没有洗,死角她都没注意,哎呀,键盘也没有擦……”我有些烦
期刊
忍无可忍,又何须再忍?  陈 彤:  专栏作家,现居北京。曾出版随笔集《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在中国谁能过上好日子》、长篇小说《灰姑娘》《风情万种》等。文字以冷隽幽默见长,作品以睿智机敏慑人。    一对夫妻找我评理——妻子控诉丈夫下班不回家,经常以加班为借口和办公室同事吃吃喝喝,偶尔早回来也是钻进房间打游戏,周六周日还要贡献给双方的父母,总之“二人世界”时间极少;丈夫则认为
期刊
高君曼虽陪丈夫渡过事业上种种难关,但陈独秀的执拗终让二人渐行渐远。  追溯陈独秀动荡的一生,和他相伴的四个女人中,最惊世骇俗的莫过于爱上发妻高晓岚的妹妹高君曼,并冲破世俗枷锁,抵达他内心最为憧憬的婚姻自主的民主之境。    与潮女一见钟情  见到高君曼,是陈独秀1903年创办《安徽俗话报》之后。这个被清政府叱为“康党”、“乱党”、“革命党”的异端分子,眼下正在报上连续发表《恶俗篇》论,尖锐批评“父
期刊
基于礼貌原则的安慰,不见得是一剂良药,不过是效力微弱的去痛片,副作用没准更强。  如果说恋爱像吃席,失恋基本上像喝中药,汤剂,色黑重,味厚。有多苦别人无法感知,也无法分担。更为郁闷的是,这味药基本上只能致病,不能治病。就算是你曾经看过几百篇失恋者的文章,也根本理顺不了自己已被拧成麻花的柔肠。  人在失恋之后无论是下意识自救,还是旁人劝慰,精神基本一致,那就是赶紧走出失恋的阴影,抛弃漏船,走向新岸。
期刊
不要轻易做被男人泡开花的杭白菊。就算你想被泡也要做乌龙茶,逼男人多给你添几道开水。  经常听女人们诉苦,说“当初并没动心,但他如何如何说、如何如何做,自己就信了他、也信了这是一段真挚的感情,结果却这样!”——每每听到女人们的最后一句,某顺都想笑。真的要笑:他都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哥事迹了?顶多是在认识的头几天给你短信发密了点。煽情部分基本是抄的,搞笑部分基本是转的,属于他的原创部分基本只有干巴巴的三
期刊
曾经的天之骄女甘为老男人把玩的金丝雀,曾经的校花沦为年近三十被男人扫地出门的扫帚星……而这,竟是一个全心全意照顾女儿、含辛茹苦18年的母亲造成的。    谁也没想到张吉吉又回来了。  母亲说她出国,街坊没一个不信的。当年考上在成都只招3个人的北京重点大学,模样也灵,周围没一家姑娘能和她比肩。这样一个天之骄女,2010年的一天,突然神秘现身老家巷子,神情寥落——不像美国回来的呀?听说被一个老男人整了
期刊
英国的黛博拉霍兰比在当地媒体圈是位传奇人物,她从修女变成了如今赫赫有名的职业媒体人。而回到家里,她只是平凡的主妇。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厨房,黛博拉在厨房里利落地准备早餐,桌上的闹钟响个不停。她跑上楼,摇醒睡得迷迷糊糊的孩子,把三明治装进盒子,一边化妆,一边和丈夫交谈……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幕,却是她来之不易的幸福。    转身,已是6年  1994年,24岁的黛博拉内心在挣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