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带领刘庄群众艰苦创业,把刘庄从一个穷村建成了全国闻名的富裕文明村。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价他为农村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把他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并列,誉为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03年4月史来贺因病去世。中共河南省委、新乡市委相继作出了向史来贺学习的决定,号召学习史来贺先进事迹,弘扬史来贺精神。
为什么史来贺能50年红旗不倒?为什么史来贺能把一个“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穷村带到有“中原第一村”之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刘庄人愿意跟着史来贺一起干?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学习史来贺的先进事迹,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史来贺同志深深扎根于农村,是他50年红旗不倒的最大优势
大树不倒,在于它的根深。从1952年担任刘庄村支部书记起,直到去世,史来贺在“村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1年。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农村的爱心和对权位的平常心。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始终没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曾有过被选拔提干的机会,也曾有过仕途升迁的机遇,完全可以离开刘庄谋求更大的发展,但他视干群关系为鱼水关系,认为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不能忘本,于是他选择了留在刘庄,坚守在刘庄这片1.5平方公里的小天地里。
联想有的人在农村干出了一点儿成绩,就处处以功臣自居,迫不及待地想要远走高飞——他们只是把农村或者说成绩当作个人升官发财的阶梯和资本,不免陷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的人在农村干出了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作威作福,堕落为封建式的“庄主”,成为土匪式的“村霸”——他们只是把父老乡亲当成自己发达、自己享福的劫掠对象。与这些人相比,史来贺的高尚情操不言自明。
也正因为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作为农民出身的史来贺才能在农村这片他最为熟悉的舞台上施展所长,打出一片新天地。正因为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他才能与他最亲切的农民群众紧紧联系,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直心贴心。正因为他深深扎根于农村,所以才会50年红旗不倒,而且愈来愈艳。
第二,史来贺同志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学习服务群众的本领
史来贺说过:“形势变,任务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原则不能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作风不能变。”为了服务群众,就必须有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否则服务群众就无法落实,就变成一句空话。几十年来,他不管工作多么忙,总是挤时间学习,由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农民成为一个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全国劳动模范。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与时俱进。从任村支书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他带领刘庄人硬是靠车推、肩挑、人抬,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荒地平整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钻研棉花种植技术,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随后,他又带领刘庄人办起畜牧场,并向工业挺进,兴办机械厂、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向高科技进军,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药厂,1986年正式投产,1988年产值就超过3000万元。90年代实现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进入21世纪,为适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他又带领村中群众实施“换脑工程”,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在他的带领下,20世纪60年代刘庄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80年代又实现了小康社会。但史来贺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富裕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经济搞上去了,思想境界、文明程度也要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富裕。不仅要把群众带富,还要把群众带好。”又带着群众奔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目标奋进。
从刨土坷垃、修地球的劳动模范到掌握高精尖技术、运用管理科学的劳动模范,从搞农业到摆弄工业机械再到运用高科技,从带头进行体力劳动到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企业管理,从满足计划经济生产到在市场经济中弄潮,这就是史来贺,一个具有与时俱进进取精神的带头人。
二是实事求是。史来贺同志一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始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刘庄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跟风,不赶浪。他说过“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20世纪50、60年代,中原大地刮起了“小社并大社”风,盲目追求高级社的规模。史来贺认为:“大集体是社会主义,小集体也应当是社会主义。”他毅然顶住各种“左”的思潮影响,坚持刘庄一村一社,坚持村级核算体制,以刘庄为单位独立发展农村经济,避免了刘庄经济出现大的波折。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大包干、承包到户的浪潮。这给史来贺和刘庄又提出了分不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史来贺认为这种责任制不适合刘庄实际,不能分。他根据党的政策,从刘庄实际出发,实行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90年代,史来贺抓住机遇,带领刘庄群众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步实现了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他以超人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以丰富的社会阅历洞幽烛微,顾大体,识大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刘庄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纵观刘庄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谋求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史来贺结合刘庄实际发展自己的历史,体现出了史来贺在刘庄发展问题上的科学决策能力。
三是克己奉公。“当干部就得给群众造福,就得把群众当做干部的亲爹娘。”这是史来贺的座右铭。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群众有了病他去看望,谁家有了事,找他商量,他和群众始终心连心。他常说,如果自己吃点亏,能把集体的事情搞好了,让群众都富了,那么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1990年,史来贺经过考察论证,打算上一个1000吨的青霉素发酵项目。一些人怕担风险,不同意建厂。见大家有顾虑,史来贺就提出与大家签订一份“不平等合同”:由他个人筹集资金建厂,厂建成后,盈利了,工厂及全部收入归集体;如果办砸了,损失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后来工厂顺利建成投产,生产经营势头看好。史来贺兑现承诺,把工厂及全部收入都归了集体。如今,该项目已为集体创造了上亿元的效益。史来贺对群众是带头奉献、带头吃亏,而对自己却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村里第一批新村盖好后,群众提议他先搬,他说村里有一户不搬进新村我就不搬,直到六年后最后一批新房盖好,他才搬新家。他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属,给家人约法三章:一不准比群众特殊,二不准占集体便宜,三不准收礼送礼。
这不仅是史来贺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实践者,是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具体表现。
第三,史来贺带领刘庄人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开辟了一条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新路
史来贺坚持认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这一条不能变。他带领刘庄群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当他认识到单靠农业生产农村很难富裕,就开始跳出“农门”做文章,积极发展工业经济,兴办村办企业,使刘庄真正走上了致富路。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尝到了甜头的刘庄群众,自然情愿跟着老史干,他们认准史书记能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共同富裕。1980年,刘庄村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90年代初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2年固定资产达9.1亿元,户均存款20多万元。刘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当然与史来贺“领头雁”、“掌舵人”的作用分不开。
刘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把全村资源聚集起来加快发展,快步实现现代化;实行工资加福利的分配政策又避免了集体收入分红上的过分悬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种现代化发展模式,有别于当前许多地区实施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尤其对那些远离中心城市的农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与启迪效用。
总而言之,扎根农村,服务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构成了史来贺一生事业的基础。这三个内容,在某些人是暂时的和分离的,在史来贺则是贯彻始终的。他把三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刘庄的发展上,倾注在了为群众造福上,进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奇迹。
史来贺在人民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为什么史来贺能50年红旗不倒?为什么史来贺能把一个“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穷村带到有“中原第一村”之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刘庄人愿意跟着史来贺一起干?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学习史来贺的先进事迹,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史来贺同志深深扎根于农村,是他50年红旗不倒的最大优势
大树不倒,在于它的根深。从1952年担任刘庄村支部书记起,直到去世,史来贺在“村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1年。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农村的爱心和对权位的平常心。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始终没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曾有过被选拔提干的机会,也曾有过仕途升迁的机遇,完全可以离开刘庄谋求更大的发展,但他视干群关系为鱼水关系,认为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不能忘本,于是他选择了留在刘庄,坚守在刘庄这片1.5平方公里的小天地里。
联想有的人在农村干出了一点儿成绩,就处处以功臣自居,迫不及待地想要远走高飞——他们只是把农村或者说成绩当作个人升官发财的阶梯和资本,不免陷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的人在农村干出了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作威作福,堕落为封建式的“庄主”,成为土匪式的“村霸”——他们只是把父老乡亲当成自己发达、自己享福的劫掠对象。与这些人相比,史来贺的高尚情操不言自明。
也正因为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作为农民出身的史来贺才能在农村这片他最为熟悉的舞台上施展所长,打出一片新天地。正因为始终没有脱离农村,他才能与他最亲切的农民群众紧紧联系,与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直心贴心。正因为他深深扎根于农村,所以才会50年红旗不倒,而且愈来愈艳。
第二,史来贺同志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学习服务群众的本领
史来贺说过:“形势变,任务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原则不能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作风不能变。”为了服务群众,就必须有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否则服务群众就无法落实,就变成一句空话。几十年来,他不管工作多么忙,总是挤时间学习,由一个没有文化的普通农民成为一个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全国劳动模范。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与时俱进。从任村支书那天起,他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1953年开始,他带领刘庄人硬是靠车推、肩挑、人抬,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荒地平整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钻研棉花种植技术,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随后,他又带领刘庄人办起畜牧场,并向工业挺进,兴办机械厂、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向高科技进军,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药厂,1986年正式投产,1988年产值就超过3000万元。90年代实现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进入21世纪,为适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他又带领村中群众实施“换脑工程”,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在他的带领下,20世纪60年代刘庄率先解决了温饱问题,80年代又实现了小康社会。但史来贺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认为:“富裕是一个完整的概念,经济搞上去了,思想境界、文明程度也要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富裕。不仅要把群众带富,还要把群众带好。”又带着群众奔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目标奋进。
从刨土坷垃、修地球的劳动模范到掌握高精尖技术、运用管理科学的劳动模范,从搞农业到摆弄工业机械再到运用高科技,从带头进行体力劳动到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企业管理,从满足计划经济生产到在市场经济中弄潮,这就是史来贺,一个具有与时俱进进取精神的带头人。
二是实事求是。史来贺同志一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始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刘庄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跟风,不赶浪。他说过“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20世纪50、60年代,中原大地刮起了“小社并大社”风,盲目追求高级社的规模。史来贺认为:“大集体是社会主义,小集体也应当是社会主义。”他毅然顶住各种“左”的思潮影响,坚持刘庄一村一社,坚持村级核算体制,以刘庄为单位独立发展农村经济,避免了刘庄经济出现大的波折。20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大包干、承包到户的浪潮。这给史来贺和刘庄又提出了分不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史来贺认为这种责任制不适合刘庄实际,不能分。他根据党的政策,从刘庄实际出发,实行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90年代,史来贺抓住机遇,带领刘庄群众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步实现了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他以超人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以丰富的社会阅历洞幽烛微,顾大体,识大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刘庄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纵观刘庄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谋求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史来贺结合刘庄实际发展自己的历史,体现出了史来贺在刘庄发展问题上的科学决策能力。
三是克己奉公。“当干部就得给群众造福,就得把群众当做干部的亲爹娘。”这是史来贺的座右铭。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群众有了病他去看望,谁家有了事,找他商量,他和群众始终心连心。他常说,如果自己吃点亏,能把集体的事情搞好了,让群众都富了,那么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1990年,史来贺经过考察论证,打算上一个1000吨的青霉素发酵项目。一些人怕担风险,不同意建厂。见大家有顾虑,史来贺就提出与大家签订一份“不平等合同”:由他个人筹集资金建厂,厂建成后,盈利了,工厂及全部收入归集体;如果办砸了,损失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后来工厂顺利建成投产,生产经营势头看好。史来贺兑现承诺,把工厂及全部收入都归了集体。如今,该项目已为集体创造了上亿元的效益。史来贺对群众是带头奉献、带头吃亏,而对自己却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村里第一批新村盖好后,群众提议他先搬,他说村里有一户不搬进新村我就不搬,直到六年后最后一批新房盖好,他才搬新家。他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属,给家人约法三章:一不准比群众特殊,二不准占集体便宜,三不准收礼送礼。
这不仅是史来贺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实践者,是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具体表现。
第三,史来贺带领刘庄人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开辟了一条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新路
史来贺坚持认为,共产党员就是要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这一条不能变。他带领刘庄群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当他认识到单靠农业生产农村很难富裕,就开始跳出“农门”做文章,积极发展工业经济,兴办村办企业,使刘庄真正走上了致富路。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尝到了甜头的刘庄群众,自然情愿跟着老史干,他们认准史书记能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共同富裕。1980年,刘庄村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90年代初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2年固定资产达9.1亿元,户均存款20多万元。刘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当然与史来贺“领头雁”、“掌舵人”的作用分不开。
刘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把全村资源聚集起来加快发展,快步实现现代化;实行工资加福利的分配政策又避免了集体收入分红上的过分悬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种现代化发展模式,有别于当前许多地区实施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尤其对那些远离中心城市的农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与启迪效用。
总而言之,扎根农村,服务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构成了史来贺一生事业的基础。这三个内容,在某些人是暂时的和分离的,在史来贺则是贯彻始终的。他把三者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刘庄的发展上,倾注在了为群众造福上,进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奇迹。
史来贺在人民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