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中小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分析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供大家交流学习。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体验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学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活动课的实效,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被冠之“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等名称,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意义是一样的,并且实际运用中,还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
心理教育活动课,可以利用其他教育形式展示其自身的特点,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开课不足,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育室,教师大多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大多以兼职为主。
2.课程设计不合理
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单一、设计上不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配备了任课教师,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
3.课程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学生心理体验不足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如,在课堂中,心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建议
1.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要从领导到教职工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2.设计合理化的活动课程
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它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困惑的课程。如,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课程,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
3.强化课程中的学生体验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健康教育课程才会是有效的课程,学生产生体验后才能产生内驱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活动课程的体验去矫正自己的心理认识和行为。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活动课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分析本校、本班学生有哪些心理认识上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有哪些行为上的偏差。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索,探究自己的困惑,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的活动课,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且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课程,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赵兴万.如何提高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
[2]王心红.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
[3]盛文娟.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甘肃教育,2011(18).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问题;建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活、学习、交友等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顺利、健康成长的关键。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它注重通过主体性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体验,进而在分享交流中领悟、探究、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体验等方面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课程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学校及相关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活动课的实效,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真正含义
在实践中,心理教育活动课被冠之“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教育活动课程”等名称,这些名称不同,但基本意义是一样的,并且实际运用中,还可以赋予不同的内涵。
心理教育活动课,可以利用其他教育形式展示其自身的特点,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心理教育的实效。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随着国家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学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开课不足,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育室,教师大多没有专门系统地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大多以兼职为主。
2.课程设计不合理
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式单一、设计上不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配备了任课教师,但是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
3.课程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学生心理体验不足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心理教师通常在课堂内容中加入若干有趣的活动。由于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缓解一下压力,放松一下心情,学习热情大幅度高涨,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但是学生高亢的情绪只停留在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并不能体验活动的目的和真谛,感悟不到价值所在,从而也唤不起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如,在课堂中,心理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活动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或体会。
三、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些建议
1.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学校要从领导到教职工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2.设计合理化的活动课程
设计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它不只是为了上课而上课,而是能有效地解读学生实际心理问题、困惑的课程。如,我们可以开展角色扮演课程,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一种类似表演的方式展示某一角色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使其认清角色的理想模型,从而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或行为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目的。
3.强化课程中的学生体验
体验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核心,能够引起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才能让活动课焕发光彩。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健康教育课程才会是有效的课程,学生产生体验后才能产生内驱力,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活动课程的体验去矫正自己的心理认识和行为。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活动课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做好相关的调查,分析本校、本班学生有哪些心理认识上的问题和困惑,或者有哪些行为上的偏差。这样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思索,探究自己的困惑,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发挥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的活动课,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心理体验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且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活动课程,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赵兴万.如何提高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6).
[2]王心红.福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2).
[3]盛文娟.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甘肃教育,2011(18).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