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电话来得太巧。
左东新换的号码卡刚刚填进去,手机就嚷起来,屏面闪亮着,一串阿拉伯数字在上面诡异地跳动,字面显示出归属地为“湖南长沙”。左东犹豫片刻,最终选择拒接,未等响铃结束,他就果断摁掉。在偌大个上海,左东只是一名小职员,做着体制内一份很不起眼的工作。三十大几的人了,最大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华东地区。对远在湘江边上的长沙,他只在初中地理课上留下过模糊概念。他有什么义务接听一个空穴来风的电话呢?
可是,打电话的人成心在和左东较劲。他好像躲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暗处,洞穿了左东的心思,非要揭穿他的秘密不可。左东挂掉电话没几秒,第二次响铃接踵而至。左东的想法开始动摇。一般情况下,诈骗电话都是“钩杆”的,响一两声就挂掉,等着好奇的人回拨过去。而今天这个主有点意思,他像是存心要和左东比耐性:你不接,我就偏不挂,看谁能拗过谁。打错电话的情况也基本可以排除,大老远的长途,错一不会错二,除非他有智障!所以,左东有些耐不住了。
不过,在确定要接这个电话的时候,左东還是保持着足够的清醒和矜持。在时机上,他决定等到响铃结束前“秒杀”;在方式上,他也有准备,一定得等对方先发声,自己尽量少说话或干脆噤声,等摸清人家到底什么来头再做回应。长期机关工作的历练,养成了左东严谨的思辨和略带市侩的狡黠。他不可能让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牵着鼻子走!就算上当也不能太跌份。
“我的东儿,我总算打通电话了。”没错,对方暴露出带辣味儿的长沙口音。这一点,对喜欢听大兵相声和看惯湖南卫视娱乐类节目的左东来说得到确认。让左东颇感诧异的是对方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虽说也可以是另一个“冬儿”或“动儿”“洞儿”“栋儿”等等,但左东总是躲不过去。“喂,这长时间你在哪里?你怎么不管我呀。喂喂……你说话呀。”电话那端有过短暂停顿,对方一定误以为自己的手机出了状况。左东的耳朵里传来急不可耐的磕打声,伴随着自言自语的嘀咕:“什么猫病啊,破玩意儿!”长沙方言里,“毛”一定念成“猫”字的。左东听出来这么几个信息:冒失鬼是个苍老的长沙男人。他要找的那个叫“东儿”的人已经很久没和他联系,让他很牵挂。左东不忍心老人家的长途电话瞎忙活,便提示性地咳嗽一声,以表明他在接听。长沙话马上又传过来:“我是你爸啊,东儿,我一直打你的电话,总是打不通,到底出了么子事?”太离谱了,左东毫不留情地摁断电话,连解释和诘问都免掉。刚刚新换一张手机卡,第一个电话是这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说,还凭空招来个野爸,烦不烦人!
说到底,只怪左东自己没事找事,无缘无故换什么号?
这几年,左东的生活走得不太顺遂。先是妻子余小小乳腺癌,右边乳房内揣着个瘤子,让大夫一刀割瘪了,再进去一坨腹壁脂肪。再就是上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左西放学回家路上被人家骑摩托车“追尾”,虽说没酿成大事,儿子当时却吓得不轻,造成心理恐惧。至今,左东要骑摩托车送儿子上学遭拒绝。这些都还不算,最糟糕的是患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自从两年前离家出走后一直没有音讯。一个退休老工人,一辈子没走出过上海滩,你说他能跑多远?早前也出现过走失的情况,可病情好转后,父亲每次都自己寻回家,最长的一次也不过流浪了一个多月。这次失踪可玩大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发动起来帮着找,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也一直在登,左东甚至在派出所都报了“失踪”。这么多糟心事堆在一块,足以让左东对生活中的某些话题变得敏感起来。就在昨天早晨上班后,办公室的美女同事兴高采烈地向他宣布:本小姐的手机换号了!
左东好像不认识她似的,问:“你这号码用多久了?”
美女说:“读大学起一直就这号。”
她没听懂左东问话的意思。左东屡屡阐述一个观点: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每个人都依附着各种符号存在着。手机号码是一种符号,身份证号码也是一种符号,书记、局长等等又是另一种符号。一个符号的任意篡改都会让一个具象的人变得陌生和捉摸不定,引发外人无端的猜测和遐想,甚至扰乱别人的生活。就拿美女同事来说吧,许多来不及知道新号码的人会突然间和她失联。你如果有急事找她,结果接听电话的倏忽之间变成另一个人,或者干脆“你拨打的号码暂停使用”。你说,这生活是不是虚妄得没边了?
“怎么会想到换号码?”左东的疑问基于上述思考。
“我那号码不吉利。对我来说,它是个不祥的符号,我要把它从我身上去掉,让生活重新开始。”同事平时听多了左东关于“符号”的论述。她的回答有些形而上的意味。
电话号码还有吉利一说,左东这是头一遭听到。晚上回到家里,他打开手提,悄悄键入相关词条“百度”了一下,电脑马上给他提供了这样的信息:
将手机号码最后四个数字,先除以八十,再减去整数,剩下的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乘以八十,然后将所得结果,对表查阅,即知吉凶。 比如:手机号码是13XX8888888,将8888÷80=111.1,再将111.1-111=0.1,然后0.1×80=8,这个“8”就是你的命运数了,最后你在命运数对照表里可以查到你是“吉”了!
1 大展宏图 可获成功 吉
2 一盛一衰 劳而无功 凶
3 蒸蒸日上 百事顺遂 吉
4 坎坷前途 苦难折磨 凶
5 生意欣荣 名利双收 吉
6 天降幸运 可成大功 吉
7 和气致祥 必获成功 吉
8 贯彻志望 成功可期 吉
……
按照这种方法,左东把自己的号码推算一遍,惊异地得出命运数为“4”。对号入座一查,这个糟糕的数字简直让他过去的人生暗无天日!怪不得那么多不幸一直如影随形,原来,生活中的恶魔和自己的手机生生死死地捆绑在一起。于是,他产生了换号的想法。哪想到,他这一换把自己换成了人家的儿子!
2
万能的中国移动啊,正如广告所说,信号无处不在,沟通无处不在。左东认为还应该加补一句,骚扰也无处不在。 长沙的“父亲”没有闲着,“父亲”不肯罢休。
“父亲”说:“东儿,你的手机是信号不好,还是没电了?哦,应该是信号弱。上海那么多人,信号怎么用得过来?”左东为自作聪明的老人感到可笑,他回敬道:“你难道听不出你儿子的声音吗?”
电话那端的兴奋里掺着颤抖:“我听出来了,东儿,当然听出来了,你的声音一点都没变。”
简直昏聩至极!左东本想一句话打发掉老人,没想到对方居然失聪,连儿子的声音都听辨不出来。左东决定给老人来点不恭:“你是真糊涂了,还是故意装糊涂?是的,我是东儿,但不是你的东儿。你还是给你自己的东儿打电话吧。”
“我是急糊涂了……啊嚏!”听得出,老人的喷嚏突如其来,妨碍了后面的表达。
或许冤家路窄,左东的声音听起来和老人的儿子真的很相像,以至于把老人闹糊涂了。左东不想再听他呱唧什么,“啪”地挂掉电话,而且决定暂时关机,不给他骚扰的机会。
左东一直以唯物主义者自居。他压根就不信同事那一套。以至于在办公室当着她的面,他克制着心里蠢蠢欲动的想法,回到家里才迫不及待地上网查询。网络这东西,真是个魔幻的世界。你想要什么,它就给你什么。它给庸常的日子涂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真真假假,实实虚虚,缥缥缈缈,朦朦胧胧。所有的资讯都在有意无意地干扰着人的正常思维,让你的脑袋跟没长一样。在对待可疑信息的态度上,左东恰恰跳不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常规。当左东把“4”和后面的“凶”对应起来时,他恍然找到了苦难的症结。原来,一切罪恶之源都来自于自己贴身不离的手机,所有不祥的玄机就潜藏在几个阿拉伯数字的自由组合之中!命运啊命运!可恶的手机号码,倒霉的自由组合。你成心要毁掉一个家庭的幸福,左东就没理由不灭掉你!
“吉利号?”穿职业装的女孩瞪大眼睛,拿目光在身份证和左东脸上比对一番,然后大惑不解:“那全是网上忽悠人的鬼话,你也信?”
“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可以,那你说,谁该信?”
“我是说,你不可能信这个,一定是另有原因吧。”女孩笑得有些暧昧和诡谲。
左东被女孩的话绕进去了。他其实没别的理由,不吉利,就是不吉利。“我想请教一下,换号码还有哪些理由?”
女孩列举说:“理由当然很多,因人而异。但主要就两条,要么欠债躲债,要么玩情玩出麻烦。”
左东自讨没趣问:“你看我属哪种?”
“你看呢?我看你倒不像欠债的。”女孩反问的话等于明说。
左东还击女孩说:“你长这么漂亮,我什么时候如果有了找小蜜的想法,会优先考虑你。”
女孩倒也大方,咯咯笑:“是吗?我可不想当偏房,你得先踹了家里的黄脸婆。”
女孩边玩笑,手里忙活着。一连串可供选用的号码在屏幕上跳闪,左东看得眼花缭乱。“哎哎,停下,就看看这个。”女孩的鼠标停住。左东选中一个尾号带“8”的号码。
左东掏出纸笔,像小学生一样套着公式计算,一遍算下来,对结果不太放心,又重新算了一遍,得出命运数还是“7”。他才满意地要下这个号——和气致祥,一切成功。他告诉女孩:“你要记住,换号的所有理由归根到底就一条,让生活告别过去,一切重新开始!”女孩品咂着左东的话,还给他一个可人的微笑:“先生慢走,祝你好运!”
走出大厅时左东就想,新换号后,第一个电话该打给谁呢?答案没想出来,长沙的电话就闯进来了。他断断没想到会有人打给他,而且是一个冒牌“父亲”。
左东揣着个不爽的心事回到家里。换号这件事,余小小事先并不知道。她提醒左东说:“你这一换号,假如有人知道左西爷爷的消息,怎么联系上?”这一点,左东早考虑到了。他说:“寻人启事上不是还留着你的电话嘛。”余小小说:“也是。”余小小真实的想法是,这个社会不安全的因素无处不在。抢劫、车祸、谋杀、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那么脆弱,在任何一种灾祸面前都不堪一击。时间已然过去两年,父亲清醒回家的希望怕是渺茫了。左东偏偏告诉她这样不可思议的消息:换号后的第一个电话居然是一个自称“父亲”的人打进来的。这件事情不可避免地引发夫妻间一场讨论。
“你不应该这样对待一位急于寻找儿子的老人。”余小小对丈夫的做法持批评态度。面对丈夫感到有些无辜,她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你也正在寻找你失散的父亲。”
左东的确很无辜。他换号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求新生活,可烦恼却不依不饶地纠缠他,躲都躲不掉:“我现在连自己的手机都被迫关掉了,还能怎样?”
余小小很耐心:“你误解了我的意思。西西的爷爷出走未归,我们寻父心切。人家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儿子,将心比心,你就不能换一种方式对待这件事情?”
“换一种方式?”左东听出来了,余小小不赞成他的冷硬回绝。
“比如说,用一种善意的谎言,让千里之外的老人得到一种心理慰藉。”余小小把这种因果定位叫缘分:“什么是缘分?这就是!你想想,一个素昧平生的老人,他不打张三,也不打李四,偏偏就把电话打给你了,而且一口咬定你就是他儿子!而且那么武断,而且是你刚换了谁都不知道的新号码。”余小小一连说了三个“而且”,她要用这种递进的句式强调缘分的来之不易和难能可贵。
左东想到了近两年来那些饱含着浓浓爱意的电话。尤其是父亲刚刚出走的那段时间,他每天二十四小时待机,几乎时刻都在等待着有陌生电话打进来。尤其是字面上显示出外地号码,他的心跳就“咚咚”提速,接听的语气尽可能谦卑而温婉,希望能有一个好消息传来。虽说每个信息最后查证的结果都是失望,但它们带给了他和家人瞬时的喜悦和温暖,让他庸常的生活里射进一缕阳光。从骨子里来说,妻子的话他是认同的。他甚至想到了那句文绉绉的书生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手机重新开启,搁在茶几上。在左东的想象里,打不通电话的长沙“父亲”应该急得行坐不安。开机不超过五秒,老人在手机里绝对会“东儿东儿”地叫唤不停。两口子商量好了,电话还是由左东先接。老人既然已经认定左东是他的“儿子”,就让他们“父子俩”先沟通一番,余小小暂不暴露“儿媳婦”身份。她作为一幕生活剧的策划和导演要走一步看一步。 事情并不如夫妻俩想象的那样。半小时过去,电话沉默得就像躺在路边的石头。生活变幻莫测,机会稍纵即逝。人生的许多机遇可遇不可求,如果没有及时把握住,想补救都来不及。
左东和余小小陷入莫名的惆怅之中。
3
“爸爸,我今天差点把爷爷带回来了。”左西放学回家,突然撂出的一句话把左东两口子吓得不轻。
细问究竟,原来是个误会。小家伙说,他在放学回来的路上看到了爷爷。爷爷就在他的前方疾走,像是有什么急事赶路。左西冲着背影喊:“爷爷,爷爷,你等等我!我带你回家!”可爷爷不理他,连头都不回。左西知道爷爷的病情。爷爷发病的时候意识不清,认不出左西,也认不出左西的爸爸和妈妈,对谁都不理不睬,只顾着自己哼曲儿。一家人找了爷爷两年,就是不见踪影。现在,爷爷既然现身,左西就不会让爷爷从眼皮底下溜掉。他撒开脚丫子追上去,揪住了爷爷衣服的后摆。爷爷转过身来。左西看到的是一张陌生而错愕的脸。他认错了人,很不好意思地给老人家道歉。那人不光背影像极了爷爷,还穿着和爷爷一样的衣服,连走路的样子都像。左西空欢喜一场!他顺着“假爷爷”的背影看去,视线里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灯塔。它是那片小区的地标性建筑,白天孤傲地矗立在广场中央,晚上散发的光芒能照亮广场和周边的楼群。左西的家就在灯塔旁边。爷爷身体正常的时候,左西曾经对他说:“爷爷,你只要记住这座灯塔,随时都能找回家。白天它最高,晚上它最亮。”爷爷说:“我记住了,爷爷再迷糊的时候,就按照西西的话找这座灯塔,找到灯塔就找到西西了,就找回家了。”左西很高兴。果真如此,爷爷以后就不会走丢,左西再不会失去爷爷。左西说:“爷爷,我们可说好了。以后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在灯塔下面等你。”爷爷当时激动得泪眼婆娑,两手乱颤。两年前,当爷爷最后一次出走未归后,左西每次放学都在灯塔下面看书写作业,晚上还要拉上爸爸妈妈到灯塔下面玩耍。他守住心里的秘密,期待着他和爷爷的约定能带来意外的惊喜——他从没把那个约定告诉任何人。可爷爷爽约,左西一直没有等来爷爷,直至彻底失望。
左东理解儿子的心情。儿子只因为想念爷爷才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父亲身体好着的时候,和左西没大没小,祖孙俩的关系好得跟哥们儿似的,哪怕驼背了,还心甘情愿趴地上让左西当马骑。父亲很得意,经常对他的那些老哥老姐们说:“我现在最好的朋友是左西。”这话不止一个人传进左东的耳朵。有一个典型对比的事例让左东搞不清“隔代亲”到底是种什么亲。刚上学那阵,调皮的左西常常玩得忘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交白卷。老师屡次打电话,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回家后搞学习。有一次把左东搞烦了,他决定象征性地教训教训儿子。他让左西趴在凳子上,用鸡毛掸子抽他的屁股。才只打两下,父亲就斜插进来,摆开颤巍巍的双手挡住左东手里的鸡毛掸子说:“西西不做作业是该打,但我保他一次,只保他这一次。”后来,每当左东要给儿子一点颜色瞧瞧的时候,父亲总是站出来“只保他这一次”,而且是那种奋不顾身的架势。左东记得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可不是这个态度,每次都往死里揍他,用的是毛竹的枝条,理由是玉不琢不成器。一向信奉“棍棍棒棒出好人”的父亲到了孙子这辈,他的教育观怎么就变得没原则了?
“爸爸,放了寒假,你要带我去找爷爷。”左西讲完“抓爷爷”的遭遇后,突然提出要求。
左东说:“嗯。”
“我们要把爷爷找回来过年。”
“嗯。”
“爸爸,你不能骗人。你说话可要算数。”对爸爸老是嗯嗯嗯的敷衍态度,左西显然不满。
左东惊悚一下:“爸爸怎么会骗你呢?”
儿子尖锐地指出:“你每次都说,爷爷自己会回来的,他想念他的西西。可他一直都不回来,他肯定是迷路了。爷爷出门时是大热天,他只穿很少的单衣,他会冻着的,他怕冷,每次夜里都要烫脚才睡得好。”
左东把儿子揽入怀里,一只手不停地在小脑袋上摩挲,嘴里呓语般地念叨着:“我們西西懂事了,懂得疼爷爷了。你是爸爸的好儿子,是爷爷的好孙子。”儿子的话像一把刀子扎进左东心里。儿子给他出了道难题。这个年父亲能不能回来团圆,他没有把握。他没理由不答应儿子寒假里一起去找爷爷的要求,可中国之大,连目标都没有,上哪儿去找?
父子间的对话让手机铃声打断。左东递一眼过去,余小小会意后领着左西去他的房间里写作业。左东在客厅里压低着声音和“父亲”交流。“父亲”还是一味地责怪“东儿”为什么长时间关机,而且电话打通后态度不冷不热?“难道世上只有瓜连籽,没有籽连瓜吗?”电话里的“父亲”火气很大,连珠炮似的诘问,不给左东留下任何解释的余地。左东倒是真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喏喏应声,接受“父亲”的批评。
瞅准电话的间隙,左东插问一句:“你……身体还好吧?”
“我的身体这半年垮得很,人家养儿跟着享福,我养儿也跟着享福了,是面糊。幸亏院里领导对我很照顾,不然,我的骨头只怕能擂鼓了。”
“爸爸,你住院了?”左东进入角色,叫声贴心贴肺,听上去并不勉强。
“我没住医院,我说的是岳麓区养老院。是你交钱让我住进来的,你喝了忘魂汤?你让鬼摸了头?”
“我这不是急的吗?”左东总算摸清了老人的一点底细,他说:“爸,你别着急,我这阵很忙,年前一定回来看你。”
儿子冲进客厅的时候,左东显得措手不及。他在客厅内不停地叫着“爸爸”,左西又不是聋子。
左西说:“爸爸,我好像听到你在和爷爷打电话。”
情急之下,左东公开撒谎:“我没有啊。”
“你狡辩。”左西把爸爸平时批评他的词都借用了。“我明明听到的,你不承认。你还说要去看他,是不是你把爷爷藏起来了?”
余小小从厨房出来,替左东解围:“西西,爷爷没有手机,你又不是不知道,别和爸爸吵,我们吃饭。”
左西吃饭时心不在焉。左东给他碗里夹菜,夹他最喜欢吃的土豆丝,舀他最喜欢喝的西红柿蛋汤。左西不领情,他把土豆丝退给爸爸碗里,挡住舀汤的调羹。只吃完小半碗,左西就丢下碗筷要走。余小小哄儿子:“小孩子每餐必须吃两碗饭,不然就长不到姚明哥哥那么高。”左西将信将疑地想了一下,很大人地说:“我今天没胃口。我要做作业。我不要长姚明哥哥那么高。” 说完,他就进了自己房间。房门甩出很沉的声响。
4
七点半准点开出。左东第一次坐动车出远门,走得有点仓促。
从上海虹桥站出发,五个半小时就可抵达长沙南站,二等座花了不到五百元。这趟远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儿子,极少一部分是想解开一个谜团——一个误把别人当成自己儿子的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
昨夜里没睡好。晚饭后儿子进房间做作业,两个小时还不见出来。左东推门进去,发现儿子已经趴睡在桌面上了。一双小手从两边对称地垂下来,像吊在藤蔓上的两条丝瓜。胖嘟嘟的脸蛋像案板上的面团挤压得变形,脸上明显残留着风干的泪迹。钢笔落在地板上,作业本上的字迹显然被泪水洇开过、漫漶过——左西是带着思念爷爷的伤感睡去的——这个可怜的孩子!
“要不,我们先把长沙的老人给西西当爷爷认下吧。”收拾好儿子睡觉后,余小小产生这样的念头。父亲老是没讯息,成了夫妻俩的一块心病。毫无疑问,这个“病”已经传染给儿子。对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公正的,儿子承受不起。事实证明,一个儿子在生活中缺少父亲是不完整的,一个孙子在生活中缺少爷爷是很可怜的。“你不是想要让生活重新开始吗?这或许就是一个契机。”余小小当中学老师,习惯把问题理想化。他的提议让左东觉得有道理,但左东行事的风格一向沉稳。夫妻俩在性格上的这种互补性使他们在决定某个重大事项时显得理性而稳妥,最后商量的结果是由左东先到长沙走一趟,探探路,见见这位赝品“父亲”。如果自己的父亲真的回不来,不妨先将老人移花接木,给左西一个临时交代。老人那边视情况而定,送他一份精神安慰也没什么不可以——没人会伸手打一张笑脸的。
下了动车,左东又倒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才抵达位于长沙市西的岳麓区。出门前都计划好了,他不会贸然去见“父亲”,而是先到养老院就近的派出所咨询,最好能打探到关于老人的某些信息。值班的是个眼镜警察。他态度和蔼,听说造访者从老远的大上海来,热情尤甚,当即就打电话给管养老院那一块的片儿警。没多久,一个老警察过来,把左东领进他的办公室。看来,这里的治安基础工作很扎实。老警察对管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听左东把情况大致一介绍,马上摇头说:“他呀,裴老头。这人真是可怜,本来有点老年痴呆,儿子出事前,又查出肝癌晚期,没多少日子了……哎,这人啦,都是个命。”
进一步聊开,左东对老人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老人的儿子叫裴东,就这么个独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打拼,一步步干到高级主管,一年四季满世界飞。忙于事业的“东儿”而立之年后结的婚,据说娶了个洋媳妇,混血孙子才点点大。“东儿”本想把老父亲留在上海住,可老人吃惯了长沙火锅的重口味,说惯了地道的长沙话,一直对上海生活不适应。三次去,一次比一次住得短。最后一次,只待了三天就嚷着要儿子送他回长沙。“东儿”没办法,只得掏钱把父亲安置在养老院里。可就在三月八日那天凌晨,他乘坐了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那次倒霉的航班……
尽管左东曾经有过种种设想,但老人这样的遭遇还是超出了他的意外。他不得不从心底里承认,这是一次失败的“寻根”之旅。他想了想,然后掏出两千元钱交给老警察,让他转交“父亲”,就说是“东儿”的心意。
“这么远跑一趟,不见上一面,何解咯?”老警察不明白左东为什么要走。
左东解释说:“我的假儿子身份不仅不能给老人带去安慰,相反会更加刺激老人,加重他的病情。所以,还是不见面好。”
回到上海,左东第一件事情是去找移动公司理论。
“为什么把马航难受害者用过的号码给我?”
还是上次换号的那位漂亮妹子。她一脸无辜的表情:“怎么,你说它原来的主人出事啦?”
左东反应过来。这个情况她或许真不知道,自己可能错怪了人家。他感叹说:“你们公司也太不把顾客当回事了,简直不可思议。”
妹子并不示弱:“按规定,一个号码停止使用三个月后,公司有权处理。再说,这个号码是你自己选定的。我记得,你算过两遍。”
左东无话可说,他提出要回自己的原号码。
这倒不难。前后不过几天时间,他的号码没让别人弄走。
妹子把号码卡给左东时,没忘了揶揄他:“我说过,吉利之说是骗人的鬼话,先生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最好。”
左东一咬牙,干脆买下个“苹果”手机,将原来的卡号装进去的那一刻,他恍然有种找回自己的感觉。
5
上午九点多,左东在河南新乡市火车站下车后,和“马总”取得联系。“马总”说,他正在外面办事,暂时赶不回来,让左东先找个宾馆住下来,中午他一定回市里面见左东。“马总”也算慷慨之人,以饱满的热情说:“左哥孝心可嘉,又夠朋友,中午我请客。”
没买着卧铺,硬座上挺了一夜,左东正想好好睡一觉。就在昨天夜里,他突然接到“马总”的电话,说是有他父亲的确切消息,并可以帮助左东找到人——“马总”在出差途中,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了那则“寻人启事”。两年来,这种似是而非的电话太多,左东不会轻信。问题是,这个“马总”和以往任何提供信息的人都不同,他不是在献爱心,开口就向左东提条件,公开索要“劳务费”。“马总”的原话是:“对不起,朋友。我是生意人,在商言商,有好处的事情才做。”“马总”的一番话使左东理解成中原人的率性,信息的可靠性在他的头脑里反而提升。他担心的只有一点,“马总”会不会漫天要价。还好。“马总”说了,他只要两万元。左东说:“能不能少点?”对方一口回绝,还开导左东说:“少跑几趟冤枉路,钱就省出来了,少了这个数没得谈。”左东想想也在理,两年过去,钱花掉不少,结果又怎样?还不是竹篮打水?于是满口应承下来。左东还想知道关于父亲的更多细节,“马总”显得很不耐烦。他说:“不要问得太多,我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告诉你,下面的游戏还怎么玩得下去?生意人讲究诚信,如果你认为我在骗人就算了。”左东毫无办法,只好按约定带现金到新乡市交钱领人。 左东临时下榻的宾馆就在火车站附近。心里装着父亲,他哪有睡意?辗转反侧到十一点多钟,“马总”电话告知,车子就停在楼下,请左东马上下去吃午饭,边吃边谈。“马总”亲自驾车,在闹市中心弯来拐去,最后停在一家餐馆门口。“马总”说,这里是新乡市最有特色的餐馆,要请左先生品尝地道的新乡风味。
包间定在二樓。“马总”一共三人。宾主坐定后,“马总”指着两个年轻人介绍说:“这是我最好的两个兄弟,令尊的消息就是他俩提供的。其实,我长期在生意场上混,不缺那点小钱,怎么会开口向左先生要钱呢?可是,他们二位混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左东善解人意地说:“只要能找到父亲,付点劳务费是应该的,我已做好安排。”
服务员在不停地上菜,大圆桌上大盘小碟的热菜凉菜有了七八个。“马总”微笑着和服务员点头招呼,看样子他是这里的常客。
“这样吧,吃完饭我们就去乡下见老爷子。我把他收留在我姑妈家里。左哥,不是我不信你,你得预付我一万元钱。”其中的一个胖子说话了。
“马总”拦住他说:“胖子,人家既然来了,何必那么短见。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另一个小年青说:“马哥,胖子的事你少管。”
“马总”大不悦:“怎么,不买大哥的面子?不就是一万元钱嘛,我先给你,真是!”说完,他要下楼去车上取钱。
左东不想让他们伤了兄弟和气,把自己的事情办砸。他拦住起身的“马总”,拿出一万元现金交给胖子。这时候,小年轻接到一个电话。他用的全都是新乡地方方言,语速很快,听起来像唱歌。左东尖着耳朵也没听出个子丑寅卯。收好电话,小年青对“马总”说:“马哥,我得先走一步。”
“马总”没给他好脸色,说:“就你事多,比总理都忙。”
小年青觍着脸嘿嘿笑,对左东拱手道:“对不住,我不能陪你吃饭了。”
小年青一下楼,胖子就嘀咕开了:“走了也好,我看见他心里不舒服。”
“马总”批评说:“都是道上混的朋友,你不能这么说话。”接着,他给胖子作指示:“你去催催老板,我点的两个炉子,让他们快点上,得罪老子的客人,下次别想照顾他的生意。”胖子领命,“嚓嚓嚓”地踩得楼梯一阵乱响。
只剩下“马总”的时候,左东和他简单地聊了几句。左东感到有些尿急,随口说:“我想方便一下。”
“马总”朝东头指指。
等左东解决掉再回到包间的时候,桌边空空如也——“马总”闪人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糙人。这个饭局归左东买单。结账时,餐馆老板还说“马总”拿走了两条“和天下”香烟和两瓶五粮液酒,一起算在左东账上。餐馆老板并不认得什么张总马总,他们薅住左东,就不怕没人结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与不吃都是左东的!
回到上海,左东对谁都没说这次丢人的经历。他只是在心里安慰自己:为了父亲,哪怕就是被骗一次,也是值得的。
就在左东单刀赴会的时间里,左西和长沙方面的“爷爷”“勾搭”上了。左东把旧手机丢在家里,连号码卡都没拆掉。电话一响,左西就好气地接听。长沙老人听出童音,马上叫左西“孙儿”。左西听不懂长沙话,对老人说:“你的话好难听呦,你不会说普通话吗?”老人马上换成塑料普通话交流。左西又说:“我不是你孙子,你是找我爸爸有事吧?”老人说:“找你也一样。你这小东西,你爸是我儿子,你不是我孙子是什么?嗯?”左西说:“你说你是我爷爷,那你知道我的名字吗?”老人说:“你爸爸告诉过我,可爷爷记性差,忘记了。”左西又想到一个问题:“你的声音不像我爷爷。”老人说:“爷爷的声音是可以变的,你没看过动画片吗?”左西懵了,他想,这个老人或许真是爷爷。他如果是爷爷的话,一定又发病了。他问:“你记得那个灯塔吗?”老人说:“记得,肯定记得。你爸爸要回来看我的,你也一起来,爷爷等着……你……回来。”电话里的声音渐次微弱,老人几乎是憋着气才吐完最后几个字。左西还想问几个问题,那端的声音断了,爸爸的手机也恰好没电。等左东回到家里,再把电话打过去,手机的提示音是关机。
三天后,左西放了寒假。一家三口意见高度统一,年内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长沙看望老人。真相不解开,左西会纠缠不休,而且换号后的这些日子,老人已经介入他们的生活之中,让夫妻俩心里放不下。
他们选择一个晴天乘动车出发。在长沙市岳麓区某派出所,负责接待的片儿警告诉他们,肝癌老人已经去世。老警察欣慰地说:“老人是和他孙儿聊着聊着就去了,他死得很知足……”
少一,本名刘少一,湖南作协会员,2015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现供职于湖南省石门县公安局。201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作品散见于《当代》《民族文学》等刊物,多部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获首届“土家族优秀作品奖”、2016年《民族文学》年度奖、第十二届“金盾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电话来得太巧。
左东新换的号码卡刚刚填进去,手机就嚷起来,屏面闪亮着,一串阿拉伯数字在上面诡异地跳动,字面显示出归属地为“湖南长沙”。左东犹豫片刻,最终选择拒接,未等响铃结束,他就果断摁掉。在偌大个上海,左东只是一名小职员,做着体制内一份很不起眼的工作。三十大几的人了,最大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华东地区。对远在湘江边上的长沙,他只在初中地理课上留下过模糊概念。他有什么义务接听一个空穴来风的电话呢?
可是,打电话的人成心在和左东较劲。他好像躲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暗处,洞穿了左东的心思,非要揭穿他的秘密不可。左东挂掉电话没几秒,第二次响铃接踵而至。左东的想法开始动摇。一般情况下,诈骗电话都是“钩杆”的,响一两声就挂掉,等着好奇的人回拨过去。而今天这个主有点意思,他像是存心要和左东比耐性:你不接,我就偏不挂,看谁能拗过谁。打错电话的情况也基本可以排除,大老远的长途,错一不会错二,除非他有智障!所以,左东有些耐不住了。
不过,在确定要接这个电话的时候,左东還是保持着足够的清醒和矜持。在时机上,他决定等到响铃结束前“秒杀”;在方式上,他也有准备,一定得等对方先发声,自己尽量少说话或干脆噤声,等摸清人家到底什么来头再做回应。长期机关工作的历练,养成了左东严谨的思辨和略带市侩的狡黠。他不可能让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牵着鼻子走!就算上当也不能太跌份。
“我的东儿,我总算打通电话了。”没错,对方暴露出带辣味儿的长沙口音。这一点,对喜欢听大兵相声和看惯湖南卫视娱乐类节目的左东来说得到确认。让左东颇感诧异的是对方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虽说也可以是另一个“冬儿”或“动儿”“洞儿”“栋儿”等等,但左东总是躲不过去。“喂,这长时间你在哪里?你怎么不管我呀。喂喂……你说话呀。”电话那端有过短暂停顿,对方一定误以为自己的手机出了状况。左东的耳朵里传来急不可耐的磕打声,伴随着自言自语的嘀咕:“什么猫病啊,破玩意儿!”长沙方言里,“毛”一定念成“猫”字的。左东听出来这么几个信息:冒失鬼是个苍老的长沙男人。他要找的那个叫“东儿”的人已经很久没和他联系,让他很牵挂。左东不忍心老人家的长途电话瞎忙活,便提示性地咳嗽一声,以表明他在接听。长沙话马上又传过来:“我是你爸啊,东儿,我一直打你的电话,总是打不通,到底出了么子事?”太离谱了,左东毫不留情地摁断电话,连解释和诘问都免掉。刚刚新换一张手机卡,第一个电话是这等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说,还凭空招来个野爸,烦不烦人!
说到底,只怪左东自己没事找事,无缘无故换什么号?
这几年,左东的生活走得不太顺遂。先是妻子余小小乳腺癌,右边乳房内揣着个瘤子,让大夫一刀割瘪了,再进去一坨腹壁脂肪。再就是上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左西放学回家路上被人家骑摩托车“追尾”,虽说没酿成大事,儿子当时却吓得不轻,造成心理恐惧。至今,左东要骑摩托车送儿子上学遭拒绝。这些都还不算,最糟糕的是患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自从两年前离家出走后一直没有音讯。一个退休老工人,一辈子没走出过上海滩,你说他能跑多远?早前也出现过走失的情况,可病情好转后,父亲每次都自己寻回家,最长的一次也不过流浪了一个多月。这次失踪可玩大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发动起来帮着找,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也一直在登,左东甚至在派出所都报了“失踪”。这么多糟心事堆在一块,足以让左东对生活中的某些话题变得敏感起来。就在昨天早晨上班后,办公室的美女同事兴高采烈地向他宣布:本小姐的手机换号了!
左东好像不认识她似的,问:“你这号码用多久了?”
美女说:“读大学起一直就这号。”
她没听懂左东问话的意思。左东屡屡阐述一个观点: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每个人都依附着各种符号存在着。手机号码是一种符号,身份证号码也是一种符号,书记、局长等等又是另一种符号。一个符号的任意篡改都会让一个具象的人变得陌生和捉摸不定,引发外人无端的猜测和遐想,甚至扰乱别人的生活。就拿美女同事来说吧,许多来不及知道新号码的人会突然间和她失联。你如果有急事找她,结果接听电话的倏忽之间变成另一个人,或者干脆“你拨打的号码暂停使用”。你说,这生活是不是虚妄得没边了?
“怎么会想到换号码?”左东的疑问基于上述思考。
“我那号码不吉利。对我来说,它是个不祥的符号,我要把它从我身上去掉,让生活重新开始。”同事平时听多了左东关于“符号”的论述。她的回答有些形而上的意味。
电话号码还有吉利一说,左东这是头一遭听到。晚上回到家里,他打开手提,悄悄键入相关词条“百度”了一下,电脑马上给他提供了这样的信息:
将手机号码最后四个数字,先除以八十,再减去整数,剩下的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乘以八十,然后将所得结果,对表查阅,即知吉凶。 比如:手机号码是13XX8888888,将8888÷80=111.1,再将111.1-111=0.1,然后0.1×80=8,这个“8”就是你的命运数了,最后你在命运数对照表里可以查到你是“吉”了!
1 大展宏图 可获成功 吉
2 一盛一衰 劳而无功 凶
3 蒸蒸日上 百事顺遂 吉
4 坎坷前途 苦难折磨 凶
5 生意欣荣 名利双收 吉
6 天降幸运 可成大功 吉
7 和气致祥 必获成功 吉
8 贯彻志望 成功可期 吉
……
按照这种方法,左东把自己的号码推算一遍,惊异地得出命运数为“4”。对号入座一查,这个糟糕的数字简直让他过去的人生暗无天日!怪不得那么多不幸一直如影随形,原来,生活中的恶魔和自己的手机生生死死地捆绑在一起。于是,他产生了换号的想法。哪想到,他这一换把自己换成了人家的儿子!
2
万能的中国移动啊,正如广告所说,信号无处不在,沟通无处不在。左东认为还应该加补一句,骚扰也无处不在。 长沙的“父亲”没有闲着,“父亲”不肯罢休。
“父亲”说:“东儿,你的手机是信号不好,还是没电了?哦,应该是信号弱。上海那么多人,信号怎么用得过来?”左东为自作聪明的老人感到可笑,他回敬道:“你难道听不出你儿子的声音吗?”
电话那端的兴奋里掺着颤抖:“我听出来了,东儿,当然听出来了,你的声音一点都没变。”
简直昏聩至极!左东本想一句话打发掉老人,没想到对方居然失聪,连儿子的声音都听辨不出来。左东决定给老人来点不恭:“你是真糊涂了,还是故意装糊涂?是的,我是东儿,但不是你的东儿。你还是给你自己的东儿打电话吧。”
“我是急糊涂了……啊嚏!”听得出,老人的喷嚏突如其来,妨碍了后面的表达。
或许冤家路窄,左东的声音听起来和老人的儿子真的很相像,以至于把老人闹糊涂了。左东不想再听他呱唧什么,“啪”地挂掉电话,而且决定暂时关机,不给他骚扰的机会。
左东一直以唯物主义者自居。他压根就不信同事那一套。以至于在办公室当着她的面,他克制着心里蠢蠢欲动的想法,回到家里才迫不及待地上网查询。网络这东西,真是个魔幻的世界。你想要什么,它就给你什么。它给庸常的日子涂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真真假假,实实虚虚,缥缥缈缈,朦朦胧胧。所有的资讯都在有意无意地干扰着人的正常思维,让你的脑袋跟没长一样。在对待可疑信息的态度上,左东恰恰跳不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常规。当左东把“4”和后面的“凶”对应起来时,他恍然找到了苦难的症结。原来,一切罪恶之源都来自于自己贴身不离的手机,所有不祥的玄机就潜藏在几个阿拉伯数字的自由组合之中!命运啊命运!可恶的手机号码,倒霉的自由组合。你成心要毁掉一个家庭的幸福,左东就没理由不灭掉你!
“吉利号?”穿职业装的女孩瞪大眼睛,拿目光在身份证和左东脸上比对一番,然后大惑不解:“那全是网上忽悠人的鬼话,你也信?”
“你的意思是说我不可以,那你说,谁该信?”
“我是说,你不可能信这个,一定是另有原因吧。”女孩笑得有些暧昧和诡谲。
左东被女孩的话绕进去了。他其实没别的理由,不吉利,就是不吉利。“我想请教一下,换号码还有哪些理由?”
女孩列举说:“理由当然很多,因人而异。但主要就两条,要么欠债躲债,要么玩情玩出麻烦。”
左东自讨没趣问:“你看我属哪种?”
“你看呢?我看你倒不像欠债的。”女孩反问的话等于明说。
左东还击女孩说:“你长这么漂亮,我什么时候如果有了找小蜜的想法,会优先考虑你。”
女孩倒也大方,咯咯笑:“是吗?我可不想当偏房,你得先踹了家里的黄脸婆。”
女孩边玩笑,手里忙活着。一连串可供选用的号码在屏幕上跳闪,左东看得眼花缭乱。“哎哎,停下,就看看这个。”女孩的鼠标停住。左东选中一个尾号带“8”的号码。
左东掏出纸笔,像小学生一样套着公式计算,一遍算下来,对结果不太放心,又重新算了一遍,得出命运数还是“7”。他才满意地要下这个号——和气致祥,一切成功。他告诉女孩:“你要记住,换号的所有理由归根到底就一条,让生活告别过去,一切重新开始!”女孩品咂着左东的话,还给他一个可人的微笑:“先生慢走,祝你好运!”
走出大厅时左东就想,新换号后,第一个电话该打给谁呢?答案没想出来,长沙的电话就闯进来了。他断断没想到会有人打给他,而且是一个冒牌“父亲”。
左东揣着个不爽的心事回到家里。换号这件事,余小小事先并不知道。她提醒左东说:“你这一换号,假如有人知道左西爷爷的消息,怎么联系上?”这一点,左东早考虑到了。他说:“寻人启事上不是还留着你的电话嘛。”余小小说:“也是。”余小小真实的想法是,这个社会不安全的因素无处不在。抢劫、车祸、谋杀、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那么脆弱,在任何一种灾祸面前都不堪一击。时间已然过去两年,父亲清醒回家的希望怕是渺茫了。左东偏偏告诉她这样不可思议的消息:换号后的第一个电话居然是一个自称“父亲”的人打进来的。这件事情不可避免地引发夫妻间一场讨论。
“你不应该这样对待一位急于寻找儿子的老人。”余小小对丈夫的做法持批评态度。面对丈夫感到有些无辜,她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你也正在寻找你失散的父亲。”
左东的确很无辜。他换号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求新生活,可烦恼却不依不饶地纠缠他,躲都躲不掉:“我现在连自己的手机都被迫关掉了,还能怎样?”
余小小很耐心:“你误解了我的意思。西西的爷爷出走未归,我们寻父心切。人家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儿子,将心比心,你就不能换一种方式对待这件事情?”
“换一种方式?”左东听出来了,余小小不赞成他的冷硬回绝。
“比如说,用一种善意的谎言,让千里之外的老人得到一种心理慰藉。”余小小把这种因果定位叫缘分:“什么是缘分?这就是!你想想,一个素昧平生的老人,他不打张三,也不打李四,偏偏就把电话打给你了,而且一口咬定你就是他儿子!而且那么武断,而且是你刚换了谁都不知道的新号码。”余小小一连说了三个“而且”,她要用这种递进的句式强调缘分的来之不易和难能可贵。
左东想到了近两年来那些饱含着浓浓爱意的电话。尤其是父亲刚刚出走的那段时间,他每天二十四小时待机,几乎时刻都在等待着有陌生电话打进来。尤其是字面上显示出外地号码,他的心跳就“咚咚”提速,接听的语气尽可能谦卑而温婉,希望能有一个好消息传来。虽说每个信息最后查证的结果都是失望,但它们带给了他和家人瞬时的喜悦和温暖,让他庸常的生活里射进一缕阳光。从骨子里来说,妻子的话他是认同的。他甚至想到了那句文绉绉的书生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手机重新开启,搁在茶几上。在左东的想象里,打不通电话的长沙“父亲”应该急得行坐不安。开机不超过五秒,老人在手机里绝对会“东儿东儿”地叫唤不停。两口子商量好了,电话还是由左东先接。老人既然已经认定左东是他的“儿子”,就让他们“父子俩”先沟通一番,余小小暂不暴露“儿媳婦”身份。她作为一幕生活剧的策划和导演要走一步看一步。 事情并不如夫妻俩想象的那样。半小时过去,电话沉默得就像躺在路边的石头。生活变幻莫测,机会稍纵即逝。人生的许多机遇可遇不可求,如果没有及时把握住,想补救都来不及。
左东和余小小陷入莫名的惆怅之中。
3
“爸爸,我今天差点把爷爷带回来了。”左西放学回家,突然撂出的一句话把左东两口子吓得不轻。
细问究竟,原来是个误会。小家伙说,他在放学回来的路上看到了爷爷。爷爷就在他的前方疾走,像是有什么急事赶路。左西冲着背影喊:“爷爷,爷爷,你等等我!我带你回家!”可爷爷不理他,连头都不回。左西知道爷爷的病情。爷爷发病的时候意识不清,认不出左西,也认不出左西的爸爸和妈妈,对谁都不理不睬,只顾着自己哼曲儿。一家人找了爷爷两年,就是不见踪影。现在,爷爷既然现身,左西就不会让爷爷从眼皮底下溜掉。他撒开脚丫子追上去,揪住了爷爷衣服的后摆。爷爷转过身来。左西看到的是一张陌生而错愕的脸。他认错了人,很不好意思地给老人家道歉。那人不光背影像极了爷爷,还穿着和爷爷一样的衣服,连走路的样子都像。左西空欢喜一场!他顺着“假爷爷”的背影看去,视线里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灯塔。它是那片小区的地标性建筑,白天孤傲地矗立在广场中央,晚上散发的光芒能照亮广场和周边的楼群。左西的家就在灯塔旁边。爷爷身体正常的时候,左西曾经对他说:“爷爷,你只要记住这座灯塔,随时都能找回家。白天它最高,晚上它最亮。”爷爷说:“我记住了,爷爷再迷糊的时候,就按照西西的话找这座灯塔,找到灯塔就找到西西了,就找回家了。”左西很高兴。果真如此,爷爷以后就不会走丢,左西再不会失去爷爷。左西说:“爷爷,我们可说好了。以后你要是不回来,我就在灯塔下面等你。”爷爷当时激动得泪眼婆娑,两手乱颤。两年前,当爷爷最后一次出走未归后,左西每次放学都在灯塔下面看书写作业,晚上还要拉上爸爸妈妈到灯塔下面玩耍。他守住心里的秘密,期待着他和爷爷的约定能带来意外的惊喜——他从没把那个约定告诉任何人。可爷爷爽约,左西一直没有等来爷爷,直至彻底失望。
左东理解儿子的心情。儿子只因为想念爷爷才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父亲身体好着的时候,和左西没大没小,祖孙俩的关系好得跟哥们儿似的,哪怕驼背了,还心甘情愿趴地上让左西当马骑。父亲很得意,经常对他的那些老哥老姐们说:“我现在最好的朋友是左西。”这话不止一个人传进左东的耳朵。有一个典型对比的事例让左东搞不清“隔代亲”到底是种什么亲。刚上学那阵,调皮的左西常常玩得忘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交白卷。老师屡次打电话,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回家后搞学习。有一次把左东搞烦了,他决定象征性地教训教训儿子。他让左西趴在凳子上,用鸡毛掸子抽他的屁股。才只打两下,父亲就斜插进来,摆开颤巍巍的双手挡住左东手里的鸡毛掸子说:“西西不做作业是该打,但我保他一次,只保他这一次。”后来,每当左东要给儿子一点颜色瞧瞧的时候,父亲总是站出来“只保他这一次”,而且是那种奋不顾身的架势。左东记得自己小时候调皮捣蛋,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可不是这个态度,每次都往死里揍他,用的是毛竹的枝条,理由是玉不琢不成器。一向信奉“棍棍棒棒出好人”的父亲到了孙子这辈,他的教育观怎么就变得没原则了?
“爸爸,放了寒假,你要带我去找爷爷。”左西讲完“抓爷爷”的遭遇后,突然提出要求。
左东说:“嗯。”
“我们要把爷爷找回来过年。”
“嗯。”
“爸爸,你不能骗人。你说话可要算数。”对爸爸老是嗯嗯嗯的敷衍态度,左西显然不满。
左东惊悚一下:“爸爸怎么会骗你呢?”
儿子尖锐地指出:“你每次都说,爷爷自己会回来的,他想念他的西西。可他一直都不回来,他肯定是迷路了。爷爷出门时是大热天,他只穿很少的单衣,他会冻着的,他怕冷,每次夜里都要烫脚才睡得好。”
左东把儿子揽入怀里,一只手不停地在小脑袋上摩挲,嘴里呓语般地念叨着:“我們西西懂事了,懂得疼爷爷了。你是爸爸的好儿子,是爷爷的好孙子。”儿子的话像一把刀子扎进左东心里。儿子给他出了道难题。这个年父亲能不能回来团圆,他没有把握。他没理由不答应儿子寒假里一起去找爷爷的要求,可中国之大,连目标都没有,上哪儿去找?
父子间的对话让手机铃声打断。左东递一眼过去,余小小会意后领着左西去他的房间里写作业。左东在客厅里压低着声音和“父亲”交流。“父亲”还是一味地责怪“东儿”为什么长时间关机,而且电话打通后态度不冷不热?“难道世上只有瓜连籽,没有籽连瓜吗?”电话里的“父亲”火气很大,连珠炮似的诘问,不给左东留下任何解释的余地。左东倒是真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喏喏应声,接受“父亲”的批评。
瞅准电话的间隙,左东插问一句:“你……身体还好吧?”
“我的身体这半年垮得很,人家养儿跟着享福,我养儿也跟着享福了,是面糊。幸亏院里领导对我很照顾,不然,我的骨头只怕能擂鼓了。”
“爸爸,你住院了?”左东进入角色,叫声贴心贴肺,听上去并不勉强。
“我没住医院,我说的是岳麓区养老院。是你交钱让我住进来的,你喝了忘魂汤?你让鬼摸了头?”
“我这不是急的吗?”左东总算摸清了老人的一点底细,他说:“爸,你别着急,我这阵很忙,年前一定回来看你。”
儿子冲进客厅的时候,左东显得措手不及。他在客厅内不停地叫着“爸爸”,左西又不是聋子。
左西说:“爸爸,我好像听到你在和爷爷打电话。”
情急之下,左东公开撒谎:“我没有啊。”
“你狡辩。”左西把爸爸平时批评他的词都借用了。“我明明听到的,你不承认。你还说要去看他,是不是你把爷爷藏起来了?”
余小小从厨房出来,替左东解围:“西西,爷爷没有手机,你又不是不知道,别和爸爸吵,我们吃饭。”
左西吃饭时心不在焉。左东给他碗里夹菜,夹他最喜欢吃的土豆丝,舀他最喜欢喝的西红柿蛋汤。左西不领情,他把土豆丝退给爸爸碗里,挡住舀汤的调羹。只吃完小半碗,左西就丢下碗筷要走。余小小哄儿子:“小孩子每餐必须吃两碗饭,不然就长不到姚明哥哥那么高。”左西将信将疑地想了一下,很大人地说:“我今天没胃口。我要做作业。我不要长姚明哥哥那么高。” 说完,他就进了自己房间。房门甩出很沉的声响。
4
七点半准点开出。左东第一次坐动车出远门,走得有点仓促。
从上海虹桥站出发,五个半小时就可抵达长沙南站,二等座花了不到五百元。这趟远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儿子,极少一部分是想解开一个谜团——一个误把别人当成自己儿子的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
昨夜里没睡好。晚饭后儿子进房间做作业,两个小时还不见出来。左东推门进去,发现儿子已经趴睡在桌面上了。一双小手从两边对称地垂下来,像吊在藤蔓上的两条丝瓜。胖嘟嘟的脸蛋像案板上的面团挤压得变形,脸上明显残留着风干的泪迹。钢笔落在地板上,作业本上的字迹显然被泪水洇开过、漫漶过——左西是带着思念爷爷的伤感睡去的——这个可怜的孩子!
“要不,我们先把长沙的老人给西西当爷爷认下吧。”收拾好儿子睡觉后,余小小产生这样的念头。父亲老是没讯息,成了夫妻俩的一块心病。毫无疑问,这个“病”已经传染给儿子。对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公正的,儿子承受不起。事实证明,一个儿子在生活中缺少父亲是不完整的,一个孙子在生活中缺少爷爷是很可怜的。“你不是想要让生活重新开始吗?这或许就是一个契机。”余小小当中学老师,习惯把问题理想化。他的提议让左东觉得有道理,但左东行事的风格一向沉稳。夫妻俩在性格上的这种互补性使他们在决定某个重大事项时显得理性而稳妥,最后商量的结果是由左东先到长沙走一趟,探探路,见见这位赝品“父亲”。如果自己的父亲真的回不来,不妨先将老人移花接木,给左西一个临时交代。老人那边视情况而定,送他一份精神安慰也没什么不可以——没人会伸手打一张笑脸的。
下了动车,左东又倒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才抵达位于长沙市西的岳麓区。出门前都计划好了,他不会贸然去见“父亲”,而是先到养老院就近的派出所咨询,最好能打探到关于老人的某些信息。值班的是个眼镜警察。他态度和蔼,听说造访者从老远的大上海来,热情尤甚,当即就打电话给管养老院那一块的片儿警。没多久,一个老警察过来,把左东领进他的办公室。看来,这里的治安基础工作很扎实。老警察对管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听左东把情况大致一介绍,马上摇头说:“他呀,裴老头。这人真是可怜,本来有点老年痴呆,儿子出事前,又查出肝癌晚期,没多少日子了……哎,这人啦,都是个命。”
进一步聊开,左东对老人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老人的儿子叫裴东,就这么个独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打拼,一步步干到高级主管,一年四季满世界飞。忙于事业的“东儿”而立之年后结的婚,据说娶了个洋媳妇,混血孙子才点点大。“东儿”本想把老父亲留在上海住,可老人吃惯了长沙火锅的重口味,说惯了地道的长沙话,一直对上海生活不适应。三次去,一次比一次住得短。最后一次,只待了三天就嚷着要儿子送他回长沙。“东儿”没办法,只得掏钱把父亲安置在养老院里。可就在三月八日那天凌晨,他乘坐了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那次倒霉的航班……
尽管左东曾经有过种种设想,但老人这样的遭遇还是超出了他的意外。他不得不从心底里承认,这是一次失败的“寻根”之旅。他想了想,然后掏出两千元钱交给老警察,让他转交“父亲”,就说是“东儿”的心意。
“这么远跑一趟,不见上一面,何解咯?”老警察不明白左东为什么要走。
左东解释说:“我的假儿子身份不仅不能给老人带去安慰,相反会更加刺激老人,加重他的病情。所以,还是不见面好。”
回到上海,左东第一件事情是去找移动公司理论。
“为什么把马航难受害者用过的号码给我?”
还是上次换号的那位漂亮妹子。她一脸无辜的表情:“怎么,你说它原来的主人出事啦?”
左东反应过来。这个情况她或许真不知道,自己可能错怪了人家。他感叹说:“你们公司也太不把顾客当回事了,简直不可思议。”
妹子并不示弱:“按规定,一个号码停止使用三个月后,公司有权处理。再说,这个号码是你自己选定的。我记得,你算过两遍。”
左东无话可说,他提出要回自己的原号码。
这倒不难。前后不过几天时间,他的号码没让别人弄走。
妹子把号码卡给左东时,没忘了揶揄他:“我说过,吉利之说是骗人的鬼话,先生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最好。”
左东一咬牙,干脆买下个“苹果”手机,将原来的卡号装进去的那一刻,他恍然有种找回自己的感觉。
5
上午九点多,左东在河南新乡市火车站下车后,和“马总”取得联系。“马总”说,他正在外面办事,暂时赶不回来,让左东先找个宾馆住下来,中午他一定回市里面见左东。“马总”也算慷慨之人,以饱满的热情说:“左哥孝心可嘉,又夠朋友,中午我请客。”
没买着卧铺,硬座上挺了一夜,左东正想好好睡一觉。就在昨天夜里,他突然接到“马总”的电话,说是有他父亲的确切消息,并可以帮助左东找到人——“马总”在出差途中,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了那则“寻人启事”。两年来,这种似是而非的电话太多,左东不会轻信。问题是,这个“马总”和以往任何提供信息的人都不同,他不是在献爱心,开口就向左东提条件,公开索要“劳务费”。“马总”的原话是:“对不起,朋友。我是生意人,在商言商,有好处的事情才做。”“马总”的一番话使左东理解成中原人的率性,信息的可靠性在他的头脑里反而提升。他担心的只有一点,“马总”会不会漫天要价。还好。“马总”说了,他只要两万元。左东说:“能不能少点?”对方一口回绝,还开导左东说:“少跑几趟冤枉路,钱就省出来了,少了这个数没得谈。”左东想想也在理,两年过去,钱花掉不少,结果又怎样?还不是竹篮打水?于是满口应承下来。左东还想知道关于父亲的更多细节,“马总”显得很不耐烦。他说:“不要问得太多,我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告诉你,下面的游戏还怎么玩得下去?生意人讲究诚信,如果你认为我在骗人就算了。”左东毫无办法,只好按约定带现金到新乡市交钱领人。 左东临时下榻的宾馆就在火车站附近。心里装着父亲,他哪有睡意?辗转反侧到十一点多钟,“马总”电话告知,车子就停在楼下,请左东马上下去吃午饭,边吃边谈。“马总”亲自驾车,在闹市中心弯来拐去,最后停在一家餐馆门口。“马总”说,这里是新乡市最有特色的餐馆,要请左先生品尝地道的新乡风味。
包间定在二樓。“马总”一共三人。宾主坐定后,“马总”指着两个年轻人介绍说:“这是我最好的两个兄弟,令尊的消息就是他俩提供的。其实,我长期在生意场上混,不缺那点小钱,怎么会开口向左先生要钱呢?可是,他们二位混江湖,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左东善解人意地说:“只要能找到父亲,付点劳务费是应该的,我已做好安排。”
服务员在不停地上菜,大圆桌上大盘小碟的热菜凉菜有了七八个。“马总”微笑着和服务员点头招呼,看样子他是这里的常客。
“这样吧,吃完饭我们就去乡下见老爷子。我把他收留在我姑妈家里。左哥,不是我不信你,你得预付我一万元钱。”其中的一个胖子说话了。
“马总”拦住他说:“胖子,人家既然来了,何必那么短见。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另一个小年青说:“马哥,胖子的事你少管。”
“马总”大不悦:“怎么,不买大哥的面子?不就是一万元钱嘛,我先给你,真是!”说完,他要下楼去车上取钱。
左东不想让他们伤了兄弟和气,把自己的事情办砸。他拦住起身的“马总”,拿出一万元现金交给胖子。这时候,小年轻接到一个电话。他用的全都是新乡地方方言,语速很快,听起来像唱歌。左东尖着耳朵也没听出个子丑寅卯。收好电话,小年青对“马总”说:“马哥,我得先走一步。”
“马总”没给他好脸色,说:“就你事多,比总理都忙。”
小年青觍着脸嘿嘿笑,对左东拱手道:“对不住,我不能陪你吃饭了。”
小年青一下楼,胖子就嘀咕开了:“走了也好,我看见他心里不舒服。”
“马总”批评说:“都是道上混的朋友,你不能这么说话。”接着,他给胖子作指示:“你去催催老板,我点的两个炉子,让他们快点上,得罪老子的客人,下次别想照顾他的生意。”胖子领命,“嚓嚓嚓”地踩得楼梯一阵乱响。
只剩下“马总”的时候,左东和他简单地聊了几句。左东感到有些尿急,随口说:“我想方便一下。”
“马总”朝东头指指。
等左东解决掉再回到包间的时候,桌边空空如也——“马总”闪人了。
接下来的事情很糙人。这个饭局归左东买单。结账时,餐馆老板还说“马总”拿走了两条“和天下”香烟和两瓶五粮液酒,一起算在左东账上。餐馆老板并不认得什么张总马总,他们薅住左东,就不怕没人结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与不吃都是左东的!
回到上海,左东对谁都没说这次丢人的经历。他只是在心里安慰自己:为了父亲,哪怕就是被骗一次,也是值得的。
就在左东单刀赴会的时间里,左西和长沙方面的“爷爷”“勾搭”上了。左东把旧手机丢在家里,连号码卡都没拆掉。电话一响,左西就好气地接听。长沙老人听出童音,马上叫左西“孙儿”。左西听不懂长沙话,对老人说:“你的话好难听呦,你不会说普通话吗?”老人马上换成塑料普通话交流。左西又说:“我不是你孙子,你是找我爸爸有事吧?”老人说:“找你也一样。你这小东西,你爸是我儿子,你不是我孙子是什么?嗯?”左西说:“你说你是我爷爷,那你知道我的名字吗?”老人说:“你爸爸告诉过我,可爷爷记性差,忘记了。”左西又想到一个问题:“你的声音不像我爷爷。”老人说:“爷爷的声音是可以变的,你没看过动画片吗?”左西懵了,他想,这个老人或许真是爷爷。他如果是爷爷的话,一定又发病了。他问:“你记得那个灯塔吗?”老人说:“记得,肯定记得。你爸爸要回来看我的,你也一起来,爷爷等着……你……回来。”电话里的声音渐次微弱,老人几乎是憋着气才吐完最后几个字。左西还想问几个问题,那端的声音断了,爸爸的手机也恰好没电。等左东回到家里,再把电话打过去,手机的提示音是关机。
三天后,左西放了寒假。一家三口意见高度统一,年内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去长沙看望老人。真相不解开,左西会纠缠不休,而且换号后的这些日子,老人已经介入他们的生活之中,让夫妻俩心里放不下。
他们选择一个晴天乘动车出发。在长沙市岳麓区某派出所,负责接待的片儿警告诉他们,肝癌老人已经去世。老警察欣慰地说:“老人是和他孙儿聊着聊着就去了,他死得很知足……”
少一,本名刘少一,湖南作协会员,2015年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现供职于湖南省石门县公安局。201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作品散见于《当代》《民族文学》等刊物,多部作品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获首届“土家族优秀作品奖”、2016年《民族文学》年度奖、第十二届“金盾文学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