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的不足以及信息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并针对材料检测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信息技术;检测
1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的不足
1.1取样方法不当
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实验人员在对建筑材料检测时,应根据材料自身的强度、功能,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在取样时,应严格遵循取样要求,进而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尤其是水泥材料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避免抽样方式取样。由于多方因素极易对水泥造成影响,在对水泥检测完毕后还需定期进行复检,但从现实情况看来,大部分施工单位往往未进行此项工作。
1.2材料贮存难
因为建筑工程师中往往需要不同品种的建筑材料,所以施工单位通常会采购较多的原材料。不同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会存在较大差异,施工单位通过采购使用不同企业的建筑材料,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材料种类多样、材料差异性较大导致材料贮存难度高。一旦建筑材料贮存管理不当,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极易受潮变质,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结果影响较大。
2信息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2.1收样、采集
采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材料收样是指参考数据的委托单,由专业人员负责数据信息检测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材料检测系统加以完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科学性,为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通过信息技术采集检测数据,采集信息的标准性不容忽视,所以信息采集人员因使用精度高的数据采集设备,还需集中管理收集不到的信息数据。对于已采集的信息,检测人员需使用专业软件检验、核对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提高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2.2数据处理
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生成报告是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的不同模块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并且与处理信息大小以及处理程度有直接关系。
因此施工单位在对不同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应及时更新数据处理系统。
2.3检测监督
施工单位还可使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进行监督,科学、合理的监督可以确保检测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一旦检测工作出现失误,监督人员可以直接与检测人员一起分析失误原因。有关人员还可利用计算机保存材料检测每一过程的检测数据,为后续审核工作做好准备。
2.4数据应用
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库,并且数据库需及时收集最新资料。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并且绿色材料是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因此,施工单位应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合理地监督与管理。
2.5数据交换
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多在实验室内进行,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越来越严格。通过信息技术校对检测工作,能够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降低检测项目费用。
3改进建筑材料检测的建议
3.1科学选择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需根据建筑材料的种类与对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水泥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水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拌和质量,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水泥的质量检测工作尤为重要。检测水泥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重点检测水泥的细度、强度、标准稠度以及凝结时间,并严格检查进场水泥质量。针对出厂3个月以上的水泥,进场时必须由专业人员复检,保证进场水泥的质量。施工单位使用水泥前,必须查看安定性检测结果。另外,必须随机重量抽检袋装水泥,避免袋装水泥重量超差。钢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比例较大,钢材的检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即在同批次不同捆中随机抽取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重量偏差、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检测。
3.2改善建筑材料贮存条件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贮存温度,改善贮存条件。以水泥为例,由于水泥受贮藏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大,如果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水泥变质,施工单位严格控制贮存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能够有效防止水泥变质,减少建筑材料损耗。因此施工单位在存放建筑材料前应检查其質量并加以记录。对于存放材料的仓库需严格控制仓库温度、湿度以及仓库管理人员,对仓库管理人员的工作加以监督,并使用专业仪器实时测量仓库温度与湿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仓库湿度、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建筑材料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需将其放到规定区域,减少环境等因素对建筑材料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避免质量检测结果失效。
3.3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有关企业、单位须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防止检测数据丢失。建立健全实验室责任制度是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将每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检测人员身上,一旦检测结果或检测过程出错,便于追查原因,若发生较大的检测事故,可对相关责任人直接问责。同时,完善实验仪器的检查制度与检测人员、管理人员的考察制度,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时检查与养护,重视管理人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3.4积极研发建筑材料检测系统
互联网服务转换器目前已被我国多数建筑材料实验室广泛使用,但是其难以稳定地传输检测信息,并且传输过程中数据极有可能被盗取,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不高。另外,数据路径的故障多是由数据信息量过大导致的,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电脑故障,进而维修人员需要维修数据处理系统、储存路径以及电脑。基于此,企业积极研发建筑材料检测软件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减少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情况,提高实验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
4结语
综上,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不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而且与建筑工程使用者的人生安全与财产权关联较大。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可以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提高质量检测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慧媛.浅析信息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与实验室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2] 学农,潘龙,诸葛福香.试述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34).
(作者身份证号码:320303198209291627)
关键词:建筑材料;信息技术;检测
1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的不足
1.1取样方法不当
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实验人员在对建筑材料检测时,应根据材料自身的强度、功能,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在取样时,应严格遵循取样要求,进而确保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尤其是水泥材料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避免抽样方式取样。由于多方因素极易对水泥造成影响,在对水泥检测完毕后还需定期进行复检,但从现实情况看来,大部分施工单位往往未进行此项工作。
1.2材料贮存难
因为建筑工程师中往往需要不同品种的建筑材料,所以施工单位通常会采购较多的原材料。不同的生产企业生产的建筑材料会存在较大差异,施工单位通过采购使用不同企业的建筑材料,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材料种类多样、材料差异性较大导致材料贮存难度高。一旦建筑材料贮存管理不当,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极易受潮变质,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结果影响较大。
2信息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2.1收样、采集
采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材料收样是指参考数据的委托单,由专业人员负责数据信息检测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材料检测系统加以完善。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科学性,为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通过信息技术采集检测数据,采集信息的标准性不容忽视,所以信息采集人员因使用精度高的数据采集设备,还需集中管理收集不到的信息数据。对于已采集的信息,检测人员需使用专业软件检验、核对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提高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与科学性。
2.2数据处理
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生成报告是数据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内容。数据处理的不同模块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并且与处理信息大小以及处理程度有直接关系。
因此施工单位在对不同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应及时更新数据处理系统。
2.3检测监督
施工单位还可使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进行监督,科学、合理的监督可以确保检测工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一旦检测工作出现失误,监督人员可以直接与检测人员一起分析失误原因。有关人员还可利用计算机保存材料检测每一过程的检测数据,为后续审核工作做好准备。
2.4数据应用
管理人员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建筑材料检测数据库,并且数据库需及时收集最新资料。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并且绿色材料是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因此,施工单位应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合理地监督与管理。
2.5数据交换
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多在实验室内进行,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越来越严格。通过信息技术校对检测工作,能够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提高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质量,降低检测项目费用。
3改进建筑材料检测的建议
3.1科学选择建筑材料检测方法
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需根据建筑材料的种类与对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水泥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水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拌和质量,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水泥的质量检测工作尤为重要。检测水泥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应重点检测水泥的细度、强度、标准稠度以及凝结时间,并严格检查进场水泥质量。针对出厂3个月以上的水泥,进场时必须由专业人员复检,保证进场水泥的质量。施工单位使用水泥前,必须查看安定性检测结果。另外,必须随机重量抽检袋装水泥,避免袋装水泥重量超差。钢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比例较大,钢材的检测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即在同批次不同捆中随机抽取样品,并对样品进行重量偏差、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检测。
3.2改善建筑材料贮存条件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贮存温度,改善贮存条件。以水泥为例,由于水泥受贮藏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大,如果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水泥变质,施工单位严格控制贮存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能够有效防止水泥变质,减少建筑材料损耗。因此施工单位在存放建筑材料前应检查其質量并加以记录。对于存放材料的仓库需严格控制仓库温度、湿度以及仓库管理人员,对仓库管理人员的工作加以监督,并使用专业仪器实时测量仓库温度与湿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仓库湿度、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建筑材料检测完毕后,检测人员需将其放到规定区域,减少环境等因素对建筑材料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避免质量检测结果失效。
3.3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有关企业、单位须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防止检测数据丢失。建立健全实验室责任制度是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将每项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检测人员身上,一旦检测结果或检测过程出错,便于追查原因,若发生较大的检测事故,可对相关责任人直接问责。同时,完善实验仪器的检查制度与检测人员、管理人员的考察制度,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时检查与养护,重视管理人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3.4积极研发建筑材料检测系统
互联网服务转换器目前已被我国多数建筑材料实验室广泛使用,但是其难以稳定地传输检测信息,并且传输过程中数据极有可能被盗取,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不高。另外,数据路径的故障多是由数据信息量过大导致的,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电脑故障,进而维修人员需要维修数据处理系统、储存路径以及电脑。基于此,企业积极研发建筑材料检测软件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减少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丢失情况,提高实验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
4结语
综上,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不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而且与建筑工程使用者的人生安全与财产权关联较大。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可以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提高质量检测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周慧媛.浅析信息技术在建筑材料检测与实验室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2] 学农,潘龙,诸葛福香.试述建筑材料的检测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5(34).
(作者身份证号码:32030319820929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