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存在着相互的关系。众所周知,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动往往会导致人才需求的变动,进而要求国家和社会就人才培养和人才供给结构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与调整。文章以扬州市产业升级为背景,分析扬州市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对人才需求的客观需求,指出现阶段扬州市人才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产业升级背景下加速扬州市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才战略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结构优化及其对产业转型的协同支持作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前整体产业中心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向和转移过程。而这个转型、转移过程,离不开区域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优化的有效协同、匹配和支撑。但当前我国区域人才培养、人才结构优化仍然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协同性与匹配性较差。有鉴于此,加强区域人才战略与产业转型两者的协调互动关系研究,非常必要,这也是笔者选择该课题的主要原因。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状况、新问题,发掘和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就江苏省扬州市而言,其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已然由以往的发展规模、调整产业比例等“外延型”发展,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转型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内涵型”升级。如何结合扬州产业升级的发展大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扬州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扬州市产业结构的转型方向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长三角经济带上的耀眼明珠,也是南京都市圈、上海经济辐射圈内的重要城市,地理环境和经济区位优势至为明显。十二五期间,扬州市乘着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之春风,结合产业基础、人才供给状况、城市特色等市情,构建起了以汽车、机械、建筑、旅游、软件信息等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发展框架。这五大产业产值都在“千亿级”,不仅产销规模巨大,而且抗风险能力强、发展稳定,吸引了大量资本和项目投资,是扬州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级”,也是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
(一)产业结构现状
2017年扬州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GDP总量5064.92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06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75.8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27.0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6:49.4:45.0调整为5.2:48.9:45.9。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国或地区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五千美元时,其产业中第三产业增值的占比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五成以上。就扬州市而言,其去年全年GDP为五千多亿元,而人均GDP则为一万六千多美元。显然,人均GDP已达到国际标准的三倍,而第三产业在全部GDP中的占比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说,扬州市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综上所述,扬州市第二产业尽管增长不如第三产业快,但在全部产业中仍然占比较大,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仍然有很大空间。
(二)发展方向
根据《扬州市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推动基本产业提升和“两化”深度融合,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扩大有效投入,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1.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努力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创造新典型、迈上新台阶、走在最前列,建设农业强市。
2. 提升工业发展质态,以“中国制造2025”及江苏《行动纲要》为指针,以“互联网+”为先导战略,大力发展“扬州智造”、“扬州精造”、“扬州新造”。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强龙头骨干企业,提速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提升工业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制造强市,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3.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企业培育,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示范,促进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能力明显提升、产业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重点是将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作用和重大计划、重大工程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吸收的资本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由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培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大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
二、现阶段扬州市人才结构的基本现状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该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持续提升。截至2015年底,扬州人才总量为69.69万人,比2011年初增加25万人;高层次人才为5.05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7.25%,比2011年初增加1.9万人。可以看出:扬州市人才队伍与经济始终保持同步协调发展的好态势。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持续增长,不仅给予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以不竭动力,而且为该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尽管,该市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且高科技人才有明显数量优势,但是与苏南地区和其他长三角发达城市相比,其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为人才结构不够优化,人才队伍总体质量有待提升。 宏观方面,人才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从扬州市之教科研机构分布而言,主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重要企业主要集中在扬州市区或者市郊,而各县(市)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较为稀缺。就县区而言,江都、仪征的人才数量和类型较多,而宝应、高邮的人才较少、配置不均。而就扬州市产业发展规划而言,后两个地区是急需人才之地,但由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人才严重不足。倘若任由此种状况发展下去,则扬州市产业升级将严重受制,區域经济不平衡也将日益严重。另外,主要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分布不均衡。就扬州市而言,应用研究领域人才基本充足,但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两个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倘若不加以调整,必将导致该市科技进步的后劲不足,无法掌握核心技术,新型产业难以形成,严重影响企业和产业之竞争力。
微观方面,人才职类结构不均衡。就扬州市而言,按照科技管理、课题活动、科技服务等可将其科技人员分为四类,即:科学家、科研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这四类人员中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进行课题活动的人才比例很低。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教研并重的单位,为推动人才发展,历来重视以科研促教学。然而,由于新世纪以来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持续增加,广大高校教师忙于教学,无暇从事科研,导致真正开展课题活动的教师不足两成。
三、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推动扬州市人才队伍战略性发展的对策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扬州市应当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基础,努力提升人才总体素质,搭建一个与扬州发展需要和产业特点一致的人才资源平台。
(一)政府层面
1. 建立优先保障人才建设的投入机制
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建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与奖励等等;建立多元高效的人才建设投入机制,完善政府引导投入、政府主体投入、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投入的人才发展投入体系。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支持符合扬州市产业升级方向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创业。
2. 全面细致落实各项人才发展政策
利用扬州市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和商业环境等优势,发挥城市品牌优势,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介绍本市的创业环境和人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了解扬州、选择扬州并走进扬州,敞开大门欢迎各类人才进入。
3. 搭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载体平台
要重点搭建人才参与教育科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项目建设等平台,努力发掘他们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生产效率提高、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发挥他们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企业现代化管理、行业技能交流等方面的智库作用,为各类高科技人才提供创业机会、科研平台和发展舞台。
(二)学校层面
1. 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
按照扬州市基础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科学合理确定扬州市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配置。扬州市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有效利用本市及周边的高校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结构,明确办学方向,合理设置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标准,努力为本市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2. 持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地高校要革新人才培养理念,持续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将产业升级需求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标准。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专长,利用本校科研人才和关系资源,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和产业需要的匹配性和适应度,满足本市经济发展要求。
3. 加强校企互动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项目研究、技术开发、咨询策划、培训讲座等方式,支持高校与本地企业在项目考察和对接等方面进行合作,推动校企互动互促发展,深入开展科研成果开发、技术创新、应用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开发新产品、破解生产科研难题的平台。
(三)企业层面
1. 大力引进人才
继续扩大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充分发挥它们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主体作用。按照扬州市产业升级需要,不断创新人才的引进方法,扩大“双高”人才引进规模,增加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数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等限制,完善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重点、德才兼备的人才评价体系。
2. 注重人才激励
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确定按照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各自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按照职工技能等级水平和贡献大小科学配置人才资源,确定不同级别的待遇。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建立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有利于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制度。对于高端科技人才要按国际标准给予报酬、股权、期权等,提高激励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锋.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浙江省人才结构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
[2]陆玉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扬州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3]扬州人民政府.扬州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R].扬州市人民政府,2018.
[4]张洪潮.转型背景下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支撑力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7).
*本文系201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产业升级视阈下人力资源供给战略研究(编号:2017SJB219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才战略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结构优化及其对产业转型的协同支持作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前整体产业中心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向和转移过程。而这个转型、转移过程,离不开区域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优化的有效协同、匹配和支撑。但当前我国区域人才培养、人才结构优化仍然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协同性与匹配性较差。有鉴于此,加强区域人才战略与产业转型两者的协调互动关系研究,非常必要,这也是笔者选择该课题的主要原因。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国内经济发展的新状况、新问题,发掘和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就江苏省扬州市而言,其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已然由以往的发展规模、调整产业比例等“外延型”发展,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转型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内涵型”升级。如何结合扬州产业升级的发展大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扬州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扬州市产业结构的转型方向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是长三角经济带上的耀眼明珠,也是南京都市圈、上海经济辐射圈内的重要城市,地理环境和经济区位优势至为明显。十二五期间,扬州市乘着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之春风,结合产业基础、人才供给状况、城市特色等市情,构建起了以汽车、机械、建筑、旅游、软件信息等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发展框架。这五大产业产值都在“千亿级”,不仅产销规模巨大,而且抗风险能力强、发展稳定,吸引了大量资本和项目投资,是扬州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级”,也是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
(一)产业结构现状
2017年扬州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GDP总量5064.92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06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75.8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27.00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6:49.4:45.0调整为5.2:48.9:45.9。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国或地区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五千美元时,其产业中第三产业增值的占比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五成以上。就扬州市而言,其去年全年GDP为五千多亿元,而人均GDP则为一万六千多美元。显然,人均GDP已达到国际标准的三倍,而第三产业在全部GDP中的占比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五,也就是说,扬州市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综上所述,扬州市第二产业尽管增长不如第三产业快,但在全部产业中仍然占比较大,而第三产业占比偏低,全市产业结构优化仍然有很大空间。
(二)发展方向
根据《扬州市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大力推动基本产业提升和“两化”深度融合,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推进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发展,扩大有效投入,培育消费新热点,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1.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努力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创造新典型、迈上新台阶、走在最前列,建设农业强市。
2. 提升工业发展质态,以“中国制造2025”及江苏《行动纲要》为指针,以“互联网+”为先导战略,大力发展“扬州智造”、“扬州精造”、“扬州新造”。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强龙头骨干企业,提速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提升工业智能制造水平,不斷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制造强市,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3.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企业培育,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示范,促进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能力明显提升、产业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重点是将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作用和重大计划、重大工程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吸收的资本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构建由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培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大批高成长创新型企业。
二、现阶段扬州市人才结构的基本现状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该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持续提升。截至2015年底,扬州人才总量为69.69万人,比2011年初增加25万人;高层次人才为5.05万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7.25%,比2011年初增加1.9万人。可以看出:扬州市人才队伍与经济始终保持同步协调发展的好态势。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持续增长,不仅给予了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以不竭动力,而且为该市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尽管,该市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且高科技人才有明显数量优势,但是与苏南地区和其他长三角发达城市相比,其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具体表现为人才结构不够优化,人才队伍总体质量有待提升。 宏观方面,人才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从扬州市之教科研机构分布而言,主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重要企业主要集中在扬州市区或者市郊,而各县(市)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较为稀缺。就县区而言,江都、仪征的人才数量和类型较多,而宝应、高邮的人才较少、配置不均。而就扬州市产业发展规划而言,后两个地区是急需人才之地,但由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人才严重不足。倘若任由此种状况发展下去,则扬州市产业升级将严重受制,區域经济不平衡也将日益严重。另外,主要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分布不均衡。就扬州市而言,应用研究领域人才基本充足,但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两个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倘若不加以调整,必将导致该市科技进步的后劲不足,无法掌握核心技术,新型产业难以形成,严重影响企业和产业之竞争力。
微观方面,人才职类结构不均衡。就扬州市而言,按照科技管理、课题活动、科技服务等可将其科技人员分为四类,即:科学家、科研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这四类人员中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进行课题活动的人才比例很低。众所周知,高等院校是教研并重的单位,为推动人才发展,历来重视以科研促教学。然而,由于新世纪以来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持续增加,广大高校教师忙于教学,无暇从事科研,导致真正开展课题活动的教师不足两成。
三、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推动扬州市人才队伍战略性发展的对策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扬州市应当以开发人力资源为基础,努力提升人才总体素质,搭建一个与扬州发展需要和产业特点一致的人才资源平台。
(一)政府层面
1. 建立优先保障人才建设的投入机制
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建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与奖励等等;建立多元高效的人才建设投入机制,完善政府引导投入、政府主体投入、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投入的人才发展投入体系。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支持符合扬州市产业升级方向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创业。
2. 全面细致落实各项人才发展政策
利用扬州市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和商业环境等优势,发挥城市品牌优势,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介绍本市的创业环境和人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了解扬州、选择扬州并走进扬州,敞开大门欢迎各类人才进入。
3. 搭建人才培养与引进的载体平台
要重点搭建人才参与教育科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项目建设等平台,努力发掘他们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生产效率提高、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的价值,发挥他们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企业现代化管理、行业技能交流等方面的智库作用,为各类高科技人才提供创业机会、科研平台和发展舞台。
(二)学校层面
1. 合理设置学科和专业
按照扬州市基础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科学合理确定扬州市地方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配置。扬州市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有效利用本市及周边的高校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结构,明确办学方向,合理设置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标准,努力为本市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2. 持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地高校要革新人才培养理念,持续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将产业升级需求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参考标准。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专长,利用本校科研人才和关系资源,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和产业需要的匹配性和适应度,满足本市经济发展要求。
3. 加强校企互动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采用项目研究、技术开发、咨询策划、培训讲座等方式,支持高校与本地企业在项目考察和对接等方面进行合作,推动校企互动互促发展,深入开展科研成果开发、技术创新、应用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开发新产品、破解生产科研难题的平台。
(三)企业层面
1. 大力引进人才
继续扩大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充分发挥它们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主体作用。按照扬州市产业升级需要,不断创新人才的引进方法,扩大“双高”人才引进规模,增加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数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等限制,完善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以能力为导向、以业绩为重点、德才兼备的人才评价体系。
2. 注重人才激励
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确定按照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各自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按照职工技能等级水平和贡献大小科学配置人才资源,确定不同级别的待遇。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建立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有利于激励人才发挥作用的制度。对于高端科技人才要按国际标准给予报酬、股权、期权等,提高激励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锋.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浙江省人才结构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
[2]陆玉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扬州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3]扬州人民政府.扬州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R].扬州市人民政府,2018.
[4]张洪潮.转型背景下人才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支撑力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7).
*本文系201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产业升级视阈下人力资源供给战略研究(编号:2017SJB219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