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吸烟的不良嗜好是当年作为知青在下乡的日子里养成的,屈指算来,已经四十六年了。
1966年6月初,高考迫在眉睫,突然有一天,时任郑州市教育局长的陈德昌到我们学校召开应届毕业生大会,宣布“停课闹革命”,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过去,陈局长又来宣布说停课延长到两个星期。我们不少同学一边“闹革命”一边偷偷复习功课,盼着陈局长来校宣布复课高考。然而,陈局长再来的时候让我们大吃一惊,他已经不再是局长了,而是被革命群众押解着的批斗对象,被反拧着双手,戴着纸糊的高帽子,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子,上书“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陈德昌”。我们预感到高考遥遥无期了,但心中仍存一线希望。直到两年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的大学梦才彻底破灭。
1968年10月,我到信阳罗山县双楼大队王湾村插队落户。同“户”的三男二女,都来自郑州一中。三个男生,张忠义、郭兆庆和我还是中学同班。
当时,大多数学生是不情愿上山下乡的,只要能留城,哪怕被分配到街道上的网套社、修车铺,也会像皇榜高中一样庆幸不已。而下乡的学生,心情就大不一样了。起初,同来的两名女生还是蛮有激情的,一副颇想在农村“大有作为”的样子。我们男生则不然,倒也不是沮丧颓废或者心灰意冷,只是感到茫然,一片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前途在哪里。
就在这种环境和情绪中,我学会了抽烟。
记得当时商店常卖的品牌有3毛5一包的“大前门”,3毛2一包的“三门峡”,2毛5一包的“黄金叶”,2毛一包的“前进”,1毛7一包的“先锋”,还有8分钱一包的“邙山”。对于我们知青来说,抽“大前门”、“三门峡”确实贵了一点,抽“先锋”和“邙山”没有面子,所以抽得最多的就是“黄金叶”和“前进”了。
其实,就我当年的家境而言,根本没有钱买烟抽,只是那年头同学之间情谊真挚,一起下乡更不一般,烟酒食品都有点“共产”的性质。郭兆庆与我关系最好,逛县城,赶集市,串知青点,总是我们两个一路同行,虽然论不到同生共死,却亦有同舟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境。
抽烟较多的时候是晚上,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冬天夜长,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便坐在被窝里聊天,抽烟。有时候烟抽完了,就端着煤油灯趴在地上捡烟头。捡烟头也分品牌,先吸黄金叶烟头,再吸前进烟头。后来我们就找了一个破碗,把吸剩的烟头丢进去,这样没烟的时候就不用临时去捡了,既方便又卫生。
就当时的情景,尽管学会抽烟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然而河有源头,事有起始,在我的记忆里,初始抽烟好像还与我参加演出的一场小话剧有关。
下乡的时候,我带了一支竹笛和一把秦琴,艺虽不精,却也能凑合着伴奏简单的革命歌曲,于是村里就把我拉进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一个“忆苦思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小话剧中,我扮演一个恶霸地主的管家,是那种头戴黑礼帽、身穿黑绸衫、背着盒子枪、助纣为虐、尽干坏事的人物。剧中的情节是这样的:我带着两名狗腿子去抢一个穷人家的闺女,动手之前当然是先逼债,我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掏出一盒烟,衔出一支叼在嘴上,一个狗腿子赶紧上来给我点烟。彩排的时候都挺好的,然而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就乱了套。我耀武扬威地踩上凳子,叼上香烟,就等着狗腿子点烟了,可是那个狗腿子却把这事给忘了。我没带火柴,想自己点都点不成,我总不能把烟再收回去吧,也是情急生智,我上去给了那狗腿子一脚,骂道:“他妈的,怎么不给老子点烟?!”那家伙这才知道演错了,连忙哈着腰给我点上烟。
演出结束后,宣传队的人都说我善于应变,救了场子。那盒作为道具的香烟当然也就归我了。回到宿舍,我把那盒香烟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撂,说:“哥们儿,抽烟。”郭兆庆和张忠义喜形于色:“哈,还是黄金叶!”……
本世纪初,我到固始县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回来时路过罗山,忽然想在罗山停留一下。时任罗山县文联主席的杨育德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罗阿波作陪,我来到当年下乡的王湾村。王湾就在淮河岸边。当年回城时,我们在淮河岸边栽下的板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我们在淮河滩里栽下的竹子,如今已长成一望无边、密不透风的竹林。我完全认不出来了,王湾村,一点昔日的影子也没有了。
往事如昨,又恍若隔世。
1966年6月初,高考迫在眉睫,突然有一天,时任郑州市教育局长的陈德昌到我们学校召开应届毕业生大会,宣布“停课闹革命”,时间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过去,陈局长又来宣布说停课延长到两个星期。我们不少同学一边“闹革命”一边偷偷复习功课,盼着陈局长来校宣布复课高考。然而,陈局长再来的时候让我们大吃一惊,他已经不再是局长了,而是被革命群众押解着的批斗对象,被反拧着双手,戴着纸糊的高帽子,脖子上挂着一个大牌子,上书“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陈德昌”。我们预感到高考遥遥无期了,但心中仍存一线希望。直到两年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的大学梦才彻底破灭。
1968年10月,我到信阳罗山县双楼大队王湾村插队落户。同“户”的三男二女,都来自郑州一中。三个男生,张忠义、郭兆庆和我还是中学同班。
当时,大多数学生是不情愿上山下乡的,只要能留城,哪怕被分配到街道上的网套社、修车铺,也会像皇榜高中一样庆幸不已。而下乡的学生,心情就大不一样了。起初,同来的两名女生还是蛮有激情的,一副颇想在农村“大有作为”的样子。我们男生则不然,倒也不是沮丧颓废或者心灰意冷,只是感到茫然,一片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前途在哪里。
就在这种环境和情绪中,我学会了抽烟。
记得当时商店常卖的品牌有3毛5一包的“大前门”,3毛2一包的“三门峡”,2毛5一包的“黄金叶”,2毛一包的“前进”,1毛7一包的“先锋”,还有8分钱一包的“邙山”。对于我们知青来说,抽“大前门”、“三门峡”确实贵了一点,抽“先锋”和“邙山”没有面子,所以抽得最多的就是“黄金叶”和“前进”了。
其实,就我当年的家境而言,根本没有钱买烟抽,只是那年头同学之间情谊真挚,一起下乡更不一般,烟酒食品都有点“共产”的性质。郭兆庆与我关系最好,逛县城,赶集市,串知青点,总是我们两个一路同行,虽然论不到同生共死,却亦有同舟共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意境。
抽烟较多的时候是晚上,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冬天夜长,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便坐在被窝里聊天,抽烟。有时候烟抽完了,就端着煤油灯趴在地上捡烟头。捡烟头也分品牌,先吸黄金叶烟头,再吸前进烟头。后来我们就找了一个破碗,把吸剩的烟头丢进去,这样没烟的时候就不用临时去捡了,既方便又卫生。
就当时的情景,尽管学会抽烟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然而河有源头,事有起始,在我的记忆里,初始抽烟好像还与我参加演出的一场小话剧有关。
下乡的时候,我带了一支竹笛和一把秦琴,艺虽不精,却也能凑合着伴奏简单的革命歌曲,于是村里就把我拉进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一个“忆苦思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小话剧中,我扮演一个恶霸地主的管家,是那种头戴黑礼帽、身穿黑绸衫、背着盒子枪、助纣为虐、尽干坏事的人物。剧中的情节是这样的:我带着两名狗腿子去抢一个穷人家的闺女,动手之前当然是先逼债,我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掏出一盒烟,衔出一支叼在嘴上,一个狗腿子赶紧上来给我点烟。彩排的时候都挺好的,然而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就乱了套。我耀武扬威地踩上凳子,叼上香烟,就等着狗腿子点烟了,可是那个狗腿子却把这事给忘了。我没带火柴,想自己点都点不成,我总不能把烟再收回去吧,也是情急生智,我上去给了那狗腿子一脚,骂道:“他妈的,怎么不给老子点烟?!”那家伙这才知道演错了,连忙哈着腰给我点上烟。
演出结束后,宣传队的人都说我善于应变,救了场子。那盒作为道具的香烟当然也就归我了。回到宿舍,我把那盒香烟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撂,说:“哥们儿,抽烟。”郭兆庆和张忠义喜形于色:“哈,还是黄金叶!”……
本世纪初,我到固始县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回来时路过罗山,忽然想在罗山停留一下。时任罗山县文联主席的杨育德与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罗阿波作陪,我来到当年下乡的王湾村。王湾就在淮河岸边。当年回城时,我们在淮河岸边栽下的板栗,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我们在淮河滩里栽下的竹子,如今已长成一望无边、密不透风的竹林。我完全认不出来了,王湾村,一点昔日的影子也没有了。
往事如昨,又恍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