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韵 意韵 情韵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登鹳雀楼》是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作品,其歌曲创作者黎英海先生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依据古诗词内容的诗情画意结合自身艺术歌曲创作特点,给世人带来了别有韵味的艺术佳作。本文对黎英海艺术歌曲《登鹳雀楼》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希望能够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研究和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微薄力量。
  [关键词]艺术特征;《登鹳雀楼》;古诗词;艺术歌曲;黎英海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6-0073-02
  
   黎英海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活动家、音乐教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在其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作品,同时给我国当代艺术事业发展培育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包括黎信昌、黄白、郭文景等门徒都给我国近代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黎英海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登鹳雀楼》融合伴奏、诗词、旋律为一体,具有深邃且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经问世快速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至今仍流传于世,是浩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分析研究《登鹳雀楼》艺术特征,有助于挖掘其独特表现手法,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今后的探索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具有深远且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歌曲拆分中的吟唱特征
  该曲创作是依据盛唐诗人王之涣结合时下北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融入自身无限进取以及积极探索人生态度所创作的古诗而行。朗读唐诗不难发现其具有明显吟诵特征,在吟诵过程中体现着强烈的节奏韵律,这就给唐诗和音乐结合到一起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可行性依据。黎英海从中国古诗词所蕴含的音乐性特点入手,借助吟诵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歌曲创作中使古诗文字性具备的声律特征可以顺利过渡为音乐作品的人声化曲调,实现声乐和吟诵这种独特演唱风格的完美结合。正因如此,《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明显的吟唱特征,这也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和其他种类声乐作品在演唱以及创作上有明显区分的关键所在。所以,对《登鹳雀楼》艺术特征的分析可以从这一视角出发,通过拆分节奏理解分析和解读创作者的创作特点、技法和追求。在节奏拆分中进一步研究吟唱特点的体现,分析古诗词节奏在创作时的旋律曲线把控,剖析黎英海先生每字旋律音长的斟酌处理、拟人化的高音设计处理、形象设计的钢琴织体特点等歌曲创作技法。
  分析古诗可以发现,《登鹳雀楼》这首古诗上两句是对气势磅礴、俊美雄壮的山川河流景色的生动描绘,下两句则是对作者开阔胸襟眼光和登高放眼崭新境界的揭示,开笔便缩万里于咫尺,显现出虽咫尺却有万里之势的效果,后两句深刻写意,通过上联与下联的完美结合,构造出情势、景物、哲理天衣无缝融化到一起的千古绝唱。划分古诗吟诵节奏可体现古诗隐含的音乐节奏韵律。其中,“白日依山尽”中的“依”与“黄河入海流”中的“入”都是动词形式,却构建出了短暂静态的聚美画面。“欲穷千里目”中的“千里目”与“更上一层楼”中的“一层楼”虽是名词性短语,却精妙地构建出了永恒动态的变化画面,王之涣使用“欲”和“更”这堪为点睛之笔的二字将自身坦荡胸怀豪情,借助凝练简洁语言淋漓尽致展现了出来,给这首古诗为依据的艺术歌曲创作奠定了基本基调。
  
  
  二、歌曲音高节奏和词的紧密结合
  黎英海创作的《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从情绪的整体体现上来看具有激荡人心的特点[1]。创作过程中善于采用旋律音高设计音程跳进,纵观歌曲中的音程跳进次数可以发现,虽然歌词是只有20字的四句古诗,却使用了多达15次的音程跳进,其中出现了两次八度跳进。该设计手法切实增强了乐曲自身力度感,突出了乐曲挥毫宽广的独特气质,创作者娴熟的音程跳进设计手法,进一步增加了艺术歌曲空间感和音乐立体感,促使高音节奏和古诗内容紧密结合到一起,展示出壮美雄厚的风度。
  例如在第一樂句的创作中,划分诗词自身吟唱韵律后,依据在创作中须将“白日”和“依山尽”进行断开的需求,创作者采取了精巧的旋律设计,通过八分音符节奏和符点节奏设计了“白”与“日”这两个字的旋律节奏,利用二度级进的高音处理体现这句古诗自身具备的吟诵感。创作者首次使用四度跳进是在“日”字的旋律设计上,进一步加强了这句古诗吟唱特点,避免了歌曲旋律呆板现象。结合“依”这个字为动词的创作特点,采用第一个八度跳进对该字进行旋律设计,同时利用下行四度跳进对“山”的曲调设计以及一次五度上行跳进的对“尽”的曲调设计,构建具有强烈波动感,明显起伏的旋律。此外,节奏的变化伴随旋律变化而行,充分表现出层峦叠嶂的壮美山河的美感,将古诗自身所蕴藏的群山逐渐沉落,落日散发余晖之情感思想淋漓尽致显露出来,在对“尽”这个字进行曲调设计师时采取最高音E,这种具有玄妙气质的手法营造出不尽的韵味。
  在第二乐句的创作中,虽然采取了第一乐句的重复运用设计,却通过完全不同的旋律音高处理,体现出不同的乐曲魅力。句首曲调使用了中八分休止设计,此创作方法并没有停止音乐,反而将潜在推动感表露无遗,愈加突出王之涣这首古诗想要传递的内心激动不安之情。因为规则接拍被重音休止所打断,所以乐曲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纵观本乐句创作,黎英海较为偏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不过相较于第一乐句而言,第二乐句的高音组合以及节奏并无相同,采取“白日”二字的旋律形态与“黄河”一致的设计手法,通过二度模进对“白日”二字进行了高音辅助音设计,依据和“依”同样具有为动词的“入”创作特征,采用下行五度跳进形式处理“入”的曲调。
  在第三乐句的创作中,划分诗词自身吟唱韵律后,依据在创作中须将“欲穷”和“千里目”进行断开的需求,创作者采用级进的节奏与音高设计手法对“欲穷”进行曲调处理,此处的设计也给接下来的“千里目”采用八度跳进节奏与音高处理蓄积了铺垫力量。分析古诗内容发现王之涣情绪转折就在“千里目”这一关键之笔上,简洁凝练的三个字将此前的山水景色描绘过渡到寓意。鉴于此,这三个字的歌曲创作过程中,引入了八度跳进处理手法,将古诗自身传递的广阔胸怀寓意形象渲染了出来。“更上一层楼”是该乐句的最后一句,创作者使用了平淡的设计手法,可被理解为给这句诗接下来的重复出现埋下情绪伏笔,全曲高点设置在重复之处,突出强烈的情感性。   在第四乐句的创作中,重复了部分上一乐句的唱词,创作者在此处采取了二分休止符,既起到了演唱过程中的呼吸停顿便利作用,也给演唱达到“欲穷千里目”的“望远”豪迈气势蓄积了充足力量,利用二分休止符强化酝酿情绪的爆发效果。另外,该乐句使用的八分休止符也体现出独特特点,歌曲演唱者在此处的演唱时既要达到气断,也要实现情不断,使听众在短暂停顿的演唱下,可以继续体会顿挫有致的激动内心情感。前几句的高音设计采取了跳进式和折现式手法,第四句却没有,创作者通过级进上行音高组织和均分四分音符节奏对作为高超部分的第四乐句进行了巧妙处理,令其中的登高望远寓意诠释得更加强烈。
  在第四乐句的创作中,引入了前几句很久没有出现的跳进音程设计手法,在这种安排下达到了瞬间隆起音乐的成效,令乐句旋律形态在高昂有力的同时,能够体现出鲜明的拱形形态。特别是在“楼”这最后一字处理上,创作者使用了长达九拍的设计,该字的演唱能够令听众意犹未尽,依据古诗内容、曲调设计以及演唱技巧获取充分想象空间,展现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和隽永。
  由上可知,黎英海在《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无论是在节奏休止布局上,还是在高音安排的起伏上,都充分显现出了精妙之处,增强了作品的宽厚感、磅礴感、力度感以及渲染感,将盛唐景象的繁荣开放形象再现于当代人们眼前。
  
  
  三、歌曲音乐结构和词的紧密结合
  这首歌曲音乐结构是并列单二部结构,由引子、A段、连接段、B段和尾声这五部分构成。首先在引子阶段的穿法工作中采取了四小节结构设计,随着激荡人心地去掉大幅度跳进左手声部附点节奏的连续以及右手声部下行琶音的连续充分显现出山川河海的奔腾险峻,用音乐语言描绘出了黄河波浪以及落日逐渐而降的意境,传递着古诗中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的寓意,听众眼前瞬间呈现出音乐画面感[2]。
  其次,在A段的音乐结构设计时,延续了引子音乐结构织体形态,浑然一体融合了钢琴织体和声乐演唱,此时听众仿佛有身处鹳雀楼之上的感受。在B段音乐结构设计时,采取中板速度和中强力度相伴的陈述设计,利用速度变化以及力度变化,构建和前一乐段的强烈反差,加之层层加厚的钢琴织体融入,情绪逐渐增强,力度逐渐递增,迎来了歌曲的绝顶高潮。这种结构设计和古诗内容情境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紧密结合,表露出作者渴望登高望远的心理变化。
  
  
  结 语
  总而言之,《登鹳雀楼》是我国著名创作家黎英海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当代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一重要分子。凭借其吟唱特征、音高节奏和词的紧密结合、音乐结构和词的紧密结合等魅力,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传唱。对其进行艺术特征的探索,有着促进我国古诗词音乐文化传承弘扬和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注释:
  [1]李翠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特色——以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为例[J].音乐创作,2017(04):108—110.
  [2]王 茁.论黎英海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研究价值[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11):118—119.
  
  (責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要]下文首先介绍了意大利艺术歌曲悲剧元素演唱表达方式的差异以及特殊性,然后分析了意大利艺术歌曲《尼娜》的艺术特征,立足于《尼娜》创作背景、歌曲结构、旋律特征等,对其歌演唱情绪的准确掌控进行了详尽论述,指出《尼娜》情绪的准确掌控需要建立在对歌曲创作背景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演唱过程中要通过情绪确定具体的方式方法,并注意气息稳定。  [关键词]意大利声乐;声乐演唱;情感控制  [中图分类号]J616
期刊
[摘 要]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来讲,课程的架构和设置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应用性。音乐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更是一名合格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该文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反思,提出音乐技能课程的目标新定位与重要性,以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精准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音乐技能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视察山东时再次强调,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新时代泰安挑山工不仅是一种职业或社会现象,更是泰安文化甚至中华优秀文化形象的鲜明代表,挑山工精神代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精神和优秀品质。以挑山工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把挑山工的音乐形象塑造鲜明,从而推动挑山工精神的传播,提升挑山工精神的社会感染力,成为近年来音乐
期刊
一说起天津音乐学院,首先跳入眼前的就是手风琴,从某种意义讲,手风琴是天津音乐学院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那么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王域平、《牧民之歌》《又是一个丰收年》《打虎上山》、双系统、自由低音、手风琴国际大师班、天津国际手风琴艺术节都是关键词,也由此拉出我国手风琴发展兴衰的历史,在中国手风琴历史的大舞台上,站在台中央集总设计、总建筑、总策划、总导演于一身的那就是王域平教授。  我们是王域平教授上
期刊
[摘要]20世纪是一个多变而又富有创新意识、觉醒意识的时代,每一位作曲家都有自己抑或继承传统、抑或兼容并蓄、抑或开拓创新的独特风格,使得复调套曲在20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觉醒,相应的许多现代作曲家也将自己的创作风格开始转向前奏曲和赋格曲,复调音乐的复兴也正是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在继承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同时复调创作技法也越来越现代化。本文主要对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Ludus Tonalis》(又称
期刊
[摘要]根据中国知网及其数据库所检索到的文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研究的文章已有百余篇。研究分析近年来关于朝鲜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对于学界了解朝鲜族音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文章以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关于朝鲜族音乐文化的文献为基础,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计量可视化研究,梳理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音乐文化发展研究的现状及不足,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可行性参考。  [关键
期刊
[摘 要]对巴尔虎蒙古族传统音乐及其音乐生活进行调查,对其民间音乐在当下的诸多变迁现状进行阐述,并通过社会转型与巴尔虎传统音乐生活的“传统”到“现代”状况的对比来观照当代巴尔虎民众音乐生活当下的重构以及生存命运。  [关键词]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社会转型;音乐生活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6-0018-02  多年以来,巴尔虎蒙古族在
期刊
情暖人間
期刊
家國安康
期刊
[摘 要]黄自是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教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音乐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的范围较广,成就也很高。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领域享有极高的地位,本文从音乐三要素之一的“意识存在”角度,分为“内化”与“外化”存在两个方面,对《玫瑰三愿》与《春思曲》两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进行分析,进而总结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黄自;《玫瑰三愿》与《春思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