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腐:岁月长河里经久不衰的韧劲
豆腐在未成为豆腐之前是豆子,黄豆。我们叫它大豆,豆类中的贵族抑或平民。
家乡朝阳豆子地随处可见,山坡、沟畔、田边、房前屋后。豆子叶像人的巴掌,像勋章。小孩子把豆叶粘到背心上,得意地挺着胸脯,假装立了功。豆荚像小船,埋在豆子叶里,豆子在船舱里安眠,无忧无虑地成长。豆子没成熟前小船上面布满细绒,像人的汗毛。
脱壳后,金黄的豆粒宛若瞪起的眼睛,溜圆。好像只有这样才可称之为“豆”。豆子托在掌心也要滚动,这家伙看着憨头憨脑,却个个调皮,四处奔跑。农民在收获时要多费些力气,脸上挂着汗珠。
国际救援中大豆也是主力,走遍地球每个角落,去解救难民的饥苦。
大豆的善良囊括了粮食的全部恩情。
豆腐是食品中的儒者,这种大豆的衍生产品完全是一种由民族情感和淬炼智慧的精品。它在民族传统食品中百转千回、随波逐流。假若赋予情感,即弘一法师(李叔同)手书的“悲欣交集”。
豆腐像瓶起子,灵巧地开启记忆。20世纪70年代初期,生产队低矮的磨房被烟火熏得黝黑,断裂的秫秸顶棚伸出一排排黑手指头。石磨卧居中央,熬豆浆的大灶在侧,一进门,被一股豆腥味和驴粪味的混合气味包围。腊月,轮到我家做豆腐总是在夜里,盼得我心焦——没经历过物资匮乏时期的年轻人,从文字上是无法体会到人们对美食的向往的。父亲牵着从生产队借来的毛驴,驮着两桶泡好的黄豆,大哥背着我,向小队豆腐房进发。天冷,祼露的肌肤刺痛。寒风和电线纠缠,发出各种古怪的腔调,小孩子听了心里发毛。现在,那种钻进骨头里的冷已经匿迹。我把耳朵贴在大哥宽厚的背上,听他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响,我的快乐无以言表。
头一份人家在割压好的豆腐,使之成为方块。豆腐散发清香,馋得吾晕头转向。磨房热气腾腾,豆腐的香味藏在里面偷笑,我步法迷离。大哥把驴套在磨盘拉杆上,父亲往磨盘孔添豆子,石磨缓缓旋转,白花花的豆浆沿石磨周遭逶迤而下,汇到磨底的通槽,再从槽孔流到下面的水桶里。这个过程,常在梦中重逢。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正读初三,腊月的一个深夜,外出的父亲推门而入,随他挤身而入的还有刺骨的寒风。父亲棉帽子的前脸儿、胡子茬、眉毛上挂满霜花,眼睛透露喜悦,从肩上“咣”地卸下一个布袋,里面是半袋冻豆腐。父亲摘下帽子时,头上腾起白色热气,袅袅然极其生动。年过五十的他负重走了八公里山路,为我们背回过年享用的美味。冻豆腐加盟,配上粉丝,让北方人吃腻歪了的炖酸菜改头换面。与其说这是一种家乡菜的味道,不如说是岁月里情感积攒的味道。
豆腐的制作流程聚集民间智慧,繁而不乱——泡豆、磨豆、过浆、熬浆、点石膏(吾乡擅用卤水)、压豆腐,环环相扣,一样都不能错,看出顺序的重要性。
“点豆腐”这道工序说道最多,比较广泛的是用石膏,即硫酸钙的二水合物,使蛋白质凝聚而与水分离。用卤水也是同样功效,使浆成为胶质。民间一句俗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即从此而来。石膏点的豆腐白嫩,浆多,入口细软,俗称“嫩豆腐”“南豆腐”;用卤水点的豆腐,口感绵韧,稍硬,有豆香味,浆少,色泽白中偏黄,质地比较粗,俗称“老豆腐”或“北豆腐”。一“点”分出了地域。“点”要抓住时机,量也不好把握,所以,“点”是做豆腐的核心技术。
做豆腐的磨也有讲究,石磨电磨各有不同。石磨原始,保持豆质的原味;电磨便捷,却多少流失豆质的本味。二者虽然差距不大,擅食者还是一口便能分辨。
豆制品隐藏的最大秘密是味道,做工的味道,水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地域的味道。电视剧《豆腐西施杨七巧》中还提到了配方,这个也算。在精神层面里,物质也是构建基石中的一块。地方风味的精髓是人对味道的取向,相关的有食材、做工、传统,源流相济。朝阳本地豆腐就有大凌河川小凌河川之分,味道不尽相同。二十家子的大豆腐闻名遐迩,胜利的豆腐也不错,城里人吃得最多的宏丰豆腐也有特点。
豆制品有个庞大的家族,豆浆、豆腐脑、豆腐皮,还有干豆腐、懒豆腐等不下百种。豆腐是族长,在豆制品中地位不可动摇。但豆腐谦卑,在本土食品文化里却无地位可言。
豆腐的“大”是把民族本质里的纯净深深融化在日常饮食中,不可解释。许多好的东西都没办法定义或解释,像散文。什么事情一到解释关口,往往费力不讨好。这是人性的狭隘观点,不宜提倡。豆腐以方白形体醒目,以饱满细腻姿态诱人。当然这个“诱”是食欲。豆腐的“白”常让人匪夷所思,搞不明白它把豆子那件黄色大衣藏哪了。
豆腐由味道至情感繁复而至丰富,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韧劲。
豆腐属于大众,属于平民,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像一位平易近人的亲善大使。这是中国本土食品的一个奇迹。
身处异乡,看到豆腐,它都在用无法形于外的热烈眼神和手势向你打招呼。“无形”是情感藏起的一只手,拽住人承载的心灵传统的衣襟,让尔怦然心动。这方酷似乡亲的白脸,与一种异地相逢的情感相契合,如同来到一处心灵驿站,稍微安顿一下思乡的心。
豆腐是唯一无处不在,却又代表独有乡情的食品。无论何处,见到它都像见到一位亲人。
豆腐平淡或者说平庸,看不出卓尔不群的地方。把豆腐静置,假如放在盘子里,雪白,颤颤巍巍,带出骨子里的绵软,没有艺术范儿。比不上萝卜大蒜样子拙而憨,惹画家怜爱。豆腐确实无法下笔,怎么画呢?但豆腐无杂质的白更近于软玉,没有辜负载它的白瓷盘子,我们都喜欢。“们”,是个广泛的群体,包括无以数计对豆腐情有独钟的人。
豆腐制作技术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64年)所创,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之久。这一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谷部》里已有证实,其文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很难说是历史见证了豆腐,还是豆腐见证了历史。
国家为什么不把豆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下班途中,看到一位老者手里拎着两块豆腐乐颠颠往家走,这就是平民之乐。泽先兄拌豆腐时韭菜花酱油一通忙活,真诚无以复加。故乡低矮的豆腐房里经久不散的热气,让我相信岁月的质量。父亲满脸霜花,喜悦的眼神,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想这些时,豆腐的清香混合暖暖亲情,瞬间弥漫心底。
黄河阵:盘桓在民间的夙愿和欢乐
辽西民间的习俗,包括娱乐性的如黄河阵总是与人类冥冥之中的愿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阵是远古走来的使节,华丽的长袍上星汉灿烂,五彩缤纷,但目光游离。巡视人间或被人间巡视颇费周折。
黄河阵阵法玄妙,环环相扣、曲直交错,古时由“三霄娘娘”(即三霄女,云霄、琼霄、碧霄)所创,曾让姜子牙伐纣时受阻,求助于授业老师元始天尊才得以脱困。故事极尽繁复,但与今天的黄河阵已经没有太大的关联。此阵流传至今,早已脱下战袍,变成纯粹的民间娱乐项目,保留了阵法的种种玄妙和无穷的乐趣。
黄河阵也是灯火的舞台,这个舞台延续数百年,灯火照亮了民俗文化长廊。老百姓用多姿多彩的灯火把积攒在骨子里的、对生活的美好祈盼一点点释放出来,像糖一样在人们的视觉感官及情绪中化开。黄河阵说是一种娱乐,还不如说是老百姓用这种方式做一次更深远的精神旅行。在通往春天的路上,祈盼幸福,享受欢乐。
人们在快乐的同时难免有一丝担忧——收成、健康、生活及生存空间——黄河阵阵门一侧,供奉着灯神娘娘(也就是传说中的“三霄娘娘”),人们虔诚地焚香烧纸,悄悄地把一些愿望说给她听。民心中,灯神娘娘早已不是斗杀骁勇的“三霄女”,而是慈善如自家的老人,展颌微笑,赐光明于人间,庇佑四方。老百姓善良的想法像滴灌一样,无时不融入民俗文化,让你观之既亲又近。
正月十六去朝阳县西五家乡新地村看黄河阵,这个时间属民间传统灯节,一路上彩灯闪烁,像星星争相下凡人间。车上的人,其中有品儿,认为悬挂彩灯的人家,内心一定装着喜庆和欢乐,我们说“乐观”。保持一个好心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现在,越来越不容易。
村民把彩灯分层次挂房檐一周,灯光跳跃,扑朔迷离,进与退步伐协调,像训练有素的士兵。灯光乱而统一,就是哲学。老百姓不管这事儿,好看就行。灯光闪烁确实能让人无缘由兴奋,像现在孩子玩的QQ炫舞。人类对喜庆氛围具有先天的偏爱。
夜空依旧是青花瓷般的蓝,星星一颗挤着一颗,在月亮没出来之前,着急把自己的光传递给人间。而人类无暇顾及,人们的眼球被一片火红的大灯笼吸引,黄河阵的盛大场面在眼前展开。阵,用成年人小拇指粗细的竹竿扎成,比我小时候的高级。那时的营盘是用秫秸扎成。阵内每五尺有一盏灯,灯碗是玉米面或高粱面做成,里面放豆油或葵花籽油,棉花搓成的捻儿,外罩彩纸,什么颜色的纸就是什么颜色的灯。天黑时点燃,色彩纷呈,九曲连环,十分壮观。现在纸灯下面加了串连的电彩灯,增加了光的强度,有了现代风格。
黄河阵有“跑黄河”“黄河九曲灯”“转九曲”“九曲黄河阵”“九曲黄河灯”各种说法。沿用公文方式,提炼主题词是“跑、转、灯”。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乡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经曲黠,藏之四里,入者迷不得经,既久,迷不出,曰‘九曲黄河灯’也。”由此可见黄河阵习俗源远流长。
民间的黄河阵因财力物力所困,往往化繁为简。新地是个自然村,黄河阵只有十二连城,而最大的黄河阵有二十四连城。城,乃城池的意思。在约二亩的地面上,摆下黄河阵。当地人的热情和十二连城没关系,包括我们的热情,也不在乎黄河阵是十二连城还是二十四连城。快乐的释放需要场所,像城里的歌厅。当然,从气场上黄河阵要比歌厅庄重得多。村民组成秧歌队在锣鼓声中,红红火火地扭得欢势。阵里九曲连环的秘道约一点五公里,供人巡游。传统习俗是跑。“跑黄河”在民间是寓含祈福意向的娱乐方式,其中有“跑百病”的说法。黄河阵里跑一跑,百病全消,一身轻松。跑吧,近在咫尺,却不知隔多少脚程,妙!折返回旋中,我多少有点头晕,可心里头乐。途中,看到几位少男少女停下来,互相用目光说话。作家路遥说:“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高手说话就是厉害,一下子就切中要害。接着跑,心里惦记着生活里的一些甜蜜的事儿,默默许愿,包括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黄河阵蕴藏着福、禄、寿、喜、富、安、康、祥、顺的诸多瑞气。每一处都洋溢着祥和。来往的人,有村民,也有像我一样从城里特意赶过来的人,衣着光鲜,心里揣着各自的愿望。祥和之气,民之所求,人类与一个浅显的道理相遇时,不分彼此,只有快乐的参与。
黄河阵还有一个好玩的民间习俗,就是“抱灯”。久婚不孕的夫妇,会托人去“抱灯”,这也是黄河阵的主要功能和善举。传说红灯主生男孩,绿灯主生女孩,这要看夫妇的意愿。受委托的抱灯人先到阵中央的主灯杆下取灯,当然要与看灯人交涉,譬如孝敬看灯人打酒钱,把灯碗加足油。再到灯神娘娘神位前上香、磕头,留下香资后,把灯小心翼翼地送到缺少子女的夫妇家,门前高呼: “送小子(丫头)来了!”夫妇忙迎出,抱灯人将灯放在灶王爷牌位前,领夫妇二人跪拜,然后将灯交给女方,女方坐在门槛上面朝里将灯吃掉(特制的面灯,对身体无害)。之后,夫妇二人给抱灯人一些钱表示感谢。整套仪式下来,隆重、严谨、敬畏、神秘、虔诚。
习俗是埋在岁月土壤里的种子,有时盛开鲜花,结出果实;习俗的另一样美好是让人在绝望时心里萌发希望,像荒芜的原野上冒出点点绿色;习俗有时也是一种纯净的文化遗产,抑或一坛尘封多年的老酒;更多时候,民间的善意在喜闻乐见的习俗活动中像种子一样播散到人们的心田里。
关于习俗灵验的传说,只存在民心民间,无法经过科学考证。作为后人,我们只有珍惜,用平常心态、理性思维去理解,去接受,不必以“迷信”一辞妄加论断。
黄河阵属于民间,只有脚踏土地的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黄河阵带给人们的希望和快乐,只有他们才能阐释像土壤一样深厚的民俗文化的根系和精髓。黄河阵,也凝聚了数百代人的智慧,从远古时期带有杀伐、血腥的阵法,演变到今天充满喜庆祥和的娱乐项目,这里面究竟发生了多少故事是无法说清的,但人心向善却是显而易见的。看到红火热闹的黄河阵,谁会想到数百年前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都是美好的事,应该像爱情或写散文一样受到人类热情崇拜。
人性的转变,里面有大学问,也是大文章。
豆腐在未成为豆腐之前是豆子,黄豆。我们叫它大豆,豆类中的贵族抑或平民。
家乡朝阳豆子地随处可见,山坡、沟畔、田边、房前屋后。豆子叶像人的巴掌,像勋章。小孩子把豆叶粘到背心上,得意地挺着胸脯,假装立了功。豆荚像小船,埋在豆子叶里,豆子在船舱里安眠,无忧无虑地成长。豆子没成熟前小船上面布满细绒,像人的汗毛。
脱壳后,金黄的豆粒宛若瞪起的眼睛,溜圆。好像只有这样才可称之为“豆”。豆子托在掌心也要滚动,这家伙看着憨头憨脑,却个个调皮,四处奔跑。农民在收获时要多费些力气,脸上挂着汗珠。
国际救援中大豆也是主力,走遍地球每个角落,去解救难民的饥苦。
大豆的善良囊括了粮食的全部恩情。
豆腐是食品中的儒者,这种大豆的衍生产品完全是一种由民族情感和淬炼智慧的精品。它在民族传统食品中百转千回、随波逐流。假若赋予情感,即弘一法师(李叔同)手书的“悲欣交集”。
豆腐像瓶起子,灵巧地开启记忆。20世纪70年代初期,生产队低矮的磨房被烟火熏得黝黑,断裂的秫秸顶棚伸出一排排黑手指头。石磨卧居中央,熬豆浆的大灶在侧,一进门,被一股豆腥味和驴粪味的混合气味包围。腊月,轮到我家做豆腐总是在夜里,盼得我心焦——没经历过物资匮乏时期的年轻人,从文字上是无法体会到人们对美食的向往的。父亲牵着从生产队借来的毛驴,驮着两桶泡好的黄豆,大哥背着我,向小队豆腐房进发。天冷,祼露的肌肤刺痛。寒风和电线纠缠,发出各种古怪的腔调,小孩子听了心里发毛。现在,那种钻进骨头里的冷已经匿迹。我把耳朵贴在大哥宽厚的背上,听他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响,我的快乐无以言表。
头一份人家在割压好的豆腐,使之成为方块。豆腐散发清香,馋得吾晕头转向。磨房热气腾腾,豆腐的香味藏在里面偷笑,我步法迷离。大哥把驴套在磨盘拉杆上,父亲往磨盘孔添豆子,石磨缓缓旋转,白花花的豆浆沿石磨周遭逶迤而下,汇到磨底的通槽,再从槽孔流到下面的水桶里。这个过程,常在梦中重逢。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正读初三,腊月的一个深夜,外出的父亲推门而入,随他挤身而入的还有刺骨的寒风。父亲棉帽子的前脸儿、胡子茬、眉毛上挂满霜花,眼睛透露喜悦,从肩上“咣”地卸下一个布袋,里面是半袋冻豆腐。父亲摘下帽子时,头上腾起白色热气,袅袅然极其生动。年过五十的他负重走了八公里山路,为我们背回过年享用的美味。冻豆腐加盟,配上粉丝,让北方人吃腻歪了的炖酸菜改头换面。与其说这是一种家乡菜的味道,不如说是岁月里情感积攒的味道。
豆腐的制作流程聚集民间智慧,繁而不乱——泡豆、磨豆、过浆、熬浆、点石膏(吾乡擅用卤水)、压豆腐,环环相扣,一样都不能错,看出顺序的重要性。
“点豆腐”这道工序说道最多,比较广泛的是用石膏,即硫酸钙的二水合物,使蛋白质凝聚而与水分离。用卤水也是同样功效,使浆成为胶质。民间一句俗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即从此而来。石膏点的豆腐白嫩,浆多,入口细软,俗称“嫩豆腐”“南豆腐”;用卤水点的豆腐,口感绵韧,稍硬,有豆香味,浆少,色泽白中偏黄,质地比较粗,俗称“老豆腐”或“北豆腐”。一“点”分出了地域。“点”要抓住时机,量也不好把握,所以,“点”是做豆腐的核心技术。
做豆腐的磨也有讲究,石磨电磨各有不同。石磨原始,保持豆质的原味;电磨便捷,却多少流失豆质的本味。二者虽然差距不大,擅食者还是一口便能分辨。
豆制品隐藏的最大秘密是味道,做工的味道,水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地域的味道。电视剧《豆腐西施杨七巧》中还提到了配方,这个也算。在精神层面里,物质也是构建基石中的一块。地方风味的精髓是人对味道的取向,相关的有食材、做工、传统,源流相济。朝阳本地豆腐就有大凌河川小凌河川之分,味道不尽相同。二十家子的大豆腐闻名遐迩,胜利的豆腐也不错,城里人吃得最多的宏丰豆腐也有特点。
豆制品有个庞大的家族,豆浆、豆腐脑、豆腐皮,还有干豆腐、懒豆腐等不下百种。豆腐是族长,在豆制品中地位不可动摇。但豆腐谦卑,在本土食品文化里却无地位可言。
豆腐的“大”是把民族本质里的纯净深深融化在日常饮食中,不可解释。许多好的东西都没办法定义或解释,像散文。什么事情一到解释关口,往往费力不讨好。这是人性的狭隘观点,不宜提倡。豆腐以方白形体醒目,以饱满细腻姿态诱人。当然这个“诱”是食欲。豆腐的“白”常让人匪夷所思,搞不明白它把豆子那件黄色大衣藏哪了。
豆腐由味道至情感繁复而至丰富,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韧劲。
豆腐属于大众,属于平民,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像一位平易近人的亲善大使。这是中国本土食品的一个奇迹。
身处异乡,看到豆腐,它都在用无法形于外的热烈眼神和手势向你打招呼。“无形”是情感藏起的一只手,拽住人承载的心灵传统的衣襟,让尔怦然心动。这方酷似乡亲的白脸,与一种异地相逢的情感相契合,如同来到一处心灵驿站,稍微安顿一下思乡的心。
豆腐是唯一无处不在,却又代表独有乡情的食品。无论何处,见到它都像见到一位亲人。
豆腐平淡或者说平庸,看不出卓尔不群的地方。把豆腐静置,假如放在盘子里,雪白,颤颤巍巍,带出骨子里的绵软,没有艺术范儿。比不上萝卜大蒜样子拙而憨,惹画家怜爱。豆腐确实无法下笔,怎么画呢?但豆腐无杂质的白更近于软玉,没有辜负载它的白瓷盘子,我们都喜欢。“们”,是个广泛的群体,包括无以数计对豆腐情有独钟的人。
豆腐制作技术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64年)所创,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之久。这一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谷部》里已有证实,其文说“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并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很难说是历史见证了豆腐,还是豆腐见证了历史。
国家为什么不把豆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下班途中,看到一位老者手里拎着两块豆腐乐颠颠往家走,这就是平民之乐。泽先兄拌豆腐时韭菜花酱油一通忙活,真诚无以复加。故乡低矮的豆腐房里经久不散的热气,让我相信岁月的质量。父亲满脸霜花,喜悦的眼神,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想这些时,豆腐的清香混合暖暖亲情,瞬间弥漫心底。
黄河阵:盘桓在民间的夙愿和欢乐
辽西民间的习俗,包括娱乐性的如黄河阵总是与人类冥冥之中的愿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河阵是远古走来的使节,华丽的长袍上星汉灿烂,五彩缤纷,但目光游离。巡视人间或被人间巡视颇费周折。
黄河阵阵法玄妙,环环相扣、曲直交错,古时由“三霄娘娘”(即三霄女,云霄、琼霄、碧霄)所创,曾让姜子牙伐纣时受阻,求助于授业老师元始天尊才得以脱困。故事极尽繁复,但与今天的黄河阵已经没有太大的关联。此阵流传至今,早已脱下战袍,变成纯粹的民间娱乐项目,保留了阵法的种种玄妙和无穷的乐趣。
黄河阵也是灯火的舞台,这个舞台延续数百年,灯火照亮了民俗文化长廊。老百姓用多姿多彩的灯火把积攒在骨子里的、对生活的美好祈盼一点点释放出来,像糖一样在人们的视觉感官及情绪中化开。黄河阵说是一种娱乐,还不如说是老百姓用这种方式做一次更深远的精神旅行。在通往春天的路上,祈盼幸福,享受欢乐。
人们在快乐的同时难免有一丝担忧——收成、健康、生活及生存空间——黄河阵阵门一侧,供奉着灯神娘娘(也就是传说中的“三霄娘娘”),人们虔诚地焚香烧纸,悄悄地把一些愿望说给她听。民心中,灯神娘娘早已不是斗杀骁勇的“三霄女”,而是慈善如自家的老人,展颌微笑,赐光明于人间,庇佑四方。老百姓善良的想法像滴灌一样,无时不融入民俗文化,让你观之既亲又近。
正月十六去朝阳县西五家乡新地村看黄河阵,这个时间属民间传统灯节,一路上彩灯闪烁,像星星争相下凡人间。车上的人,其中有品儿,认为悬挂彩灯的人家,内心一定装着喜庆和欢乐,我们说“乐观”。保持一个好心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尤其现在,越来越不容易。
村民把彩灯分层次挂房檐一周,灯光跳跃,扑朔迷离,进与退步伐协调,像训练有素的士兵。灯光乱而统一,就是哲学。老百姓不管这事儿,好看就行。灯光闪烁确实能让人无缘由兴奋,像现在孩子玩的QQ炫舞。人类对喜庆氛围具有先天的偏爱。
夜空依旧是青花瓷般的蓝,星星一颗挤着一颗,在月亮没出来之前,着急把自己的光传递给人间。而人类无暇顾及,人们的眼球被一片火红的大灯笼吸引,黄河阵的盛大场面在眼前展开。阵,用成年人小拇指粗细的竹竿扎成,比我小时候的高级。那时的营盘是用秫秸扎成。阵内每五尺有一盏灯,灯碗是玉米面或高粱面做成,里面放豆油或葵花籽油,棉花搓成的捻儿,外罩彩纸,什么颜色的纸就是什么颜色的灯。天黑时点燃,色彩纷呈,九曲连环,十分壮观。现在纸灯下面加了串连的电彩灯,增加了光的强度,有了现代风格。
黄河阵有“跑黄河”“黄河九曲灯”“转九曲”“九曲黄河阵”“九曲黄河灯”各种说法。沿用公文方式,提炼主题词是“跑、转、灯”。明朝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乡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经曲黠,藏之四里,入者迷不得经,既久,迷不出,曰‘九曲黄河灯’也。”由此可见黄河阵习俗源远流长。
民间的黄河阵因财力物力所困,往往化繁为简。新地是个自然村,黄河阵只有十二连城,而最大的黄河阵有二十四连城。城,乃城池的意思。在约二亩的地面上,摆下黄河阵。当地人的热情和十二连城没关系,包括我们的热情,也不在乎黄河阵是十二连城还是二十四连城。快乐的释放需要场所,像城里的歌厅。当然,从气场上黄河阵要比歌厅庄重得多。村民组成秧歌队在锣鼓声中,红红火火地扭得欢势。阵里九曲连环的秘道约一点五公里,供人巡游。传统习俗是跑。“跑黄河”在民间是寓含祈福意向的娱乐方式,其中有“跑百病”的说法。黄河阵里跑一跑,百病全消,一身轻松。跑吧,近在咫尺,却不知隔多少脚程,妙!折返回旋中,我多少有点头晕,可心里头乐。途中,看到几位少男少女停下来,互相用目光说话。作家路遥说:“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高手说话就是厉害,一下子就切中要害。接着跑,心里惦记着生活里的一些甜蜜的事儿,默默许愿,包括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黄河阵蕴藏着福、禄、寿、喜、富、安、康、祥、顺的诸多瑞气。每一处都洋溢着祥和。来往的人,有村民,也有像我一样从城里特意赶过来的人,衣着光鲜,心里揣着各自的愿望。祥和之气,民之所求,人类与一个浅显的道理相遇时,不分彼此,只有快乐的参与。
黄河阵还有一个好玩的民间习俗,就是“抱灯”。久婚不孕的夫妇,会托人去“抱灯”,这也是黄河阵的主要功能和善举。传说红灯主生男孩,绿灯主生女孩,这要看夫妇的意愿。受委托的抱灯人先到阵中央的主灯杆下取灯,当然要与看灯人交涉,譬如孝敬看灯人打酒钱,把灯碗加足油。再到灯神娘娘神位前上香、磕头,留下香资后,把灯小心翼翼地送到缺少子女的夫妇家,门前高呼: “送小子(丫头)来了!”夫妇忙迎出,抱灯人将灯放在灶王爷牌位前,领夫妇二人跪拜,然后将灯交给女方,女方坐在门槛上面朝里将灯吃掉(特制的面灯,对身体无害)。之后,夫妇二人给抱灯人一些钱表示感谢。整套仪式下来,隆重、严谨、敬畏、神秘、虔诚。
习俗是埋在岁月土壤里的种子,有时盛开鲜花,结出果实;习俗的另一样美好是让人在绝望时心里萌发希望,像荒芜的原野上冒出点点绿色;习俗有时也是一种纯净的文化遗产,抑或一坛尘封多年的老酒;更多时候,民间的善意在喜闻乐见的习俗活动中像种子一样播散到人们的心田里。
关于习俗灵验的传说,只存在民心民间,无法经过科学考证。作为后人,我们只有珍惜,用平常心态、理性思维去理解,去接受,不必以“迷信”一辞妄加论断。
黄河阵属于民间,只有脚踏土地的农民,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黄河阵带给人们的希望和快乐,只有他们才能阐释像土壤一样深厚的民俗文化的根系和精髓。黄河阵,也凝聚了数百代人的智慧,从远古时期带有杀伐、血腥的阵法,演变到今天充满喜庆祥和的娱乐项目,这里面究竟发生了多少故事是无法说清的,但人心向善却是显而易见的。看到红火热闹的黄河阵,谁会想到数百年前的金戈铁马、血雨腥风?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都是美好的事,应该像爱情或写散文一样受到人类热情崇拜。
人性的转变,里面有大学问,也是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