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智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面对的是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的孩子,除了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与爱心,也要求教师掌握教学的有效策略,灵活高效地组织教学,以达到培智教育的理想预期。本文以培智学校中体育课程的开展为例,探讨音乐在学生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及具体应用,以期为培智教育的创新优化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参考。
音乐是无国界的,因为音乐具有共情的属性,这也启示我们在培智教育中必须做好音乐元素的运用,让智力障碍的儿童能在音乐的熏陶及感染下,获得心灵的启迪,助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如何把音乐有效地运用到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需要具体的策略支持。
1 音乐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音乐与体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对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在很多体育赛事中需要音乐的伴奏,如运动会的开场音乐,能激发运动员的拼搏激情。音乐理应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充分的运用,培智学校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但在培智教育中,体育教学中音乐的运用并不理想,这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认知的不足导致。将音乐引入到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让音乐成为智力障碍学生康复训练的重要辅助,是培智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着眼点。体育本身是艺术,其讲究的是健美,音乐传达的是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其本身也有陶冶情操,健美心灵的作用,两者本质上是契合的,因此在教学上是相融的。当前更多的培智学校也认识到音乐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借助音乐增加体育课堂的活跃氛围,激发智障学生的运动热情。可以说,借助音乐提高培智学校体育教学实效是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理应融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2 音乐在培智学校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1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的激发让智力障碍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好感,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音乐节拍对应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因此我们在听音乐时会随着节奏不由自主地打节拍,此时人们的大脑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状态会带来动作热情的激发。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这种兴奋状态甚至能转化为其运动参与的内在动机,让智力障碍儿童的现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而在康复训练课上播放音乐,也可以引导智力障碍儿童与环境友好互动,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观察力与注意力,让智力障碍儿童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不同的感官刺激,充满运动的激情。而感官刺激之下,智力障碍儿童也能获得心情的舒缓与放松。
2.2 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培智学校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不仅仅是身体的训练,更是心智的启迪与陶冶。而音乐融于康复训练,也带动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融入康复性的体育教学中,让智力障碍儿童获得愉悦的心情体验,也使得其获得强烈的荣誉感,调动其运动的自觉性,引导其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音乐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实现音乐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带来智力障碍儿童文化修养的提升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而在音乐的辅助下,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更富实效。综合来说,体育与音乐的结合带来其思想品德的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2.3 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动力定型的形成
在体育运动中需要找寻节奏感,而音乐也需要节奏感,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在培智学校的康复性体育训练中可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动力定型,控制和引导儿童动作的频率和振幅,让其在运动的过程中找到节奏感。而当运动被赋予了特定的节奏感,其将带动智力障碍儿童的神经反应节律性规律的改善,提高兒童机体的协调能力,在音乐的氛围中,其技能练习更富实效,康复性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因此在培智学校的康复性体育教学中引入音乐,借助音乐的节奏感可以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掌握动作,形成动力定型,使得体育教学事半功倍。
3 培智学校康复性训练中音乐的合理选择
培智学校康复性训练中音乐的选择要合理,应考虑到不同教学阶段的特殊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在课程准备部分,音乐的选择要侧重调动起智力障碍儿童运动的激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克服康复训练的惰性,做好康复运动前的准备。此时可以选择节奏鲜明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以音乐实现运动氛围的渲染和运动情境的积极创设,激发智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的体育运动积极性。而在教学基本部分其音乐的选择上应关注智力障碍儿童兴奋状态的保持,让智力障碍儿童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保持对运动的积极情绪体验。课程结尾,则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身心的愉悦,并且使其从心理、生理的兴奋状态转变为相对安静的状态,该阶段的音乐要发挥好情绪稳定的作用,可以选择一些轻缓的音乐,让其自由地想象,放松身心,让心情随着节奏跳跃。
结束语:音乐是特殊的语言,其与教学结合能陶冶情操,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虽然培智学校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的儿童,但是音乐的共情属性也能带动其运动热情的激发,带动其性情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音乐融入培智学校康复性体育教学中,可带来培智教育实效的提升,也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引导。
(作者单位: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音乐是无国界的,因为音乐具有共情的属性,这也启示我们在培智教育中必须做好音乐元素的运用,让智力障碍的儿童能在音乐的熏陶及感染下,获得心灵的启迪,助力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如何把音乐有效地运用到培智学校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需要具体的策略支持。
1 音乐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
音乐与体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音乐对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在很多体育赛事中需要音乐的伴奏,如运动会的开场音乐,能激发运动员的拼搏激情。音乐理应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充分的运用,培智学校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但在培智教育中,体育教学中音乐的运用并不理想,这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认知的不足导致。将音乐引入到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让音乐成为智力障碍学生康复训练的重要辅助,是培智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一大着眼点。体育本身是艺术,其讲究的是健美,音乐传达的是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其本身也有陶冶情操,健美心灵的作用,两者本质上是契合的,因此在教学上是相融的。当前更多的培智学校也认识到音乐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借助音乐增加体育课堂的活跃氛围,激发智障学生的运动热情。可以说,借助音乐提高培智学校体育教学实效是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理应融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2 音乐在培智学校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2.1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的激发让智力障碍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强烈的好感,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中。音乐节拍对应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因此我们在听音乐时会随着节奏不由自主地打节拍,此时人们的大脑能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状态会带来动作热情的激发。对于智障儿童来说,这种兴奋状态甚至能转化为其运动参与的内在动机,让智力障碍儿童的现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而在康复训练课上播放音乐,也可以引导智力障碍儿童与环境友好互动,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观察力与注意力,让智力障碍儿童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不同的感官刺激,充满运动的激情。而感官刺激之下,智力障碍儿童也能获得心情的舒缓与放松。
2.2 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培智学校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不仅仅是身体的训练,更是心智的启迪与陶冶。而音乐融于康复训练,也带动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融入康复性的体育教学中,让智力障碍儿童获得愉悦的心情体验,也使得其获得强烈的荣誉感,调动其运动的自觉性,引导其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音乐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实现音乐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带来智力障碍儿童文化修养的提升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而在音乐的辅助下,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更富实效。综合来说,体育与音乐的结合带来其思想品德的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2.3 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动力定型的形成
在体育运动中需要找寻节奏感,而音乐也需要节奏感,两者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在培智学校的康复性体育训练中可以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动力定型,控制和引导儿童动作的频率和振幅,让其在运动的过程中找到节奏感。而当运动被赋予了特定的节奏感,其将带动智力障碍儿童的神经反应节律性规律的改善,提高兒童机体的协调能力,在音乐的氛围中,其技能练习更富实效,康复性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因此在培智学校的康复性体育教学中引入音乐,借助音乐的节奏感可以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掌握动作,形成动力定型,使得体育教学事半功倍。
3 培智学校康复性训练中音乐的合理选择
培智学校康复性训练中音乐的选择要合理,应考虑到不同教学阶段的特殊要求,做到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在课程准备部分,音乐的选择要侧重调动起智力障碍儿童运动的激情,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克服康复训练的惰性,做好康复运动前的准备。此时可以选择节奏鲜明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以音乐实现运动氛围的渲染和运动情境的积极创设,激发智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的体育运动积极性。而在教学基本部分其音乐的选择上应关注智力障碍儿童兴奋状态的保持,让智力障碍儿童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保持对运动的积极情绪体验。课程结尾,则让智力障碍儿童保持身心的愉悦,并且使其从心理、生理的兴奋状态转变为相对安静的状态,该阶段的音乐要发挥好情绪稳定的作用,可以选择一些轻缓的音乐,让其自由地想象,放松身心,让心情随着节奏跳跃。
结束语:音乐是特殊的语言,其与教学结合能陶冶情操,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虽然培智学校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程度智力障碍的儿童,但是音乐的共情属性也能带动其运动热情的激发,带动其性情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音乐融入培智学校康复性体育教学中,可带来培智教育实效的提升,也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引导。
(作者单位:阳江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