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成为教学活动的周密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重点难点突破的启迪者、语文能力培养的推动者及浓厚教学氛围的营造者。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师 教学工作 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一定要心中有数,千万不要出现角色错位错乱现象。当前部分教师在角色定位方面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分析
1.语文教师角色错位的具体表现。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角色错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唱独角戏成为课堂主宰。走进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开头导入新课到结束一节课,基本都是教师讲解,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成为师生互动过程,而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秀。二是教师大包大揽代替学生思维。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方面的难点需要对学生进行启迪,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答案。有些该学生思考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而是直接出示答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少深度思维,容易引起思维惰性。
2.造成教师角色错位的原因分析。部分教师之所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出现角色错位,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应试理念作祟。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有效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将应试作为唯一目标,将语文教学当做应试知识点灌输的阵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不足,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得到高分,导致整节课堂讲解过多。二是存在惰性思维。有些教师认为启迪学生思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能否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还是未知数,因此索性直接讲解出示答案,省时省力。
二、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扎实有效推动语文教学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一定要精准,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
1.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周密设计者。教学活动如同打仗,无准备之仗必将遭受惨败。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周密设计,课前充分考虑教学各方面因素,对不同环节流程进行有效分析。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教学对象,充分汲取各地的成功经验,周密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周密,首先体现在教学计划上,从课前预习环节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到课后巩固环节设计,要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体现教学计划的周密性。其次对教学各种突发因素的设计要周密,课堂上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教学设计中都要充分考虑,确保心中有数、掌控大局。
2.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切不可直接将问题答案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虽然获得了答案,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失去语文教学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思考题鼓励学生独立思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大家在小组里面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可以深入小组中进行点拨,既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又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引导,保证他们学习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解决一些障碍。只有充分发挥好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3.教师应当成为重点难点突破的启迪者。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初中生自主开展学习,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都是有限制的,有些问题难以解决,有些难点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并非要求教师直接将答案揭示出来,更多的时候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抽丝剥茧,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要害,掌握住重点要点,从而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这一要求对教师角色定位具有极大参考意义,在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引导。一是教师直接进行思维点拨,二是搭建平台让学生相互交流,大家谈一谈如何理解,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在思维碰撞中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最终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能力培养的推动者。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时候教师将着力点放在知识点掌握上,而忽略能力培养,这是片面的。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课前预习能力培养,到课堂探究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课后巩固能力培养、梳理能力培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构思能力等,这些方面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强化这些方面的培养,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研究,让学生交流互动,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参与到学习互动过程中,让他们有更多平台进行展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将能力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5.教师应当成为浓厚教学氛围的营造者。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语文学习活动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氛围有关。氛围淡漠,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难以深入;而氛围浓厚,则积极性高、学习深入,还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营造大家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多鼓励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成果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语文教学具体内容,特别是情感深厚的课文章节,通过视频演示、音乐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诵等形式,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他们进入到作品描述的世界,让学生的心灵伴随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和课文同频共振。这样的情感氛围能让学生真正入文入戏,达到深刻理解的效果。浓厚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引领,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做明白人,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并扮演好角色,发挥好作用,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建芬.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及策略[J].科学大众,2008(07).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师 教学工作 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一定要心中有数,千万不要出现角色错位错乱现象。当前部分教师在角色定位方面存在不够精准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错位分析
1.语文教师角色错位的具体表现。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角色错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唱独角戏成为课堂主宰。走进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开头导入新课到结束一节课,基本都是教师讲解,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成为师生互动过程,而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秀。二是教师大包大揽代替学生思维。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方面的难点需要对学生进行启迪,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答案。有些该学生思考的时候,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而是直接出示答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少深度思维,容易引起思维惰性。
2.造成教师角色错位的原因分析。部分教师之所以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出现角色错位,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应试理念作祟。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有效贯彻落实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将应试作为唯一目标,将语文教学当做应试知识点灌输的阵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不足,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得到高分,导致整节课堂讲解过多。二是存在惰性思维。有些教师认为启迪学生思维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能否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还是未知数,因此索性直接讲解出示答案,省时省力。
二、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扎实有效推动语文教学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一定要精准,要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
1.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周密设计者。教学活动如同打仗,无准备之仗必将遭受惨败。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周密设计,课前充分考虑教学各方面因素,对不同环节流程进行有效分析。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分析教学对象,充分汲取各地的成功经验,周密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为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周密,首先体现在教学计划上,从课前预习环节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到课后巩固环节设计,要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体现教学计划的周密性。其次对教学各种突发因素的设计要周密,课堂上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教学设计中都要充分考虑,确保心中有数、掌控大局。
2.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切不可直接将问题答案交给学生。这样学生虽然获得了答案,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能在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失去语文教学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思考题鼓励学生独立思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大家在小组里面相互讨论交流,教师可以深入小组中进行点拨,既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又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引导,保证他们学习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解决一些障碍。只有充分发挥好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才能引领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
3.教师应当成为重点难点突破的启迪者。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初中生自主开展学习,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都是有限制的,有些问题难以解决,有些难点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并非要求教师直接将答案揭示出来,更多的时候是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启迪,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抽丝剥茧,接触到问题的本质要害,掌握住重点要点,从而圆满完成目标任务。这一要求对教师角色定位具有极大参考意义,在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引导。一是教师直接进行思维点拨,二是搭建平台让学生相互交流,大家谈一谈如何理解,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在思维碰撞中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最终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能力培养的推动者。语文教学工作中,许多时候教师将着力点放在知识点掌握上,而忽略能力培养,这是片面的。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课前预习能力培养,到课堂探究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课后巩固能力培养、梳理能力培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构思能力等,这些方面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强化这些方面的培养,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研究,让学生交流互动,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参与到学习互动过程中,让他们有更多平台进行展示,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目标,广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将能力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5.教师应当成为浓厚教学氛围的营造者。初中生进入了青春期,语文学习活动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氛围有关。氛围淡漠,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难以深入;而氛围浓厚,则积极性高、学习深入,还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一方面营造大家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多鼓励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成果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语文教学具体内容,特别是情感深厚的课文章节,通过视频演示、音乐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诵等形式,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让他们进入到作品描述的世界,让学生的心灵伴随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和课文同频共振。这样的情感氛围能让学生真正入文入戏,达到深刻理解的效果。浓厚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思想引领,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做明白人,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并扮演好角色,发挥好作用,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建芬.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及策略[J].科学大众,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