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常州工学院为例,分析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公选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4.041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ake Changzhou Institute 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ANG Zhijun
  (College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2)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example,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elective teaching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were studied in term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e, teaching content, assessment methods, and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e.
  Key words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public course; teaching reform
  1 现状分析
  公选课在我校属于通识选修课程,不管是理工类、经管类、还是文学教育类等专业学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通识选修学分才能毕业和申请学位。我校开设了自然科学类、创新创业类、人文社科类、公共艺术类等160余门公选课程,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就是其中的一门。该门公选课程的开设,适应了我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通过每学期调查反馈和个人教学经历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等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几个问题值得研究和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差别较大
  以最近3期为例,学生来源于全校各个二级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别较大,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见表1。
  
  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一教就懂、一听就会,自己再实践一下就完全掌握了。而有的学生要反复指导,反复实践练习才能基本掌握。男生和女生、工科和文科,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差别都比较大,大家都在同一个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要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就给教师授课带来很大的难度。
  1.2 学生学习目标各异,学习积极性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选修存在着盲目、被动、消极等特点。有的学生纯粹是为了拿到公选课学分而来,他们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主动性严重不足,课程教学效果就不能令人满意;有的学生是抱着既学到计算机维护技术也拿到学分的目的而来,这样的学生就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学得很好等,他们纯粹为混学分而来,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内实践也只是在旁边看看不动手,最后想蒙混过关。
  1.3 公选课课时数与学生实践所需时间存在着矛盾
  我校公选课只有30课时,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实践,光靠30课时的讲授和实践是不够的。
  1.4 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古板,实验设备陈旧
  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更新淘汰很快,但教材的更新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内容陈旧,内容都是依据多年前的硬件技术和维护经验进行组织,没有紧跟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和维护技术,脱节严重。①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还是采用传统板书式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许多院校的实验室都是采用淘汰下来的计算机作为实践设备,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践需求。针对以上一些问题,需要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公选课的教学进行量身定制。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针对我校所有班级开设的一门公选课,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软件安装,具备计算机故障处理能力。
  2.2 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改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理论教学部分,根据该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限制选课学生数量为30人,采用小班化教学,选择计算机学院中心实验室多媒体机房作为教学场所。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操作方便、交互性强等优点,从而提升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②讲到硬件知识时,拿实物来演示教学。讲到CMOS设置、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安装时,充分利用虚拟计算机软件VMWARE进行虚拟电脑装机演示。
  在实践教学部分,选择计算机综合实习基地作为实践场所。该实习基地配有淘汰下来的2006年的微型计算机30台,以及3台交换机,能够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另外在学生实践时,从计算机学院安卓机房借3台当前主流计算机,去掉保护卡后让学生实践练习。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当前计算机硬件的新架构、新平台。考虑到该课程偏重于实践的特点,充分利用我校开放实验室的利好条件,让学生课后到多媒体机房上机实践。充分利用虚拟机技术VMWARE,在虚拟机上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软件安装等操作,提升实践效果。并在学生机房上机实践时,及时进行指导答疑,提高教学效果。   2.3 教学内容设计
  计算机硬件更新淘汰很快,教学内容及时进行相应更新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强于理论的课程,结合公选课10次课每次3课时的时间安排,精心编写教案,规划好教学流程。前4次理论课在多媒体机房上课,主要讲解微机系统结构、CPU、主板、内存、显卡与显示器、硬盘、光驱等知识以及用虚拟机进行装机演示等。后6次实践安排在计算机综合实习基地进行,安排以下几个单项实践环节:微机硬件系统组成与安装;BIOS与CMOS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软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网线制作与网络配置;整机常见故障实例分析与处理等。
  2.4 考核设计
  一般选修课通过让学生交一篇论文或大作业作为考核主要依据。但该门课程是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所以其考核应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动手操作为主,笔试答卷为辅,实践操作的分值比重应高于笔试,实践操作的分数由单项实践环节分数组成。③为此,第一次上课时就跟学生讲明白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平时成绩占20%,实践成绩占50%,理论考试30%。在多媒体机房授课时一人一机,定人定岗,严格考勤。学生课后在多媒体机房上机实践练习,也计入平时成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5 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经过以上一系列改进,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近3期考核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不及格的同学都是多次旷课,课内实践不做,实践报告也不上交导致的。每期都有几个旁听生,他们为学知识而来,上课和实践都特别认真,学得很好。当然,这种情况表中数据无法反映出来,因为他们并不参加考核。另外,从我校教务处网上教学评价结果看,每次学生对教师评价分都达到了优秀,可见教学效果较好。
  
  3 结束语
  公选课生源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只有不断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发挥这门公选课的作用,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帮助。
  注释
  ① 杨剑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6).
  ② 汪克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2(7).
  ③ 张世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飞行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以党团活动、教学和管理互动、学业困难生帮扶计划、校企、校家互动四大平台的民航特色专业学风建设体系,涵盖了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将学风建设分解到教风、学风、考风三个基本层次,以及班风、宿舍风、课堂风三个实体单位,并建立了平台化学风建设体系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和制度。  关键词 学风建设 民航特色 飞行技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大连科技学院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课和英语写作课为实验课程,在教学中由原来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可控过程性评价的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建立不同的课堂活动量规评价体系,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结果证明它能完整的监督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成为学生主体的课堂。  关键词 可控性过程评价 监督体系 量规体系 综合能力 
期刊
摘 要 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文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针对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特点,通过对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在地市级高职院校体制机制创新中的现状和文化环境的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地市级高职院校如何优化文化环境并以此促进自身体制机制创新的途径,提出建设性思路和对策,有效促进地市级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环境 研究 
期刊
摘 要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其以法律职业为背景,注重提高学生两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即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技能。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应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大机制”展开。  关键词 法律硕士 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学得很被动,甚至会产生厌恶感。在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较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是笔者一直在摸索、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学生分析 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
期刊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鼓励中国人民不仅应踏实工作,更要仰望星空,敢于做梦与追梦。但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因其较为浅薄的人生阅历以及尚未完全定型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适合的人生梦想并不容易。因此,大学生在圆梦之前,应首先理解“梦想”二字的深刻内涵,然后确立适合自己的梦想;而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也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大学生尽早收获属于自己的、绚丽的中国梦。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以湖南麻阳县舒家村学校为例,旨在调查农村学生上网状况及其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农村学生上网资源利用、网络影响以及家长对学生上网态度及其指导等方面进行调查。针对调查状况和归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素养 家庭教育 农村学生 留守儿童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
期刊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常州市的部分退休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此年龄段人群的生理、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建议,目的为探索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科学体育锻炼方法,达到促进健康,提高他们晚年生活水平和质量,并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常州市全民健身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老年人 体育锻炼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以贵州城乡居民彩色电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家用电脑的普及和应用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分析贵州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城乡数字鸿沟在逐渐缩小,但是差距依然巨大。  关键词 城乡数字鸿沟 预测模型 信息工具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
期刊
摘 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意识形态领域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构筑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高职院校如何抓住育人工作的“主心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落到实处,渗透到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笔者结合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育人工作实践,以“五个突出”为抓手,提出相应的对策举措,以期高职育人工作的整体推进。  关键词 五个突出 职业院校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