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尼采的权力意志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be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尼采的哲学学说主要包括价值重估,权力意志,永恒轮回和超人学说,这几个核心概念以时间性这一概念贯穿起来。本文重点描述和解读尼采“权力意志”学说,通過“权力意志”的主要内容、表现和影响、启示和意义,引出“权力意志”的价值游戏使“生命”的创造力和意义得以维持的结论。联系对谢尔登·S.沃林所著《政治与构想》一书中的解读,将尼采学说置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做出“现代政治生活应当怎么过”的思考。
  关键词:道德重估;权力意志;生命价值;政治生活
  尼采的政治哲学与蕴含在整体的哲学思想中。尼采哲学学说的几个核心概念:价值重估、权力意志、永恒轮回和超人学说,以时间性这一概念贯穿起来。在时间的向度中,人自身不再被割裂为灵魂和身体的二元对立,而是恢复了生活中真正人的本身——生命本身。
  一、权力意志学说的主要内容
  尼采意图证明如果人类要继续生存,那么权力意志必须在严厉的、苛求的和无情的价值观中找到表达方式。在《善恶的彼岸》中,尼采将世界规定为权力意志的世界。[1]“力的胜利概念——我们的物理学家用它来创造上帝和世界——仍然需要完善;必须把一种内在的意志赋予它,我把它称作‘权力意志’。”[2]在权力意志的世界里,不同的力不断碰撞、征服与服从。意志不仅在针对力起作用,也针对意志起作用。作为一体两面概念,力与意志共同组成了处于关系之中的世界。
  “权力意志”是尼采价值哲学的价值原则。沃林认为,这就是尼采式政治的动力的特点,“理论家的权力意志在这样一个世界的表达,在那个世界里,一切传统的真理,无论是在道德、宗教还是政治方面,都作为哄骗欺诈而暴露无遗……这个相同的动力在哲学家对‘真理’的处理过程中得以重视”。[3]在“权力意志”的视角下,尼采的价值哲学追问经验世界的价值本源,认为“权力意志”原则为建立这样的世界经验提供了积极的价值。从“权力意志”思想的起源,个体的生存可以探索超越自身的生命之路。
  综上所述,尼采用权力意志描述世界的内在规定性和生命的本质规定性。权力意志从积极的方面赋予了生命永恒不竭的动力,成为道德价值得以建立与实现的力量源泉。是否使得生命力(或权力)强大成为了尼采建立新道德的根本尺度和核心标准:“善”就是生命力的强大和不断增强;“恶”就是生命力的衰弱和弱化,恶的政治正是对文化衰落的反应。对世界和生命本质的探寻,是要为生命开显出新的价值内涵。权力意志是生命的内在力量和生命之源的源泉,它不仅在本体论上,更是在价值论中赋予了生命无穷无尽的力量。
  二、权力意志学说的表现和影响
  (一)权利意志与国家:“批判的极权主义的政治”
  沃林将尼采学说称作“批判的极权主义的政治”。尼采学说采取的形式是残酷无情的破坏,是使世界失去已确立形式的价值、宗教、道德、政治和大众文化。那一对抗的主要目标是由法国大革命、议会政治的出现、大众文化以及科学和理性的启蒙运动价值观所代表的现代性。沃林把尼采的象征性行动称为“批判的极权主义的政治”……批判的极权主义是一种反制度,沃林认为它打算通过“严酷”和“残忍”去解放人类。
  尼采自己的“权力意志”,即是对于批判的极权主义的描述。由于尼采的权力意志论过多的宣扬着强力,这容易被理解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强权政治。尼采反对国家的存在,国家对尼采来说是一个“恶”的概念,尤其指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对于尼采来讲,现代国家的作用只是创造了一大批“平常者”,为“非凡者”的诞生提供了可能,为超人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尼采描绘了自己的国家观,即国家应是充满暴力和战争的一种非道德的组织形式。由此,尼采模糊了沃林所提到的批判的极权主义和实际的极权主义之间的界限。
  (二)权力意志与个人:“寻找新的狄俄尼索斯”
  当尼采考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他将人分为两类,一种是“奴隶”;一种是“主人”或强人,由此形成了与国家的两种不同的关系:“奴隶”和“国家”,“主人”和“国家”。两种关系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即人性本恶,人性都是自私的。如果没有自私的本性,那么国家就不是个体之间的敌对关系,作为以暴力约束个体的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尼采认为现代国家是乌合之众通过否定高等人而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现代国家的权力是群体权力让渡的总和,一旦国家权力形成,国家就会因为这个国家的暴力本能而凌驾于群体之上。结果就是,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变成了“国家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的意义是消极的。平等化实质上等同于平庸化,意味着爱好、政治权力、道德规范、教育和文化方面被拉平,而这并不是尼采所提倡或期待的现象。
  尼采预言,至高无上的真理是在人的内心通过自我创造的意志力而产生的。这意味着人应该去过一种审美的人生,应该艺术化地去处理人生的各种遭遇,从而坦然承受当下遭遇的痛苦,并顽强地和命运抗争,最终获得一种超越。鉴于此,尼采描绘出“未来哲学家”的蓝图,具有超人意志的人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尼采把他的政治希望建立在对于神话的设想之上,至少是理论的基础上。他迷恋英雄行为,反对强者收到乌合之众的阻挠。在尼采眼里,强者的力量会因为受到这种阻挠而衰减。沃林却指出尼采笔下的超人不太可能是哲学家。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普适性、永恒不变的真理标准,人们需要通过经历各种事件去透视世界和观察社会。虽然确实有一小部分人试图将自己置身于事件之外观察社会,使自己看上去与社会隔离。但事实上这一部分人也还是会和对社会有极大影响力的人进行互动,进行沟通或者交流。所以尽管这样的少数人是真理追求者,然而他们还是会无法避免受到社会的影响。
  三、权力意志学说的启示和意义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技术手段的发展使每一个人窥探“深渊”的可能性增加了很多,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多端表现得和每一个生命个体息息相关。可是是谁在支配这样的力量还是在消费这样的力量?抑或说“后现代的自我”是不是反而被这样的力量所支配了?在尼采的学说里,生命价值建构的基础是生命的内在规定性——权力意志;而价值来源于人对世界万物的解释与创造。
  沃林在《政治与构想》一书中展现了尼采所没有看到的权力意志:普通公民对于随心所欲的权力的体验、大众媒体对于暴力的崇拜、通过全球化网络的管制去取得无可匹敌的各种监督权力……“将查特图斯特拉困扰于他所想象的世界里的危险并不取决于一个傲慢的统治阶级或专制君主,而是来自一种已变得易察觉和可接近的文化。……人民群众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力量……在21世纪的环境之下,如果他们要进行统治,他们将首先支配文化而不是被动地去消费它。”[4]
  尼采所处的时代是西方自由经济崛起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价值观是“成功至上”。在那个时代,尼采的“权力意志”,解读为一种个人主义的体现,那些不惜一切代价打败弱者的人,被社会认为是“善”的。而后现代社会是大众社会,反对单一的英雄,这样的社会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这时候的“权力意志”,则呼唤人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发现社会,在时代背景的大前提下去理解尼采思想学说的内涵,正确地看待生命价值。在凝视深渊的时候,保持本心,避免被深渊所侵袭。
  参考文献:
  [1][德]尼采:《尼采著作全集.第五卷.善恶的彼岸》,赵千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63-65页.
  [2][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3][美]谢尔登·S.沃林:《政治与构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561页.
  [4][美]谢尔登·S.沃林:《政治与构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第720页.
其他文献
摘要:群团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企业的顺利发展和员工培养有积极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群团工作带来较多的挑战,传统群团组织影响力降低,群团组织主客体角色出现变化,群团工作内容和方式出现变革,群团阵地建设出现变更等。为了满足新时期企业发展对于群团工作的新要求,企业群团组织要大力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作用,加快团建文化建设,
期刊
摘要:近年来,形式隐蔽、辨识度低的“洗稿”行为成为不少自媒体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手段之一。缺乏有效的认定标准、一些自媒体人版权意识薄弱、维权途径艰难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洗稿”侵权者的嚣张气焰。由“洗稿”式侵权延伸到其他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我们该从法治建设、道德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  关键词:洗稿;网络版权;版权意识;对策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自媒体
期刊
摘要:构图是绘画的骨架,是一幅画的骨骼和结构,研究蝴蝶画面构图布局的转变,也从侧面分析出蝴蝶在不同的画面布局中承载着不同的作用。不起眼的小蝴蝶最开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分析作品我们会发现小小的蝴蝶在画面构图中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蝴蝶;蝴蝶题材画;构图;空间;生动  唐代是蝴蝶题材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唐代以后蝴蝶从作为人物背景中脱离出来,画面还采用了其他的装饰要素如器
期刊
摘要:自1994年公司法颁布以来,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频发,其审判实务中裁判标准不统一,裁判尺度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为消除此种混乱情形,2019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对此作出了统一的指导规定。本文主要研究在不同时期,审判实务对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行为效力的认定标准和尺度,尤其是“九民纪要”的发布所表明的新转变。  关键
期刊
摘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作为环境损害新型索赔制度,在两年的试点工作结束后,于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将省级、市地级政府列为赔偿权利人的特殊性,引发了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法律属性的思考。政府作为诉讼原告提起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诉讼具有特殊性,它既不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限定的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也不是同环境侵权诉讼以人身财产遭受侵害一样为请求权基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广泛,公民的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互联网带动了信息化,互联网平台以及相关的数据库的兴起,使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亮起了红灯。本文立足于公民个人信息不断扩大的内涵之上,结合现有刑事立法,分析其存在的相关待改进之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更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完善刑法保护力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 
期刊
摘要:形式的期待,一首被打断的歌,一本还没有看完的书之所以给我们带来挫折感,是因为我们对形式有强烈的需求;感觉作品尚未完成,必须增添更多的元素关系,直到形式完整了,才能满意。此外,形式引导观众的参与,它能紧紧吸引观众的注意。平常,我们以比较实际的方式去观看身旁的事物,但是在绘画中却并非如此。在绘画中,日常生活言行已不在“外面”的世界进行,而是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中。电影形式让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全新的
期刊
摘要:情感心理动词与不同时体结构搭配时,其自身体特征复杂多变.基于语料库研究,本文对比分析了情感心理状态动词“珍惜/ cherish”和“感激/ appreciate”与不同时体结构搭配时的体特征变化。由于时体压制的存在,当“珍惜”与“感激”同“着”、“了”搭配时,其基本体特征未发生改变。当“cherish”与“appreciate”同现在进行时以及现在完成时搭配时,其体特征也未发生改变;而当这两
期刊
摘要:程骏是北凉后期的玄学家,也是大儒刘昞的得意弟子。他经历了北凉、北魏两个政权,因为玄学受到了北魏统治者的重用。恩师刘昞的影响,北凉统治者沮渠氏的喜好,以及南朝宋的赠书是程骏玄学思想形成的几个因素。程骏的玄学主要是对魏晋以来王弼、郭象玄学思想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名教和自然的关系、天性观和治国理念三个方面。  关键词:程骏;玄学;天性观;无为  引言:  五凉时期的文化,前人对此多有研究,取得了丰硕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升,进而使得在艺术创作上更加多元化。体育舞蹈表演舞是一种包容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此种背景下为艺术创作打下了基础。现今,中华文化再容纳不同文化之后,给予再次创作使得中国元素能够融入到体育舞蹈表演舞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体育舞蹈表演舞中融入中国元素的可行性以及实施方式给予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中国元素;体育舞蹈表演舞;艺术创作  体育舞蹈可称之为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