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9vv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18日,背负超过180亿美元债务的底特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作为国家汽车产业的故乡,底特律一度是美国工业实力的象征,最近却成为了市区老化、充满犯罪和绝望的典型案例。底特律的破产申请让市政债券持有人、政府雇员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的城镇居民不寒而栗。因为美国最大的61个城市中,有许多都面临着和底特律类似的困扰。或许底特律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据《经济学人》估计,如果要恢复底特律,必须至少要投资12.5亿美元用于恢复像警察和消防队员一类的服务队伍,减轻城市衰败,并改善城市老旧的IT系统使之现代化。然而,底特律将要得到的3亿美元联邦援助中的大约一半要专门用于移走摧毁的建筑。底特律的复苏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全球有许多像底特律这类以资源为基础,或依赖于单一的传统产业发展的城市,而这类城市似乎总是难以逃脱“建设-发展-萎缩-废弃”的命运。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采或发展单一传统产业,在经历长期的发展后,这些城市通常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尴尬境地。所有这些都带来了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和谐,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城市由于资源而兴旺,却也因为资源而逐渐消亡。
  然而,不能因为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就悲观的认为城市转型遥不可及。事实上,国外许多资源型城市依托文化已经转型成功。本文所述的匹兹堡、利物浦和鲁尔就是这样的案例。
  美国匹兹堡
  匹兹堡是许多世界著名公司的摇篮,包括亨氏、美国钢铁公司、Mylan实验室等。它也是一些著名企业的故乡,包括美国拜耳和美国铝业公司的运营中心等。从贸易和制造业,到文化产业和绿色经济,匹兹堡的发展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史。在美国的著名城市中,匹兹堡因其不断上升的生活质量和不断下降的人口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随着大多数钢铁公司被转移,污染时代逐渐结束,虽然匹兹堡仍被公认为“钢铁之城”,但却连续十年被命名全美国最清澈的城市。2009年,匹兹堡更是被《经济学人》下属的经济学人情报组(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评为美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这座城市一直不断地转变自身,使其充满活力,可以说,“转型”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自成立以来,匹兹堡经历了几个史诗般的转型。它开始是由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中的堡垒。一百年后,没有任何其他的美国城市有像它一样深入的工业化。在18世纪20年代,匹兹堡已经成为铁、铜、锡和玻璃产品的工业基地。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对铁和军备生产的增加进一步提振了城市经济。到1911年,匹兹堡已经成为全美第八大城市,其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也正在那时,燃烧煤炭和钢铁生产的污染造成了黑雾,城市因此被称为“没有盖子的地狱”。为治理污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市开展了被称为“复兴”的空气清洁和公民振兴项目。
  在20世纪60年代,匹兹堡的工业基地继续扩大。远在美国的汽车工业发生危机之前,美国的钢铁生产商就已经开始输给了国外的竞争对手。20世纪80年代,匹兹堡地区的钢铁工业破产,引发大规模的裁员和工厂关闭,主要金属就业下降了四分之三,有15万个就业岗位消失,将该地区的人口降至220万。为此,从1977年开始,匹兹堡开始“复兴II”项目。与其前辈相比,它更加注重文化和社区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很大程度上基于医疗保健、药品和如机器人一类的高科技,将其经济基础转向教育、旅游和服务,将匹兹堡重塑为一个蓬勃发展的21世纪的城市和科学、医学、生物技术以及金融服务的国际中心。例如立足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技术,匹兹堡成为了科技中心;由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迅速扩张带动,它也成为了一个医疗中心。
  由钢铁财富催化的慈善事业在教育、文化和历史保护项目的资金资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和国家政府与私营部门的参与者相结合,通过资助技术、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及闲置用地的重建,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衰退期间,匹兹堡仍然充满活力。在大部分城市正在失去工作机会的时候,匹兹堡的工作岗位却在增加,并成为美国少数的几个房产价值上升的城市之一。不难发现,匹兹堡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就是这座城市可以转变自身,与时俱进。这让它领先于东北部其他所谓的“夕阳”城市,即那些旧工业化城市。匹兹堡在不断变换,同时又坚持一切都没有改变。匹兹堡人可能难以改变,但在过去二十多年,城市景观的改造是巨大的。
  当然,匹兹堡也有其自身的发展障碍。在过去几十年的过渡时期,城市的人口从1950年的68万收缩到2000年的33万。卡耐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教育中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如何在城市中留住年轻人才是其市长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市长的智慧和奉献精神,也需要更开阔的视野。正如奥巴马总统发誓要重塑美国制造业,匹兹堡也可能有机会进行另一次复兴。
  英国利物浦
  利物浦是是英国西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曾经是英国制造业的中心。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利物浦由于开采煤炭、水泥制造、面粉磨制和港口等蓬勃发展。但从19世纪70后代开始,利物浦的传统制造业和港口都急剧衰落,使得利物浦不幸变成了一个失业黑斑,并有无数的暴动和矿工罢工发生。
  利物浦的复苏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为止,利物浦在重建项目中已经耗资数十亿英镑,大部分的码头和港口都已转变成酒吧和商店。作为主要文化城市,利物浦将它与披头士乐队及其博物馆的联系当作卖点。由于在文化方面发展所做的努力,2008年利物浦有幸被指定为欧洲文化之都。这一活动不仅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利物浦,也让当时该城市所做的投资都相当有价值:活动结束之时,收入是支出的五倍,利物浦也摆脱了它在英格兰西北部被冠以的“沉闷蓝领城市”的称号。正是利物浦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的经验充分表明,艺术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经济因素。   德国鲁尔
  鲁尔区是德国西部的重工业区,是德国制造业的中心。作为德国曾经的工业化和繁荣的发动机,其钢铁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煤炭产量更是高达全国产量的80%以上,其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然而随着矿井关闭,年轻人开始离开而到其他地方去寻找更光明的未来,鲁尔区开始因高失业率、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绝望而臭名昭著。如今,它已经从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失业损失中逐渐复苏。现在鲁尔有500万居民,是欧洲最大的大都市之一,并以其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文化而闻名。波鸿(Bochum)、多特蒙德(Dortmund)、杜伊斯堡(Duisburg)、埃森(Essen)、奥伯豪森(Oberhausen)和其他很多城镇和城市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充满惊喜的迷人的城市区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向文化的转型。不论是新现实还是新身份,这种角色的转变是明显的,也是永久性的。2010年,整个鲁尔地区当选为欧洲文化之都,不仅五大城市(杜伊斯堡、奥伯豪森、埃森、波鸿、多特蒙德),还有超过50个鲁尔区的城镇和城市也参与其中。这也是欧盟第一次将德国的一整个区域指定为文化之都。
  鲁尔区目睹了煤炭行业170年的兴衰。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该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为德国提供武器装备。直到20世纪70年代,工厂及其相关服务是该地区的人的一个重要就业来源。直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采矿业,从这里已经开采出了70亿吨煤炭。如今,从前的200座煤矿只有四个还在运行,预计所有煤矿到2018年将全部关闭。
  转型是如何发生在这样一个已将悠久的开采历史深深植入成千上万人心灵的区域?为支持鲁尔区的崛起,很多人都进行了尝试。自1958年以来,仅煤炭行业,该区域就已收到1200亿欧元用于改造。当采矿业变得明显日益衰落时,所有政府都在努力创建复苏的示范区。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文化区域,鲁尔区尊重、珍视并保留了它庞大的工业遗产。今天的鲁尔以“通过文化而改变,通过改变而文化”为特征,新的艺术场馆建立在前工业用地上,人们充满热情的投入新的角色当中。
  鼓风炉、煤气容器和提升塔依然挺立,提醒着人们这里的工业历史。虽然这里已经不再有煤炭开采,但它们主宰鲁尔的景观,并且成为戏剧、音乐、绘画、舞蹈、表演以及更多其他活动的场地。经由400公里的从杜伊斯堡延伸到哈姆(Hamm)和哈根(Hagen)的贯穿鲁尔区的环路,可以探索沿线的工业遗产,并通过54个醒目的纪念碑了解德国工业的过去和现在。一个最好的例子是位于杜伊斯堡本身的北杜伊斯堡工业景观公园。这里的工业废弃地已经转变为一个具有全新视角的多功能公园,比如Alpine登山公园,比如旧煤气容器里的欧洲最大的人造潜水中心,并且还有许多其他你通常无法想象会出现在工业城市的事物。
  位于埃森的Zollverein煤矿工业区的双栈提升塔是鲁尔区最著名的象征,它标志着整个地区的工业文化。同时,Zollverein煤矿工业区是欧洲工业遗产之路的起点。今天,Zollverein依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如此清楚地表明围绕“黑金”的行业的复杂性的设施。2001年,Zollverein煤矿工业区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工业遗迹之一。
  Zollverein煤矿始建于1847年。从1847年到1986年,Zollverein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煤矿。当它在1986年关闭时,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北威州)政府购买了其实体部分,并将其中的一个升降机井作为纪念。到2008年,欧洲联盟(36%),埃森市(2%),德国国家(6%)和北威州(56%)共投资大约1.62亿欧元改造煤矿。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很难有政府愿意投资如此巨大、耗时如此之长的规划这种规模的项目。
  除了Zollverein煤矿工业区的罕见规模,其建筑也具有重要和非凡的价值:来自于包豪斯风格灵感,让荷兰建筑师Fritz Schupp和英国建筑师Martin Kremmer根据对称性和几何原则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建筑布局。今天这一标志性建筑包括餐厅、博物馆、室外溜冰场、咖啡馆、演讲厅、奢华艺术博物馆、办公空间,以及为表演艺术、婚礼和其他文化活动、户外活动而开辟的室内和室外空间,而这很多都建立在以前的矿井垃圾上。自1986年的最终工作转变以来,Zollverein已经成为艺术、文化和创意产业的黄金地段,每年吸引超过200万访客。可以说,这个煤矿代表了整个鲁尔区的未来,即一个创意中心。同时,Zollverein的经验也表明,文化不仅仅是给有钱人享用的奢侈品,它也能给社会中所有的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长期以来,鲁尔的文化已经远远不只是工业文化:该地区现在拥有120座剧院,五所大学和数百个科研院所。它的530万居民不再是呼吸煤粉尘,而是在拥抱未来。重大的国际活动,如鲁尔三年展、鲁尔钢琴节和鲁尔戏剧节在跨整个鲁尔区域在场地举行,使得在任何地方的舞台上和音乐厅里都进行最令人激动的表演,这也成为鲁尔区的一大特征。
  鲁尔区的重工业对环境造成的遗留问题包括从煤炭开采产生的废物、空气和水的污染等。伴随着城市的转变,自然环境也在被改造。昔日的充斥着硫磺的空气如今仅仅只是回忆,大部分废气土地已得到改善,以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德国西部鲁尔区的埃姆舍河(Emscher river)几十年来一直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父母甚至警告孩子们,一旦掉进河里,他们可能会因为里面的污水和化学废物而死去。政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对其进行改造,以创建一个令人愉快的新景观。除了作为欧洲文化之都得到的财政支持外,欧洲联盟还将花费44亿欧元在未来15年清理元清理埃姆舍河,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复原项目。这个计划于2020年完成的整个改造项目将代表鲁尔区的新形象,即从过去到未来,并同时享受现在。今天,埃姆舍河正在重返自然。一条非常干净的埃姆舍河是20多个新艺术装置的背景,破旧的工业区被改造成文化旅游景点,为该区域注入新的活力。鲁尔区的530万居民不再是呼吸煤粉尘,而是在拥抱未来。
  其他案例
  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Bilbao——西班牙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背后的发动机——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改造,用以遏制前十年城市由于船厂和钢铁厂所遭受的严重衰退。它最引以为荣的是位于市中心那座1.4亿美元、覆盖钛金属的古根海姆(Guggenheim)博物馆,那里曾经是一座仓库所在地。博物馆每年吸引大约100万游客,并已经将Bilbao转变成了西班牙领先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在十年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Lens是法国北部一个低迷的小镇,几十年来,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在Lens的煤矿工作。然而随后的矿井关闭让该地区陷入困境,最后一个煤矿也已于1986年关闭,这使Lens的失业率达到约14%,远高于国家9.5%这一水平线。最近,卢浮宫博物馆最新的扩张转向Lens的一个废弃采煤现场,那里曾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该博物馆计划于2012年开业,这是法国超越巴黎的传统文化堡垒,传播艺术到各省的新观众的战略的一部分。
  何去何从
  任何地方的复苏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为作为人的集合地的地方具有有组织的特质。最终,即使地方发生财政破产,也仍然拥有无法被剥离的资产,这些是为复苏提供动力的资产。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如果有伟大的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考虑生存,一座城市可以存活数千年。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伟大城市,它们充满活力和能量,尽管很多人仍然贫穷。国家不应该基于经济学家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字运行,而是应当侧重于真正的人类发展(心理和精神发展),以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维持文化和文化遗产是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可持续性比短视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数字更重要。
  城市的转型,尤其是产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转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劣质资源将被剔除,而优质资源将相继得到发展,各种不同的资源不断整合。城市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选择新的发展方式。对于城市的转型,我们应当采取长远的眼光。比如底特律,它不必在一年或甚至五年内扭转乾坤,也不必要夺回它曾经在美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体中的地位,它只需要成为一个对当前和未来居民而言的更好的底特律。
其他文献
今天,中国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升级周期。  上个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给出了较为清晰的答案。  可以说,无论各界如何评价,至此,改革的逻辑已然阐明,改革的方案尘埃落定。  接下来的故事,是如何将其系统性地落实和执行。  中国的时代主题:  “直面系统性风险,落实系统性改革”。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下一站,迫切需要指导改革资源分配、降低改革成本的“改革经济学
期刊
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需要准确把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  智库作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需要准确把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持续研究有关重大问题。  全面准确地理解  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
期刊
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注重的是什么?它们有没有发展模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智慧城市  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是城市化和信息化。一方面,在日益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并巩固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城市的物理和社会基础设施更好的运作。另一方面,信息及网络已经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居住、交通,到工作和休息,对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均产生
期刊
在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2014年重点报告“社交化:新时代与新趋势”的前言里,所长王德禄断言社交化时代到来并总结出它的三大新规律:  19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宣告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20世纪中期开始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则将人类推入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当下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长城战略咨询认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将会或者正在发生着一场社交化革命,同时我们也正在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社交化时
期刊
地处华北西部、黄土高原东翼的山西省,东接太行,西有吕梁,造就了山西人原则性强,老成敦厚的性格。恰如山西蕴藏的丰富煤炭资源,黑黝黝的颜色背后,是其对国民经济的巨大的能量支持。  煤炭行业是山西的主要经济命脉,多年来,山西经济随着煤炭产业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几度沉浮。但长期依赖煤炭开采与销售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也迫使山西不断面对转型的巨大压力。  为了彻底扭转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发展新型煤化工被山西认为是提
期刊
在三年前的2010年初,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出版过一部经济学家案例研究著作——《吴敬琏:风雨八十年》,书中探究的是:经济学家的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关联?书的线索貌似针对经济学家个体的成长历程做某种心路方面的探寻,实际上是在试图描绘特定的一个历史时期的人物群像,并基于对经济学奥秘的审度,藉以重估经济学家们在具体情境下的历史作用。  早年的吴敬琏,尽管身体病弱,依旧秉承家族情结,胸怀实
期刊
朱敏: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中有哪些领域可能“潜伏”着黑天鹅?  汤敏:我经常说,中国经济短期内有四大风险。一是房地产及其引发的各种风险。  中国经济的风险之二是企业转型。中国经济步入了劳动力短缺的阶段,加上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两个翻番”的规划,劳动力价格将会快速上升。我们的企业家、劳动者、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准备好了没有?  第三个风险是地方债务的问题。目前的天量地方债务如何偿还?有相当部分依
期刊
中国是产煤大国,对煤炭的综合利用也是提升我国能源供给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中煤化工通过将煤炭进行化学加工转化为不同形态的能源或化工产品,已经成为延长煤炭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的重要纽带。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结构愈发不合理,综合经济效益也逐渐下降。而随着煤炭市场的动荡和煤炭价格的低迷,寻找煤炭能源体系的“升级”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在这个过程中,新型煤化工则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
期刊
朱敏:您指出“中国未来十年,二八分。经济问题占20%,社会和政治问题占80%”。为什么?  李稻葵:因为中国仍然是人均发展水平非常低的经济体,按当前实际汇率计算,只是美国的20%,而且市场经济基本深入人心,老百姓能接受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还很大,就算非常不幸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再换个角度,为什么经济问题不太大?因为整个国家的公共财政,不像美国、英国的财政危机是因为政府没钱,相反中国政府手里
期刊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开局总体平稳,经济运行处在年度预期目标范围。但经济增长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出现趋势性分化,部分金融产品风险开始显露。当前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着力培育增长新动力,构筑经济运行新平台。  全年经济增长  能够处于预期目标范围  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