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飘摇的“花朵”安家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危机
  
  前一段时间看了西班牙思想家奥尔特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完成的著作《大众的反叛》。书中对20世纪大众时代的来临以及大众的精神面貌作了深刻的剖析,发人深省。
  书中指出,科技和民主的发展使得毫无资质的普通人集体走上公共生活舞台。“他们一方面,生命欲望的自由膨胀,亦即个性自由的伸张;另一方面,却对使之生活得以安闲舒适的造福者丝毫不存感激之情。”因而,他们骄傲自大、安于现状、懒惰颓废。他们以为可以任意而为,无拘无束,不知道义务为何物,并习惯于唯我独尊,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生活的安逸与舒适。他们更像是飘摇的花朵,在经受酸雨的腐蚀!
  而事态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历史必将退步,生活也将倒退到野蛮时代,人类文明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欧洲保守主义的代表,奥尔特加的观点确实有许多偏颇之处,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在充分强调权和自由的高度文明时代,人民的道德状况也相应地随之发展了吗?如果不是,它又会产生怎样的危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著作实际上是在为我们的盲目乐观敲响警钟!
  毫无疑问,道德颓丧、知识贫乏已经是对当代人最沉重的批判。作为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一分子,由此我想到的是,在这种大潮的冲击下,身心发展都还不稳定的青少年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和以往时代相比,他们的道德状况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我又想到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中央台有个访谈节目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叫做“倾听孩子的声音”。节目中,据记者对小学生的大量采访得出,绝大部分的少年都爱看娱乐报纸、娱乐片和武侠片,而不爱看动画片,不爱听大人的话……在他们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受网络和媒体文化的影响,青春期已经开始严重地碰撞了成年期。而受这种碰撞的影响,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他们已经越来越接近奥尔特加对大众的描述:崇尚自由,满足于感官享乐,无价值信仰,反抗传统和权威,张扬个性和自我……
  当然,我们并不能绝对地说以上这些就是消极的道德颓丧。但必须注意的是,所谓物极必反,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没有自由,对感官享乐的向往就是对理性的消解,没有价值信仰就意味着没有精神追求,反抗传统和权威就会导致破坏和散漫,而张扬自我的极端就是傲慢自负、轻视他人、冷漠无情……
  况且,“怎么都行就是怎么都不行,最有个性就是最没有个性,多中心就是无中心,于是,他们是一切而又什么都不是,无须自我思考,不用自我判断,也不自我决定,而只要看风使舵、随波逐流,他人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他人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因此而平静、安全,毫无风险。”结果,他们除了关注自己生活得是否安逸外,对什么都漠不关心。
  同时,正如鲁洁在《教育的返本归真》中所提到的:“20世纪的一切都说明人类患上了‘分裂症’。在物质方面人类已达到造物主的水平,几乎已经无所不能,可以无所不为;但是在精神和道德发育方面,在自我认识、自我把握等方面,却是如此的发育不良,水平低劣。有人说得好:当代的人有太多的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人的发展如此的不平衡与畸形,这就使人类处境特别危险,就像一个刚满几周岁的孩子拿起一把子弹上了膛的手枪。”这一比喻很妙,也和奥尔特加对大众时代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处。而已经开始碰撞成年期、成为小大人的青少年,成人世界的影响已经广泛地波及到他们身上,其患上“分裂症”的几率也许更大。
  面对这样一种危机状况,我们时代的教育又应该作出怎样的回应?应该给这些幼嫩的花朵安个什么样的家?
  
  教育应付出怎样的努力
  
  1.我们时代的教育应该以什么为中心
  学生的道德状况产生了这么多的危机,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看到,与学生发展联系最密切的学校教育依然对此熟视无睹,依然照着老套的思路和步骤按部就班。这一点,内尔·诺丁斯也有所论述:“(学校对社会的变化)虽然不是无动于衷,但反应迟缓,而且只局限于技术层面”,对学生心理发生的深刻变化却似乎从来没有列入考虑范围内;同时,“目前,学校里的课程几乎完全围绕着学科知识来安排,而且这种组织毫无章法,以至于知识都被那些所谓的事实和技巧所淹没”。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因而也就无法学习事实和技巧背后的精神品质。这一点直接导致了大众的精神面貌:只满足于科技成果带来的便利,却对科学精神一无所知;只关注自我,对他人和社会毫无兴趣!这样下去,其对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
  因而,面对这种深刻的道德危机,许多教育家发出了自己的呐喊。美国的内尔·诺丁斯就为我们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和奥尔特加的观点有相似之处,诺丁斯认为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深层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描述现状,后者更侧重于为教育发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学校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
  而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只有拥有对自己、他人、社会、自然和知识的关心态度,才能充满兴趣、满怀爱心地投入到对人文和科技的学习中去。
  由此看来,关心实际上包含着更多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是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学会关心实际上就是让教育回归到本真状态——“既教人怎样生存,又导人为何而生存”。在这种本真的奠基下,教育才能更准确地涉及表面的知识传授,从而引导人更好地生存。而围绕这种本真的,正是道德教育。
  2.学校教育如何实现德育中心
  学校教育应该重新回到以德为本,可是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落实这一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应该教学生“关心”什么样的品德。因为我们知道,时代是发展的,道德内容也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把握那些人类的终极道德标准,更要看到时代赋予道德的新含义,认真把握这些变化,为当代学生的道德发展注入时代的血液。
  由此我想到一个例子:一名学生用比标准答案更简洁的方法解答出了一道数学题,可老师却说错误。理由是“我们做教师的不光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一道数学题怎么解答看来是一件小事,可任其随心所欲下去就不得了了,尤其对一个女孩子来讲,安分守己更为重要”。这段解释在我们看来是荒谬无理的,觉得这位老师应该去补补道德课了。但实际上这样错误的道德判断却经常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而犯这些错误的老师却从来都是理直气壮的。
  同理,青少年的道德危机必须引起重视。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彻底否决他们的所有新观念。诸如,对自由和个性的认同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得到肯定的,关键是怎样把握认同的“度”。这就需要教育者拥有深刻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引导方法。
  其次要懂得怎样引导学生。为了避免再犯上述例子中的错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之前,首先要自己养成关心的态度,关心时代的变化,关心自我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发展……
  因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
  如果破坏这种关系,将自己孤立在世界和学生之外,那么学生将很难感受到教育的存在。
  同时,要摈弃以往纯粹的道德说教和训练等方法,更广泛地调动一切德育机会,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漫无止境的说教和枯燥乏味的训斥并不能给学生带来令人满意的德育效果,尤其在面对崇尚感官享乐和反抗权威的青少年面前,我们要以他们认同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在这一点上,“毕姆小姐的学校”案例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这所小学里,学校的办学宗旨在于“教人如何懂事——教授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因而,一切都是围绕着学生品性的培养而进行的。环境的温馨、教师的和蔼、同学的亲切……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方法去体验盲人、聋哑人、瘸子的不幸,既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更使他们养成了坚强、容忍、诚实、信任等等品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是快乐的。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因为“态度以及其他思想活动至少部分由经验决定”。对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道德的理性认识容易记住,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却很难通过纯粹的说理来养成。“一个人即使懂得不少道理,也有善良的意愿,若不付诸行动,不仅无助于他人、群体和社会,其本人也得不到深刻的体验,难以形成理性的判断力。”
  我想这些解释对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启发。社会实践、亲身参与、角色扮演……这些方法实际上也是将自己与他人和外部环境相联系、付出关心的一种表现。在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下,学校的德育面貌会焕然一新,学生的精神世界会得到更深刻的发展。而学生只有在愈加完善的道德品行中才能获得对世界更清醒的了解,对知识更深更正确的渴求。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将德育置于根基位置的道理很明显。可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得到大家公认的道理在实际推行中却屡屡受挫呢?又为什么说教和训练这些漏洞百出的方法在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中盛行了这么长时间,而且仍然没有低头的趋势呢?这恐怕需要做另一番深刻的探讨。
其他文献
年初两会上,人大代表批评三十年来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超越了教育内部的变化,这些还余音绕梁。而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掷地有声。前者反映的是人民大众的心声,后者表现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可动摇的决心。智慧的教育是顺势而上的教育,智慧的教育应该让教育改革由会场走进课堂。  教育是行动的科学。记得一位智者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受教育者由自
一、两个真正可看可学的培训  案例1:以“动态”来呈现培训内容和形式  前不久,笔者在上海中福会少年宫,见识了这样的培训:国际合唱联盟副主席、澳大利亚著名指挥家、教育家、上海学生合唱团艺术总监史蒂芬·李克(StephenLeek),为近百位长三角地区音乐教师亲授课程,为学员提供别具一格的指导,并带来了最新的国际合唱动态和信息。这位大师的指导培训,可用“手舞足蹈”来刻画,几乎是在“动态”中完成的,坐
我们的愿望是能办成这样一所学校———“校园里,孩子们尽情地释放着童年的荷尔蒙,或爬树,或搭个小窝,或捉条小虫子……树阴下,孩子们或坐,或立,或依,轻轻地交流着,沉静地阅读着,会心地微笑着……运动场里,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着,或打篮球,或踢足球,或演绎着白泉民俗活动,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阅览室、机房、科学室、书法室等都有孩子们的身影。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用心地播撒着爱心、热情,用责任心构筑起了校园文化的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三个课时,三步训练”的作文教学尝试。反复的教学实践,已经显示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第一课时,准备素材、尝试习作  1.准备素材。我们提出了“准备”。这里的“准备”就是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在进行作文课之前提早安排,让学生及早地进入生活,观察事物,学会从生活中收集内容。如,学完了《只有一个地球》后,我布置了:看———“看一看”身边的地球资源:水、土等;读———
课程改革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课程改革实践却仍然举步维艰,这种情况在普通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理念的更新到实践的革新,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沟壑,可能主要是三个原因导致的:一是课程改革的深入会导致高中教育教什么与考什么的分离;二是课程改革不仅仅改了教什么,同时也对怎么教提出了挑战,直接表现为传统课堂很难容纳多元的课程体系;三是课程改革中新设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冲突,如果新课程只做加法,就会冲淡传统课程,导致两
学校文化力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人本力量。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表明:强大的学校文化力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及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协调着学校与外部生态的互动,塑造着学校的社会形象。那么,在学校文化力建设中要蓄怎样之力,才能铸学校之魂呢?    传承校史厚重力    校史对推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要充分
顺德区乐从中学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新城区中心,坐落在中国家具商贸之都———顺德区乐从镇,校园毗邻佛山奥园,南靠佛山一环线,可远眺东平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顺德区乐从镇政府投资建设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  乐从中学前身为原沙滘中学,建校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建校至今,历经沧桑。凝聚几代人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乐从中学奋发图强,争创一流名校,成功跻身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列,连续多年创造顺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是一所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中学,在坚定推行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学校大力加强“精·和”文化建设,实施特色课程,实现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推动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文化是立校之本,特色之源。秉承传统,凝练历史,面向未来,学校提炼出了以“精·和”文化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即精细的学校管理,精良的师资队伍,精心的教育教学,精致的校舍设施,和谐的办学环境,全面的教育质量。  精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在其中,学而不厌,尤其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一、大胆鼓励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艺术的表现,语言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动力。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语言的力量往往是惊人的。  一天,我在上六年级篮球课时,得知该班在早几天和另一班进行了一场篮球比赛,以几分
只有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掌握知识,自身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真正畅游于数学学习的殿堂。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节的实际教学案例,阐述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中的第一节内容。这个章节是学生在对对称轴和平移学习之后的又一种图形转变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拓展空间思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