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村民的“愚公”情怀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3月1日,走进被列为自治区“十三五”整村推进扶贫村的藤县象棋镇洛塘村茶山冲,处处都呈现着崭新的景象:3公里多长的环村水泥路已经修好了,通往村委会的10多公里乡村道路已经掘宽;村民通过发展特色种养走上了致富道路;一栋栋漂亮的新楼房拔地而起……近年来,象棋镇洛塘村茶山冲通过政府帮扶和自力更生,多方筹措资金十五万“愚公”修路,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该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近万元,基本实现脱贫致富。
  一年前,茶山冲通往洛塘村委会的10多公里乡村道路,曾是一条羊肠小道,遇到下雨天连自行车都无法行走,严重地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60多岁的退休老党员李深明算过一笔账,当地村民卖100公斤松脂,从山上搬运到公路上,光请人搬运的费用就得几十元。也就是说,当地村民销售松脂、玉桂、八角等农副产品,靠肩挑背磨或用摩托车驮,每年将多出一大笔人工开支。崎岖狭窄的山路,让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村民难以富裕起来。李深明說,他在任村委会干部期间,就有修建水泥路的想法,直到2013年退休,修路也未能实现。看到别的地方路通财通,经济飞速发展,当地村民还“原地踏步”。在他看来,没路,谈何发展?不发展,谈何致富?开山劈路修建水泥路,已经迫在眉睫。
  为什么拥有青山绿水和数千亩已成材的玉桂、八角和松树林,还过着贫困的日子?如何才能把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5年中秋节过后,茶山冲村民在李深明、李英明的热心组织下,开展了一次“如何才能脱贫致富”的户主大讨论。讨论会上,村民统一了“无路必受穷,要致富,先修路”的认识,打消了“等政府拨钱”的想法,决定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发动全村100多名村民集资修路。村委干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带头捐款,很快筹集到资金十五万多元,还采用占地让地、占树砍树、义务投工等办法,促进修建“致富路”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自己的事自己办!”退休老党员李深明说,动口不如动手,为激发村民筹资修路积极性,李深明率先出资1万多元,而且占用了他家几分地,但他不要一分补偿。村委干部李英明也积极行动,拿出现金6000多元支持修路,并每天早出晚归,任劳任怨,上工地参加劳动。李名岳、李勇明、李寿明等村民也纷纷带头捐款。几位热心村民的行动,让全村男女老少看到修路决心和希望,村民热情高涨,纷纷集资修路,年轻人自发参与劳动,村里老少也都过来凑热闹。
  仅有100多人的小山村不等不靠,己集资10多万元要劈山修路的现代版“愚公”精神,感染了社会各界。“他们不等不靠,自筹资金10多万元修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热爱家乡,建设生态乡村。他们的精神值得肯定,我个人带头捐款500元给予支持,并决定由镇里拿出专项资金1万元予以奖励。”象棋镇党委书记李志坚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李书记的带领下,象棋教育组等一些单位也给予捐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广东中迅集团总经理覃勇夫人李小连女士,更是慷慨解囊,为该村捐赠修路款20000元;南宁的伍大伟、金茂厂的黎承健、藤县农村信用社陈勇祥各捐款5000元,洛塘村支书周余勇、主任甘胜新也带头捐款,奉献了一份份灼热的爱心。
  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士气。为赶在2016年春节修好道路,10月中旬,在李深明、李英明的组织下,茶山冲组祖祖辈辈期盼的环村水泥路建设正式启动。
  一车车水泥、沙石源源不断地从外地拉来,在大型搅拌机、挖掘机、几台农用车的帮助下,村民争分夺秒抓紧施工。烈日下,一颗颗豆大的汗珠划过村民喜悦的脸庞,“隆隆”的机器声伴随着村民忙碍的身影,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不到10天时间,就将一条3公里多长,覆盖全村的环村水泥路建成通车。路虽不是很长,但它承载着村民们早日脱贫致富的希望。
  紧接着,大型挖掘机又马不停蹄地昼夜奋战,将村里通往村委的10多公里羊肠小道全部掘宽,并用压路机压实,等待2016年全部铺设水泥路。
  “如今有了平坦宽阔的环村水泥路,我们将告别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日子。”村委干部李英明高兴地说。谈及今后的村中建设,村民们更是信心满怀:“路通财通,现在外面的老板可以开车入村收购桂皮、八角,这些农副产品的收购价也随之上升,我们村的资源优势将很快转变成经济优势,实现村民增收致富,部份村民已建起漂亮的楼房。今后,我们还将加大村屯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工作的力度,还将在村里安装路灯,建成灯光球场,安装自来水,努力将茶山冲建成生态乡村,让村里人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选自2016年3月9日《广西日报》
其他文献
记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与佛语“慈悲为怀”异曲同工,能潜心悟之,终生受用。  入冬了,面对一时还暖和着的天气,南方的树还这般的碧绿蓊郁,想看一片枯黄的叶子飘飞还真难以看到,自己的懂得,拥有了尊重和敬畏,却不知慈悲如何升起,如何将名题入怀。正在心里思量着呢。  清晨,所处的海景凝望中,微风轻轻拂过的红树林的上空,几只飘落的白鹭,让我读到了一个“喜”字和一个“爱”字,那么心中拥有了喜爱,你
期刊
3300年前的“盘庚迁殷”,因写入中学历史课本而妇孺皆知。当我有机会走近殷墟,触摸历史沧桑时,更被其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所震撼所折服。在殷墟的每时每刻,都让我领略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与伟大,深感生活在这样一个文明国度而骄傲而自豪!  “一片甲骨惊天下”。公元1899年秋,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开了殷商古都的神秘面纱,把一个“一城之内尽是宝”的灿烂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让世人知道八大古都之一的
期刊
人间四月,最美的季节,就这样,伴随着温柔的春风、绵绵的春雨,款款的向人们走来了。  不知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是否已经漫山遍野的在盛开,浪漫、张扬着美丽的春天?现在,疫情还没彻底结束,人们还带着口罩,抗疫管控还在继续,清明节,不能如往年,举家相聚,踏春扫墓。  可是,心中的怀念,是早就泛起了涟漪了的!  站在卧室窗边,遥望北方,一边是蜿蜒千里的一路向北的铁路线,一边是点缀在田野间、公路边的房舍山峦。这
期刊
一条发源于江西修水的古老河流———汨罗江,流经湖南省平江境内腹地后,朝来夕往,从东至西,犹如酣睡婴儿,最后安安静静地躺在洞庭湖怀中。它虽然绵延253公里,却如普通江河一样,只是默默滋润着两岸肥田沃土,没有什么特别令人垂青的地方。在江海中,它只是一泓清水;在名川中,它也只是一支涌流。然而,它却因为凝固了一个不朽灵魂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人们对汨罗江怀有深深敬意。  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正是民
期刊
尽管南方四季轮回并不明显,但当我们从忙碌中回过神来,早晚的丝丝凉意,便让人感到秋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  屈指算来,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已近四十载,但故乡泥土芳香犹如纯真初恋,依然珍藏心间,成为梦里抹不去的乡愁。而此时,最令游子魂牵梦萦的莫过于故乡那胜似丹青的瑰丽山水。每当此时,我就会情不自禁放下手中琐事,回乡陶醉一番,让喧嚣、疲惫、繁杂的心灵,浸润在无边旷野里,任凭秋风撩起衣角,吹乱头发,放逐思绪,
期刊
如果说,人生犹如一本书,那么中年人的大学生活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把人生比作是一台戏,那么中年人大学生活更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出生到消逝的长途旅行,那么已是中年人而再拥有大学生活,便可以看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我的大学梦止于一段贫困的家庭历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我和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样,为了跳出农门捧上“铁饭碗”而早早地选择报考了中专,因而与大
期刊
弟弟在常州做吊装生意,前后共购进三辆吊车,总价近千万,日销费巨大,兼之现在做生意帐期越来越长,资金运转常常捉襟见肘,昨天打电话,问我手头有钱没,周转下。我毫不犹疑,以最短时间将手头能筹的现金划啦划啦打了给他。  如飞岁月中,有时想起弟弟,总有种酸酸的感觉,弟弟和我相差一岁。小时家贫,弟弟总把好的东西留给我,弟弟性格飞扬,聪明剔透,而我文静而稍显木讷,有事弟弟总冲在前面,乡亲们总不免啧啧连声:哟,这
期刊
黎明,寒风透背,锣鼓惊醒了村庄。摇曳的烛光中,人们将表伯的灵柩抬出家门。  村头的路中间,摆放一张四方桌,两米之外,就是表伯沉睡的棺木。我们一帮“后家人”眼含热泪,跪在棺木前,伴随着师公的祷告,烧着纸钱,将一勺勺醇香米酒洒入土地。我和另外一人打开布包,各自取出一枚鸡蛋,轻敲碎打,烛光映衬下,蛋黄晶莹剔透……  按我们当地的传统风俗,这是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最后告别,这个仪式中,若没有拿到“后家人”的
期刊
!自霜降而至,明显感觉气温由凉变冷了。特别是晨起,迎面的风不再是深秋的凉爽,而是令你寒颤一抖。  因重感剧咳,我昨晚一夜都在半梦半醒中度过。被七点的闹钟叫醒,昏沉沉地赶紧爬起来,怕上班迟到了。回过神一想,好像今天是周六,上班综合症!  此刻,窗帘缝泻入一缕晨光正一星星一点点慢慢移落到我的床头,令晨起发冷的我温暖了许多。  好想再睡一会儿,但不能奢望,还要煮早餐、买菜,牵着小狗嘟嘟出去拉屎拉尿…… 
期刊
一  月光皎洁的夜晚,我和哥哥围坐爷爷膝下猜谜语,“上边岩,下边岩,岩缝流出牛奶来。”我们猜来猜去猜不对,爷爷听了呵呵笑,指着阶前悄悄问:“看,那是什么?”我和哥哥怔了怔,随即抢着回答:“石磨。”爷爷告诉我们,这盘石磨是太公传下来的。  俗话说:“买田看塘,娶亲看娘,嫁人看磨。”儿子到了娶亲的年龄,太公想錾具石磨,早些迎儿媳进屋,却苦于没有合适的磨石。老家湾湾皁皁不缺石头,但多是见风消、粉砂岩,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