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作为必修课程已走进中小学课堂,但因没有专职的书法老师,很多语文老师兼职书法教学。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处理好书法课和语文课的关系,让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关键词:语文课程 书法教学 审美素养 相辅相成
2015年,书法作为必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自此,各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举措,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开展。但书法课程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校园以来,语文课程承载着书法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师兼职书法教学,因此,妥善处理好书法教学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书法教学的效果。只有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书法教育对学生书写能力、审美能力的作用。
写好汉字,是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原始的共同目标。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精髓,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的“写”就指向汉字的书写。如汉字“孝”字,《说文解字》解说为:“善事父母者,從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一个“老”,一个“子”,两个字组合成“孝”。“老”字,它也是个会意字。上面一个土,一撇,底下是一把匕首,人老以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随时都有可能得病夺走老人的生命。所以说老人是弱势群体,时时刻刻都像有一把刀,威胁着生命。这时,假如你有一个或几个好儿女,有孝心的儿女,站到匕首位置,这字就变成了“孝”,时刻威胁着你的这把刀就消失了。你会有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幸福的晚年。这就是“孝”。汉字的构造和造词含有智慧,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共同的目标。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如能挖掘汉字文化,理解汉字精髓,一定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进而为全面与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编好教材,是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的共同要求。语文课程有识字写字的内容与要求,书法教材如何配合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在书法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中做到与语文的充分融通,十分必要。书法是汉字书写文化的结晶,是汉字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中,汉字书写教育不可或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学自识字、写字开始。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书法课程需要帮助落实,在书法教材的编写中要给予配合。书法教材编写要体现语文课程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如从生字、难字的配套书写,练习的合理安排,到字词句篇的书写运用,都要满足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做到从书写练习到书法学习的迁移与提升,不能将书法教材视为语文课程的辅助用书,书法教学中教材的使用既要保持与语文课程的同步配合,又要体现书法教材与教法自身的特点。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的共同实施者。语文课程是书法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具有书法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师是书法课程的主要承担者,要主动承担起书法教育的责任。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与态度作为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贯穿始终。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二要让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写字态度,形成爱惜文具、书写整洁的习惯。三要通过书法教育,让学生在一笔一画训练中形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专心致志的良好心理品质。另外,必须正视的现实是,虽然近年来书法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但因为多数中小学书法课程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专门设置书法教师岗位的学校少,导致书法专业人才不能顺利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有意开设书法课程的中小学难以配置专业教师,导致书法教育“两头难”。居于此,将语文教师培训成为书法教学的主要承担者,显得既必要又可行。
语文与书法,在相辅相成中共同促进。语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融人书法艺术,一可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二能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如果语文教师有良好的书写示范能力,还可将一些经典诗文写成书法作品,作为艺术欣赏材料,甚至成为学生书写范本,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如果将带有作者生命意识的书法作品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直接面对带有作者“体温”的书法图像,遥想古人挥运之时,感受古人生命意识,面对作者手迹,仿佛与古人零距离对话,无疑是亲近古人最好的方式,比面对冰冷的印刷体文字要有意味得多。合理地将书法资料用于语文课堂,一方面为语文教育中进行书法教育提供可能,另一方面也为语文课堂延展教学视域,赋予艺术色彩。《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书法教育目标有三个关键词:书写技能、审美素养与文化传承。传统语文中汉字的书写技能教育理应成为写字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教育也可得到强化,但审美教育的重担却落在了书法艺术教育中。从书法艺术教育的角度出发,汉字书写教育不仅是一项基本技能教学,还必须从美育角度出发,随时渗透审美教育内容。尤其是书法教育明确为以书写毛笔字为主体的教育,毛笔书写的实用功能已经退化,审美功能日益得以突出。毛笔书写中的笔法、字法训练,即书写的用笔技巧与汉字结体教学还主要属于书写技能教学的内容,但章法、墨法的教学就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了。如果书法教学由语文教师兼任,除对语文教师的书写技能进行培训提升外,提高其审美能力与素养也十分必要。如果将书法教学从语文课程中独立开来,由书法教师承担则在做好书写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同时,需要与语文保持相应的难度与进度,配合做好识字和写字教育。至于汉字文化传承,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可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语文与书法,语文课程与书法课程,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割分的,很好的处理好而这之间的关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学习的魅力,得到艺术的熏陶,让语文课程越来越有灵性,让书法教学越来越有温度。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10.1
[2]秦永龙.练字的关键在于方法要正确.中国教育报.2011.10.25
[3]王林喜.对初中汉字文化基础课程的实施意见.语文教学通讯.2012.11
[4]万应均.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关键词:语文课程 书法教学 审美素养 相辅相成
2015年,书法作为必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自此,各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举措,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开展。但书法课程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校园以来,语文课程承载着书法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师兼职书法教学,因此,妥善处理好书法教学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书法教学的效果。只有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书法教育对学生书写能力、审美能力的作用。
写好汉字,是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原始的共同目标。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精髓,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中的“写”就指向汉字的书写。如汉字“孝”字,《说文解字》解说为:“善事父母者,從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一个“老”,一个“子”,两个字组合成“孝”。“老”字,它也是个会意字。上面一个土,一撇,底下是一把匕首,人老以后,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随时都有可能得病夺走老人的生命。所以说老人是弱势群体,时时刻刻都像有一把刀,威胁着生命。这时,假如你有一个或几个好儿女,有孝心的儿女,站到匕首位置,这字就变成了“孝”,时刻威胁着你的这把刀就消失了。你会有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的幸福的晚年。这就是“孝”。汉字的构造和造词含有智慧,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写好汉字,是语文教学与书法教学共同的目标。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如能挖掘汉字文化,理解汉字精髓,一定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进而为全面与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编好教材,是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的共同要求。语文课程有识字写字的内容与要求,书法教材如何配合语文课程教学的需要,在书法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中做到与语文的充分融通,十分必要。书法是汉字书写文化的结晶,是汉字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中,汉字书写教育不可或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教学自识字、写字开始。识字写字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书法课程需要帮助落实,在书法教材的编写中要给予配合。书法教材编写要体现语文课程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如从生字、难字的配套书写,练习的合理安排,到字词句篇的书写运用,都要满足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做到从书写练习到书法学习的迁移与提升,不能将书法教材视为语文课程的辅助用书,书法教学中教材的使用既要保持与语文课程的同步配合,又要体现书法教材与教法自身的特点。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和书法课程的共同实施者。语文课程是书法教学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具有书法教学的能力。语文教师是书法课程的主要承担者,要主动承担起书法教育的责任。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与态度作为书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贯穿始终。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二要让学生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写字态度,形成爱惜文具、书写整洁的习惯。三要通过书法教育,让学生在一笔一画训练中形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专心致志的良好心理品质。另外,必须正视的现实是,虽然近年来书法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但因为多数中小学书法课程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专门设置书法教师岗位的学校少,导致书法专业人才不能顺利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有意开设书法课程的中小学难以配置专业教师,导致书法教育“两头难”。居于此,将语文教师培训成为书法教学的主要承担者,显得既必要又可行。
语文与书法,在相辅相成中共同促进。语文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融人书法艺术,一可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二能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如果语文教师有良好的书写示范能力,还可将一些经典诗文写成书法作品,作为艺术欣赏材料,甚至成为学生书写范本,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如果将带有作者生命意识的书法作品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直接面对带有作者“体温”的书法图像,遥想古人挥运之时,感受古人生命意识,面对作者手迹,仿佛与古人零距离对话,无疑是亲近古人最好的方式,比面对冰冷的印刷体文字要有意味得多。合理地将书法资料用于语文课堂,一方面为语文教育中进行书法教育提供可能,另一方面也为语文课堂延展教学视域,赋予艺术色彩。《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书法教育目标有三个关键词:书写技能、审美素养与文化传承。传统语文中汉字的书写技能教育理应成为写字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传承教育也可得到强化,但审美教育的重担却落在了书法艺术教育中。从书法艺术教育的角度出发,汉字书写教育不仅是一项基本技能教学,还必须从美育角度出发,随时渗透审美教育内容。尤其是书法教育明确为以书写毛笔字为主体的教育,毛笔书写的实用功能已经退化,审美功能日益得以突出。毛笔书写中的笔法、字法训练,即书写的用笔技巧与汉字结体教学还主要属于书写技能教学的内容,但章法、墨法的教学就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了。如果书法教学由语文教师兼任,除对语文教师的书写技能进行培训提升外,提高其审美能力与素养也十分必要。如果将书法教学从语文课程中独立开来,由书法教师承担则在做好书写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同时,需要与语文保持相应的难度与进度,配合做好识字和写字教育。至于汉字文化传承,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可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语文与书法,语文课程与书法课程,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割分的,很好的处理好而这之间的关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学习的魅力,得到艺术的熏陶,让语文课程越来越有灵性,让书法教学越来越有温度。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10.1
[2]秦永龙.练字的关键在于方法要正确.中国教育报.2011.10.25
[3]王林喜.对初中汉字文化基础课程的实施意见.语文教学通讯.2012.11
[4]万应均.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