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数学新教材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新教材,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博得了教师们的好评。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和新教学大纲,在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1、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因此,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3、采用实际问题引入,强调数学应用意识。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4、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通过阅读,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2、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章前图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当然,如果你把这些素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效果就会更好。
  
  三、传授知识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抛弃“高分低能”,讲求知识与能力并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强调过程,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当然强调探索过程,也要处理好时间问题,因为强调探索过程,也就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发展、创新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期效应",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
  
  “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设置的,它是我国教材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受功利主義的影响,也是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一部分内容采用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学生的星期天、寒暑假,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就做好自己假期的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安排课时进行交流,论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学生写出了一些比较象样的学习报告、小论文等。为了不削弱这部分内容,我把这一研究思想方法运用到平时作业的布置上,例如:找出求定义域的不同题型并解答;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不应只是停留在观念游戏上,而应该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际中,真正做到通过课程改革引发实际教育教学中思想、观念、方法等的改变,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所谓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从网络课程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课堂的教学,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二是把网络课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一、网络课程的特点    1、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它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广泛的传播面。网络信息通过
期刊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一个人的成功,仅靠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与他人的交往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在当今中国社会,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核心,使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执拗等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合作能力,不会协商,幼儿合作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对幼儿进行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历史科起着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共识。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不重视,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第三,从教学的角度看,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过时,手段单一,教学方式死板。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压式的教学模式越
期刊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普遍偏差,咎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没有认清数学的实质。“科学技术的基础是应用科学,而应用科学的基础是数学”。这一论述揭示了数学在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数学作为从量
期刊
内容摘要: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各个领域都在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更应该扛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祖国社会事业建设的后备军。  关键词:创新教育 人才 主题    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各个领域都在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更应该扛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
期刊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生理、心理及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它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化学科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构成因素之一。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化学科学的知识水平、能力、思想水平和品质。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期刊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归根结底决定于国民素质,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培育好跨世纪接班人的根本。素质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确立正确的教育觀、质量观、人才观。而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含性很强的学科,既富有工具性,亦有教育性和发展性,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情操,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应以全面提高学素质为己任。  多年来,本人一直在一线教学,为全面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目标进行了如下规定:“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针对现状,依据课标要求,笔者在提高讲评课实效性方面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充分发挥自主    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施政的重要目标。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举措。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我们思想品德课老师怎样在新课改形势下实施创新教育呢?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交流
期刊
所谓创新,就是推陈出新,而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挖掘学生的创新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呢?    一、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创造欲    创造力来自于对理想和未来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入迷,来自于忘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