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新品种年度差异分析——基于国家油菜区域试验视角谈谈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从九江点国家(长江中游)油菜区域试验数据着手,筛选适合九江地区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方法]以2012、2013年连续2年参试的19个品种为材料,着重从农艺性状与产量两方面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部位和每角粒数的T值分别为0.258和0.092,除这2个性状在不同年份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余所有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大部分经济性状随年度变化明显;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同油杂2号连续2年均达到极显著增产效果,H29J24品种2012年增产极显著、2013年增产显著,其余品种均表现不稳定增产。[结论]连续2年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新品种同油杂2号是最适合江西九江地区生产推广的高产品种。
  关键词 长江中游;显著差异;區域试验;油菜新品种
  中图分类号 S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5-060-02
  Analysis on the Annual Differences of New Carieties of Rapeseed—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Rapeseed Test
  JIANG Manxia,GAO Bingke,LU Liejian et al (Jiu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ujiang,Jiangxi 332101)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screen the new varieties of high yield and quality rapeseed suitable for Jiujiang area from Jiujiang point countries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ata of rapeseed regional test in hand.[Method]Two consecutive years tested the 19 cultivars in 2012 and 2013 as materials,mainly from two aspects of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analysis.[Result]The agronomic trait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 value of the branch position and number of seeds per silique were 0.258 and 0.092,in addition to these two traits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year,all the other character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indicating that most economic traits changed significantly with annual variation.The yiel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ame oil mixed No.2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hadvery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yield,the yield of H29J24 varieties was very significantly in 2012 and significantly in 2013.Other varieties showed instability increase.[Conclusion]Two consecutive years of test data showed that the new varieties of the same oil mixed No.2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high yielding varieties in Jiujiang area.
  Key words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Significant differences;Regional rapeseed test;New varieties of rapeseed
  作者简介 江满霞(1972- ),女,江西九江人,高级农艺师,在读硕士,从事油菜杂交遗传育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150104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约6.67×106hm2,年总产超过1 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特别是长江流域,其每年油菜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分别占全国80%以上[1]。九江地区沿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及适宜地理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期,冬季不甚寒冷,一般的冬性油菜能够安全越冬,所以,九江油菜种植的面积占江西省种植油菜面积的近25%,达12万hm2以上。为此,九江油菜品种用什么品种既能丰产稳产,又适应性抗逆性好,是科研人员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油菜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实行国审和省审制度[2]。九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就被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选为国家油菜区域试验(长江中游)组承试基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作为江西省区域性代表,承担国家油菜区域性试验。该研究从九江点2012、2013年国家区域试验的2年续试品种19个(包括对照)中,试图从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年度、品种、环境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得出适合各地区生产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具佳的品种,为今后生产推广示范提供依据[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2与2013年连续2年参加国家油菜(长江中游)区域试验续试品种,品种分别为中油杂2号(CK)、同油杂2号、F0803、SWU09V16、F8569、圣光87、新油842、9M415、国油杂101、丰油10号、中农油11号、两优699、GS50、9M049、H29J24、 C1679、11611、T2159、CE5等共19个品种。
  1.2 试验方法 将该19个品种在九江点连续2年的重要农艺性状分组T测验,分析哪些性状在不同年份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哪些性状在年度间比较稳定。将该19个品种在九江点的产量表现作方差分析,再与对照中油杂2号作LSD检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分析,最终得出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农艺性状的独立样本检验
  将参试材料在2年间的数据分为2组,进行T测验,结果表明(表1),分枝部位和每角粒数的T值分别为0.258和0.092,除这2个性状在不同年份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余所有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选育杂交时,因为分枝部位、每角粒数属于遗传相对稳定变异较小的性状,是对环境较适应的性状,每角粒数又是产量构成因素,所以应重视它们对单株产量的基础作用,分枝部位的稳定遗传,可以有目的在选择适应机械化收割的品种时,选择分枝部位稍高、主茎强壮的品种[4]。
  2.2 产量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表2)可以看出,2012年19个品种(组合)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以下继续作多重比较。对照CK为中油杂2号,试验目的是比较各品种与对照的优劣,故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以2012年19个品种小区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所有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其中F8569、F0803增产不显著,圣光87、GS50、CE5、9M415增产显著,其余品种增产极显著(表3)。
  因变量假设方差FSig.tdfSig.(双尾)平均差标准误差
  95%的置信区间的差异
  下限上限
  通过方差分析(表4)可以看出,2013年19个品种(组合)间達到极显著差异,以下继续作多重比较。对照CK为中油杂2号,试验目的是比较各品种与对照的优劣,故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
  以2013年19个品种小区平均产量进行多重比较,除了同油杂2号与对照差异极显著、H29J24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其中比对照增产的有同油杂2号、H29J24、F0803、GS50、两优699、F8569、中农油11号,其余均比对照减产。
  综观该19个品种2年产量水平,2012年平均产量水平明显低于2013年,但19个品种均比对照增产的有同油杂2号和H29J24,其中同油杂2号2年均表现极显著增产。
  3 结论与讨论
  (1)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分枝部位和每角粒数的T值分别为0.258和0.092,除这2个性状在不同年份间未达到显著差异外,其余所有性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大部分经济性状随年度变化明显。
  (2)同油杂2号连续2年均达到极显著增产效果,H29J24品种2012年增产极显著、2013年增产显著,其余品种均表现不稳定增产。连续2年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新品种同油杂2号是最适合江西九江地区生产推广的高产品种。
  (3)该研究仅利用一点两年试验数据,同时各性状相关分析利用表现型相关,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结果,更进一步利用需进行各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油菜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
  宋稀,刘凤兰,郑普英,等.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9):1800-1806.
  [2] 张芳,赵永国,谷铁城,等.2001-2010年国家审定冬油菜品种的产量与主要性状分析[J].中国油料学报,2012(3):239-244.
  [3] 俞琦英,刘凤兰,张冬青.2000-2009年中国冬油菜区试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的演变[J].中国农学通报,2010(16):119-123.
  [4] 王美琴,杜月键,孙永玲.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4(3):213-215.
  责任编辑 黄小燕 责任校对 李岩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运豆101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并总结了运豆101的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豆;品种;高产;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5-050-02  Breeding of Soybean New Variety Yundou 101 and Highyield
期刊
摘要 2011~2014年,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母本机插秧技术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并在湖北省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种子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文章对母本机插秧在该组合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加快机插秧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的推广。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母本机插秧;丰两优香一号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
期刊
摘要:以“火腿肠中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测定”为主线,设计了由三个相互关联,前后链接一体的综合研究性实验板块:脂肪含量的测定、淀粉含量的测定、蛋白质的测定以及相应的计算及讨论,尝试对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食品分析实验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实验综合设计能力和强化技能训练。  关键词: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
期刊
摘要  [目的]应用3T3L1前脂肪細胞株,分析红景天提取物(Rhodiola rosea L. herb extract, RRLHE)对3T3L1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方法]使用油红O染色法对红景天提取物干预分化的细胞进行评估并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分化程度。通过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来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
期刊
摘要 总结了玫瑰花在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反应及特点,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基于这些特点,提出对未来花卉在水分胁迫下研究方向,为发展基于水分胁迫下精准灌溉系统的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玫瑰;水分胁迫;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 S68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5-010-02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Ros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槭叶秋葵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干旱和水湿的生长对比试验,观察并记录了这2种不同条件下槭叶秋葵的生长、开花情况,并对不同条件下所结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通过试验可知,槭叶秋葵对水分胁迫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而且不同条件下槭叶秋葵所结种子的萌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温;水分胁迫;槭叶秋葵;生长开花;发芽率  中图分类号 S4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水曲柳CBF基因的表达及与生物钟调控的关系。[方法] 利用cDNA 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克隆水曲柳CBF1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对三年生水曲柳幼苗叶片中FmCBF1基因的时间表达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利用R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从水曲柳中克隆得到1个CBF基因家族成员FmCBF1 (GenBank: KJ541508.1),该基因ORF 669bp,推测编码蛋
期刊
摘要 利用可控温室对杂交中籼品种——皖稻153耐高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扬花期遇持续高温条件下,皖稻153的结实率仍达66%以上,明显高于高温敏感品种,且达极显著水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指标也与高温敏感品种达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皖稻153具有较强的耐高温特性。  关键词 杂交中籼;皖稻153;耐高温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期刊
摘要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生产杂交种的主要授粉控制系统是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系统。在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优良恢复系的准确选育至关重要。 主要综述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种质及恢复系的利用、遗传方式、生理生化研究,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棉花育性恢复基因的克隆和PPR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棉花;育性恢复基因;遗传定位;PPR基因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养分含量作为组配良种的依据的可行性。[方法]在大田试验中,采集60份花期接近的玉米自交系的花粉,测定其氮和磷含量,通过频数分析明确其氮、磷含量的集中性和变异性的特征。[结果]花粉含氮量的变异系数(9.05%)明显低于含磷量(17.66%)。郑单958和凤糯2146的父本自交系的花粉的含氮量与含磷量均相对高于其母本自交系,但其中只有花粉含氮量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