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实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活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举重轻重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在科学素养中,科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中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教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同时,笔者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科学实验;学生思维
  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获取科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防止课堂陷入“实验有余,思维不足”局面。
  一、巧设实验,引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做好课前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白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前面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沉浮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所以引导关注液体本身对沉浮的影响是本课学生思维落脚点。
  本课导入巧设演示实验,教师出示两杯液体A液和B液(A液多,B液少),两个马铃薯(一大一小),演示:把小的马铃薯放入A杯、大的放入B杯液体里,学生观察:马铃薯在A液沉、在B液浮。
  生:咦!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小的在水量多的液体不是更容易浮起来吗?
  生:老师!两个马铃薯不一样。
  ……
  教师又用同一个马铃薯实验,放入A液和B液中,沉浮结果一样;将两杯液体加到一样多,放入同一个马铃薯,结果仍然不变。这样学生思维点已经集中转移到了“这两杯液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教师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就更能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要寻找原因的欲望。
  二、精设问题,促进学生思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体现。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他人,无论问题来自何方,都必须与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相符。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教师演示后提出问题:“我们后面用的马铃薯是同一个,液体的量是相同的,烧杯的大小也是相同的,那么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呢?”
  生抢着说:液体不同!A杯是清水,B杯中是盐水。
  这时此时教师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具体问题:“怎样证明A杯是清水,B杯里装的是盐水呢? ”
  生:用火烧;
  生:用嘴尝;
  生:用鼻子闻一闻;
  生:放在太阳底下晒;
  ……
  学生在提出各种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方法都可行吗?哪种更科学?用嘴尝和用鼻子闻都有危险,太阳晒效果太慢,用加热方法比较科学。
  师:如果是清水加热后有什么现象,盐水呢?
  生:清水水分蒸发,没有物质留下;盐水会有白色晶体出现。
  师:有加热后有白色物质出现就一定是食盐吗?
  生:不一定!也又可能是味精,小苏打……
  师: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鉴别!怎么鉴别?
  ……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再加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加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在科学认识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会更加有效。
  三、开放探究,拓展学生思维
  “我听说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动手做,不论是在哪个知识领域,都能直接促进大脑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小学科学教学,更应该坚持实验探究为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动起手来,增加经历,这对学习理解学生科学知识,思维拓展起到重要推动。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通过前面探究,学生发现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那么在接下来第二个探究活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探究材料尽量开放,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是食盐,白糖,味精或小苏打等,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不单只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还有盐糖水、苏打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这一有趣的发现。
  学生实验成功了,探究还未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往杯里继续加盐或其他物质,马铃薯会浮得更高?”、“怎么让浮起来的马铃薯沉下去?”进一步开放思路和探究,激起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
  教学活动必定与学生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科学探究能力更与思维能力相伴,寻求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是培植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将科学思维培养贯穿实验教学始终。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中要努力尋求科学的活动规律,把握科学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会用课堂上学到知识,探索新疑问。
  参考文献
  [1] 姚赟莉.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8,(12).
  [2] 郭瑞海.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科学课,2017,(05).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在开展基础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也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德育发展状况。因此,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德育品质的教学。而相对于传统单向讲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体验式参与的形式进行中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在直观情境中,感受其中的德育内容,从而满足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体验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而文本细读这一方法恰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古诗词文本中的诗意,增强学生主体的体验。因此,本文从直面文本,品读句意;还原场景,引申含义;揣摩深意,体悟情感三方面对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三年级语文课的寓言内容教学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三年级语文课的寓言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语文课寓言教学的价值,其次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三年级语文课的寓言内容教学的有效方式,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三年级;语文课;寓言教学;有效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育教学需要具备实效性,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寓言为一项重点的教学内容。所谓的寓言,其主要是古老文学
期刊
摘 要:进入高中后从学习的量到难度上都有所增加,导致部分学生畏惧数学,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觉得太难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也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向导。因此解决学习问题,首先得让学生感兴趣。而要有兴趣必须亲自参与进去。  关键词:学生兴趣;数学学习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基点而形成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提出,教学认识过程是认识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凭借自己原有认识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实施力度得到不断地加强,其中素质教育理念也因之而逐渐得到了良好的普及,成为了当下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素质教育,简单概括来说,指的是学生能够在知识的学习之余,其自身修养和内涵亦能够因此而得到良好的提升,换言之,可称之为对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本文的论述内容即在于此,并依托于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为例,对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作出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期刊
摘 要: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与追求新鲜事物的成长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积极组织“玩中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与生动形象的娱乐资源来保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在“玩中学”中摸索出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将从积极引入数学教育游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数学活动三个角度分析小学数学实施“玩中学”教学理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但是练习作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地位没有改变。而新时期的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层次性,同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从而扩展学生思维。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练习;趣味性;差异性  练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和学习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练习是否有效是决定一节数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期刊
摘 要:汉字的认识和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前提。所以,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但在当前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多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因此,改进和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将从增加趣味、帮助学生记忆,结合生活、在实践中学习这两个方面出发,分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等教学理念在许多学校和学科中开始应用,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功。一是我们不难看出大众对于中学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传统的被动式灌输式教育模式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倦心理,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此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关注学生需求和爱好,增加教学手段和趣味性内容,营造趣味校园等策略。分析各类教学手段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主流,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小學数学教学实践探究”为题,以利用网络环境,创设学习情境;借助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思考;依靠网络连接,拓展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