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钱是身外之物,但是俗语又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其实在每一段人生经历中,或长或短地都会有一段为钱奔波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挣钱和花钱就是生活的主要内容。
翻开随便一篇都市报纸,至少有一半的内容在教人们如何挣钱花钱,其中既有有理性的理财建议,同时也有为推销产品而伪装自己态度客观的软文。其实如何理性地花钱这个命题在经济学的学者中是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论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就出资人(谁的钱)和受益人(谁的事)为两个基本维度列出了一个花钱矩阵。
这个简单的矩阵之所以出名,正是因为其一针见血地说明了各种消费行为的效能原因。在这个矩阵中,所有的经济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图中第一种是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儿。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这一类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在商务活动中私人的送礼宴请,慈善活动中的捐赠等等。这类经济活动中由于是花自己的钱,我们自然会去留心钱是否花得合情合理;同时由于我们不一定能够精准把握对别人的需求。(例如接受礼品或招待的客户的爱好或口味,或者慈善活动中受助者的实际需求),可想而知,在这类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发生花钱的效用难以最大化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儿。
在网上有人直接以“万恶”来作为这类花钱方式的形容词。理由有二:第一,花别人的钱,自然不心疼,更没有什么动力去将精打细算,第二,为别人办事,很难了解他人的真实需求,难以真正达到效果。这种花钱不讨好的方式,很遗憾,也是滋生腐败的沃土。
第三种情况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私人消费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私人企业家在企业内部更是会孜孜不倦地追求这种消费形式。这种消费行为无需他人的监管,这是因为首先,花自己的钱没有人会不在意浪费的情况,一定是尽量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或者服务。其次,自己是最明白自己需求的人,所以这个经济行为的结果自然也是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
最后一种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企业的福利往往就属于这种情况。举例来说,如果公司出台一项福利措施:每个人每月可以报销150元的话费,那么财务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员工每个月都会花到150元左右的手机话费。这类消费的真实效用比较可疑。如果员工自己去付话费或者办理话费套餐,他们的选择会比较集中于100元以下的套餐。而当话费报销成为公司的一项福利制度,那么员工就极容易对话费变得不敏感起来,他们甚至会为了花完150元话费而去与亲友煲长途电话粥。
从效率上而言,上述四种模式中,第三种的效率最大,而第二种的效率最低,同时容易衍生出贪污等行为。所以常听有职业经理人抱怨:民营企业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注重成本又注重收益。国企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注重成本又不注重收益。我们常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实施起来需要极高的监管成本,而且即使如此,也很难扭转其低效的本质。
因此真正聪明的花钱方式是把其他三种花钱方式向第三种转换,让所有公共消费转化成为私人消费,让公共事务转化成为私人事务。这样一来,无论花钱的效率、选择的合理性和最后的结果才可能令人满意。
翻开随便一篇都市报纸,至少有一半的内容在教人们如何挣钱花钱,其中既有有理性的理财建议,同时也有为推销产品而伪装自己态度客观的软文。其实如何理性地花钱这个命题在经济学的学者中是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论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经就出资人(谁的钱)和受益人(谁的事)为两个基本维度列出了一个花钱矩阵。
这个简单的矩阵之所以出名,正是因为其一针见血地说明了各种消费行为的效能原因。在这个矩阵中,所有的经济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图中第一种是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儿。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这一类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在商务活动中私人的送礼宴请,慈善活动中的捐赠等等。这类经济活动中由于是花自己的钱,我们自然会去留心钱是否花得合情合理;同时由于我们不一定能够精准把握对别人的需求。(例如接受礼品或招待的客户的爱好或口味,或者慈善活动中受助者的实际需求),可想而知,在这类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发生花钱的效用难以最大化的情况。
第二种情况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儿。
在网上有人直接以“万恶”来作为这类花钱方式的形容词。理由有二:第一,花别人的钱,自然不心疼,更没有什么动力去将精打细算,第二,为别人办事,很难了解他人的真实需求,难以真正达到效果。这种花钱不讨好的方式,很遗憾,也是滋生腐败的沃土。
第三种情况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
私人消费基本都属于这种情况,私人企业家在企业内部更是会孜孜不倦地追求这种消费形式。这种消费行为无需他人的监管,这是因为首先,花自己的钱没有人会不在意浪费的情况,一定是尽量地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或者服务。其次,自己是最明白自己需求的人,所以这个经济行为的结果自然也是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
最后一种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企业的福利往往就属于这种情况。举例来说,如果公司出台一项福利措施:每个人每月可以报销150元的话费,那么财务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员工每个月都会花到150元左右的手机话费。这类消费的真实效用比较可疑。如果员工自己去付话费或者办理话费套餐,他们的选择会比较集中于100元以下的套餐。而当话费报销成为公司的一项福利制度,那么员工就极容易对话费变得不敏感起来,他们甚至会为了花完150元话费而去与亲友煲长途电话粥。
从效率上而言,上述四种模式中,第三种的效率最大,而第二种的效率最低,同时容易衍生出贪污等行为。所以常听有职业经理人抱怨:民营企业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注重成本又注重收益。国企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注重成本又不注重收益。我们常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实施起来需要极高的监管成本,而且即使如此,也很难扭转其低效的本质。
因此真正聪明的花钱方式是把其他三种花钱方式向第三种转换,让所有公共消费转化成为私人消费,让公共事务转化成为私人事务。这样一来,无论花钱的效率、选择的合理性和最后的结果才可能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