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科是初中学科的基础部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昆明市中学所使用的中华书局版本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教学 有效性
作为中考科目的初中历史,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断提高,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反映初中历史学科比较难学。本人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不断完善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
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专业知识必须精湛,甚至于博杂,特别是作为文化科目的历史教师。自己要知道怎样去讲授,学生才能更好、更快、更易于接受。如何去把握课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知识的博杂性、专业性就很重要了。如,在历史教学中,把初中地理中的地图、地形、自然环境,甚至人种、自然资源,水、土等矿产资源,不同的自然条件所产生的人文、社会环境等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以历史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去建构历史空间,形成历史线索,很好地去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了。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休,教师为主导”的功能,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有效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按照“记忆金字塔”我们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为中心的“自导合学”、“大成课堂”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在課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借鉴性强的优势,通过历史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现事件,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发挥文科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语文课本知识、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在历史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
2.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小组合作模式下,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紧握历史学习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包括启示),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著”;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例如对“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变革”这一专题进行复习时,教师首先以表格和其他问题情境,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相互设置问题,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领导人、革命文献等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三国革命与俄国、日本改革的原因等方面的异同,给人们的启示等。
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升学生兴趣,充分掌握历史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己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的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特别现在每一个标准化学校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接通了网络,这就要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要掌握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资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制定导学案,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教师课前一定要熟知课标,制定导学案,并充分利用导学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发展问题,展示问题。教师也可以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2.历史三要素始终贯穿于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
理清线索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方式。课堂内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都要记住,人类的进步,朝代的变更,甚至科技的发展,都是由时间、人物、事件构成的,而事件都有原因(背景)、经过和结果的。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也可以以人物、事件为线索。也就是说把三要素贯穿于历史学习中。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历史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历史知识才易理解掌握。特别是历史要与时政相结合,要关心时政,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发现现实与历史的相通之处。以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来看待现实问题,要懂得以史为鉴。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国培”叶小兵、李稚勇、李月琴等.教授讲义笔记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 教学 有效性
作为中考科目的初中历史,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断提高,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反映初中历史学科比较难学。本人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不断完善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师德修养
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专业知识必须精湛,甚至于博杂,特别是作为文化科目的历史教师。自己要知道怎样去讲授,学生才能更好、更快、更易于接受。如何去把握课堂,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知识的博杂性、专业性就很重要了。如,在历史教学中,把初中地理中的地图、地形、自然环境,甚至人种、自然资源,水、土等矿产资源,不同的自然条件所产生的人文、社会环境等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就能以历史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去建构历史空间,形成历史线索,很好地去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了。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休,教师为主导”的功能,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有效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按照“记忆金字塔”我们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为中心的“自导合学”、“大成课堂”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在課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借鉴性强的优势,通过历史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现事件,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发挥文科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语文课本知识、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在历史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
2.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小组合作模式下,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紧握历史学习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包括启示),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著”;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例如对“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变革”这一专题进行复习时,教师首先以表格和其他问题情境,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相互设置问题,找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领导人、革命文献等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三国革命与俄国、日本改革的原因等方面的异同,给人们的启示等。
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提升学生兴趣,充分掌握历史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己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陈旧的、落后的教育手段,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信息技术时代应运而生,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的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特别现在每一个标准化学校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接通了网络,这就要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要掌握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媒体和网络资源,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制定导学案,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教师课前一定要熟知课标,制定导学案,并充分利用导学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发展问题,展示问题。教师也可以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2.历史三要素始终贯穿于历史的教学和学习中
理清线索是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方式。课堂内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都要记住,人类的进步,朝代的变更,甚至科技的发展,都是由时间、人物、事件构成的,而事件都有原因(背景)、经过和结果的。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可以以时间为线索,也可以以人物、事件为线索。也就是说把三要素贯穿于历史学习中。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历史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历史知识才易理解掌握。特别是历史要与时政相结合,要关心时政,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发现现实与历史的相通之处。以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来看待现实问题,要懂得以史为鉴。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叶上雄.中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国培”叶小兵、李稚勇、李月琴等.教授讲义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