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弘扬职业精神的政治要求,通过调查高职教育在职业精神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出高职教育中培养职业精神的实践途径,为高职教育中职业精神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专业教学;职业精神;实践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最直观的体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相互交融的结晶,其本质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探究知识的殿堂和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肩负起更多责任。我国高职教育跟随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发展的步伐,其办学规模、教学效果也随之增强。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对在校的学生的调查显示,许多高职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对工作挑精拣肥,不愿意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有些学生甚至“干一行,厌一行”,频繁跳槽,缺少爱岗敬业精神。不少高职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工作中存在投机取巧、敷衍塞责、偷工减料等问题,缺乏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职学生立足职业、企业,实现人生出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要在高职院校践行职业精神培养的理念,就要把其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劳动理念,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劳动情怀。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职业精神核心修炼的内容,明确职业精神的特质,提高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认识,从而在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实践途径
(一)提升顶层设计能力,将职业精神融入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转化人才培养理念,提升顶层设计能力,转变只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精神培养的局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两者的融合,加强调研市场,摸准市场上人才需求动向,优化重组专业课程。构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德育发展放在第一,知识、技能与素质排在其后,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针,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所应达到的目标和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始终。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凸显于课程体系中,把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增强人文素养培养课程,把职业精神的培养融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建立职业精神成果的考核机制,有效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融合。
(二)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培养职业精神,认知是前提,因此要将职业精神知识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
1.加强重点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等本身就要求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要通过教学研讨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用生動易懂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要结合信仰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职业观;结合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主义职业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结合人格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对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习惯、健全的职业人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整体把握。
2.融合职业精神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通过广泛的企业调查和与企业专家的深入研讨,重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精神的知识点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应内容。同时进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将职业精神的知识纳入理论和实践考核内容,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引导作用。
3.开发职业精神教育的校本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立足本校的情况和师生的情况开发比较实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
(三)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促进职业精神养成
获得职业精神的相关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职业精神职业,职业精神培养的效果最终取决于通过实践促进知识的内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程度和质量。因此,必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精神培养。一是采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严格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要求实训实习,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促进职业精神的养成。二是采用企业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修养。
二、结语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备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度。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职业技能与良好职业精神,才能在未来的职场搏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从而提升竞争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与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06).
[2]石丹丹,刘学.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J].农家参谋,2017(17).
[3]申文姣.职业精神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6(16).
[4]赵艳.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9).
[5]韩孟彬.在校企合作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
吴宇峰(1979.11—),男,汉,江西省九江市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硕士,副高,计算机。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十九大精神推动下高职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B14)
关键词:专业教学;职业精神;实践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最直观的体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相互交融的结晶,其本质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探究知识的殿堂和人才培养的摇篮,需要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方面肩负起更多责任。我国高职教育跟随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发展的步伐,其办学规模、教学效果也随之增强。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对在校的学生的调查显示,许多高职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对工作挑精拣肥,不愿意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有些学生甚至“干一行,厌一行”,频繁跳槽,缺少爱岗敬业精神。不少高职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工作中存在投机取巧、敷衍塞责、偷工减料等问题,缺乏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职学生立足职业、企业,实现人生出彩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要在高职院校践行职业精神培养的理念,就要把其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劳动理念,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劳动情怀。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职业精神核心修炼的内容,明确职业精神的特质,提高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认识,从而在主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深刻理解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实践途径
(一)提升顶层设计能力,将职业精神融入专业课程
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转化人才培养理念,提升顶层设计能力,转变只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精神培养的局面。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两者的融合,加强调研市场,摸准市场上人才需求动向,优化重组专业课程。构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德育发展放在第一,知识、技能与素质排在其后,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针,把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所应达到的目标和原则贯穿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始终。把职业技能的培养凸显于课程体系中,把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增强人文素养培养课程,把职业精神的培养融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建立职业精神成果的考核机制,有效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融合。
(二)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培养职业精神,认知是前提,因此要将职业精神知识落实到课程教学当中。
1.加强重点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等本身就要求进行职业精神教育的课程,要通过教学研讨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用生動易懂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要结合信仰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职业观;结合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主义职业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结合人格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对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习惯、健全的职业人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整体把握。
2.融合职业精神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通过广泛的企业调查和与企业专家的深入研讨,重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将职业精神的知识点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应内容。同时进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将职业精神的知识纳入理论和实践考核内容,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引导作用。
3.开发职业精神教育的校本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立足本校的情况和师生的情况开发比较实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养。
(三)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促进职业精神养成
获得职业精神的相关知识并不等于具备了职业精神职业,职业精神培养的效果最终取决于通过实践促进知识的内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程度和质量。因此,必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职业精神培养。一是采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严格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要求实训实习,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促进职业精神的养成。二是采用企业管理制度,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修养。
二、结语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备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融合度。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职业技能与良好职业精神,才能在未来的职场搏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从而提升竞争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与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06).
[2]石丹丹,刘学.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J].农家参谋,2017(17).
[3]申文姣.职业精神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6(16).
[4]赵艳.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29).
[5]韩孟彬.在校企合作中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
吴宇峰(1979.11—),男,汉,江西省九江市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硕士,副高,计算机。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十九大精神推动下高职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