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动与深思的《人到中年》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是中国内地女作家谌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陆文婷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当住院医生,后与从事冶金研究的傅家杰结婚,并育有一儿一女的故事。繁忙的家务、狭小的居住空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对陆文婷造成了严重的压力。但是,不管怎样艰难,只要面对病人的眼睛,陆文婷就忘记了一切。一天上午,她一连为焦副部长、张老汉、王小嫚作了三场手术,因超负荷运转而突发心肌梗塞。与此同时,陆文婷的朋友姜亚芬一家离国出走。在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过程中,各种朦胧的记忆纷纷从陆文婷的意识深处闪现出来,她以为自己再也起不来了。但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终于从死神那里逃脱,在丈夫的搀扶下迎着朝阳和寒风走出了医院。
  谌容说《人到中年》里有自己的生活感受。与陆文婷一样,谌容是一个对待工作尽职尽责的人,获得过先进工作者的嘉奖,也因为超负荷的工作,身体出现了问题,陆文婷是患心肌梗塞,谌容则是一次又一次地晕倒在了办公室。两人的生活也同样拮据,谌容每月五十六元的工资还被停发了一段时间,而小说中陆文婷的每月工资也只有五十六块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谌容是啃两个冷烧饼就一杯白开水,伏在三屉桌上写东西的。当然,谌容并不是陆文婷,小说的主人公陆文婷代表当时那个社会有着同样个性、经历的女性。作者谌容熟悉陆文婷的经历与处境,了解她们肩负的重担,知道她们生活的艰辛,所以创作了这样一个感人的作品。
  之所以说《人到中年》是一个感人的作品,是因为小说中有很多觸动人心的描写,特别是关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描写。在小说中,作者第一次提到陆文婷的丈夫傅佳杰时写到:“一个中等身材,面目英俊,有些秃顶的四十多岁的男同志跑了进来。”这是一个没有特色的男人,甚至因为他秃顶而被别人认为是一个不知道好好保养、也不知道爱护自己妻子的人。但是读到后面,读者会发现傅家杰是好男人的典范,他将家中仅有的一张三屉桌让给陆文婷使用,自己则屈居于床边的一叠箱子上研究课题。有了孩子后,他便在屋里拉起一块绿色的塑料布,把三屉桌挪到布幔后面,为妻子另辟一块安定的绿洲,使她能够夜夜攻读。后来,因实验室被封闭、研究专题被取消,傅佳杰便把所有的聪明才智用在家务上,使陆文婷免去后顾之忧。小说中多次写到傅家杰这个理科生在谈恋爱、结婚后以及妻子生病时会给妻子念诗,可见他其实是一个浪漫的人。傅家杰与陆文婷的感情非常深厚,为了使丈夫能在深夜里安心研究,陆文婷会假装睡着,甚至在她发病之前最劳累的一段时间,提出让丈夫住到研究所,自己独立照顾两个孩子,支持丈夫的科研工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对夫妻互相理解、互相扶持,这种真挚的感情令人动容。
  令人感动的除了陆文婷和傅家杰之间的亲情、爱情,还有作为医生的陆文婷与病患之间的关系。陆文婷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受到同事和病患的交口称赞,她在病发的那个上午治疗的三个病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焦副部长认出陆文婷是当年在手术台上保护他的那位医生,对她充满感激。张老汉和王小嫚这一老一小在手术之前就很信任陆文婷,张老汉可以通过脚步声辨别陆文婷,王小嫚只信任陆文婷一个人。在陆文婷病倒之后,这刚刚做完手术的一老一小又不顾阻拦,坚持要到病房看望他们的主治医生,张老汉还请求领导要好好照顾这位好医生,这反映了陆文婷和病患之间的关系融洽,从侧面体现出陆文婷的医德高尚。
  陆文婷夫妇和姜亚芬夫妇的关系也令人感动,虽然他们两对夫妻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两条人生道路,但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心的同事之情、朋友之谊非常珍贵。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携手走过磨难的“战友”。小说中,姜亚芬与刘学尧最后选择出走国外,这是作者身边人的真实经历。小说中,陆文婷觉得他们夫妻俩是不应该走的,也是不愿走的,正如作者所说:“关于他们不该走,人们谈论的不少;关于他们不愿走,人们往往不注意。”刘学尧在“含泪的晚宴”上说:“中年、中年,现在从上到下,谁不说中年是我们国家的骨干?”中年人是国家骨干,同时也承载着家庭的重担。陆文婷不是她们医院第一个病倒的人,还有很多人像陆文婷一样在岗位上默默付出,他们牺牲自己、牺牲爱人,甚至牺牲儿女,然而他们的牺牲不被人重视和承认。工作了十八年,陆文婷还只是一个住院医生,虽然她可能已经是医院里做眼科手术最好的人,但是由于职称低、不是党员而受焦副部长妻子秦波的刁难;面对家庭,她还得拿起菜刀,在五十分钟内做好一家四口人的中饭,这就是中年人陆文婷的现状。姜亚芬是陆文婷的同事,她的情况估计也好不了多少。在机场,姜亚芬伴着泪水所写的长信中,向她的好朋友直言身为中年人的苦恼,虽然也相信“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但她还是有顾虑。姜亚芬与刘学尧既惧怕过去的噩梦,又缺乏等待的勇气。为了女儿亚亚的未来,他们即使留恋祖国,最终还是决定出国。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过多地表示对他们的批判,反而对他们给予了谅解。这样敏感的内容,作者也曾犹豫是否要写进小说,最后还是冒着风险在小说中加入了这个情节,毕竟中年知识分子出国的现象在当时确实存在,作者有责任在文学作品中再现这些社会现象,这令《人到中年》具有时代的印记。
  引起读者思考的还有小说最后的结局。小说出版后不久,就有读者来信和谌容探讨结局是不是应该改写,甚至有读者寄来他自己创作的《人到中年》续篇。谌容认为小说最后描写的陆文婷迎着朝阳和寒风出院,是陆文婷对以后生活充满阳光的一种期盼。笔者认为这样的结局更有讽刺意味,因为陆文婷迎着的不仅有阳光,也有寒风。出院后,陆文婷可能神采焕发,重返手术台,也可能力不从心,回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出院时,赵院长亲自从行政处要来了小卧车,可是如果陆文婷再次倒下,是不是又会出现傅家杰求助无门的情况?陆文婷夫妇会不会变成另一对姜亚芬夫妇?这个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人到中年》展现了中年人的艰难人生和生存困境,陆文婷遇到的困境是当今每一个中年人都会遇见的挑战。《人到中年》在当今时代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人们深思。
  (扬州大学)
  作者简介:杨慧(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影市场的理性回归让电影的社会价值突显。如何在迅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和不断变化的观众审美中寻找平衡,是电影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慢慢变得成熟化。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中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成为当代电影人的机遇与挑战。  一、市场需求:电影社会价值的突显  随着科学技
期刊
戏曲界所祀之神叫梨园神,又称老郎神。此神或指唐玄宗,或指后唐庄宗,或指耿梦,而最流行的是唐玄宗说。认为梨园神为唐玄宗的理由为:一是明皇始兴梨园;二是唐玄宗称三郎,其义近于老郎。实际上,这两个理由都不成立。关于第一个理由,词曲理论家任半塘指出:“终唐之世,串演戏剧一事,实与‘梨园’二字无涉。”梨园既与戏剧无关,供奉唐玄宗为戏剧祖师就属于无稽之谈。关于第二个理由,相对于大郎、二郎而言,三郎固然可以称作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各民族精神和文明的延续,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的意义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因为地域以及传承人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阐述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分析当前保护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以期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提供参考。  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期刊
庄子具有世俗无法容忍的性格,他抨击礼节和道德规范,力图回归朴实。面对死亡,他具有“鼓盆而歌”的超俗精神,这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生死一体”态度。庄子把生死视为同观,即生即死观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解释,他珍惜生命的存在,而不是悲伤地接受死亡的到来。  一、超俗的庄子  庄子一生都生活在贫困中,但精神却与世超脱。庄子是战国中后期的著名哲学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大师。金圣叹称赞庄子是“天下第一才子”,这是
期刊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称。在中国,龙的形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氏族部落时期,龙形图案作为图腾出现。最初的部落多以动物作为部落的图腾,随着部落的合并,不同的动物图腾也开始合并,形成了最早的龙。第二阶段大约从商周开始,龙形图案开始频繁出现在器物中,此时的龙还未定型,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第三阶段则是清朝末期,也就是人们熟悉的集蛇身、鹿角、鸡爪于一体的龙。本文通过对
期刊
电影《烈火英雄》自上映以来,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上映首日便破亿。通过分析可知,影片成功的原因,离不开本身的选题,电影选取的消防员灭火的题材本身就易吸引观众的眼球。不仅如此,导演为了拍出影片的真实感,剧中场景都采用真材实料,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如蒙太奇、镜头、剧本结构等,尽可能向观众展示消防员灭火的真实场景。基于此,本文主要以《烈火英雄》为对象,探讨电影艺术语言的运用。  影片主要讲述滨海市海港码
期刊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在《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个英才辈出的时代,陈宫的戏份并不多,但在群雄逐鹿的裹挟中,他刚直无畏、算无遗策,能谨慎择主并践行忠义,最后冷言讽曹,大义赴死。陈宫的刚直忠义永恒存在于所有追求真、善、美的正义之士心中。  打开《三国演义》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群雄逐鹿,列土封疆,硝烟四起。谋士为主公请命,建功立业,扬名于乱世。古代明主视谋士为肱股之臣,尤逢三国乱世,更是求贤若渴。刘备“三顾茅
期刊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观念的保存和流传,体现了古希腊人内心的追求。换言之,希腊神话的本源是古希腊人本身,希腊神话反映的是古希腊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精神。  一、古希腊人的故事  希腊神话,顾名思义,是古希腊人创造出来的神话,神也是古希腊人创造出来的。可以说,古希腊人创造的神与古希腊人密不可分,这可以解释希腊神话的本源。神话是人类思维水平和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时人们已初步形成有关
期刊
疯癫形象在古今中外戏剧舞台上频繁出现,海外有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以及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在中国,除了《疯僧扫秦》《失子惊疯》等传统戏剧作品外,更有《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恋爱的犀牛》等近现代先锋戏剧作品。本文将着重探讨疯癫形象对于戏剧创作的作用和意义。  一、疯癫形象塑造  纵观戏剧文学创作历史,疯癫形象的塑造是剧作者在作品中实现批判性目的的载体,因为疯癫形象不受任
期刊
《焦仲卿妻》这首长诗中,关于刘兰芝被休的原因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刘兰芝被休的真正原因是过于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个性,缺乏那个时代女性在封建势力和封建家长面前该有的臣服和奴颜婢膝,刘兰芝觉醒的灵魂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  《焦仲卿妻》这首长篇叙事诗记载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凄美爱情故事。该诗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徐陵的《玉台新咏》。焦仲卿与刘兰芝本是心意相通、情意绵绵的一对年轻夫妇,但因为焦仲卿母亲的逼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