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域间、学校间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其中核心要素是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校舍、设备、场地等硬件条件的改变与更新,构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在发展中求均衡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
一、教师参与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在时空上的延伸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加快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一切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1.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中实现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研究,以教师亲身经历为背景,以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为切入点,集学习、研究与实践于一体,“寓研于教、寓教于研”,教师在此过程中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在区教委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十五”期间我区干部教师承担了5项国家级、31项市级及83项区级课题的研究任务,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通过参与研究,将研究与学校的管理有机结合、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教师在研究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教育行为。
2.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提供给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参与研究具有“学以致用”的特点,将学习、实践统一于研究之中,体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学习、研究的成果可直接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因而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了有效学习。
我区通过推进校本教研、跨校联合教研等措施,为教师学习、研讨、交流搭建平台,校际间、教师间研讨交流的氛围初步形成,教师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理性思考水平、教育研究和施教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一支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与实践的团队正在形成。
二、创新教科研工作方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构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研工作方式,真正发挥教科研部门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我区教科研部门认真思考新背景下教科研工作职能的定位,积极探索教科研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新的生长点,建立了教科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加强教科研部门与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教科研人员增强了主动为学校、教师服务的意识,深入学校,在与学校干部教师共同研究、反思与分享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实现双赢,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几年来,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我们不断提高教育研究的实效性,使教育研究成果真正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初步实现了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我们建立了人才资源校际协作交流制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实现优质教育人才资源共享,有力地促进了宣武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教师参与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在时空上的延伸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加快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一切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1.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中实现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研究,以教师亲身经历为背景,以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为切入点,集学习、研究与实践于一体,“寓研于教、寓教于研”,教师在此过程中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在区教委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十五”期间我区干部教师承担了5项国家级、31项市级及83项区级课题的研究任务,涉及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课程改革等,通过参与研究,将研究与学校的管理有机结合、与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教师在研究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教育行为。
2.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提供给教师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参与研究具有“学以致用”的特点,将学习、实践统一于研究之中,体现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学习、研究的成果可直接指导和服务于教育实践,因而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了有效学习。
我区通过推进校本教研、跨校联合教研等措施,为教师学习、研讨、交流搭建平台,校际间、教师间研讨交流的氛围初步形成,教师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理性思考水平、教育研究和施教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一支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研究与实践的团队正在形成。
二、创新教科研工作方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构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研工作方式,真正发挥教科研部门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至关重要。我区教科研部门认真思考新背景下教科研工作职能的定位,积极探索教科研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新的生长点,建立了教科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加强教科研部门与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教科研人员增强了主动为学校、教师服务的意识,深入学校,在与学校干部教师共同研究、反思与分享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实现双赢,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专业支持。
几年来,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实现教育研究主体的回归,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使教育研究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我们不断提高教育研究的实效性,使教育研究成果真正为教育均衡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初步实现了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研究的状态下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持。我们建立了人才资源校际协作交流制度,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真正实现优质教育人才资源共享,有力地促进了宣武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