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实践,它作为一种建筑设计观念、模式和技术思路正在风靡全球。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舒适生活、节能科技为主要技术依据,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作为一种设计观念在城市规模开发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住宅建设也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建筑目标不明确带来的一些负效应,在住宅的形式上、功能及环境质量都不能适应人们对健康居住的要求。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共识,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潮。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设计使用年限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产生及特征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之一,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膨胀,地球自然物质的短缺和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居住状态日趋走向恶化。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时所提出的一个生存对策。绿色建筑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诞生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快,人口多,土地资源紧缺,一次性能源生产量年增长率仅为4%,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8一9%的年增长速度,明显供不应求,再加上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造成的自然环境匮乏及环境污染,迫使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发展观。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利用是我国首先要考虑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是指人类建筑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建筑样式,它不仅反映人们的消费质量,而且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为了保护绿色,发展绿色,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具有四大基本特征:
(一)生态实用性:绿色建筑除了满足“住”的实际要求,还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态健康需要;
(二)审美和谐性:绿色建筑特别重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绿色建筑作为生态美的具体存在,通过一定的生态景观体现;
(三)艺术创造性:绿色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理念等方面,远远超出一般建筑的创造水平;
(四)系统综合性:建筑是综合艺术,绿色建筑更是如此。绿色建筑综合了科学与艺术,生命与自然等各个因素。
3.绿色建筑的涵义:要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绿色”或“可持续”的观念应贯穿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以至消亡的全过程,包涵了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周围自然系统的和谐,包括对日光的利用、空气流通、景观协调,环境的绿化等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健康的生活空间,并能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例如,通过天窗和采光架直接把阳光引到室内,或采用高效的供热通风空调系统。一方面可减少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开放式的窗户增强了空气对流、改善了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居住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第三,“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性,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对建筑物施工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地筹划,以求最大程度地节约建材与能源。
所以,就是要求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4.绿色建筑的六要素。
策划与建设“绿色建筑”,需要从六大方面来考虑。这六大方面分别是区位、设计、系统功能、建筑材料、施工与管理。
(一)“绿色建筑”的区位选择,十分强调对已经开发过土地的循环再利用,尽量避免在空地、特别是绿地上开发建造。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正日益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农田,而且可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节省开发费用。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个优化过程,它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地块特征、建筑类型、投资预算等条件的限制下,谋求一个最佳方案。设计原则有:(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3)健康舒适的原则。
(三)绿色建筑的材料。全球原始森林的持续减少和越来越多的建筑病,使人们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越来越慎重,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的材料开始倍受青睐。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开始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
(四)建筑物的系统功能也是可持续设计的关键要素,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供暖和制冷,能源利用,智能化管理,节水。
供暖和制冷系统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节约能源的关键。上海88层高的金茂大厦采用了逐层不同体积空气调节系统,保证了各层新鲜空气的供应,并能有效地节省能耗。
能源,当今的世界,自然资源在不断枯竭,建筑物不仅要节能,而且最好能够有效储存甚至生产能量。
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涉及到居民人身安全、保安、节能、通讯、建筑物维护与日常管理等方面,是一个现代综合性的技术管理系统,它不仅是良好居住环境的必要保障,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日常管理与长期维护费用。
节水:实现节水与减少用水开支有多种途径,比如,减低水压、废水循环利用、收集利用雨水、淡化海水等等。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加强對暴雨径流的控制与管理也很重要。
(五) 绿色建筑的施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系统;第二,在建筑物的建造和拆除时,都应该贯彻“零废弃”原则;第三,施工时应设法减少或杜绝噪音干扰;第四,进行“棕色”开发或改造工程时,对旧建筑应当进行拆除而不是炸毁,尽量回收利用一些还可以再利用的材料。
(六)绿色建筑的管理应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策略,将废弃的纸张、玻璃、铝品进行分类回收;许多日常消耗材料也应提倡大宗购买,以减少包装垃圾。
绿色的概念包涵了生态、增长和经济的全部关系,开发商、开发公司与建筑师对人与环境共同赋予建筑物的要求认识得越深刻,他们赋予绿色建筑的内涵就会越丰富。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兴建许多大型的绿色工程。绿色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规模的开发活动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必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结语
“绿色”不仅带给人们富有新意的建筑,也带来了全新的开发原则,绿色建筑的兴起反映了当今世界建筑领域和建筑环境发展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它将有助于人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一点是:建筑物不仅仅是你遮风避雨、享受服务和振作精神的地方,也应当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推行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的需要,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如此。所以,针对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季平.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J].工业建筑,2009(12).
[2]张勤.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J].今日国土,2005(1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住宅建设也在规模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建筑目标不明确带来的一些负效应,在住宅的形式上、功能及环境质量都不能适应人们对健康居住的要求。自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在环保大会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后,“可持续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共识,在建筑领域也掀起了一股“绿色建筑”潮。目前,绿色建筑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设计使用年限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产生及特征
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之一,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膨胀,地球自然物质的短缺和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居住状态日趋走向恶化。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可持续发展是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时所提出的一个生存对策。绿色建筑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诞生的。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快,人口多,土地资源紧缺,一次性能源生产量年增长率仅为4%,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8一9%的年增长速度,明显供不应求,再加上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造成的自然环境匮乏及环境污染,迫使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发展观。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利用是我国首先要考虑的建筑形式。绿色建筑是指人类建筑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建筑样式,它不仅反映人们的消费质量,而且体现了社会文明的程度。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为了保护绿色,发展绿色,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具有四大基本特征:
(一)生态实用性:绿色建筑除了满足“住”的实际要求,还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态健康需要;
(二)审美和谐性:绿色建筑特别重视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绿色建筑作为生态美的具体存在,通过一定的生态景观体现;
(三)艺术创造性:绿色建筑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理念等方面,远远超出一般建筑的创造水平;
(四)系统综合性:建筑是综合艺术,绿色建筑更是如此。绿色建筑综合了科学与艺术,生命与自然等各个因素。
3.绿色建筑的涵义:要理解什么是“绿色建筑”,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绿色”或“可持续”的观念应贯穿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以至消亡的全过程,包涵了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
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周围自然系统的和谐,包括对日光的利用、空气流通、景观协调,环境的绿化等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健康的生活空间,并能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积极的影响。例如,通过天窗和采光架直接把阳光引到室内,或采用高效的供热通风空调系统。一方面可减少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开放式的窗户增强了空气对流、改善了室内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居住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第三,“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性,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对建筑物施工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地筹划,以求最大程度地节约建材与能源。
所以,就是要求人们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4.绿色建筑的六要素。
策划与建设“绿色建筑”,需要从六大方面来考虑。这六大方面分别是区位、设计、系统功能、建筑材料、施工与管理。
(一)“绿色建筑”的区位选择,十分强调对已经开发过土地的循环再利用,尽量避免在空地、特别是绿地上开发建造。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正日益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农田,而且可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节省开发费用。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个优化过程,它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地块特征、建筑类型、投资预算等条件的限制下,谋求一个最佳方案。设计原则有:(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3)健康舒适的原则。
(三)绿色建筑的材料。全球原始森林的持续减少和越来越多的建筑病,使人们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越来越慎重,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的材料开始倍受青睐。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开始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
(四)建筑物的系统功能也是可持续设计的关键要素,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供暖和制冷,能源利用,智能化管理,节水。
供暖和制冷系统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节约能源的关键。上海88层高的金茂大厦采用了逐层不同体积空气调节系统,保证了各层新鲜空气的供应,并能有效地节省能耗。
能源,当今的世界,自然资源在不断枯竭,建筑物不仅要节能,而且最好能够有效储存甚至生产能量。
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涉及到居民人身安全、保安、节能、通讯、建筑物维护与日常管理等方面,是一个现代综合性的技术管理系统,它不仅是良好居住环境的必要保障,而且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日常管理与长期维护费用。
节水:实现节水与减少用水开支有多种途径,比如,减低水压、废水循环利用、收集利用雨水、淡化海水等等。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加强對暴雨径流的控制与管理也很重要。
(五) 绿色建筑的施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系统;第二,在建筑物的建造和拆除时,都应该贯彻“零废弃”原则;第三,施工时应设法减少或杜绝噪音干扰;第四,进行“棕色”开发或改造工程时,对旧建筑应当进行拆除而不是炸毁,尽量回收利用一些还可以再利用的材料。
(六)绿色建筑的管理应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策略,将废弃的纸张、玻璃、铝品进行分类回收;许多日常消耗材料也应提倡大宗购买,以减少包装垃圾。
绿色的概念包涵了生态、增长和经济的全部关系,开发商、开发公司与建筑师对人与环境共同赋予建筑物的要求认识得越深刻,他们赋予绿色建筑的内涵就会越丰富。目前,世界各地正在兴建许多大型的绿色工程。绿色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规模的开发活动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必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结语
“绿色”不仅带给人们富有新意的建筑,也带来了全新的开发原则,绿色建筑的兴起反映了当今世界建筑领域和建筑环境发展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它将有助于人们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绿色建筑”主要强调的一点是:建筑物不仅仅是你遮风避雨、享受服务和振作精神的地方,也应当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推行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的需要,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如此。所以,针对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季平.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J].工业建筑,2009(12).
[2]张勤.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城市[J].今日国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