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简笔

来源 :芳草·文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讲哪里话?
  在这个海湾,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新疆的,东北的,陕西的,河南的,湖北的,江西的,浙江的,更多的是广东的,香港的。说粤语的、客家话的多。出于沟通的考虑,大家很自然地使用各种地普。
  那个从深圳来的书法艺术家讲广普,香港来的主持美食的一位老姐讲港普。而那个湘潭来的油画爱好者讲的是湖南普通话。他的口音总是令我想起湘潭籍的大学同学刘。他说的话,几乎我们全班同学都听不懂。但他却特别爱说话,尤其是讨论课,他总是第一个起来发言,而且往往是长篇大论。后来形成习惯了,只要他发言,我们一些不爱说话的同学,就特别放松,想到他是救星,有他说话,我们都不需要发言了,看小说,传纸条,甚至打旽,要是当时有手机的话,肯定都是在刷微信。就像现在大家开会那样。我在想,我喜欢逃避各种发言的习惯,大概就是那时养成的吧?!
  在海湾,我不认为我讲的是普通话,可能他们也不认为。因为我讲的不是汉普,我讲的是沔普。可能大家都认为对方不是标普,所以很轻松地讲自己的家乡话了。
  而大埔屯村的渔民,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基本不说什么话。基本不跟人说什么话。说话也是说给日月天地,大海潮汐,和鱼虾。
  我要说的就是鱼虾。就像我并不认识所有的花一样,我更不认识所有的鱼,尤其是这个海湾的鱼。我在这里偶遇了各类艺术家,但尚未遇到各种鱼类。这是我除人之外,首先要认识的海洋动物,那部《海风下》我读了,但我不可能根据这本写别的海洋的书来认识这个海湾的鱼。其次,我需要耐心读那种细腻地描写各种动植物的书。我看书不少,为何总是对细致入微描写的书没有耐心看呢?长期读诗养成的这个阅读习惯吗?不细腻,粗线条,天马行空,是我的毛病。
  但是我可以耐心地听你们讲。可是渔民的话,我怎么耐心也听不懂啊!我不可能总是带翻译。再说也没有翻译让我带呢。外籍人士在此,都有翻译呢。那个在水云天开餐馆的老先生,东莞来的。我每次到这海湾来都在他家吃饭,因为他做的菜比较合我的口味。每次来,他的老婆就拿来菜单,问我这次吃什么菜?而这老先生就穿着围裙进厨房准备。“韭菜炒螺丝,再加个蒜苗腊肉!”来的次数多了,自然就有寒暄。他们说,退休来此养老,顺带开个餐馆混时间。混时间,也是认真地混呢。这一混不要紧,混出了吓我一跳的秘密。某天我在他家吃饭,突然听到英语对话,但我看身后并没见说话的人。原来是那老先生在柜台前用微信语音说英语呢,那语音语调真真好呢。后来,这老先生说,他每天中午都用微信跟他的外籍朋友聊天。他原来是做翻译的。这边有外国人来此度假,基本都是找他做翻译呢。我总是对会外语的人肃然起敬。因为会外语,你就多了一门技能,多了一面窗口。像我这种国内第一批拿英语四级的人,到现在所有的英语都归还给老师了。归还哪位老师了,都不记得,但肯定是归还给英语老师了。曾经在北语学习时,捡起来一些,后来,去了几趟国外,算是结结巴巴地用了点。但现在结巴都不是,干脆不会说了,都回到方言了。我把这归功于母语写作的缘故。但也不对啊,明明有一些作家是会外语的,这样方便阅读原著啊,不像我等,只能靠翻译。居然还会挑剔别人翻译不好。有本事,自己啃原著去啊。
  一个油画老师在他的画行里叹息,啊,我们这里有外宾啊,你们要会讲外语哦。漂亮的油画小老师,甩了一肩那染得像塞壬一样海绿色的长发,一阵哇啦哇啦的日语——日语也是外语啊!她的油画老师顿时语塞。而那在一旁说英语的情侣,仍然看着墙上的画说着英语。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耳熟,但我就不知道它们说得啥!
  “啥,你写诗?!”惊叹号把我拉回饭馆了。——这老先生的夫人,是从小学教职退下来的,写诗!我问是写古体诗吗?回答说,是现代诗。我问笔名,人家没说。哈哈,因为我想,现在写古体诗的诗人我可能不认得,但是写现代诗的话,我应该是认识的呢,如果不认识其人,但至少知道其名。当然,隐姓埋名的写诗人,我肯定不认识的。
  我要认识的渔民,我听不懂他们的话,他们也不说普通话,地方普通话也不说。我也不可能拿着一本字典,每天对着大海去认识鱼类吧。所以,还得去认识渔民。这个问题只是时间的问题,认识海洋生物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有个问题恐怕时间也解决不了。那就是苏东坡当初在惠州讲什么话?那时候有通用的类似于普通话的话吗?他讲他的家乡话,还是客家话?这个有必要去求助于苏东坡的研究者,或语言学家。但我现在不想求助于他们。我只想认识渔民。
  后来,我想通了啊,苏東坡不需要讲话,他只需要写诗写词就行了。再说,他是官人,想必也有翻译呢。无须我操心。
  苏东坡把惠州的那个湖叫西湖,他显然是对他的杭州西湖有感情;苏东坡把离这儿十多公里的一个海湾叫巽寮湾。据说他是从易经的角度来取的名。他当初路过我的这个海湾没有呢?他当年有没有去过范和古村呢?他怎么不在范和古村写首诗呢,那我现在在这个古村附近的海湾多有旅游价值啊。幸亏他没有在此写诗,不然此处的房价不就高高的,租金高高的,恐怕比他取名巽寮湾的还高哦,我当不了租住客啊!
  那,我这个海湾叫啥?真的就叫了开发商取的这个名字吗?我是不想叫她这个名字的,那就用我的域名Amy’s Bay吗?她不过是在我没有想到名字之前的隐秘符号而已。不久的将来,我会为她取一个恰当的名字。在此之前,我尽管写诗。隐居地隐名地写。
  再说,没多少人爱看诗,这儿度假的人也不会有人爱看。渔民更不会,他们不看我的诗,至少认识我写的字吧。他们认得字,我就会认得鱼。
  在这海湾,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是写诗的。因为我怕吓着他们。
  大家都以口音暴露自己的故乡。并不需要介绍自己是哪里来的。鸟也说各种各样的话,唱各种各样的歌。
  从龙泉山望江湖海
  他说是葡萄干,其实是莲蓬,三十岁的莲蓬,而非两岁的葡萄干。
  只是这个三十岁的莲蓬,被一个婴儿拥有一年,然后归还给他。因为麦芽汤的气味让婴孩放手。后来一直是他的。他的。而他拥有她的方式变了。以前是吮,后来是含了。他含她的时候本来是要吮的,可是犹豫着,就成为含的了。他好像不会吃莲蓬,只会含了。   今天在被子里,他开玩笑说,葡萄干,这么大的葡萄干,其实是莲蓬。
  他们周末到郊区。
  他爱山,她爱水。两个人要么山,要么水,要么山水。
  她爬山,连上十个台阶就气喘吁吁。而他潜水十米就会头昏眼花。
  他来自山区,酷爱山。她来自湖区,酷爱水。
  在从婆婆村那边过来的路上,看到一只母狗跑着,大奶子一颠一颠。她替它好难过。
  走在没有太阳的冷天,感覺灰灰的。
  那只猫被宠它的人带上了山顶,而它一脸不开心。
  “从这儿开一条玻璃栈道,到对面的山顶。”
  “不可能,据说最长的玻璃栈道,也就一千米。”
  “那边是汤逊湖吧?”
  “是长江。”
  “不可能。”
  “文综,历史地理政治,政治不行。理综,物理生物化学,化学不行。高考麻烦哦。”
  此路不通,请游客原路返回!
  从远望亭看开去,龙泉山的右边是汤逊湖,左边是长江。它们连在一起就像海湾。
  下山,我一口气可以走几十个台阶,甚至一口气走下山。
  “你不要像打摆子那样走路左右摇晃,这样不安全。”
  “我和你,米和油,同住地球村,相逢在这里。”
  右边黄色的是寺院,左边绿色的是陵园。中间的那些白房子是徽派建筑。是曾泰的祖居吧?
  “我是唱《我和你》的小样的。”
  “原来你才是真的原唱。”
  歌星鼓掌。
  “你那些歌放了千把遍了。”
  “只是造一种氛围。我不会唱。甚至不去记它们。”
  “是啊,浪费了一副齐秦的好嗓子。”
  那只猫停在半山腰,它生什么气呢?
  已经下了三分之一了,快到山下了。
  回去,你好好练太极,你教会我。下次去海边我们一起打太极。
  只是在海边打太极,不要想多了,不是在海边做爱。
  墓园门口的那些白菜萝卜啊,都很新鲜。应该很好吃。
  但我不想在墓园门口买东西。不想买,所有从地里出来的东西我都不想买。
  还有,我也不想看那些从地里出来的东西,珠宝也不想看。
  小贩已经回来了,景区也开始不收门票。
  仍然还是有人上山。住在附近的人,一整天都可以登山的,只要自己愿意。
  沿途的墙和它的影子,很斑驳,可以画古意山水,亦可画现代人物。
  无论什么季节,坐在这里的木椅和石凳上,看看书,发发呆,听听音乐,就很好。
  这一带荒景比较多。你看这边。可以拍枯荷、白茅、塑料袋……
  这儿适合摄影、写生。
  什么东西掉水里了?
  “陈斐过来,看这边!”
  我回头看身后的先生。我们相视一笑。
  他年轻时的笔名叫陈斐,它是他写在日记本里的名字,他用它写过短文章,或者还有字条、情书、情书的前生。
  现在多么陌生啊,他在山顶遇到了他的前世。
  而我仍然只有一个笔名,这并不羞愧。
  开始画画时,本想取另一个名字。因为年近半百,才开始画画,所以自称徐娘。不,是毛娘,是毛娘初画。但另一个紧跟她的名字,不让这个名字叫出声来。所以她仍然叫以前的名字,这样也好,她与那个名字和睦地度过了这些年,再继续和睦下去吧。
  有人把另一些后来重名的推过来叫阵,但都退缩了。或者跑去另一个领域,另一个时空。
  也不需要去公正,白纸黑字的,既成事实这么多年,无须补繁琐的手续了。
  所以,任何时候不要随便取名,一定要慎重。其实这与慎重也没什么关系。再好的名字,也可能与杀人犯、偷盗犯、娼妓……重名。
  自己的嘴跟着自己的脸,自己的名字跟着自己。
  嘴有自己的自由与禁忌,所以由它去吧。
  但是现在必须慎言,不具名。
  这留下的白纸黑字,白纸黑字,一律归于无名氏。那么多无名氏,就像一本署名无名氏的书,就像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牌。是的,纪念碑。
  还是要追根溯源。今天是元旦,公元一一一一年的元旦,公元一一一年的元旦,公元一一年的元旦,公元一年的……元旦都发生了什么?
  有时候追根溯源真的很无聊,很没有意思。所以,我会为每一刻的流逝而感到无助、无奈与悲哀,我们在失去。虽然是在失去中赢得,但终归是失去……
  所幸有短暂的赢得。
  到处灰蒙蒙的,冬天也应该几个艳阳天啊。
  我们在灰道上跑,满脸愁容。
  那些信件堆积在收发室,准确地说杂志堆积在收发室,那些不需要及时拆阅的杂志。
  并没有信。当然也没有信物。情书、标本、线团、眼泪与失眠的星星。
  那些或许存在于箱底或垃圾堆里。
  失恋博物馆,展出一些遗存下来的信件,旧物,曾经爱的尸体。
  如果你被展示,被定位,会怎样?
  如果你衣服上的纽扣被展示,被定位,会怎样?
  我知道你们的消息,我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看到你,但这是没用的,必须摸到,触摸你。
  这些博物馆里,你能摸到什么呢?它们都很冰冷,冰冷很久了。再也温不起来,你只能放弃。
  坐八路电车回家,穿过雾中的高楼和人群。
  中途有没有遇到,你为之停下的人和物?
  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条香港路,我是今天才发现的,我们不能去香港,但我们可以去香港路。
  你看那些鸟,多享受,自由地在小树小屋上跳跃,自由地哼着小歌小调。
  她一上午都在院子里扫雪,却止步于邻里的瓦上霜。
  一切维持它本来的样子。   你看我一眼,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呢?
  我不想做记号,我不知道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掉水里了?
  乳胶漆和硅藻泥
  这幢楼面西的房间都能听到它前面工地上的嗓音。不管是装修完的还是没装修完的,也不管是中式、北欧、地中海、莫迪兰,也不管墙面是乳胶漆,还是硅藻泥的……
  也不管乳胶漆和硅藻泥是樱花粉配天空蓝的,还是水晶紫配活力橙……
  这些房间的每一寸空间都灌满了噪音。
  白鷺飞走了,青蛙的叫声也凄凉了。在此养老的烦躁不安,度假的也烦躁不安。那些托管的酒店,少有人入住。
  那些人花了几十百把万的面向大海的愿景都毁了。
  尚可补救的措施是封阳台,装隔音玻璃。可是酒店没人入住,谁愿意花四五千去阻挡一面看向大海的视域呢。可是在此住家的不得不考虑装玻璃纱窗。
  站在高层的阳台上,总有跃跃欲飞的飘升感,所以要装安全网,也就是隐形网。
  隐形网只可以束住一双想飞的翅膀,但却是不能阻挡噪音的、灰尘,潮湿的海风,所以还得封上玻璃窗,这边夏天蚊子多,所以还得装得纱窗。这边西晒厉害,所以还得装防晒的窗帘。一样都不能少啊。
  而在老家的老屋子,划定为危房,必须得重建。
  近期二弟做好规划,今天开始动工了。
  老房子堂屋右边是哥哥房间(哥哥外出总是锁上,调皮的二弟常翻梯由楼顶到哥哥房间恶作剧),哥哥房间后面是奶奶和姐姐的房间;堂屋左边是父母的房间,后面是弟弟的房间。我原来就是没有房间的人啦?!姐姐出嫁后,我跟奶奶一个房间。
  住新房时,我上小学几年级呢?不记得了,但我记得写我家新房的那篇作文,语文课上老师作范文朗读表扬了。连声说写得真好。但错误是我把三四米高的房高写成了七八米了。当时的我对米长根本没有概念!!
  跟二弟说好,把老房子的杉木,一砖一瓦,坛坛罐罐都留着,放菜园子里。水磨作书桌,杉木作秋千,扎篱笆,砖瓦做围墙,水罐种睡莲……
  天井院子也种花,还开一个图书室。
  二弟说,都给你留着,你来做。
  其实没我啥事,没有我的一砖一瓦,但是老屋做房子,还是开心的。
  暂且自己预定一间,在脑海里装饰一番吧。
  我不要金玉银嚣,就要这些童年以来的陪伴我们的旧物。
  至于,乳胶漆和硅藻泥,就留着这海滨小镇的借居室吧。
  一直下雨,雨天不适合粉刷!
  原来我客厅背景封闭的水波蓝配樱花粉,她们都说是紫色。或者说的蓝紫色。
  再用什么色来配它呢,薄荷绿,绿之印……不,就用浅蓝,房间里就用浅紫色吧。至于阳台,阳台就用莫迪兰。对,就是莫迪兰,她在阳台上看海!
  东跑西踮的南北
  从南到北,从微热到微凉。暮春初夏的血压波动,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一个二级中危的高压血患者带着欧姆龙的旅行,要避开高压的情境。早安,汉口!这里有同样有高血压的母亲、哥哥,有要开始不食高盐高脂食物的大弟和小弟!早安,留守故乡的姐姐!要坚持吃降血压药!遗传如此强大,以至我清晨的诗行伴随血压计的语音,它们带着汉普、武汉话、仙桃方言的DNA浸入当下生活的日常!
  诗人的花乡茶谷,木蓝花开得正好。在朋友圈晒图前,我还不知它就是木蓝花,更不知以前我的故乡是用它来染布的。我以为我要写它画它,是因为它好看的蓝、紫、蓝紫,还有它的形状相同却并不单调的花叶,但其实她是我不知道名字的乡亲。我童年是见过她的,后来也见过的,但我却从不曾知道她的名字,也没打听过。她和生长在我故乡的一切一样,有一个统一的定语“故乡的"。因此,我们的爱,从童年就明确了它的方向。原来远行的路上满怀乡愁,是因为亲爱的木蓝染成了诗人的衣衫和还乡道路!
  我所到之处,都见太阳和月亮同时挂天上!
  耳之所闻,皆是风声!皆是风声风声!皆是风声风声风声!
  此刻这风声!
  我不能恰当地形容这风声——似鼓声,又似剪铁皮的声音;似舞动布匹,又似石子划过玻璃的声音——从我开着或关着的窗户里传来。
  下面有缥缈的歌声,有裹着厚衣走动的人群。
  突然,有种莫名的孤独袭上来!
  是未知的人生,或是没有写出的诗句?我惧怕的到底是什么?
  右边的天空是夕阳,左边的天空是月亮。
  风经过巷子里又折回来的声音,同你在走廊尽头回望的一眼相似。
  我是要庆幸间歇性耳鸣呢,还是间歇性失眠呢?
  当然,我一定得庆幸又多了一个不安的黑夜和一个不安的早晨!
  楼上掉下的石子砸着了玻璃窗,接着是塑料袋飘至阳台。嘭嘭的声音不绝于耳。
  为了冬天能住在海边,整幢楼的人都在装修。这片灰蓝色的海被传说成碧蓝,变了本色,只有鹭鸟还坚持穿着洁白的衣衫。
  风从傍晚叫到黎明,终于睡去!
  离别路上无长亭
  如若回故乡,多半是拜祭先人培祖坟。
  祖坟周围多是松树杂草,兰花头疼花。
  培坟时,最好有人说:
  “祖坟冒青烟了!”
  是的,祖坟冒青烟了。
  而年三十、清明冒的是烧香的烟火!
  可每次回故乡,我会在另一个角落燃另一堆烟火!
  每个流浪的人,眼里总会有不能抵达的辽阔,也会有那么不可一世的早晨或黄昏!
  但你的呼喊声,并没有群山的回应。
  你携着帘子。布的、绸的、蕾丝的……防晒的、防尘的……严严实实的,或朦朦胧胧的……
  这些均是隔着一层或数层。隔着迷雾或山水,隔着我或你!
  你见到的不是故乡,是异乡;不是自己,是他人!
  或者,你见到的只是表情!是用旧的故乡,或用旧的自己!   更多的时候见到的只是你,是万千个你,又是唯一的你!
  离别路上无长亭,我送你出一片丛林,送你到下一个路口!
  再回过身来,看康乃馨。
  花海边是几丛旧坟加一座新坟。
  就像认不出你的旧居一样,我也认不出你的新居!
  遗失的谜语也不会找到答案了。
  那年河边的露天电影场放的黑白电影里,有一对害羞的男女,夜虫飞舞的银幕下有一对早恋的青梅。
  我们在薄雾中看掌纹。日月山川,轻风密语,终至飘逝不见!
  先是隔着三百六十度的近视镜,再隔着三百六十度的老花镜。
  少年的模样消失了。
  而旧墙上刻着两个人的乳名。
  但岁月能握住的不过是高举棉花糖的手臂和扬起的眉梢,课桌上悄悄传递的小纸条。
  多年来,我在手掌里写诗,就当这手掌是你递过来的小纸条。
  我时时怀着隐秘的心情读它们。就像它们是你的笔迹,你的心语。
  是的,它们是你的。我只是代你说出代你写出而已。
  仿佛你的一切都在我右手的笔尖里,左手掌中。右手写左手心。
  手写心。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你的传记,你一生的密语。
  我一直在写在读,并为之付出余生。
  这是肯定的:一个人从不曾真正离开他(她)的爱者。只要回到故乡,你就在我的身边;走在风里走在雨里走在雪里,你也在我的身边:在无人的海上或轰鸣的天空,你也仍然在我的身边……
  你在我的身边,守着这处坍塌的老屋,和它旁边郁郁的树木斑驳的菜地、像杂草一样的竹叶菜、在高高低低的篱笆上挂着的长长短短的豇豆、紫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和篱笆缝里挤着的狗尾巴草。你在我的身边,看着河边站着的柚子树、橘子树、香椿树和树枝上挂着的大大小小的丝瓜在风中飘荡,远处是成片的垂着果实的高粱。你在我的身边,看着童年的我们在高粱地里捉迷藏……
  过了今天,到了明天,我就要回到工作地了。你跟着我去那个人潮拥挤的都市吗?我知道你不会去的,你属于这里,属于这里的记忆。我无法带走你!
  让我在今晚再送你到河对岸,到河对岸那个屋后长满青竹的乐园。曾经,我们的姐妹们在那里比赛织渔网。很多年前,她们就已外嫁他乡。几十年来,我们这些童年的小姐妹再不曾相见。
  竹林里只有遗失的童音、核桃仁的手链和废手表!
  送君在故里!送别路上无长亭!
  绿皮火车与诗
  在我这里,坐绿皮火车就是要读诗的,写诗的。或者说,就是为了更好地读诗、写诗,我才频繁地坐绿皮火车出发,旅行。
  我的身体里、句子里装着不断出发的绿皮火车。清晨或黄昏,我走上火车,倚靠车窗,读会儿诗,再掀开窗帘,看窗外后退的景色,或者看看车厢里那些无声地望着窗外的人;再或者写一首诗,或一首诗里的某个、某几个句子,然后双眼望着空蒙的远方。
  我并非一定是向往绿皮火车要到达的那个地方,而是喜爱这咣当咣当行进中的绿皮火车的漂泊感与恍惚感。眼前上移的诗句与窗外后退的景色,在摇晃的视野里,令人的内心有无限的柔软与苍凉。如果恰好是晚上,是在夜行火车里,而诗中的灯塔与窗外的灯火一同闪烁,内心的柔软与苍凉便会溢出盈盈的露珠与泪水。故知和新友,会在这柔软与苍凉里纷纷走来。是的,诗歌和我都爱去的地方,不是高楼林立的都市,而是雾气弥漫的渡口,或印着蓝月亮的湖泽。
  年轻时坐火车,喜欢在摇晃中梳理细密的心事。现在坐火车,偏爱倚着窗看外面的风景。尽管将至的老年令无限河山都花了,可我仍爱坐在靠窗的座位,抱着双膝,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和后退的树木,耳边响着轰轰车声和轻柔音乐,脑子里像在不停地放电影放电影……火车啊,火车,你要一直这样开啊,一直驶入我诗中的镜头里……
  当然,同夜行火车一直驶入诗里的,也会有细密的回忆。
  在夜行火车上/我从无睡意//而是习惯地在黑暗中发呆/想某某,某某某//他们有的为人夫妻/有的不在人世//以前想他们会流泪/现在我只是望着窗外//雨从二月下到三月/从武汉下到深圳//张三,我的随身行李中/有你少年时送我的雨披
  甚至,还游来了双鱼座——
  她出生时,是两条鱼/向东向西、向南向北//整个三月/她游在绿皮火车里//“我想让你看到/夕阳洒在我脸上的样子”//“我想让你看见/星星披在我身上的样子。”//他上浮下潜/左冲右突//打碎了自己静谧的睡眠/和她喧闹的梦想//臭豆腐露出/日渐干枯的海//他们同时认出/生锈的门锁和走失的跑鞋
  现实里咣当咣当不断出发的绿皮火车,会呼唤出越来越多荡气回肠的思绪与诗句。
  所以,我一直在饱满爱与感激中庆幸着。庆幸身体里藏着火山和不断出发的火车;庆幸从各种灾难活下来的人类,爱与恨吞噬着我们,我们还能流泪,还能写赞美诗!
  亲爱的人啊,给你这一长列绿皮火车的诗句!
  无边无际的鸟鸣
  我一直在屋子里/看光斑和阴影。//雪纷飞的时节/我出来//打开鸟笼/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
  这是某个下雪的一月里,我随手写下的几个句子。
  写下的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是父亲在院子里的雪地上放置的捕鸟器。捕鸟器的周围,撒下是的红高粱、黄黍米、稻子、玉米……
  我幼时,每当父亲在雪地上布下捕鳥器,我就在一旁等着鸟儿的到来。我并不想看到它们被捕鸟器捕获,而只是想看鸟儿从积雪的瓦楞上或吊着冰挂的玉树琼枝上惊喜而又惊慌地飞来的样子。喜爱看它们啄米的样子。
  落地前,它们的小眼睛,会怯怯地看我几眼,翅膀儿加速扇动着……就像是跟我打招呼:我要来吃你家院子里的谷物了,不要赶我走哦!
  我喜爱这些飞到我的手心或肩膀上啄米的小可怜——麻雀、树鹊……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长高,这些小可怜似乎害怕跟我亲近了,而是远远地望着我,任凭我怎么喊它们,喂它们食物,它们终归是不再同我嬉闹了。
  我很失落。我是一个寡语者,或者是一个喜爱另类语系的自言自语者或倾听者。天生喜欢那些动听却不为人听懂的语言和歌声。这样的我,喜欢鸟类的陪伴是与生俱来的。
  家人尊重我这不同于其他女孩子的偏爱,父亲更是纵容我的对鸟儿的痴迷,所以一年四季都会帮我哄鸟捉鸟。春夏,他用捕蝉网鸟;秋冬,他用彩米诱鸟。
  屋檐下挂着竹篾、柳枝或葛藤编织的鸟笼。可这些鸟笼并不总是用来装鸟,更多时候它们装的是流动的风或空气。或者说每次只装几个小时的鸟儿,我就会打开鸟笼把鸟放了。
  正是如此,鸟儿反而欢天喜地地在鸟笼外飞舞。这样鹅黄或翠绿的柳絮儿或紫白色的葛藤花的鸟笼被调皮的鸟们舞得左荡右晃。我开心得朝天辫乱颤。
  我爱这些围着花朵般的鸟笼鸣叫飞舞的鸟儿。因为这爱,我学会了用各种细藤蔓编织出鸟笼,并饰以各种美丽的花朵。就像用花朵装饰我的树藤秋千,我也用花朵装饰鸟的秋千。
  刚刚,我在玉米地里掰下玉米,回到院子里,坐在青石凳上剥玉米。把金色的玉米须辫辫子,接在自己的辫子上,或挂在鸟笼上,等待一两只鸟或更多的鸟儿飞过来……
  一幅幅和谐的人鸟图,伴着我孤单寂寞的童年、匆忙慌张的青年,一路到现在!
  我从来不用闹钟。每天都是鸟叫醒。叫醒我的自然是飞到窗前的鸟。
  而无窗的居所,叫醒我的却是心中天空的鸟鸣声。
  只要有一片天空,就会有动听的鸟鸣。所以我常常望天,看它的蔚蓝、白、灰白和黑,还有飞翔的鸟。我望天,因为我孤独、寂寞,还无所适从。望不到天的时候,我会把天花板、书籍当天,有时候还会把正衣镜看作天。我想,以后我死了,我还会把棺材板或骨灰盒当作天,以此来修炼自己来世,成为真正的天。
  所以,即使我看到的只是一小角天空,或一个坐井天,或黑暗居室,我的内心里也会有无边无际的天空,无边无际的鸟鸣!
  我家在哪?
  有一天午夜了,我在等要来我家的一位女诗人。她在一个饭局和KTV之后,送一个朋友回家。那人喝高了,说不清自己家在哪?女诗人坐的士带他找家,找遍了整个武昌城,也没有找到他的家,直到他解开手机锁,找到他妻子的电话。
  无独有偶,另一个熟人朋友,他在某座谈会后,与朋友们喝了酒,搭的士回家。的士一下午几乎跑遍了整个汉口的大街小巷、旧城新区,但他含糊,说不清,嘴里不停重复地说:“我家在哪?我家在哪?”既像是思考,又像是问询。直到临近傍晚时,他酒醒了,他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家在哪?
  其实,有不少醉酒找不到家,或者找错家的人。我自己是没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的。原因是我不会喝酒,而且喝酒,就脸红,就过敏。每有饭局酒局,我都尽量地坐在角落里,或者坐不喝酒的那一桌。即便是这样,也免不了被讥问:“诗人不喝酒,写什么诗啊?”我不依不饶地说:“不喝酒也能写出名句!”
  我确实是不喝酒也写了诗,可能也写出了被视为名句的诗(允许我在此处抿嘴偷笑)。但我就缺少了爱酒者酒时写诗,或酒后写诗的经历与体验了,更没有酒后找不到家的趣闻或传奇。这样的诗写人生,似乎就少了酒后风情或者说酒气醉气,就少了沉醉的夜晚或宿醉的清晨。
  其实,我从不缺少风情,更不缺少沉醉的夜晚或宿醉的清晨。
  或许,可以说,我不喝酒,但我酿酒;我酿的酒甘醇但不醉人,或者醉人但不令人过敏(请允许我在此处抿嘴偷笑)。我的酒不会让人奇痒难挡,不会让人痛苦得想杀人或自杀。因为我知道过敏的滋味,奇痒难挨的滋味,所以一定要避开过敏这个雷区。
  想当年,大学刚毕业的那个夏天,还没离校的上铺同学过生日,邀同样还没离校的同学一起聚餐。从不知自己不能喝酒,更不知自己对酒精过敏的我,跟豪饮的同学们痛饮,我一人就喝了两瓶啤酒。摇摇晃晃地回到宿舍后,我就变成软泥了。不但醉酒了,但浑身奇痒,一顿翻江倒海之后,被同学架到校医院打脱敏针去了。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醉酒,什么叫过敏。过敏持续了一周,我痛苦得恨不得撞墙或撞人……
  有此痛苦的经历后,我几乎就滴酒不沾了。只是自顾自地,看别人喝酒,醉酒,说酒话,哭或者笑。我只是默默地依墙旁观、隔靴搔痒。
  但曾经为了医治痛苦的爱情,我偷偷地喝过几次酒,浅醉或深痒,这样的时刻,反而以毒攻毒地救了我。
  一是酒毒让我忘记内心的痛,一是被爱情的苏醒者或理性夺走了酒瓶。
  我之所以得救,得以度过雷阵雨多的青春期,还因为诗,因为我写诗,诗就是我的酒窖、酒器、和酒本身。我所有的沉醉都在诗里。在我这里,写诗,就是酿酒和嗜酒。
  我只管这酒的美,无须担心醉酒和过敏。因此我深爱,这深爱就如你爱酒,爱醉酒后的迷茫与狂痴,不知所往,不知道他途,不知道归家。就是在途中,摇摇晃晃地走……
  在诗里,你也是说不清,你会走到哪里?会被不断生出的诗句带往何处?就是享受在途中的恍恍惚惚与不知所往不知归途。
  你不断地自问,或问人,“我家在哪?我家在哪?”
  所有的路都是回家的路,都是歧途。
  我刚刚写了一首诗,就上了彩虹城的顶层露台。在露台上,我看到高架动车挂着月亮射向彩虹,突然发现手中和我一起上楼的食物,它不叫北方的馄饨,也不叫中原的清汤、包面、抄手,而叫云吞。
  但不论它是叫北方的馄饨,还是中原的清汤、包面、抄手,还是叫南方的云吞,此刻,它都可以叫酒,叫诗歌。
  下次,我將去老家接来爱吃馄饨的娘、妈、母亲,去中原吃清汤、包面、抄手,去南方吃云吞。
  我的山水,我的简笔
  久雨之后,身上都长草了。要出去吹吹风、晒晒太阳。正好帐篷已到,昨晚已经在客厅试用。必须寻一处背山面海的宿营地。可这里是平原,并没有高山大海,我们只能择临湖泊或水库。脱下拖鞋或高跟鞋,换上旅游鞋,带上干粮、渔具、书和画具,再顺手拿起两顶太阳帽。   郊区的宿营地有多处,去哪里当然不是问题。
  可我满脑子的问题是:毒蛇会不会出洞?毒蛇会不会出洞?
  这是天晴之后遇到的新问题。新问题当然也是问题。这问题在我脑子里过了一下后,我就把它忘了。
  大胆去露营。
  太阳借着乌云,躲猫猫。
  草鱼没上钩,山水也没画好,暴雨就来了。
  暴雨来了,防雨帐篷在舞蹈。
  爱尔兰画眉唱着叶芝的诗——“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
  雨下满了整个十月,还依然这么肆虐。
  行驶在乡道上的小车,不过在怀念中,模拟国道上的绿皮火车。
  取下口罩吧!我要亲吻老去的亲人和后退的村庄。
  庚子年多雨的秋天啊!
  露营归来遇雨。重阳节登高也遇雨。
  众蚂蚁穿过青苔与杂草,爬向山顶。
  我们经过荆棘、杉木注视的碎石道登山。
  山頂雀跃的老小蚂蚁们,俯瞰八分山下的水库、帐篷,及全江夏的湖光山色。
  是日,庚子年重阳节,登高者众。或口罩,或裸脸。
  一对老蚂蚁避开众狂欢者,寻慈云寺右侧僻静山臂处,小憩,插茱萸。
  申时,白石上涌现无数黑蚁。蚊虫声起,树林漏下雨滴。
  旋即起身,收拾行装,随众蚂蚁,经慈云寺后门石径,络绎不绝地下山。
  终于盼来了一个晴天的周末。我们在江夏安山湿地公园、天子山下梁子湖边呆了一整天!以形色认出了童年的牛筋草、火棘。金色稻田旁的枯莲高过头顶与蓝天相接。湖边大片水葫芦,我更愿意叫它凤眼蓝,它开的花蓝偏紫……那些鱼儿跃出水面,不断地跟我打招呼,说话。它们知道我不是垂钓者,所以非常开心地在水面上蹦蹦跳跳。湖面因为它们的欢畅,而生机无限。
  立冬了,银杏延续秋的金黄,芦苇在水边摇曳白茫,而湖边帐篷顶摇曳着黄绿的柳枝,地上一丛丛的野韭菜,吸引了一群野炊者一一他们要在露天柴火里的烤肉串上添一道烤野韭菜。我喝着清风与雨露,画下水葫芦的凤眼蓝。再添一艘蓝色的木船。要去找那些跟我捉迷藏的小鱼儿。告诉它们远离那些垂钓者,和在岸边支着烤炉的人。我还要借白色的云抹去灰色的厕所和高压线。
  我带了浩浩荡荡的画具,来铺陈周末的十里花坡。
  风筝可以是五彩的。在彩虹出来之前,它们可以是彩虹,或彩虹桥。
  呼应彩虹的红叶石楠与火棘,它的叶和它的果实,有相同的颜色。而一坡的鼠尾草,与它们头顶的天空是紫蓝与碧蓝。河塘的枯莲,灰偏蓝;水葫芦的花,蓝偏紫。
  临湖有幢蓝房子,主妇的青绿衬衣与粉红裙子,对应门前栾树的树身与花朵。
  而她阳光下的头发,在与稻谷同框的镜头里,成为金色。
  ……这么多远亲近邻,簇拥着灿烂的秋天。而茫茫湖水模糊了地平线。
  我在泛着金光的山水处,抹上了天青色……
  (责任编辑:王倩茜)


  阿毛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作品有诗集《我的时光俪歌》《变奏》,散文集《影像的火车》《石头的激情》《苹果的法则》,长篇小说《谁带我回家》《在爱中永生》,以及阿毛文集(四卷本:诗选《玻璃器皿》《看这里》,散文选《风在镜中》,中短篇小说选《女人像波浪》)等。诗歌入选多种文集、年鉴及读本。曾获多项诗歌奖。有诗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其他文献
古镇风情  江流,湖泊,风情而荡漾  小城的心跳在湖光山色的青睐中飘出  那把雨伞,衔来柳丝与梅花羁留过的琴声  用九街十八巷的旱船,温暖  一个又一个季节风调雨顺  商行,湖湾,熟悉而陌生  桥涵里闪烁的秘密牵绊南来北往的商贾  脚窝,长出了绿叶与记忆的幽婉  让思绪穿行于过街楼而泛滥  湖中镇,镇中湖,缱绻而流连  青石板的横亘透析出千古的神韵  水做的汉之南啊,一怀情致,几多久违  慢慢地轻
期刊
易朽之物  事实是起风了,雏菊亮晃得小心  花椒树是被吹红的  父亲在荒坡的灌木丛摘麻椒  荆棘和果实互相叠压  我备了手套,努力避开  枝丫横生的小野心、小暴力  摘那么多麻椒干嘛呢  防晒霜是皮肤的负荷,与伪装  要是突然钻出一条蛇,或旧望远镜  曝出一窝马蜂怎么办  危险无处不在,挣扎如齿锯  遇见易朽之物,它有合掌的瞬间  刀斧有金属之音  “我们正在失去智齿”,正在遗忘  白色与轻  雪
期刊
玻璃窗  玻璃窗的好处是亮  坏处是太亮  所以要安窗帘  有人还要贴太阳膜  玻璃窗明净  所以玻璃窗容不下不明净  甚至容不下一丁点不明净  有一丁点不明净  就像患了白内障  它通透  却是用来封闭的  它像是假的  但又那么真真实实  ———那天我家换阳台大窗  家顿时就像是破的  一个破旧的小推车  这个小推车  是在银行存款时送的  用了六年了  现在它坏了  袋子已经腐化  只剩下個
期刊
期刊
药  给我开的药  是“喜乐”两个字  不开心的时候  摊开手看一眼  提醒自己  相当于服一剂  “喜怒哀乐”本来都有  真不知道什么时候  弄丢了它俩  只剩下“怒哀”  打破了体内的平衡  竹子和我  屋子里养着一棵竹子  瘦瘦削削的  像我一样  我每天要做好多事情  上班,洗衣,做饭  喂猫,拖地,写诗  而它,只是静静地看着我  什么也不用做  就长了那么高  理由  不喜欢那个人  
期刊
主持/花花  【导语】  最近有一部电竞言情剧,好甜呀。菜菜每天在群里给大家安利。  频繁得大家都要以为她是剧方派来的水军了。  菜菜:自来水也是水嘛!真的很甜很好看。一个女明星和一个航天设计师的甜蜜恋爱,齁甜齁甜的。  花花:我也看了,男女主角一起打游戏的时候不要太甜!  长木:连读者看完都跑过来问有没有类似的电竞言情文推荐。  菜菜:或许,可以看看《瞄准他的心》?  节选一  “你不打算住得和
期刊
对全角膜病变伴白内障眼行角膜移植+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能彻底清除病灶,保存眼球壁及前房角的解剖生理结构,减少角膜散光和排斥反应,避免多次手术造成的角膜内皮损伤。我们自1999年2月~2006年6月行带巩膜环的板层联合穿透角膜移植+白内障囊外摘出+IOL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期刊
苏全还是决定要去一下梅桥。不过,已经不再觉得那是一种仪式,并且需要那样一种仪式了。他的心思,已然全部放了下来。那件事情,早已变得无足轻重。也仿若是衣服上的一点灰尘,掸下手指,便被掸掉了。因此,出门时,便也不换衣服,还是平常那一身。年轻时打篮球穿过的灯笼口运动裤,十几年前当奥运志愿者时发的T恤衫。都是纯棉布,松松垮垮的,没个什么形状和颜色。裤子和布衫上早已被洗出了许多处洞,边缘上还飘着线头。苏全差不
期刊
主持/小锅  最近组里内卷严重,每个人都睡得越來越晚,一个个都想趁别人睡觉的时候暗中努力。  是这样,她们努力她们的,为什么要害我?  睡梦中被手机震醒,菜菜发来消息:睡了吗?我有重要的事。  我清醒了两分,赶紧回:在,咋了,严重吗?  菜菜半天没说话,我急死了,正准备拨电话过去,她突然发了十几个链接,占满了一整个屏幕。  她:没睡就看看这几个稿子吧。  我看了下时间,凌晨3点多,气不打一处来! 
期刊
《月亮亲一口》现已全国上市!  念金在下车的时候跟林璟告了白。  她说:“我有点喜欢你,但你是不是不喜欢我?”  准确来说,林璟不是不喜欢他,而是不会喜欢任何人。  这样高高在上的人,念金很想扯一下他的衣角,可是手指根本不敢弯曲用力,只能轻轻地碰一下。  林璟没有回答,而念金也没想过他会回应自己。  单方面的喜欢本来就是她一个人的事情,蛮难强求的,就像是不能要求天崩的游戏局逆风翻盘,0-11开局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