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细无声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9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的手段与方式有多种,根据德育手段是否外显可以区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者各有特点,但现实中教育工作者对隐性德育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明显力度不足,本文从中学工作实践出发,探讨关注和发挥隐性德育手段的重要性。
  一、显性德育行为的现实尴尬
  学校德育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极为令人关注又极其令人头痛的事情。客观事实摆在那里: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所谓育人,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思想素质、品德素质、政治素质的养成与提高,这是任何学校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我们看到,各地各学校为了营造良好的校风、为了提升学生德育素质而不遗余力,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形式如:品德教育主题班会、某某校风学风专项整治活动、学生大会公开砸手机教育活动、视频记录学生违纪并公开播放活动等。
  力度不可谓不大,声势不可谓不壮。但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活动的成效时,却发现并不尽如人意。有些教育行为当场遭到了学生的反对,有领导与学生在收手机时发生抢夺;有些学生违纪现象表面看被压制了、学生变好了,但实际上暗流涌动,每当教育活动力度减弱,必然出现反复;而即使是暂时“成功”了的德育,也常见部分学生对学校、德育机构与教师之间敌对意识增强,体现为个别学生对学校无感情、对领导仇视、见到教师不肯打招呼等,甚至曾经出现有学生因不肯按照学校要求剪短发而自杀的惨痛事件。
  二、显性德育行为遭遇现实尴尬的原因分析
  经过对现实教育活动的观察、与部分学生的交流和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显性德育行为遭遇尴尬有如下原因:
  1.强制性的显性德育手段不完全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处于由儿童到成人的成长过渡期,在这一过渡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体现出特有的属性,研究这些属性有利于我们因材施教,取得较好效果。具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学生:
  要求自主的倾向性明显增强。学生成长到这一时期,判断力、执行力比小学阶段大幅提高,表现出“独立自主”的鲜明属性,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主或者参与决策。这一时期,学生对自主作出的决定往往执行力和自觉性比较强。显性的外化德育手段,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好像完全是被管理者,没有自主的空间,因而心底里有一种逆反情绪。
  中学生普遍比较爱面子。学生在这一阶段,自尊心比较强,要求能得到他人、家庭、学校的尊重,特别希望能得到长辈的平等对待。当他们碰到外显化的德育时,天真地认为,服从太没面子了,太不平等了。所以,有时学生对抗德育的行为仅仅是因为爱面子的心理使然,而不是品质恶劣到不服管教。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还普遍比较爱表现,希望在生活、学习中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而这些显性德育活动,常常是要求学生服从管理、遵守纪律,常常将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如新发型、改校服等作为违纪来处理。这其间的矛盾也是我们显性德育与学生特点不适合的表现之一。
  2.显性德育常有操着过急的嫌疑
  人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人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技巧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对外界人与物的认知上,通过不断反复的试错过程进行检验。这一过程包括了在生活、学习中对种种现象与活动的感知和参与,但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得来的感悟。这种感悟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熏陶与浸染。
  而我们的德育活动,特别是某些集中化的德育运动,希望通过一段时间(常常小于一学期)的努力,就使学生面貌一新、品德素质大为改观,明显忽略了德育的过程性和长期性。操之过急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表面上服从了、听话了,实际上内在品德素质并没有发生相应的进步,表里不一。
  3.显性德育活动常常缺乏持续性
  显性德育活动,特别是运动式的整治活动,往往需要动用学校比较多的人力资源,其中最常被征调参加的主要是行政领导、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声势比较大的有时甚至是学校一把手亲自任组长,这势必牵扯学校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对学校全局工作造成影响。一旦碰到大型考试、领导出差、上级检查工作或者学期末,这种德育活动常常被丢在一边,好像可有可无,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当成一阵风,风头来了躲一躲,风头过了,又我行我素。许多学校对手机的整治就常陷入这种烦恼,明明动用领导收了几天手机,情况好转了,结果过段时间,一切照旧。
  4.德育效果难考核
  德育考核一直以来是德育工作的难点。它不像学业学习,有个客观的分数。学生为了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不仅上课听课、按时交作业,课后还主动学习。一个学生道德品质的好坏,几乎不可能通过给一个精确的分数来加以区别。这样,我们的德育有没有效果缺乏一个量化的标准。
  这样一来,学生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有没有进步,我们就难以通过评价体现出来,这一方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好像努力不努力在这方面评价上没区别;另一方面由于难以评价,也就不能及时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来提醒学生矫正成长的方向。以上两方面,导致了显性德育难以客观地衡量教育效果。
  三、隐性德育的价值分析
  所谓隐性德育是指将德育融化在学校教育的其他活动、融进学校的环境中,采取不那么外显、非强制性的手段来进行德育活动。隐性德育侧重于在生活、学习事件中潜移默化教育学生,不强调某一教育行为应取得的学生德育效果。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来看,隐性德育有它的独特价值。
  1.将德育融入学生成长事件中,符合学生品德成长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并通过实践而得以检验。空洞的说教往往由于缺乏实践基础的支撑而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品德成长也就没有相应的依托。
  隐性德育围绕着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形成自己的认识,再用自己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做对了,受到鼓舞,有助于正确德育观念的确立;做错了,触动内心,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思想。这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试错式成长,符合心理学的品德成长规律。尤其是隐性德育不设定预定的效果,体现了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偶然性、反复性和个体性,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2.隐性德育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
  隐性德育本身强制性不大,立足于通过学生自己对生活事件、生活现象的观察、比较、感悟来形成和修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因而德育达到什么程度、学生素质成长快慢,不会直接遭到外力的强行干预,一般不至于发生师生冲突与对立。
  隐性德育更由于目标弹性大,给学生的自主空间广,可以更柔性地容许学生个性张扬,更有机会达到个性与德育的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比较和谐,有助于德育在师生和谐中开展,彼此感受温暖。
  3.隐性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可持续性强
  隐性德育融德育于无形、化教育于无言,本身不占用更多的教育资源,比较不容易受到学校其他任务的影响,在教学投入和力度上不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
  而在生活的点滴中融入德育,只要我们用心,生活与学习中无处无德育资源。因而这样的德育只要学生在校即可开展、即受教育,可持续性极强。
  4.隐性德育效果内化而持久
  隐性德育体现出来的不是对学生外在的强制要求,而是力图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点点滴滴,在教师引导下品德逐渐成长,学生没有为达到要求而假装遵纪守法的必要。也就是隐性德育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外显行为的合规。
  通过生活得来的感悟既是教师、教育环境的引导,也是学生自己的体会,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可以得到心灵、情商的熏陶,最终实现自主成长,效果内化而持久。
  四、隐性德育的实践探索
  笔者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隐性德育的几种可行实践形式。
  1.德育在尊重中
  中学生能力与思想变化较大,自主性要求比较强烈,不少学生对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处的地位特别敏感。现实中不尊重学生的情形不在少数,如有的教育工作者常常出于对学生负责的理由,未认真考虑学生感受就加班加点。最常见的就是下课铃响了,教师因为一个点没讲完而拖堂,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
  实际上,从笔者与学生交流沟通情况来看,学生是很重视也很需要下课这个时间的。他们反映下课时根据需要可能要打开水、上洗手间、闭目休息,一些学生因为上课时笔记不全,利用下课时间找同学补笔记等。相对于讲完知识点而言,多数学生更倾向于教师按下课铃准时下课。
  真正地尊重学生,不是我们自以为是地负责,不是我们不惜牺牲地加班加点,而是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不剥夺他们宝贵的自主空间。在教师尊重学生的言行中,学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从不拖堂,也确实得到学生的认可。
  2.德育在关爱付出中
  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应付的工作比较多而杂,做事讲求速度与效率,留给学生的耐心和时间较为稀缺。所以我们现在普遍性地习惯了原则性要求、纪律性管理、制度化做事,力求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而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爱,往往最能感动人心,不是僵化的工作教条能比。
  例如,学生生病了,按规定,教师一般是批准学生请假,跟学生家长联系确定家长知情即可。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通过组织部分学生利用放学后时间探望一次患病请假同学,被探望同学往往会更感动。这样的情形,有助于学生之间建立起较团结的同学关系。同样的情形,在学校举行班际篮球赛期间,组织拉拉队和教师在场打气也有效果,通过比赛,拉近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
  学校教育各项规则的制定,往往落脚于学校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应尽到什么义务。我们按规则工作,只是完成了一个责任的问题。而超越规则的爱心付出,不失为感动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
  3.德育在以身作则中
  中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而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觉醒并渐趋强烈,这使得部分中学生看问题容易偏激,喜欢找借口和攻击对象。如果教师出现言行不一、前后矛盾的情形,容易成为学生耿耿于怀的心结而影响德育成效。
  笔者曾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不少学生提交的问卷就写道,有教师在教室门口吸烟、有教师上课时接打电话,其中不乏未成年人思考不全面的过激语言。
  我们在思考学生对教师要求的合理性时,也发现,实际上,学生在细心地观察着教师,对教师进行着评价并可能模仿教师的行为。如果教师能够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就能在一举手、一投足间收到德育的客观效果。去年,笔者要求班上的学生出于卫生考虑,任何学生不准在座位旁扔纸巾杂物。有次发现讲台地板上有废纸巾,笔者当着学生的面主动捡出教室,之后再提类似要求时底气就更足了。
  4.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为人处事的道理、道德品质的发展,在我们中学所有的学科中几乎都能渗透。各科也都规定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表面是教给学生知识与方法,实际上知识的学习往往伴随着品德的提升。
  以思想政治课为例,在学习市场经济相关内容时,涉及到市场规则,于是笔者顺便将市场的规则延伸到学校的规则,市场没有规则就没有了秩序,学校也一样,没有了规则,人人随心所欲了,学生也读不成书了。学习纳税知识时,结合大量因偷税漏税而受到法律惩处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遵循社会规范的重要性,渗透法治观念。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活动。将德育内容渗透进课堂知识教学中,能使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
  总之,隐性德育虽没直言德育,但它在德育中有着特有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实践研究,让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得益彰,共同服务于育人大计。
  (作者单位:广东普宁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和氢氟酸溶解试样,在0.63 mol/L的硝酸介质中,选择信背比大,干扰少的光谱线作分析线,通过径向衰减观测方式测定Al,Fe,Ca,Mg,K,Na,P,Ti元素,轴向方式测
利用中压汞灯(λ=365.0~366.3nm,300W)作为光源,研究了Ti—MCM-41对水溶液中活性艳红K-2G(简称为RBR)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详细讨论了光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由该染料废水及其光降解产物
课堂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是自主快乐学习中增长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场所。教师应该抓住三个落脚点,让课堂更加生动,为教学注入清新的活力,从而课堂会散发诱人的“味道”,学生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一、自由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良好情境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舒适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创设自由情境,能在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基础上,使得学生有更多自我支配和调
当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在“慢慢走”的欣赏中发现精彩,让他们带着新鲜和好奇主动融进课堂,带着共鸣探知语言知识奥妙,增强语言表达运用灵活性和敏锐性。让学生真正发现课堂的精彩,引导他们在品析中主动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协作互动,帮助他们走出个体理解局限,让他们真正以学习的主人姿态活跃于课堂之中。  一、引导预学“慢一步”,多质疑  导学单运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前置性探知中有
建立了流动注射(FI)氢化物发生(HG)与动态反应池(DR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P—MS)分析镍基超合金样品中锗、砷、硒的方法。采用动态反应池-氢化物生成技术富集锗、砷、硒,选择半
当前,部分学生的课堂持续注意力还比较差,自控力薄弱,这样会导致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出现丢三落四、以偏概全等问题。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他们才能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领悟,从而构建较高层次的知识体系。因而,教师要设法抓住学生的“神经”,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保持专注,提高学习效率。  一、用宽松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标准倡导将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自我探
报道了2-氯-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方法及其与镍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Triton X-100存在下,PH10.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Ni(Ⅱ)与2-氯-4-溴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形成1:2
又到毕业季,数百万学子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在这个时间点,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总会成为舆论热点。近年来我国就业市场出现了一种怪象:一方面“民工荒”,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大学似将有用的“培养”成无用的。原因何在?值得深思。  大学趋同化是导致我国大学过度扩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大学趋同化,一是专科多升为本科,学院升为大学,本科点升为硕士、博士点;二是理工类大学多扩张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普遍
采用硅石标准样品及其复配标准样品作为校准样品,建立了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石中SiO2,Fe2O3,Al2O3,CaO,MgO,K2O,TiO2,MnO,P2O5主次成分的方法。采用熔融法为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