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中新课程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新课程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要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就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这一课题做了认真的探索,现总结如下心得。
一、关注时政、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新课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我们的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
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
关注时政。将时政内容与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为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用书面形式收录重要的时政内容,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作业,并从每天所收录的新闻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再指导学生针对重大的时政内容,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同时,根据学生收录新闻的情况,每周评出最佳收录者并予以表扬、奖励。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认真收集新闻,并对其进行“去粗取精”,提高学生摄取知识、重组信息的能力,又能使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联系生活。如何更贴近于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如何切实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是政治课改革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很多中学生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
为此,教师可以将诸如买菜、存钱这样的事情作为学生们的作业布置下去,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他们在做这些事情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把生活实际和政治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但会培养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地加以引导,师生之间密切配合,教学互动,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在预习每节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提出本节的疑问。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根据不同质量给予不同的评价,由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开拓思维,积极思考。
第二,引导学生解决疑问。对学生提出的疑问,鼓励他们自己解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答本组学生提出的疑问。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疑问,让他们去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理解教材和实际问题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空白点,还有某些不能贯通的地方,从而激发他们去积极探索,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三,引导全班学生解决带有普遍性的疑问。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发表不同的看法,允许争论。不同见解的争论,不仅使参加争论的学生受启发,还可以使没有参加发言的学生也积极思考。讨论结束,教师适当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鼓励质疑,让平日感觉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交流知识的场所。经过学生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疑问答案,能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能够发现疑问,掌握知识,也能够解决疑问,提高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开拓、去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的状况,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指导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为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可以组织、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社会的一些新现象(如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些现实性强的题材等),力争写出具有新意的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又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索,正确地去探索、去认识新现象。
在发动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时,应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层次,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事物,有各自不同的经历,因此,学生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撰写素材。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去写各自最熟悉、最了解的新人、新事、新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分析,让学生积极动脑筋,认真推敲,努力揭示出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开拓洲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艺术中学)
要适应新的课程理念,就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这一课题做了认真的探索,现总结如下心得。
一、关注时政、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新课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我们的教学决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
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
关注时政。将时政内容与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为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用书面形式收录重要的时政内容,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作业,并从每天所收录的新闻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写在黑板上,再指导学生针对重大的时政内容,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同时,根据学生收录新闻的情况,每周评出最佳收录者并予以表扬、奖励。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认真收集新闻,并对其进行“去粗取精”,提高学生摄取知识、重组信息的能力,又能使比较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提高学生正确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联系生活。如何更贴近于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如何切实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是政治课改革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很多中学生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
为此,教师可以将诸如买菜、存钱这样的事情作为学生们的作业布置下去,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他们在做这些事情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把生活实际和政治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但会培养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的疑问。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适时地加以引导,师生之间密切配合,教学互动,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在预习每节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提出本节的疑问。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根据不同质量给予不同的评价,由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开拓思维,积极思考。
第二,引导学生解决疑问。对学生提出的疑问,鼓励他们自己解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答本组学生提出的疑问。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疑问,让他们去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理解教材和实际问题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空白点,还有某些不能贯通的地方,从而激发他们去积极探索,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三,引导全班学生解决带有普遍性的疑问。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充分发表不同的看法,允许争论。不同见解的争论,不仅使参加争论的学生受启发,还可以使没有参加发言的学生也积极思考。讨论结束,教师适当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鼓励质疑,让平日感觉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交流知识的场所。经过学生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疑问答案,能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只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能够发现疑问,掌握知识,也能够解决疑问,提高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开拓、去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记”的状况,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指导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新课改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为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可以组织、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社会的一些新现象(如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些现实性强的题材等),力争写出具有新意的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这样,既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又有利于学生独立思索,正确地去探索、去认识新现象。
在发动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时,应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层次,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事物,有各自不同的经历,因此,学生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撰写素材。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去写各自最熟悉、最了解的新人、新事、新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应注意指导学生对所论述的问题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分析,让学生积极动脑筋,认真推敲,努力揭示出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开拓洲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艺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