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哲学教育研究一向被教育界重视,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研究,并开阔了眼界,把所有相关的命题都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直接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属性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理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既立足现实,又具有前瞻超越性,为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共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开始,就深刻讨论了历史的发展,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决定性和双重属性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来表示人类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人们必须先解决生存的问题,之后才能在政治、科学、哲学、军事等方面有所发展。因为,唯有先解决衣、食、住、行等现实生存问题,即生活上的最基本的需要,才能有精力去做其他活动。但生产商不重视人的感情,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在普鲁斯王国中的统治者们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下,人类才能得到所需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在舞台上创造一场拥有精彩剧情和场景的表演,有这样能力的人才能在西方教育下长期生存,因为大多数西方思想家认为人的本质为:精神与自我意识,他们努力想让人类的精神可以超脱肉体的制约而对肉体进行支配。 对此来说,人们应该利用历史提高思想觉悟,并通过思想活动指导自己。然而面对这种巨大张力的理论和现实,一旦被人类实践活动释放就有无比能量。如果此种思想向极端发展,则其不具有安全性和全面性,还会将人的精神凌驾于肉体之上,并处于万物万事之上。在此,马克思主义的评价非常可观,即唯心主义,一次也没有给历史任何世俗基础。
二、中国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
理论知识作为实践的基础,是从长久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也是对总结出来的理论进行验证的一种过程。中国人民对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做了检验,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从而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在回忆历史的过程中,容易发现,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我们取得了伟大的功绩,其还为随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就要足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真正的意义,就要用实践中的“存在论”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存在论的主旨表明,人存在对象性,且对象性是基于从事对象性活动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对象性活动,决定着人存在形式的社会化与自然化的统一,说明人可在思维、社会、自然等方面实现自由。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完善,民族资本主义面对西方各强国的强攻,也难以发展,中国主权被割分。但中国社会结构在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用自身的思想文化在革命中获得解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领域实行了改革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在政治领域内也传播依法治国的理念,慢慢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经济也得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简明、准确、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要严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哲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實性与超越性[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6(5).
[2]范 蓉.论现代西方实践哲学的局限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超越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8):14-15.
[3]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
[4]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5]赵笑蕾.现实性与超越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属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共存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开始,就深刻讨论了历史的发展,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决定性和双重属性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来表示人类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人们必须先解决生存的问题,之后才能在政治、科学、哲学、军事等方面有所发展。因为,唯有先解决衣、食、住、行等现实生存问题,即生活上的最基本的需要,才能有精力去做其他活动。但生产商不重视人的感情,认为人和动物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在普鲁斯王国中的统治者们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下,人类才能得到所需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在舞台上创造一场拥有精彩剧情和场景的表演,有这样能力的人才能在西方教育下长期生存,因为大多数西方思想家认为人的本质为:精神与自我意识,他们努力想让人类的精神可以超脱肉体的制约而对肉体进行支配。 对此来说,人们应该利用历史提高思想觉悟,并通过思想活动指导自己。然而面对这种巨大张力的理论和现实,一旦被人类实践活动释放就有无比能量。如果此种思想向极端发展,则其不具有安全性和全面性,还会将人的精神凌驾于肉体之上,并处于万物万事之上。在此,马克思主义的评价非常可观,即唯心主义,一次也没有给历史任何世俗基础。
二、中国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据
理论知识作为实践的基础,是从长久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也是对总结出来的理论进行验证的一种过程。中国人民对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做了检验,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从而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在回忆历史的过程中,容易发现,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我们取得了伟大的功绩,其还为随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就要足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未来真正的意义,就要用实践中的“存在论”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存在论的主旨表明,人存在对象性,且对象性是基于从事对象性活动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通过对象性活动,决定着人存在形式的社会化与自然化的统一,说明人可在思维、社会、自然等方面实现自由。近代中国,由于经济文化的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完善,民族资本主义面对西方各强国的强攻,也难以发展,中国主权被割分。但中国社会结构在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用自身的思想文化在革命中获得解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领域实行了改革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在政治领域内也传播依法治国的理念,慢慢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经济也得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简明、准确、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要严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哲懿.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實性与超越性[J].科教导刊(下旬刊),2016(5).
[2]范 蓉.论现代西方实践哲学的局限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超越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8):14-15.
[3]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
[4]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5]赵笑蕾.现实性与超越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属性[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