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本能,问题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实验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在“平等”中孕育创新
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另外,尊重学生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意志。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以前的经验,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是不成熟的,但不一定是不科学的。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尊重这些看法,给予认真对待,在教学中加以修正和提高,不能不予理睬,更不能嘲笑,这样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时,教师先做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杯中灌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在杯口,按住纸板把玻璃杯倒过来,松开后,纸板不会掉下来。当教师问“这是什么原因?”时,有好几个学生大声抢着说:“是被水吸住了。”这时我没有去否定他们的意见,而是进行启发:是水“吸住”纸板吗?有水就能“吸”住纸板吗?请同学们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得出了不是水“吸”住纸板,而是空气“托”住了纸板……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提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会……”“你发现了什么?” 等等,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鼓励不同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在“玩”中激发创新
爱“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可以说学生的很多知识是在“玩”中积累巩固的。自然实验课作为自然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手玩”“动手做”,在“玩”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让学生经历“玩”的过程,比教师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显得更为重要。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这一课时,我提供给每一小组各种形状的磁铁、塑料玩具车、磁座等东西,让学生开动脑筋,看谁会“玩”,“玩”得花样多,发现的问题多。同学们顿时兴奋起来,“玩”得不亦乐乎。最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积极的发言,教师做了记录:N极-S极, 相互向内拉;S极-N极, 相互向里吸;N极-N极 ,相互向外推;S极-S极,相互排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描述和板书,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此激发下,很快得出了规律。
在《沉浮的秘密》这一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两组实验材料:一是研究的物体:马铃薯、泡泡糖、小瓶子;二是辅助研究的物体:盐、螺母、吸管、筷子、清水、透明杯子。这些材料一放上桌子就引发了学生摆弄的欲望。我提供给学生20分钟的研究时间,请大家想办法使原来沉的物体浮起来,或是浮的物体沉下去。有了20分钟的时间保证,学生个个“玩”得尽情尽兴,探究也就更加深入有效。在上课时,教室里到处能听见学生的欢呼声,“哇!我们浮起来了。”忽地又一声“沉下去了!”四面八方还不时传来叫“邱老师”的声音,学生不是叫我去帮忙,而是让我对他们所想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个个抢着回答,都想把自己的办法讲给大家听。在学生所想到的五花八门的沉浮转变方法中,有我们老师也没有想到的,如用泡泡糖封住瓶盖,泡泡糖就浮起来,又用吸管绑住马铃薯,马铃薯也浮起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三、在“想象”中引导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想象”引导学生,然后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想象”彼岸的桥梁。对事物的实验结果大胆地想象是创新的起点。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实验结果进行想象,并以此目标为导向,激励引导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想象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在“想办法使漏斗里的水流入瓶中”的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一个塑料瓶、一个细颈漏斗、橡皮泥、细塑料管、红水,让学生想各种办法使水流入瓶中。如可以挤塑料瓶,可以把细塑料管插入漏斗中等。这个设计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再主动探索,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在《植物的茎》这一课,让学生把植物的茎横切后,观察截面上有什么,由此猜想一下,茎里面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联想到水管断了之后,水会流出来,于是猜想茎里面可能也有管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验来证实猜想。这一思维“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火花。
四、在“比赛”中激励创新
小学生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在自然实验教学中,适时开展“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提高。如在教学《电产生磁》这一课时,教师只提供给学生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把导线绕在铁钉上,然后接通电源去吸引大头针,让学生充分动手实验后,教师提问:“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出能把大头针吸起来。这时教师追问:“你们吸起了几个?”有的同学说2个,有的同学说4个,5个……这时我继续提问:“为什么你们吸起的大头针数目不一样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继续实验,比一比哪一小组吸起的大头针数目最多。整节课学生都在活动,课堂气氛活跃,都在为争第一而努力。有的小组想到了把几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有的想到了把导线多绕一些……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电产生磁力大小的几个因素。正是在这样一种“比赛”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积极创新,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对于在比赛中获胜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五、在“制作”中学会创新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运用,又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教《反冲现象》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乐罐、酒精、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制作一只能够在水中行驶的船。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创新的火花点燃了,想方设法使船能在水中行驶,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船能在水中行驶的原因是依靠了酒精燃烧产生的“推力”,即“反冲力”。在此基础上教学反冲现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反冲现象的原理去制作其他一些小制作,使学生研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适时开展一些小制作评比,使学生的制作热情得到升华。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入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源于教师的创新。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江苏】
一、在“平等”中孕育创新
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另外,尊重学生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意志。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以前的经验,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是不成熟的,但不一定是不科学的。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尊重这些看法,给予认真对待,在教学中加以修正和提高,不能不予理睬,更不能嘲笑,这样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时,教师先做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杯中灌满水,用一块硬纸板盖在杯口,按住纸板把玻璃杯倒过来,松开后,纸板不会掉下来。当教师问“这是什么原因?”时,有好几个学生大声抢着说:“是被水吸住了。”这时我没有去否定他们的意见,而是进行启发:是水“吸住”纸板吗?有水就能“吸”住纸板吗?请同学们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得出了不是水“吸”住纸板,而是空气“托”住了纸板……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提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会……”“你发现了什么?” 等等,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鼓励不同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在“玩”中激发创新
爱“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可以说学生的很多知识是在“玩”中积累巩固的。自然实验课作为自然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动手玩”“动手做”,在“玩”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让学生经历“玩”的过程,比教师在课堂上空洞的说教显得更为重要。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这一课时,我提供给每一小组各种形状的磁铁、塑料玩具车、磁座等东西,让学生开动脑筋,看谁会“玩”,“玩”得花样多,发现的问题多。同学们顿时兴奋起来,“玩”得不亦乐乎。最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积极的发言,教师做了记录:N极-S极, 相互向内拉;S极-N极, 相互向里吸;N极-N极 ,相互向外推;S极-S极,相互排斥。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描述和板书,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此激发下,很快得出了规律。
在《沉浮的秘密》这一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两组实验材料:一是研究的物体:马铃薯、泡泡糖、小瓶子;二是辅助研究的物体:盐、螺母、吸管、筷子、清水、透明杯子。这些材料一放上桌子就引发了学生摆弄的欲望。我提供给学生20分钟的研究时间,请大家想办法使原来沉的物体浮起来,或是浮的物体沉下去。有了20分钟的时间保证,学生个个“玩”得尽情尽兴,探究也就更加深入有效。在上课时,教室里到处能听见学生的欢呼声,“哇!我们浮起来了。”忽地又一声“沉下去了!”四面八方还不时传来叫“邱老师”的声音,学生不是叫我去帮忙,而是让我对他们所想的方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个个抢着回答,都想把自己的办法讲给大家听。在学生所想到的五花八门的沉浮转变方法中,有我们老师也没有想到的,如用泡泡糖封住瓶盖,泡泡糖就浮起来,又用吸管绑住马铃薯,马铃薯也浮起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三、在“想象”中引导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想象”引导学生,然后启发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架设通向“想象”彼岸的桥梁。对事物的实验结果大胆地想象是创新的起点。在自然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实验结果进行想象,并以此目标为导向,激励引导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想象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在“想办法使漏斗里的水流入瓶中”的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一个塑料瓶、一个细颈漏斗、橡皮泥、细塑料管、红水,让学生想各种办法使水流入瓶中。如可以挤塑料瓶,可以把细塑料管插入漏斗中等。这个设计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再主动探索,从而发展创新能力。
在《植物的茎》这一课,让学生把植物的茎横切后,观察截面上有什么,由此猜想一下,茎里面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联想到水管断了之后,水会流出来,于是猜想茎里面可能也有管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实验来证实猜想。这一思维“想象”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火花。
四、在“比赛”中激励创新
小学生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在自然实验教学中,适时开展“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提高。如在教学《电产生磁》这一课时,教师只提供给学生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把导线绕在铁钉上,然后接通电源去吸引大头针,让学生充分动手实验后,教师提问:“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出能把大头针吸起来。这时教师追问:“你们吸起了几个?”有的同学说2个,有的同学说4个,5个……这时我继续提问:“为什么你们吸起的大头针数目不一样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继续实验,比一比哪一小组吸起的大头针数目最多。整节课学生都在活动,课堂气氛活跃,都在为争第一而努力。有的小组想到了把几节干电池串联起来;有的想到了把导线多绕一些……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电产生磁力大小的几个因素。正是在这样一种“比赛”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积极创新,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对于在比赛中获胜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五、在“制作”中学会创新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运用,又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教《反冲现象》这一课时,课前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些可乐罐、酒精、泡沫塑料等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制作一只能够在水中行驶的船。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创新的火花点燃了,想方设法使船能在水中行驶,同时也使学生明白船能在水中行驶的原因是依靠了酒精燃烧产生的“推力”,即“反冲力”。在此基础上教学反冲现象,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反冲现象的原理去制作其他一些小制作,使学生研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适时开展一些小制作评比,使学生的制作热情得到升华。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入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源于教师的创新。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