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月初七,民间传说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又俗称“人日”、“人日节”、“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等。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神话云,远古时期天地间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狗、豕(猪)、羊、牛、马,到了第七天人才出现。后来,古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些人类起源的神话。另外,民间还出现了补充说法,即初九是天日,初十为地日。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自汉魏以后,人们在初七这天有关人日的纪念活动已逐渐走出单一的占卜求吉,不断扩展,成为涉及庆祝、祭祀、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的节庆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久而久之形成风习。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也是讲究美食的日子,在“人的生日”这天怎可例外呢。在广东地区的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旧年每逢正月初七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从早上开始,人们会将煎堆、炒米、芥菜、番薯、芋头等混在一起来煮,一家老小都要吃上几口,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地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常规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蔬菜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有趣的是,这七样菜都被百姓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如春菜,意思是春风得意、心想事成;生菜,表示生猛;芹菜,象征勤劳;芥菜,暗喻有借有还,表示年年有余、财源广进;葱,象征聪明;蒜,寓算盘;萝卜,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当然,有的地方根据物产情况,这七样蔬菜也有变化,比如有的地方用到韭菜、菠菜、白菜,或加鱼、肉等(寓富富有余)。有的老人在做七样羹之前还会把几样菜炒一炒,取“炒一下样样都有”的吉利美意。
说到吃鱼,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在人日讲究吃“捞鱼生”筵席。鱼生,类似生鱼片。吃捞鱼生时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倒在大盘里,众人起身下箸将食物捞动,口中还要连连喊出“捞,捞啊!发,发啊”或“大家同捞,风生水起”之类的吉利话,且要越捞越高。相传,这样可在新年里得贵人相助,事业发达,步步高升。
北方不少地区,特别是东北人在正月初七要吃面条庆祝人的生日,意思是用面条缠住岁月的步伐,拴住人的腿脚,期盼健康长寿。后来,人日吃面条又扩展成在正月十七、二十七也要吃,具体指向是初七拴小孩腿,十七拴成年人腿,二十七拴老人腿。在黑龙江等地,人们还把面条挂在窗户上,也是拴腿的意思。在西北宁夏等地,初七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长的面条,俗称“拉魂面”,旧年的一种民间传闻说,人的灵魂会在年前离开身体,到了人的诞辰日这天才回来。也有说吃拉魂面是为了让大家都收收过年期间走东串西而散乱的心绪,初七一过就该专心好好准备春耕了。在香港,有些民众用七样蔬菜做配料,加入长春面一起烹调做出七色面来吃。吃到最后时要留一小口汤或面条,代表有余。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人日的民俗活动也自然有其多样丰富的表现。摊煎饼、吃煎饼是以山东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过人日节的又一食俗。早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载:“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这里的“此日”即正月初七。后来,元代人脱脱等编撰的《辽史·礼志》中又说:“人日……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这里的“薰”同“熏”义。为庆贺人日节,有些地方的风俗要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或方或圆的食品来吃,俗称“响太平”或“享太平”。 还有些广东人、香港人喜欢在人日吃状元及第粥,希望家中学子科考能顺利高中。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自汉魏以后,人们在初七这天有关人日的纪念活动已逐渐走出单一的占卜求吉,不断扩展,成为涉及庆祝、祭祀、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的节庆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久而久之形成风习。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也是讲究美食的日子,在“人的生日”这天怎可例外呢。在广东地区的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旧年每逢正月初七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从早上开始,人们会将煎堆、炒米、芥菜、番薯、芋头等混在一起来煮,一家老小都要吃上几口,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潮汕地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常规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蔬菜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有趣的是,这七样菜都被百姓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如春菜,意思是春风得意、心想事成;生菜,表示生猛;芹菜,象征勤劳;芥菜,暗喻有借有还,表示年年有余、财源广进;葱,象征聪明;蒜,寓算盘;萝卜,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当然,有的地方根据物产情况,这七样蔬菜也有变化,比如有的地方用到韭菜、菠菜、白菜,或加鱼、肉等(寓富富有余)。有的老人在做七样羹之前还会把几样菜炒一炒,取“炒一下样样都有”的吉利美意。
说到吃鱼,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在人日讲究吃“捞鱼生”筵席。鱼生,类似生鱼片。吃捞鱼生时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倒在大盘里,众人起身下箸将食物捞动,口中还要连连喊出“捞,捞啊!发,发啊”或“大家同捞,风生水起”之类的吉利话,且要越捞越高。相传,这样可在新年里得贵人相助,事业发达,步步高升。
北方不少地区,特别是东北人在正月初七要吃面条庆祝人的生日,意思是用面条缠住岁月的步伐,拴住人的腿脚,期盼健康长寿。后来,人日吃面条又扩展成在正月十七、二十七也要吃,具体指向是初七拴小孩腿,十七拴成年人腿,二十七拴老人腿。在黑龙江等地,人们还把面条挂在窗户上,也是拴腿的意思。在西北宁夏等地,初七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长的面条,俗称“拉魂面”,旧年的一种民间传闻说,人的灵魂会在年前离开身体,到了人的诞辰日这天才回来。也有说吃拉魂面是为了让大家都收收过年期间走东串西而散乱的心绪,初七一过就该专心好好准备春耕了。在香港,有些民众用七样蔬菜做配料,加入长春面一起烹调做出七色面来吃。吃到最后时要留一小口汤或面条,代表有余。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人日的民俗活动也自然有其多样丰富的表现。摊煎饼、吃煎饼是以山东为代表的北方地区过人日节的又一食俗。早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载:“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支薰火,未知所出。”这里的“此日”即正月初七。后来,元代人脱脱等编撰的《辽史·礼志》中又说:“人日……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这里的“薰”同“熏”义。为庆贺人日节,有些地方的风俗要用炒过的大米拌上饴糖,做成或方或圆的食品来吃,俗称“响太平”或“享太平”。 还有些广东人、香港人喜欢在人日吃状元及第粥,希望家中学子科考能顺利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