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出生在80年代前半段的我来说,1966~1976那个10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大人们总是带着如释重负的庆幸不经意地谈到那些经历,他们说起那些事情的时候,没有太多伤痛,反而是一种忆苦思甜的愉快调子。
2007年的那个夏天,《山植树之恋》在网上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红,获封“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网络与书虫间迅速传播,关于张纪中与柳云龙争夺影视改编权的消息更是平添几分热闹。我于是又碰到了将心头好被迫与千万同好共享的困局,一边厢希望它能做强做大青云直上,一边厢却对那些千奇百怪的解读不忍卒读。这个“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被动机各异的人们彼此口耳相传,像是纯白的底色上被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颜色,渐渐漫漫不清。直到花落这两年融入主旋律的张大导演,又横生出“当代中国纯净女孩太少”的枝节,便一直想知道张艺谋的所谓“干净、纯洁”将是何等人物。
让张艺谋班底跑了16个城市、看了8000多张面孔选出来的周冬雨出生于1992年,这个石家庄的高三女生,显然是在蜜糖罐子里泡大的孩子,她只能靠“听导演讲那过去的事情”来寻找年代感,甚至不知道打板和收音话筒是什么东西;在应对突如其来的高曝光度时,她表现得可爱多过于惶恐,显然并非心中没有丘壑之辈。她对记者的每个问题都会下意识地重复一遍,不自觉地用上诸如“毛毛的东西”、“慢慢、慢慢”、“进一步进一步再进一步”之类的叠词。谈到未来,在她放弃高考却与新画面签约的举动前,在张艺谋“爆发力恐怕很多老演员都做不到”的评价下,正如亦舒所描绘的:“快红的人有个样子,随时起飞,双翼紧张振动,要送她上去的劲风已经扑面而来。”
小姑娘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小口,单薄清丽,像是从仕女图里走出的人物,但更像是“谋女郎”的标准外貌,像章子怡、董洁、李曼,还有被人淡忘的徐筠。周冬雨的出现,像是给改编定了基调,熟悉故事的人们立刻心照不宣地意识到老谋子的用意。形象纯净是静秋的第一关,整个影片更是在强化这种纯净,小姑娘只需婉约地笑,委屈地哭、开怀地露齿、孱弱地挥汗,激发所有富有保护欲的老、中,青三代男子,就算完成使命。小说中静秋身材丰满,性格沉郁,只是不谙情事;然而影片由这个“身量未足”的小姑娘出演,更像是不谙世事,不谙大家都还没有忘记的那个压抑的年代。
不过这或许无关张艺谋的诚意,将一部充满伤痕文学基调的小说搬上大银幕,还要获得铺天盖地上映与大张旗鼓宣传的机会,能抓住的只有“纯净”,失去的却可能是“张力”。然而只要有这样的声势,戏外的张力便不会太平淡。10年前《我的父亲母亲》捧出了堪称近十年来中国最ambitious的女星章子怡,文学青年静秋虽然在影片中与《我的父亲母亲》里大字不识几个的招娣基调相同,但被“禁欲”与“纯爱”的宣传巧妙撩拨,马不停蹄地巡回造势下来,周冬雨被催熟也只在顷刻之间。“制造纯净”与“洗净铅华”,在这个时代都是非分之想。
孩子 陈猫猫
我和外子也算是而立之年了,虽然天天在家抱着Wii互殴,但也难免不想想关于下一代的问题。在忙于究竟是从《诗经》还是《楚辞》中选名字这种务虚工作之外,我们偶尔也会务实观察一下身边朋友的家庭教育。说起来我和外子身边有孩子的朋友,不是博导,就是教授,男的风神俊秀,女的温柔贤惠的不在少数,按意淫应该是能教出非常可爱的小朋友的配搭。可是这种毫无依据的文科生推理,在我们对身边朋友进行了浅显的考察之后,就彻底幻灭了。
被我们考察的第一个母亲是外子的导师。导师出身名门,学术地位不在话下,政治地位嘛,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让她非常得意的小儿子在美国梦工厂做特效,好像算是比较成功的类型了。我们是抱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去和石老师谈起她的孩子的,其实是想学习怎么做父母。石老师得意地说:“我今年春天去美国看他,带着抹布、洗涤剂。因为我知道他一个单身汉,又和一帮艺术家混在一起,肯定不会好好过日子。在他家的4天,我天天跪在地上给他擦地板,走的时候,房间焕然一新。”听到这里,我和外子就被烧焦了,心里默默地念:“我才不要60岁的时候还给那个死孩子擦地板呢!”
第二个,是不到40岁就博导了的罗老师。罗老师长得宝相庄严,语速比常人慢了1倍,非常娴静,我和外子以前都很喜欢她。可能她不该给孩子起名叫“羿弓”这个如此火爆好斗的名字。9岁的小朋友一刻都停不下来,到我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了我的古董变形金刚,然后又捣毁外子的破书桌,随时霸占我们的iphone玩手机游戏,并且对我家的寒酸表示了露骨的高度的鄙视。当我们提议吃龙虾给他们接风,罗老师以中国式客气表示她请客感谢我们接待的时候,小朋友用极高分贝大声制止了他母亲:
“凭什么啊?!”我和外子当场又石化了。
看来接受过精英教育的老师们,精英的只是专业那一部分,怎样成为好父母,和受教育程度似乎不太相关。夏天去巴厘岛的时候,我们的团友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母亲,带着一个10岁的男孩。她的脸上虽然有皱纹,但依然美得很醒目,而且,她身上的独身女人的味道,也让她很醒目。穿着翠绿的比基尼躺在沙滩上发短信,脚上环佩叮当地系着五彩珠链,随时都在给一个人发短信,偶尔也会接电话,喜不自禁,孩子则对着电话叫“爸爸”。一切的迹象都让人怀疑她是有钱人家的外室。我和外子一边感叹一个年过四十的外室的人生,一边羡慕她对孩子的成功教育。小男孩虽然才10岁,走到哪里都帮妈妈拎包,进出的时候会给后面的人开门,就算是在饭桌上,也会留意身边的人需不需要吸管和茶水,然后像大人一样,自然地为人服务。实在是一个教养很好,又懂得关心人的孩子,完全没有独生子女身上、包括我和外子都有的娇气与自私。直到最后一天,我们和这对母子一组打水仗输了,小男孩抚了抚眼镜,认真地总结经验说:“嗯,早知道漂流要打水仗,我们应该上船之前贿赂那几艘船的教练,这样我们就不会输了。”我和外子相视哑然,心里不约而同都得出一个答案: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爸爸,肯定不是煤老板,应该是京城里的高官。
2007年的那个夏天,《山植树之恋》在网上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蹿红,获封“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网络与书虫间迅速传播,关于张纪中与柳云龙争夺影视改编权的消息更是平添几分热闹。我于是又碰到了将心头好被迫与千万同好共享的困局,一边厢希望它能做强做大青云直上,一边厢却对那些千奇百怪的解读不忍卒读。这个“史上最干净的爱情”,被动机各异的人们彼此口耳相传,像是纯白的底色上被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颜色,渐渐漫漫不清。直到花落这两年融入主旋律的张大导演,又横生出“当代中国纯净女孩太少”的枝节,便一直想知道张艺谋的所谓“干净、纯洁”将是何等人物。
让张艺谋班底跑了16个城市、看了8000多张面孔选出来的周冬雨出生于1992年,这个石家庄的高三女生,显然是在蜜糖罐子里泡大的孩子,她只能靠“听导演讲那过去的事情”来寻找年代感,甚至不知道打板和收音话筒是什么东西;在应对突如其来的高曝光度时,她表现得可爱多过于惶恐,显然并非心中没有丘壑之辈。她对记者的每个问题都会下意识地重复一遍,不自觉地用上诸如“毛毛的东西”、“慢慢、慢慢”、“进一步进一步再进一步”之类的叠词。谈到未来,在她放弃高考却与新画面签约的举动前,在张艺谋“爆发力恐怕很多老演员都做不到”的评价下,正如亦舒所描绘的:“快红的人有个样子,随时起飞,双翼紧张振动,要送她上去的劲风已经扑面而来。”
小姑娘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小口,单薄清丽,像是从仕女图里走出的人物,但更像是“谋女郎”的标准外貌,像章子怡、董洁、李曼,还有被人淡忘的徐筠。周冬雨的出现,像是给改编定了基调,熟悉故事的人们立刻心照不宣地意识到老谋子的用意。形象纯净是静秋的第一关,整个影片更是在强化这种纯净,小姑娘只需婉约地笑,委屈地哭、开怀地露齿、孱弱地挥汗,激发所有富有保护欲的老、中,青三代男子,就算完成使命。小说中静秋身材丰满,性格沉郁,只是不谙情事;然而影片由这个“身量未足”的小姑娘出演,更像是不谙世事,不谙大家都还没有忘记的那个压抑的年代。
不过这或许无关张艺谋的诚意,将一部充满伤痕文学基调的小说搬上大银幕,还要获得铺天盖地上映与大张旗鼓宣传的机会,能抓住的只有“纯净”,失去的却可能是“张力”。然而只要有这样的声势,戏外的张力便不会太平淡。10年前《我的父亲母亲》捧出了堪称近十年来中国最ambitious的女星章子怡,文学青年静秋虽然在影片中与《我的父亲母亲》里大字不识几个的招娣基调相同,但被“禁欲”与“纯爱”的宣传巧妙撩拨,马不停蹄地巡回造势下来,周冬雨被催熟也只在顷刻之间。“制造纯净”与“洗净铅华”,在这个时代都是非分之想。
孩子 陈猫猫
我和外子也算是而立之年了,虽然天天在家抱着Wii互殴,但也难免不想想关于下一代的问题。在忙于究竟是从《诗经》还是《楚辞》中选名字这种务虚工作之外,我们偶尔也会务实观察一下身边朋友的家庭教育。说起来我和外子身边有孩子的朋友,不是博导,就是教授,男的风神俊秀,女的温柔贤惠的不在少数,按意淫应该是能教出非常可爱的小朋友的配搭。可是这种毫无依据的文科生推理,在我们对身边朋友进行了浅显的考察之后,就彻底幻灭了。
被我们考察的第一个母亲是外子的导师。导师出身名门,学术地位不在话下,政治地位嘛,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让她非常得意的小儿子在美国梦工厂做特效,好像算是比较成功的类型了。我们是抱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去和石老师谈起她的孩子的,其实是想学习怎么做父母。石老师得意地说:“我今年春天去美国看他,带着抹布、洗涤剂。因为我知道他一个单身汉,又和一帮艺术家混在一起,肯定不会好好过日子。在他家的4天,我天天跪在地上给他擦地板,走的时候,房间焕然一新。”听到这里,我和外子就被烧焦了,心里默默地念:“我才不要60岁的时候还给那个死孩子擦地板呢!”
第二个,是不到40岁就博导了的罗老师。罗老师长得宝相庄严,语速比常人慢了1倍,非常娴静,我和外子以前都很喜欢她。可能她不该给孩子起名叫“羿弓”这个如此火爆好斗的名字。9岁的小朋友一刻都停不下来,到我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了我的古董变形金刚,然后又捣毁外子的破书桌,随时霸占我们的iphone玩手机游戏,并且对我家的寒酸表示了露骨的高度的鄙视。当我们提议吃龙虾给他们接风,罗老师以中国式客气表示她请客感谢我们接待的时候,小朋友用极高分贝大声制止了他母亲:
“凭什么啊?!”我和外子当场又石化了。
看来接受过精英教育的老师们,精英的只是专业那一部分,怎样成为好父母,和受教育程度似乎不太相关。夏天去巴厘岛的时候,我们的团友中有一个风姿绰约的母亲,带着一个10岁的男孩。她的脸上虽然有皱纹,但依然美得很醒目,而且,她身上的独身女人的味道,也让她很醒目。穿着翠绿的比基尼躺在沙滩上发短信,脚上环佩叮当地系着五彩珠链,随时都在给一个人发短信,偶尔也会接电话,喜不自禁,孩子则对着电话叫“爸爸”。一切的迹象都让人怀疑她是有钱人家的外室。我和外子一边感叹一个年过四十的外室的人生,一边羡慕她对孩子的成功教育。小男孩虽然才10岁,走到哪里都帮妈妈拎包,进出的时候会给后面的人开门,就算是在饭桌上,也会留意身边的人需不需要吸管和茶水,然后像大人一样,自然地为人服务。实在是一个教养很好,又懂得关心人的孩子,完全没有独生子女身上、包括我和外子都有的娇气与自私。直到最后一天,我们和这对母子一组打水仗输了,小男孩抚了抚眼镜,认真地总结经验说:“嗯,早知道漂流要打水仗,我们应该上船之前贿赂那几艘船的教练,这样我们就不会输了。”我和外子相视哑然,心里不约而同都得出一个答案: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爸爸,肯定不是煤老板,应该是京城里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