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宏大目标。在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背后,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测评等都要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做文章。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测评是各高校难以突破的瓶颈,这个瓶颈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突破这个瓶颈,要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五个关键点,在评价目的、特色依据、主体范围、测评方法和制度规范上下功夫,建立发展性评价理念,开放性、层级性指标体系,多样化的测评方法和稳定长效的测评机制,以便真正发挥教学测评的激励与导向功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测评; 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53-04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宏大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是建国以来数届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追想、缅怀、褒奖,也成为今天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期待和要达成的目标。在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背后,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测评等都要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做文章。
一、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必要性
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是当今测评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将教学测评重点由重教学测评转到重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新转向。①这种教学测评重点的新发展、新转向是由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决定的。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党和国家提出了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的方针。对于大学德育而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上升到首要位置。而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站在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的高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对人权、公平、道德、法律等给予了科学阐述。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的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就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站稳立场、提升素质、增加智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下工夫学习才能理解它的真谛,才能应用它的原理指导大学生站稳立场、提升素质、增加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走出高中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涉世不深,不可能不用学习就能够自发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根据2006年秋季以来掌握的情况,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很少,加上在我国社会上马克思主义被淡化、边缘化的情景,以及社会存在的腐败、贫富差距等,所有这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生中印象并不好。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把握,就会立场不稳,素质不高,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的智慧不多。这就需要在大学阶段以必修课的方式,通过教师课堂讲解、练习、研讨、考察等,帮助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大学生了解、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重点。
3.实现人生志向的再塑、转换、升华以及其他品质的培养是教学测评重点
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对于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怎么走极为重要。上大学是高中生最现实的志向。那么一旦考上大学的志向实现后,就面临再树立什么样的志向问题。这是刚进入大学门的大学生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不可回避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第一学期开出,就要在大学生志向树立出现真空或不是真空但比较朴实、比较模糊、不正确,或无所适从、迷茫、纠结,不够宏大的时候,就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志向的转换、再塑、升华。转换是指原来志向的狭小不适合不正确,需要改变,改换。再塑是指原来的志向迷茫、纠结需要再塑。升华是指原来志向不崇高,过于自我,比较朴实而上升到崇高远大、使命意识强的志向。在40多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关注、研究、测评大学生人生志向的再塑、转换、升华过程,是极为重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测评抓住了这三个方面,就是抓住了整个教学的牛鼻子,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用这一新理念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测评的运用
1.抓住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进行测评,注重测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全程的质的渐变、跃变、突变
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要特别重视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所处水平和状况。这两个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质与量的差别,应该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测评这个效果就是在真实的有效的测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此,在过去5年这门课程教学的第6学时或第8学时,我们重点对大学生理想信念进行调查。在这门课程教学结束阶段,我们又布置学生撰写成长叙事。其内容是运用所学本门课程知识,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写什么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也可以是诗歌、散文或者感想之类等。篇幅在2800字左右。有了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学生思想政治各方面真实、丰富、鲜活的材料,对教师42~48个课时、持续80~100天的教学活动效果进行测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质的渐变、跃变、突变进行测评就有了有效、可靠的依据。对比这两个时段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以及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心理整体性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并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提出改进措施。
2.运用问卷、观察、讨演、叙事多种测评手段,注重测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的连续性、动态性、整体性
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除了重视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所处水平和状况外,还要重视课程讲授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心理等各方面思想、认识、态度、观念的测评。在过去5年这门课程教学中,我们在不同年份运用问卷、先后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祖国观、宗教观、民族观、道德观、法律观、财富观、享受观等进行了调查。也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活动表现的观察,各种课堂专题讨论发言和讲演话语的聆听,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以及课前课后与学生的交谈,所有这些环节的关注,使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发展中、成长成才过程中,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疑问、欣喜和满足等生命体验有了切身感受。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的语言、观点,采用学生喜爱和熟悉的计算机软件方式和据此产生的问卷以及学生的成长叙事自述作为研究材料,从微观、零距离测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认同、内化、外化、体验、践行的转变过程及效果,全景纵深反映学生由课堂教育引发的自我教育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开放性的测评题目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测评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好地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中。整合本门课程教学全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阶段经历着被动性学习,自发性学习,转化性学习,信奉性学习的依次交替和跳跃前行。②
3.课堂适时问卷设计软件、现代质性分析软件和结构方程软件相融合,全面系统深刻准确揭示测评材料的宏观特征、联系规律、方向趋势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全程进行测评是一件十分浩繁的工作。要在这浩繁的工作中提供效率,现代科学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在过去5年这门课程教学中,为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的语言、观点,采用学生喜爱和熟悉的计算机软件方式搜集学生思想材料,我们开发了课堂适时问卷设计软件;为揭示思想现象联系规律,探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祖国观、宗教观、民族观、道德观、法律观、财富观、享受观等的思想观念结构而应用了结构方程软件;为采用质性分析中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反映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感悟、体会与收获而撰写的成长叙事材料进行系统分析概括归纳,熟练掌握了现代质性分析软件(Nvivo7.0)。经过过去5年的滚动测评研究,我们基本把握住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宏观特征、联系规律、方向趋势。
2006年秋季,我们对大学生入学初期理想信念的状况、类型、特征、相互关系进行测评,得到的的结构模型是:
表3记录了两位同学的心路历程。这一历程显现了《基础》课程学习是以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价值学习,是个体形成理想、信念、信仰结构的社会化过程。社会理想、信念、信仰的思想政治价值通过学习,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
正是基于“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 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理念,正是借助科学计算机软件,正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质性方法,我们较全面系统深刻准确地揭示了测评材料的宏观特征、联系规律、方向趋势。
4.调查与服务社会的教学实习,评价学生的理想信念观念和责任奉献意识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这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令要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加强实践环节。2009年,我们利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伟大壮举,在重灾区灾后重建先进单位都江堰向峨乡棋盘村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三年来,每当课程结束之际,我们都用一天时间,带领学生前往都江堰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实习。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一本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的最容易感知最容易理解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③
这本书中有壮美的展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貌的实物景观,有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朴实的通过平凡岗位来锻造不平凡业绩的先进人物,有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精彩故事。这些物质与精神结合的丰富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测评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长见识稳立场树观念的能力。
这本书中也有数千年历史因素造成的文化落后差距,有人民群众对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更有对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在这一天的教学实习中,同学们可以把往日练就的歌舞乐器等才艺展示给乡亲们,给他们带来欢乐。可以把以往受到的良好教育知识转授给村上的儿童青少年,给他们带来满足。可以把了解到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需求能现场解决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就作为日后学习需解决的难题加以关注。在这些活动中,观察大学生的表现,就能较好测评学生的理想信念观念和责任奉献意识。
注释
①肖映胜、张耀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一文中,(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提出了“以学生学习效果为逻辑起点建构思政课评价新理念”。
②被动性学习是行为主体由以往思想政治基础形成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否定态度而采取的学习策略;自发性学习是行为主体因个人家庭利益需要对社会流行的思想政治观念缺乏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接纳现象;转化性学习是行为主体出于对社会思想政治观念认知、认同而产生的一种对自发性学习形成的认识的反思、检讨、批评,进而达到一种转化和接受社会主导思想政治观念状态;信奉性学习是行为主体出于对社会主导思想政治观念理解、把握并决心信奉、遵循、实践的真心接受状态。
③参见《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参考文献
[1]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6):34-36.
[2]梅萍,苏金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五个关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0(3):44-47.
[3]何云峰.多重视阈下的发展性评价理念意蕴[J].教学与管理,2009(3):10-11.
[4]杨新宇,侯新杰.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哲学诠释[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5-28.
[5]岳鹏,韦成功,戴钢书.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高校教师思想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49-52.
[责任编辑:成方哲]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测评; 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53-04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宏大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是建国以来数届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追想、缅怀、褒奖,也成为今天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期待和要达成的目标。在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背后,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我们的教学、测评等都要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做文章。
一、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必要性
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是当今测评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将教学测评重点由重教学测评转到重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新转向。①这种教学测评重点的新发展、新转向是由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决定的。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党和国家提出了学校教育德育为首的方针。对于大学德育而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上升到首要位置。而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站在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的高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对人权、公平、道德、法律等给予了科学阐述。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的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就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站稳立场、提升素质、增加智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下工夫学习才能理解它的真谛,才能应用它的原理指导大学生站稳立场、提升素质、增加智慧、解决实际问题。走出高中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涉世不深,不可能不用学习就能够自发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根据2006年秋季以来掌握的情况,学生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很少,加上在我国社会上马克思主义被淡化、边缘化的情景,以及社会存在的腐败、贫富差距等,所有这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生中印象并不好。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把握,就会立场不稳,素质不高,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的智慧不多。这就需要在大学阶段以必修课的方式,通过教师课堂讲解、练习、研讨、考察等,帮助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大学生了解、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重点。
3.实现人生志向的再塑、转换、升华以及其他品质的培养是教学测评重点
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对于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怎么走极为重要。上大学是高中生最现实的志向。那么一旦考上大学的志向实现后,就面临再树立什么样的志向问题。这是刚进入大学门的大学生在最初的一段时间不可回避的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第一学期开出,就要在大学生志向树立出现真空或不是真空但比较朴实、比较模糊、不正确,或无所适从、迷茫、纠结,不够宏大的时候,就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志向的转换、再塑、升华。转换是指原来志向的狭小不适合不正确,需要改变,改换。再塑是指原来的志向迷茫、纠结需要再塑。升华是指原来志向不崇高,过于自我,比较朴实而上升到崇高远大、使命意识强的志向。在40多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中,关注、研究、测评大学生人生志向的再塑、转换、升华过程,是极为重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测评抓住了这三个方面,就是抓住了整个教学的牛鼻子,能够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用这一新理念指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测评的运用
1.抓住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进行测评,注重测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全程的质的渐变、跃变、突变
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要特别重视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所处水平和状况。这两个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质与量的差别,应该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效果。测评这个效果就是在真实的有效的测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此,在过去5年这门课程教学的第6学时或第8学时,我们重点对大学生理想信念进行调查。在这门课程教学结束阶段,我们又布置学生撰写成长叙事。其内容是运用所学本门课程知识,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写什么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也可以是诗歌、散文或者感想之类等。篇幅在2800字左右。有了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学生思想政治各方面真实、丰富、鲜活的材料,对教师42~48个课时、持续80~100天的教学活动效果进行测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质的渐变、跃变、突变进行测评就有了有效、可靠的依据。对比这两个时段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以及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制观念、心理整体性发展带来的切实利益,并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提出改进措施。
2.运用问卷、观察、讨演、叙事多种测评手段,注重测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的连续性、动态性、整体性
用“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的理念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除了重视课程讲授的起点与终点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所处水平和状况外,还要重视课程讲授过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心理等各方面思想、认识、态度、观念的测评。在过去5年这门课程教学中,我们在不同年份运用问卷、先后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祖国观、宗教观、民族观、道德观、法律观、财富观、享受观等进行了调查。也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活动表现的观察,各种课堂专题讨论发言和讲演话语的聆听,学生课堂作业的批改,以及课前课后与学生的交谈,所有这些环节的关注,使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发展中、成长成才过程中,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疑问、欣喜和满足等生命体验有了切身感受。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的语言、观点,采用学生喜爱和熟悉的计算机软件方式和据此产生的问卷以及学生的成长叙事自述作为研究材料,从微观、零距离测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认同、内化、外化、体验、践行的转变过程及效果,全景纵深反映学生由课堂教育引发的自我教育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开放性的测评题目改变了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测评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好地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教育中。整合本门课程教学全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阶段经历着被动性学习,自发性学习,转化性学习,信奉性学习的依次交替和跳跃前行。②
3.课堂适时问卷设计软件、现代质性分析软件和结构方程软件相融合,全面系统深刻准确揭示测评材料的宏观特征、联系规律、方向趋势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过程全程进行测评是一件十分浩繁的工作。要在这浩繁的工作中提供效率,现代科学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在过去5年这门课程教学中,为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的语言、观点,采用学生喜爱和熟悉的计算机软件方式搜集学生思想材料,我们开发了课堂适时问卷设计软件;为揭示思想现象联系规律,探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把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祖国观、宗教观、民族观、道德观、法律观、财富观、享受观等的思想观念结构而应用了结构方程软件;为采用质性分析中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反映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感悟、体会与收获而撰写的成长叙事材料进行系统分析概括归纳,熟练掌握了现代质性分析软件(Nvivo7.0)。经过过去5年的滚动测评研究,我们基本把握住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宏观特征、联系规律、方向趋势。
2006年秋季,我们对大学生入学初期理想信念的状况、类型、特征、相互关系进行测评,得到的的结构模型是:
表3记录了两位同学的心路历程。这一历程显现了《基础》课程学习是以社会重要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价值学习,是个体形成理想、信念、信仰结构的社会化过程。社会理想、信念、信仰的思想政治价值通过学习,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
正是基于“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 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理念,正是借助科学计算机软件,正是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质性方法,我们较全面系统深刻准确地揭示了测评材料的宏观特征、联系规律、方向趋势。
4.调查与服务社会的教学实习,评价学生的理想信念观念和责任奉献意识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这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令要求。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加强实践环节。2009年,我们利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伟大壮举,在重灾区灾后重建先进单位都江堰向峨乡棋盘村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三年来,每当课程结束之际,我们都用一天时间,带领学生前往都江堰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实习。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是一本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的最容易感知最容易理解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③
这本书中有壮美的展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风貌的实物景观,有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朴实的通过平凡岗位来锻造不平凡业绩的先进人物,有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有着紧密联系的精彩故事。这些物质与精神结合的丰富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测评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长见识稳立场树观念的能力。
这本书中也有数千年历史因素造成的文化落后差距,有人民群众对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更有对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在这一天的教学实习中,同学们可以把往日练就的歌舞乐器等才艺展示给乡亲们,给他们带来欢乐。可以把以往受到的良好教育知识转授给村上的儿童青少年,给他们带来满足。可以把了解到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需求能现场解决就现场解决,不能解决就作为日后学习需解决的难题加以关注。在这些活动中,观察大学生的表现,就能较好测评学生的理想信念观念和责任奉献意识。
注释
①肖映胜、张耀灿.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一文中,(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提出了“以学生学习效果为逻辑起点建构思政课评价新理念”。
②被动性学习是行为主体由以往思想政治基础形成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否定态度而采取的学习策略;自发性学习是行为主体因个人家庭利益需要对社会流行的思想政治观念缺乏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接纳现象;转化性学习是行为主体出于对社会思想政治观念认知、认同而产生的一种对自发性学习形成的认识的反思、检讨、批评,进而达到一种转化和接受社会主导思想政治观念状态;信奉性学习是行为主体出于对社会主导思想政治观念理解、把握并决心信奉、遵循、实践的真心接受状态。
③参见《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参考文献
[1]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6):34-36.
[2]梅萍,苏金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的五个关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0(3):44-47.
[3]何云峰.多重视阈下的发展性评价理念意蕴[J].教学与管理,2009(3):10-11.
[4]杨新宇,侯新杰.新课程评价改革中“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哲学诠释[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5-28.
[5]岳鹏,韦成功,戴钢书.民族主义思潮对当代高校教师思想影响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49-52.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