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但目前其普及程度不够。建议通过比赛来进行市场推广运作;加强对气排球的研发工作;加强气排球的对外推广工作。
关键词:气排球;全民健身
1前言
气排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新兴群众性体育项目,融竞技、健身、娱乐为一体,是一项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它有重量轻、体积大,球体柔软的特性,该特性使气排球运动的技术性、技巧性降低,且它不受性别、年龄、技术水平的限制。十年来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和欢迎,并成为大众最喜爱的健身娱乐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转变、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可以看到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通过气排球运动锻炼,不仅能娱乐身心,提高社交能力,并且具有较大的健身价值,体现了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由于对气排球运动的研究起步较晚,它的运动价值还没有充分挖掘,推广的程度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项运动推向巅峰。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气排球开展的相关数据,收集了大量有关气排球的资料。参阅了大量的书籍、期刊、杂志等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了解大量有关气排球方面的资料。
2.2逻辑分析法
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成都市气排球的开展状况及推广。
3结果与分析
3.1气排球的研制
排球运动于1896年在美国好利若城诞生,1905年在我国沿海城市的学校中开始流行排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需求自身的变化,衍生出不同球质、不同场地、不同规则、不同参加对象但相近打法的排球系列。现代排球包括传统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等。排球运动以其瞬时、准确的空中击球,灵活、多变的隔网对抗,激烈而有序的团队斗智斗勇,成为校园师生喜爱的大球体育项目之一。但是,排球技术都要在瞬间完成,而且初学者不时有被球挫伤手指的恐惧感,使排球有点难学、难教。当今,随着“竞技排球的日趋职业化、商业化、运动员高大化、技战术高难化”,传统竞技排球几乎成了身材高大运动员的特长领地。与此同时,基层体育部门输送排球尖子人才难度增大,从而导致缺乏举办基层排球比赛的动力,使排球群体比赛锐减,排球运动日趋低迷,似乎许多年轻人只是在电视上观赏排球比赛而不大会去打排球了。然而,随着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需要和制球材料的进步,人们又开发出让普通人喜欢又容易参与的新型排球。这里面,主要有新兴的气排球,它可谓我国第一个纯国产大球品牌。据报道,气排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州市萝岗区群众竞技体育的一个亮点。
题,旨在抛砖引玉,提供参考。
3.2气排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3.2.1气排球运动的的普及现状
气排球运动很适宜普通群体的运动反应与体能水平,同时气排球虽然球重减轻,降低球网高度,缩小场地,增加击球频率﹑密度,但技术含量不降低,参加者因掌握技术自信心强而特别感兴趣。因此,气排球运动受到参与者的接受和喜爱,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开展情况较好(如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和铁路系统)。以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市为例,这些城市每年都举办不同系统﹑行业或混合型等名目较多的气排球比赛。气排球开展较早的一些地﹑市又由城市推向乡镇﹑农村。根据调研福建省龙海市﹑漳浦县的一些乡镇,其老年人体协都设置专用的气排球场,这里居民们围观气排球赛就象广东台山人看“九人排球”那样自发和踊跃。漳州地区各县老年人体协商定,各区﹑县轮流举办每季度一次的气排球协作赛,促进气排球技术交流与提高。国家排球训练基地所在地漳州市区有多支老年人气排球队,借用中学体育馆每周训练3次,风雨无阻,常年坚持。有些排球爱好者,中年时因忙与工作及体能不足而停止排球运动,晚年有幸参与气排球运动,得以重返球场,调研中还发现有几位年逾七旬的老翁,仍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
3.2.2推广和普及气排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3.3推广策略
3.3.1通过比赛推广
气排球运动很适宜普通群体的运动反应与体能水平,同时气排球虽然球重减轻,降低球网高度,缩小场地,增加击球频率﹑密度,但技术含量不降低,参加者因掌握技术自信心强而特别感兴趣。因此,气排球运动受到参与者的接受和喜爱,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开展情况较好(如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和铁路系统)。以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市为例,这些城市每年都举办不同系统﹑行业或混合型等名目较多的气排球比赛。气排球開展较早的一些地﹑市又由城市推向乡镇﹑农村。根据调研福建省龙海市﹑漳浦县的一些乡镇,其老年人体协都设置专用的气排球场,这里居民们围观气排球赛就象广东台山人看“九人排球”那样自发和踊跃。
3.3.2校园推广
高校学生体育课上排球选项课仅一学期,多数无排球基础的学生在约28学时里要掌握好排球技术,基本上不可能,例如多数学生对接发球、扣球掌握不了。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是,排球课中主修硬排球,辅修气排球,让主、辅修相辅相成。先进行辅修气排球教学,使学生先学易掌握的气排球之传、发、扣球和拦网四项基本技术,并能熟练地参加气排球的比赛。然后由气排球教学迁移到传统排球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抓住对这两种排球技术手形基本一致,球感和手感不同,并如何进行教学迁移这一难点上下功夫。实践表明,先易后难地讲授核心技术相似的这两种排球,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兴趣,促使掌握排球基本功,掌握终身体育的一种长效运动技能。江苏、福建省一些高校女生排球体育课改上《气排球》,该项目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前景看好。
应用于校园的现代排球竞技、健身活动2009年3月5日下午,广东培正学院现代排球 协会(筹)组织12名师生在婉兰体育馆首次实训气排球,其过程:兴高采烈,乐此不疲。有两个新手,首次用气排球学扣球的手腕和挥臂动作,因球速慢,进步明显。笔者认为,现代排球的基本技术既有区分又有融汇的。对一般学生群体而言,学排球可分为两个阶段:实训气排球可作为初级阶段,后续阶段进入实训硬排球。如何在实训中,视它们为技术兼容、阶梯衔接的现代排球,是气排球应用的新课题。
4结论
4.1气排球运动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并适合向各年龄层次人群推广。
4.2气排球运动在我现阶段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中开展,普及程度不够。
4.3气排球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可仿效软式排球模式进行市场推广运作。
4.4加强对气排球的研发工作,进一步提高其档次与质量,以利于更好的推广与普及。
4.5在条件成熟时,可加强气排球的对外推广工作,以增强其在国际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亚非.试论体育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2]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3]陈淑英.气排球运动对高校中年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
[4]蒋凡,孙立志.气排球在老年人群中开展的价值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
[5]姚鲆,吴志鹉等.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J].体育科学研究,2007
[6]蔡志远.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7]蔡志远.创新的气排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
[8]蔡志远.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9]仝茂華.新兴娱乐体育项目[J].湖北体育科技,2003
[10]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11]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4
[12]周仲贤.返老还童的妙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3]白志强.浅谈气排球比赛[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气排球;全民健身
1前言
气排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项新兴群众性体育项目,融竞技、健身、娱乐为一体,是一项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它有重量轻、体积大,球体柔软的特性,该特性使气排球运动的技术性、技巧性降低,且它不受性别、年龄、技术水平的限制。十年来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和欢迎,并成为大众最喜爱的健身娱乐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转变、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人心,我们可以看到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通过气排球运动锻炼,不仅能娱乐身心,提高社交能力,并且具有较大的健身价值,体现了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由于对气排球运动的研究起步较晚,它的运动价值还没有充分挖掘,推广的程度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把这项运动推向巅峰。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气排球开展的相关数据,收集了大量有关气排球的资料。参阅了大量的书籍、期刊、杂志等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了解大量有关气排球方面的资料。
2.2逻辑分析法
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成都市气排球的开展状况及推广。
3结果与分析
3.1气排球的研制
排球运动于1896年在美国好利若城诞生,1905年在我国沿海城市的学校中开始流行排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需求自身的变化,衍生出不同球质、不同场地、不同规则、不同参加对象但相近打法的排球系列。现代排球包括传统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等。排球运动以其瞬时、准确的空中击球,灵活、多变的隔网对抗,激烈而有序的团队斗智斗勇,成为校园师生喜爱的大球体育项目之一。但是,排球技术都要在瞬间完成,而且初学者不时有被球挫伤手指的恐惧感,使排球有点难学、难教。当今,随着“竞技排球的日趋职业化、商业化、运动员高大化、技战术高难化”,传统竞技排球几乎成了身材高大运动员的特长领地。与此同时,基层体育部门输送排球尖子人才难度增大,从而导致缺乏举办基层排球比赛的动力,使排球群体比赛锐减,排球运动日趋低迷,似乎许多年轻人只是在电视上观赏排球比赛而不大会去打排球了。然而,随着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需要和制球材料的进步,人们又开发出让普通人喜欢又容易参与的新型排球。这里面,主要有新兴的气排球,它可谓我国第一个纯国产大球品牌。据报道,气排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州市萝岗区群众竞技体育的一个亮点。
题,旨在抛砖引玉,提供参考。
3.2气排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3.2.1气排球运动的的普及现状
气排球运动很适宜普通群体的运动反应与体能水平,同时气排球虽然球重减轻,降低球网高度,缩小场地,增加击球频率﹑密度,但技术含量不降低,参加者因掌握技术自信心强而特别感兴趣。因此,气排球运动受到参与者的接受和喜爱,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开展情况较好(如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和铁路系统)。以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市为例,这些城市每年都举办不同系统﹑行业或混合型等名目较多的气排球比赛。气排球开展较早的一些地﹑市又由城市推向乡镇﹑农村。根据调研福建省龙海市﹑漳浦县的一些乡镇,其老年人体协都设置专用的气排球场,这里居民们围观气排球赛就象广东台山人看“九人排球”那样自发和踊跃。漳州地区各县老年人体协商定,各区﹑县轮流举办每季度一次的气排球协作赛,促进气排球技术交流与提高。国家排球训练基地所在地漳州市区有多支老年人气排球队,借用中学体育馆每周训练3次,风雨无阻,常年坚持。有些排球爱好者,中年时因忙与工作及体能不足而停止排球运动,晚年有幸参与气排球运动,得以重返球场,调研中还发现有几位年逾七旬的老翁,仍兴致勃勃地参加活动。
3.2.2推广和普及气排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3.3推广策略
3.3.1通过比赛推广
气排球运动很适宜普通群体的运动反应与体能水平,同时气排球虽然球重减轻,降低球网高度,缩小场地,增加击球频率﹑密度,但技术含量不降低,参加者因掌握技术自信心强而特别感兴趣。因此,气排球运动受到参与者的接受和喜爱,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开展情况较好(如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广西等省和铁路系统)。以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和莆田等市为例,这些城市每年都举办不同系统﹑行业或混合型等名目较多的气排球比赛。气排球開展较早的一些地﹑市又由城市推向乡镇﹑农村。根据调研福建省龙海市﹑漳浦县的一些乡镇,其老年人体协都设置专用的气排球场,这里居民们围观气排球赛就象广东台山人看“九人排球”那样自发和踊跃。
3.3.2校园推广
高校学生体育课上排球选项课仅一学期,多数无排球基础的学生在约28学时里要掌握好排球技术,基本上不可能,例如多数学生对接发球、扣球掌握不了。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是,排球课中主修硬排球,辅修气排球,让主、辅修相辅相成。先进行辅修气排球教学,使学生先学易掌握的气排球之传、发、扣球和拦网四项基本技术,并能熟练地参加气排球的比赛。然后由气排球教学迁移到传统排球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抓住对这两种排球技术手形基本一致,球感和手感不同,并如何进行教学迁移这一难点上下功夫。实践表明,先易后难地讲授核心技术相似的这两种排球,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兴趣,促使掌握排球基本功,掌握终身体育的一种长效运动技能。江苏、福建省一些高校女生排球体育课改上《气排球》,该项目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前景看好。
应用于校园的现代排球竞技、健身活动2009年3月5日下午,广东培正学院现代排球 协会(筹)组织12名师生在婉兰体育馆首次实训气排球,其过程:兴高采烈,乐此不疲。有两个新手,首次用气排球学扣球的手腕和挥臂动作,因球速慢,进步明显。笔者认为,现代排球的基本技术既有区分又有融汇的。对一般学生群体而言,学排球可分为两个阶段:实训气排球可作为初级阶段,后续阶段进入实训硬排球。如何在实训中,视它们为技术兼容、阶梯衔接的现代排球,是气排球应用的新课题。
4结论
4.1气排球运动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并适合向各年龄层次人群推广。
4.2气排球运动在我现阶段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中开展,普及程度不够。
4.3气排球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可仿效软式排球模式进行市场推广运作。
4.4加强对气排球的研发工作,进一步提高其档次与质量,以利于更好的推广与普及。
4.5在条件成熟时,可加强气排球的对外推广工作,以增强其在国际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亚非.试论体育运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
[2]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3]陈淑英.气排球运动对高校中年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
[4]蒋凡,孙立志.气排球在老年人群中开展的价值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
[5]姚鲆,吴志鹉等.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J].体育科学研究,2007
[6]蔡志远.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7]蔡志远.创新的气排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
[8]蔡志远.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9]仝茂華.新兴娱乐体育项目[J].湖北体育科技,2003
[10]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11]王则珊.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4
[12]周仲贤.返老还童的妙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13]白志强.浅谈气排球比赛[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