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作文教学,每位语文老师都感到头痛。不管老师在课上讲了多少。可学生作文仍不尽如人意。老师辛辛苦苦地把作文改出来,可本子发下去,根本没有多少学生看。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能改变过去那种专由教师评改学生作文的方式,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能够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技能,这对他们提高作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注重教写法外,还试着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指导学生互改作文。学生不但重视了写作,而且通过修改也大有收获。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与同行商榷。
1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修改。做好批改示范很重要,首先利用好作文评讲课。学生作文,每次出现的问题总是多方面的,我在评讲中做到每节课只侧重一点或一个方面,不求面面俱到,但要重点突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侧重点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确定。同时要让学生参与,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每次我都拿出一到两篇学生作文,投影到屏幕上,让大家讨论怎么改。虽然他们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但我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无论是欣赏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我从来不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品出“味道”来,从而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另外把批改分成两步走。把批改由老师一个人完成变成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学生总认为自己把作文写好就没事了,批改是老师的事,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这种思想。我的做法是“批而不改”。老师的“批”就是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然后学生再细心体会老师所画的符号和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写出自己的认识。
2 其次要让学生懂得修改。做好修改指导必不可少,修改的关键是在于能否发现问题。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我告诉他们根据写作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先查中心是否明确;再查材料是否典型,内容是否具体、生动;其次查层次是否分明,然后查语句是否通顺;最后查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规范正确。同时要求坚持用符号修改。再辅以反复的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修改也是这样,把文章多读几遍,有时就自然发现问题了。
在修改时要做到认真,对于拿不准的不要轻易下笔,下笔的一定是拿得准的。“宁可放过,也不错过”,不要出现以错改错,甚至以错改对的情况。对于有疑惑的地方可以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解决,还可以去向老师请教。同时在修改中要注意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
3 要敢于让学生动手修改。这一步骤的实施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新课程强调“合作互助”,每个班级也都成立了学习小组。我在训练中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任务分配给各组长,让他们来负责组织小组的修改工作。我们平时的作文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平时的练笔)之分,我们把小作文的批改留给小组来完成,给学生大量的锻炼机会。每个小组的修改由组长来组织:先自改,再互改,同时把修改意见与作者及时交流,最后我来把关。大作文修改,我有选择地改一部分,同时留给每个小组一到两篇集中修改。每个组员都参与修改,但晟后的“总批”必须是大家的共同意见,是整个小组的集体智慧。
修改是个长期锻炼的过程,不要奢求几次就有可能见效,贵在长期坚持。所以每次起点要低,要逐步提高。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分阶段实施。同时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或互改。当然这个“放”,并不等于老师可以撒手不管,而仍要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反复实践去把握自改方法。这方法就是初读改错漏,复读改病句,再读改篇章。
为了激发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我们又在班级中多次举行了专项修改比赛,如:改错别字,改病句,改标点等。看谁改的速度快、正确率高。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修改热情和水平都大大提高了。
4 最后要与课堂教学结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离不开课堂教学。教材中的文章,每篇都堪称典范。每一段,每句话,甚至一词一字,都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要注意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及时的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要注意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坚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尽管这项工作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种尝试,不但改变教师被动的局面,减轻了教师负担,同时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符合新课程自主学习的理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一举而多得。
1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修改。做好批改示范很重要,首先利用好作文评讲课。学生作文,每次出现的问题总是多方面的,我在评讲中做到每节课只侧重一点或一个方面,不求面面俱到,但要重点突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侧重点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确定。同时要让学生参与,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每次我都拿出一到两篇学生作文,投影到屏幕上,让大家讨论怎么改。虽然他们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但我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无论是欣赏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我从来不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品出“味道”来,从而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另外把批改分成两步走。把批改由老师一个人完成变成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学生总认为自己把作文写好就没事了,批改是老师的事,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这种思想。我的做法是“批而不改”。老师的“批”就是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然后学生再细心体会老师所画的符号和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写出自己的认识。
2 其次要让学生懂得修改。做好修改指导必不可少,修改的关键是在于能否发现问题。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我告诉他们根据写作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先查中心是否明确;再查材料是否典型,内容是否具体、生动;其次查层次是否分明,然后查语句是否通顺;最后查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规范正确。同时要求坚持用符号修改。再辅以反复的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修改也是这样,把文章多读几遍,有时就自然发现问题了。
在修改时要做到认真,对于拿不准的不要轻易下笔,下笔的一定是拿得准的。“宁可放过,也不错过”,不要出现以错改错,甚至以错改对的情况。对于有疑惑的地方可以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解决,还可以去向老师请教。同时在修改中要注意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
3 要敢于让学生动手修改。这一步骤的实施需要有计划的进行。新课程强调“合作互助”,每个班级也都成立了学习小组。我在训练中重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任务分配给各组长,让他们来负责组织小组的修改工作。我们平时的作文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平时的练笔)之分,我们把小作文的批改留给小组来完成,给学生大量的锻炼机会。每个小组的修改由组长来组织:先自改,再互改,同时把修改意见与作者及时交流,最后我来把关。大作文修改,我有选择地改一部分,同时留给每个小组一到两篇集中修改。每个组员都参与修改,但晟后的“总批”必须是大家的共同意见,是整个小组的集体智慧。
修改是个长期锻炼的过程,不要奢求几次就有可能见效,贵在长期坚持。所以每次起点要低,要逐步提高。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分阶段实施。同时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或互改。当然这个“放”,并不等于老师可以撒手不管,而仍要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反复实践去把握自改方法。这方法就是初读改错漏,复读改病句,再读改篇章。
为了激发学生这方面的兴趣,我们又在班级中多次举行了专项修改比赛,如:改错别字,改病句,改标点等。看谁改的速度快、正确率高。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修改热情和水平都大大提高了。
4 最后要与课堂教学结合。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离不开课堂教学。教材中的文章,每篇都堪称典范。每一段,每句话,甚至一词一字,都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千锤百炼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要注意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及时的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要注意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坚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尽管这项工作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种尝试,不但改变教师被动的局面,减轻了教师负担,同时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符合新课程自主学习的理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一举而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