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题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一时间,全国上下的教育部门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我校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师都以百倍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积极认真地思考、揣摩、实践着课标的思想、要求。2003年,桥东区各小学开始使用冀教版教材。手中捧着装桢精美的崭新的教材,我们内心充盈的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翻看教材,每一篇选文都情趣融融、文质兼美,深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功效,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教师们执着追求的目标。任何新事物都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冀教版教材也不例外,它虽是教育专家呕心沥血之作,但使用教材的一线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感觉到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有些时候老师们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调查中,老师们反映较多的是教材中的习作设计。以四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例,大家认为教材中习作内容的编排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不好把握、操作的方面:
1、不能准确地把握作文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如四年级上册五单元习作内容,大家感觉这篇作文不好写、不好教的原因如下:①漂流瓶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因为陌生,学生又怎能展开丰富、有创意的联想。②教材中关于作文内容提示和作文的具体要求有些模糊,教师不知该如何指导学生,指导要到什么程度。再如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习作内容,成长的故事是个大话题,学生如何在这个大话题下恰当地选材,而不是将目光只停留在衣服穿小,鞋子越来越大这些浅层的表象上。
2、习作内容中出示的个别范文,导向性不强,价值不大。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例文《王蒙叔叔》,篇幅短不说,例文的内容也并未从几个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节刻画,突出人物的有意思。
3、一些习作内容的设计淡化了学生的审题意识,削弱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与质疑,我思考着能不能通过老师们集体研究,对教材进行有效适当地修改、补充呢?这样在完善教材的同时,老师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又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教学研究就应来源于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因此,我校中年级备课组共同制订了一个主题研究,即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冀教版教材,把作文教学上得更扎实。
二、研究
确定好主题后,中年级教师就开始筹划如何使此次作文教学研究更具有实效性,切实带给本组每一位教师收益。总的来说,研究工作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
尝试一:研读课程标准,在课标的指导下研读教材
课标就是教师们进行教学的纲,如果对课标中提出的中年级段习作要求不能烂熟于心的话,如果不了解与中段衔接的低、高年级段习作的要求,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冀教版教材的习作安排有哪些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呢?还有哪些方面体现的还不够突出?我们一边读课标,读教材,一边对比、分析、思考,梳理出了以下几点:
1、课标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关于这方面内容,课标中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通读冀教版中年级教材习作内容的设计,均紧扣单元主题,内容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2、课标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冀教版教材的习作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这一思想,习作内容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爱、感动等感受。四年级下册四单元习作“我在画中游”内容的设计,教材中提供该学生的五个建议正是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这样一篇习作练习中学会不拘形式地表达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展现自我的个性。
3、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课标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冀教版教材重视了这方面内容的引导,如四年级下册二单元习作设计,一篇例文之后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你看,这位同学在文中从没有说过‘喜欢小狗’这样的话,但是我已经体会到她对小狗的喜爱了。”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要注意把自己对小狗的喜爱之情重点表现出来。冀教版教材习作设计大多都是这样,在一篇例文之后出示一段话,旨在让老师、学生意识到作文的重点。但是课标中提出的这一条要求中我们更应去揣摩的是否应是“注意表现”这四个字?要想让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是否还应有让学生观察、积累、体悟的环节?是否还应在表达的方法上在更多地给学生一些范例、引导?教材中的一篇例文,一段要求就能使教师与编者心有灵犀吗?就能让学生把握住作文的重点吗?这是老师们在读课标,读教材之后产生的思考、质疑。
4、课标提出要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因而在写作能力、写作次数、作文修改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读了冀教版中年级段习作设计后,老师们感觉教材在这一方面的提示性不够,这样会导致教师、学生忽视作文的基本功训练。
通过对比地研读课标与教材,老师们对本年段学生习作应达到的要求更清晰了,对教材编者的意图认识得更深刻了,同时也读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尝试二:修改补充教材,夯实作文课堂教学
在研读了课标与教材之后,为了使作文课堂教学更扎实,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中的习作设计进行了改动:
1、补。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习作中把握作文要求,强化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我们为一些作文补充了话题设计。
2、增。增加一些指导性更强的例文,针对教材中的作文设计增加一些更具体的要求。
3、改。改动看图作文中意思模糊的图画,改动个别教师无法把握的作文设计。
4、调。把握好出示教材中例文的时机。
5、删。删掉教材中指导性不强,价值不大的例文。
三、收获
中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使老师们受益颇多,大家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情况,在改进教材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与尝试。有些想法与做法也许还不是很成熟,但这样的努力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它为以后使用教材的教师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使她们在教学中能得到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会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产生更有价值的创造。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扎扎实实进行作文教学仍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在孜孜以求的不断困惑、质疑、学习、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喜悦,与教材共同成长!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一时间,全国上下的教育部门都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我校也不例外,每一位教师都以百倍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积极认真地思考、揣摩、实践着课标的思想、要求。2003年,桥东区各小学开始使用冀教版教材。手中捧着装桢精美的崭新的教材,我们内心充盈的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翻看教材,每一篇选文都情趣融融、文质兼美,深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如何在课标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功效,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教师们执着追求的目标。任何新事物都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冀教版教材也不例外,它虽是教育专家呕心沥血之作,但使用教材的一线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感觉到由于教材编排的原因,有些时候老师们不能很好的把握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调查中,老师们反映较多的是教材中的习作设计。以四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例,大家认为教材中习作内容的编排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不好把握、操作的方面:
1、不能准确地把握作文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如四年级上册五单元习作内容,大家感觉这篇作文不好写、不好教的原因如下:①漂流瓶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因为陌生,学生又怎能展开丰富、有创意的联想。②教材中关于作文内容提示和作文的具体要求有些模糊,教师不知该如何指导学生,指导要到什么程度。再如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习作内容,成长的故事是个大话题,学生如何在这个大话题下恰当地选材,而不是将目光只停留在衣服穿小,鞋子越来越大这些浅层的表象上。
2、习作内容中出示的个别范文,导向性不强,价值不大。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例文《王蒙叔叔》,篇幅短不说,例文的内容也并未从几个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节刻画,突出人物的有意思。
3、一些习作内容的设计淡化了学生的审题意识,削弱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与质疑,我思考着能不能通过老师们集体研究,对教材进行有效适当地修改、补充呢?这样在完善教材的同时,老师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又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教学研究就应来源于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因此,我校中年级备课组共同制订了一个主题研究,即如何创造性的使用冀教版教材,把作文教学上得更扎实。
二、研究
确定好主题后,中年级教师就开始筹划如何使此次作文教学研究更具有实效性,切实带给本组每一位教师收益。总的来说,研究工作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了尝试:
尝试一:研读课程标准,在课标的指导下研读教材
课标就是教师们进行教学的纲,如果对课标中提出的中年级段习作要求不能烂熟于心的话,如果不了解与中段衔接的低、高年级段习作的要求,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冀教版教材的习作安排有哪些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思想呢?还有哪些方面体现的还不够突出?我们一边读课标,读教材,一边对比、分析、思考,梳理出了以下几点:
1、课标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关于这方面内容,课标中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通读冀教版中年级教材习作内容的设计,均紧扣单元主题,内容广泛,贴近学生生活,很好地保护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2、课标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冀教版教材的习作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这一思想,习作内容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通过作文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爱、感动等感受。四年级下册四单元习作“我在画中游”内容的设计,教材中提供该学生的五个建议正是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这样一篇习作练习中学会不拘形式地表达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展现自我的个性。
3、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课标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冀教版教材重视了这方面内容的引导,如四年级下册二单元习作设计,一篇例文之后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你看,这位同学在文中从没有说过‘喜欢小狗’这样的话,但是我已经体会到她对小狗的喜爱了。”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要注意把自己对小狗的喜爱之情重点表现出来。冀教版教材习作设计大多都是这样,在一篇例文之后出示一段话,旨在让老师、学生意识到作文的重点。但是课标中提出的这一条要求中我们更应去揣摩的是否应是“注意表现”这四个字?要想让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是否还应有让学生观察、积累、体悟的环节?是否还应在表达的方法上在更多地给学生一些范例、引导?教材中的一篇例文,一段要求就能使教师与编者心有灵犀吗?就能让学生把握住作文的重点吗?这是老师们在读课标,读教材之后产生的思考、质疑。
4、课标提出要注重打好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因而在写作能力、写作次数、作文修改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上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读了冀教版中年级段习作设计后,老师们感觉教材在这一方面的提示性不够,这样会导致教师、学生忽视作文的基本功训练。
通过对比地研读课标与教材,老师们对本年段学生习作应达到的要求更清晰了,对教材编者的意图认识得更深刻了,同时也读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尝试二:修改补充教材,夯实作文课堂教学
在研读了课标与教材之后,为了使作文课堂教学更扎实,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中的习作设计进行了改动:
1、补。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习作中把握作文要求,强化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我们为一些作文补充了话题设计。
2、增。增加一些指导性更强的例文,针对教材中的作文设计增加一些更具体的要求。
3、改。改动看图作文中意思模糊的图画,改动个别教师无法把握的作文设计。
4、调。把握好出示教材中例文的时机。
5、删。删掉教材中指导性不强,价值不大的例文。
三、收获
中年级作文教学研究使老师们受益颇多,大家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情况,在改进教材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与尝试。有些想法与做法也许还不是很成熟,但这样的努力我们认为是有价值的,它为以后使用教材的教师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使她们在教学中能得到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会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产生更有价值的创造。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扎扎实实进行作文教学仍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任,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在孜孜以求的不断困惑、质疑、学习、研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喜悦,与教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