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班级团队的构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dong0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是一个班级稳定、团结的基础,班委的好坏直接影响班级成员的成长,老师通过对班级班委的管理,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对班级整体的宏观管理,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团队,本文在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团队建设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班级管理团队建设模式进行探讨和对策性思考,提出推进班级管理的学生团队建设策略,不断完善通过开展活动、参加培训等方法来提高管理团队的质量,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关键词:大学生 班级团队 构建
  班级是高校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地,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有责任对每个同学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并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如何将班级建设成为一支团结协作、学风优良、积极向上的团队呢?什么是团队建设、如何发挥班委的团队作用,建设一支良好的班级管理团队呢?
  一、 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老师要对团队主要负责人,即班长、团支部书记进行重点培养,培养其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并由他们带动班委乃至全班的团队意识,班主任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鼓励学生对团队建设提出建议。另外要提升班级的精神面貌,一个良好的班级建设,需要每一位同学付出全部的努力来建设,这个过程可能有矛盾和冲突,但是由此形成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会使学生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散漫的班级团队在班级战斗力不断衰退的情况下还会伤害学生的团队精神,减弱学生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并不断形成恶性循环。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班级班徽、班歌或者班服等,来体现班级的统一性,增强班级成员的归属感。
  二、 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班级
  首先应该组织建立班委会,有班委全面负责班级管理的正常运转,建立值日班委制度,负责处理日常班级事务。另外要把传统管理中对学生个人的详细评价转化为对各学习小团队的评价,淡化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督促和帮助、以推动小组中每个成员。
  三、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知人善用,建好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催化剂。一个不得力的班干部集体等于形同虚设,班主任依然会被琐碎小事所困扰。反之,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集体如班主任的左臂右膀,能帮助我们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得力的班干部集体,与班主任的培训分不开,一下三点不失为培训班干部的好方法。
  (一)、要求全体班干部起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班干部首先必须做到。组织纪律、清洁卫生、作业完成、团结友爱等,作为班干部必须走在学生前列。要每个班干部明白,正人先正己。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孩子来说,想家、不会自理是一半学生面临的困难。在我的鼓动下,班干部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他们做朋友、帮他们打饭……从而班上就形成了互相帮助的班风,增加了班级凝聚力。
  (二)、班干部也是学生,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所以班主任要对班干部进行一定的帮扶,如班务工作经验不丰富,工作中缺乏胆量等,学生工作中的这些不足,正是需要班主任“扶”的地方。作为班主任,就对班干部的工作在宏观上给予指导,对一些处理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指出并纠正。刚开始,班干部總不敢开展工作,怕得罪其余学生。班主任就要在班中给他们树立良好的形象,交给管理方法,让其逐渐学会独立开展自己负责的工作。他们很快就进入了管理阶层,顺利地开展他们的工作,老师也相对减轻了不少工作。
  (三)、班主任一定要放权,在学生已经熟悉了校园环境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后,要学会让他们独立处理班级事务。班费由学生掌握,只要合理要求,就可以花;主题班会由学生组织。同时要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然后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各项活动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四、 积极开展拓展训练,提高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有效的是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进行,如果班级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到专业的拓展训练基地开展,一般情况下可以由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于班级情况符合的各项活动,每月甚至可以每周都有一个主题,也可以利用开班会的时间进行活动开展,或集体学习,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背摔、高空断桥、穿越电网等活动,使全班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全心投入并和全班同学一起坐到事先精心准备,临场大胆发挥,时候认真总结。通过这些活动,要有有力的领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让每一个人亲身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人通过一道道的闯关和挑战,并从中发掘自身潜能,锻炼意志,学会沟通,加强信任,体验互助。
  五、 主管老师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控
  班主任一般都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团队中重要的一员,作为团队领导者,一方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起着感染、诱导和示范的作用,另外还要宏观的把握着整个班级发展的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班级团队建设模式,合理、恰当的运用管理艺术,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积极性,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将班级塑造成为一支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感染力、竞争力的团队。
  参考文献:
  1、 范兆祥。在拖长培训中培养团队精神【J】.现代企业文化.2008.06
  2、 吴仕逵 学会正面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艾鸿 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思考【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4、 邵晓春 职校共青团活动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5
其他文献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
体育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体育课程是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培养健康心态和顽强意志的课程,体育课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最基本环节。初中阶段是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上好体育课尤为重要,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初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分析  1、考试制度  现今虽然很多地方把体育人中考科目,体育成绩计人中考总分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犹如拿到开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金钥匙,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作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引路人,我们要在教学中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喋喋不休的形象,成为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激趣者、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关键词:新课标 文言文教学 教师定位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比比皆是,喋喋不休地讲解、对号入座
【摘 要】杨万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都贯穿在他的悯农诗中,这类诗数量虽少,但内容丰富,对朝廷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诗人无情的揭露了朝廷聚敛之臣的丑恶行径,农民阶级与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灾年中人民的悲惨生活。诗人道出农民悲惨生活的根源:一是朝廷的苛税繁重,二是自然灾害不断。悯农诗深深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真切的关怀。  【关键词】杨万里 悯农诗 同情 关怀  一  杨万
从古至今,由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韩愈提出的"传道、授业、解惑",对师德的论述很多,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
【摘要】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业务
若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课堂当数艺术之最。“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语文本身具有的这三美境界,就决定了它独树一帜的艺术地位。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创设三美意境并引领学生去感受三美形象,享受艺术之境呢?我的尝试如下:  一、音美以感耳。优秀的语文教材篇篇都是动听的音律乐章。如果抓住“音韵美”这一特点,创设语文课堂令人陶醉的“听觉”磁场,那么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习
摘要:(一)从陶老生活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反思中国教育的封闭性,并提出三点走向开放的途径,首先教育立法要确保“生活教育”思想的实施。其次教师敢于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努力冲破课内外、校内外的界线,做到真正“开放”。最后家长配合实践“开放性”原则。  (二)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探究性原则,反思中国教育“重书本”而轻人生、重“字面”识记而轻动手动脑能力、重听讲看书而轻全身心感知的弊端,提倡师陶,放手让学生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别的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一种联系就可以导致一种联想。乘着联想的翅膀,启动联想教学的载体,在复习历史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飞翔。  联想是指由人的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相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
【摘要】幼儿园的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好离园活动也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更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而离园时,家长陆续接孩子、家长与教师的交谈,就会让其他孩子有了可趁之机,或说悄悄话,或吵闹,或争斗。如何将闹哄哄的离园活动安排好,使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为孩子所喜爱的活动环境之一?我做了深入地实践:将经典朗诵活动纳入到离园活动之中,充分利用这块宝贝的"黄金十分钟",采用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