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改革这几个方面的阐述,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1-01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2]肖少北;赖秀龙.构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之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31-02  复数具有代数形式、三角形式、指数形式等多种表述方式,所蕴含的实际意义是以新的视角、新的途径沟通了代数、三角和几何等内容之间的联系,由此,该知识点是各类考试(尤其是数学联赛和自主招生)选拔优秀学生的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复数知识  (一)复数的表示形式与运算  代数形式:  三角形式:  指数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30-01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试验班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的关注、家长的高期望  如今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大到国家政府小到每一个家庭,都把学前教育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全社会都对学前教育有了充分的重视。家长也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少吃点少穿点也要对孩子无微不至,他们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34-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
期刊
本文叙述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阶段不同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数字化视频监控技术将赋予监控系统由单纯的监视功能向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为社会和高职院校输送优秀幼儿教师的任务,而钢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一项基础技能课和必修课。钢琴这门课程,对中职学校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和创造力,而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练琴时间少;钢琴教学
隧道衬砌属于隧道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衬砌的质量高低对于整体隧道质量高低影响很大,在隧道投入使用后需要对隧道质量进行定期检测,衬砌质量检测属于隧道质量检测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38-01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在痛苦的呻吟;美丽的首都北京近年来屡遭沙尘暴袭击;中华民族之“摇篮”黄河再也无力给予儿女更多的乳汁,甚至已无力潇洒地奔向大海,退化的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未成年犯罪率呈现持续增长的不好局势,媒体上经常出现未成年群殴事件,本文从未成年道德教育方面入手,分析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及道德教育现状,从实践和理论方面提出加强未成年,特别是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未成年;道德;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0-01  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
摘 要:机械加工设备或机械设备的主轴,这些旋转轴类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后轴承出现异常、负载发生变化、转子窜动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主轴发生位移。位移变化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机械设备的整体精度,长此以往会引起重大事故的发生。该装置设计想通过检测做位移的变化来进行自动控制,一方面使工人操作过程中了解精度下降的原因,另一方面方便对设备提前进行维护,从而达到对异常进行控制和报警的目的。  关键词:机床 主轴位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电工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子电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社会对电子电工人才的需求。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电子电工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发挥电子电工教学的作用。本文在对中职电子电工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能力培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有效提升电子电工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