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综合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学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前提,结合目前专业课综合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实验的考核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团队角色合理设置、实验的综合性程度来进行综合性实验考核评分。改进后的方法能提升学生在综合实验中对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解决分组综合实验中部分学生坐“顺风车”问题,增加了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考核方法改革 随机分组 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c)-0203-04
  Abstract:On the premise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An improved method of computer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Through the random grouping, the role of the team to set up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degree of the experiment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core.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curriculum knowledgei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solve some students’ free rideproblem,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mprove students’ applying knowledge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Improvement of examination method; Random grouping; Team work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选择[1]。当前,国家建设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2]。该校便顺应这样的历史潮流,提出我校的“十三五规划”建设目标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人才,强调按学科设置专业[3]。这種应用型人才,面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的职业群和行业而不是岗位,所以,在对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又具有转化和应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如对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并不过于强调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岗位对应性的操作能力,而是强调其既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又要有应用性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宽厚的知识基础、应用性专业课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校企合作、企业实践实习中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4]。而应用性专业课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其他两个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过渡衔接作用。应用性专业课程中综合实验就起到了对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锻炼、解决问题的锻炼及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作用,良好的应用性专业课程中综合实验能力为后续的校企合作实习、企业实践实习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应用性专业课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确实很重要,而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考核尤为重要[5]。设立好的目标,需要有良好科学的考核系统来督促目标的完成。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专业课程中综合类实验的考核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学生综合实验的综合性不高。
  (2)分组时存在学生“坐顺风车、一能带多闲”的情况。
  (3)以组为单位提交实验结果时无法合理区分组成员成绩。
  上述问题导致大部分同学在综合实验中不劳而获分数,能力得不到锻炼。考核是困难,同组成员提交材料一致,导致老师考核工作反复重复,增加无用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考核评价时缺乏公正,会打消同组中积极工作的学生的积极性,导致提交材料时互相依靠推诿责任。
  1 解决方案
  以计算机专业专业选修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为例阐述综合性实验的考核方案。
  方案的原则:以组为单位的考核和以成员为单位的考核综合使用,这样既保证了组与组之间成绩的公平合理,又保证了同组成员间成绩的公平合理。以组为单位的考核标准包括5个方面合计100分。根据每组在5各方面的得分得到小组得分,然后根据小组成员角色的权重值算得小组各成员的分数,小组成员的分数小于或等于小组得分,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1.1 规范综合运用课程知识的考核标准
  以《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内实验为例,基础实验包括单片机并口实验、单片机中断实验、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单片机串口实验、显示器实验键盘实验5部分内容。综合性实验内容要包括基础实验中至少两部分内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分会根据综合实验中包括的内容多少而对应分数的高低。具体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通过分数考核标准的建立来提高学生综合实验中综合运用知识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综合实验中真正能将所学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1.2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避免“坐顺风车、一能带多闲”情况
  综合实验中需要多个同学协作完成,以往的综合实验中分组多采用学生自己自由组合,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同一组中只有一个同学完成实验内容,其他同学依赖这个同学,并未做实际的工作,这就存在着“一能带多懒”的情况。这种情况同组成绩给定时很难公正合理,影响真正做实验的同学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综合实验中采用了分组软件随机分组。分组原则是随机,每组3人,分工协作。每组的3位同学分别负责整体程序设计、负责电路图设计模拟硬件连接与测试、资料查找和实验报告书写3个不同的角色。根据角色分配的合理情况进行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表2所示。   1.3 程序功能实现情况
  程序功能实现情况具体考核实验内容中描述的预期功能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表3所示。
  1.4 硬件连接设置规范和实验测试情况
  硬件连接设置规范和实验测试情况具体考核硬件连接设置规范和实验测试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表4所示。
  1.5 资料查阅和报告撰写情况
  资料查阅和报告撰写情况具体考核资料查阅和报告撰写的完成情况,根据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评分。具体评分规则如表5所示。
  根据以上5个方面评价出小组的最终得分。小组成员的得分由小组得分乘以成员权重获得,这里负责“整体程序设计”成员权重为1,负责“电路图设计模拟硬件连接与测试”的成员权重为0.95,负责“资料查找、实验报告书写”为0.9。其他计算机类综合实验中角色的权重可根据成员分工情况参考设置。
  2 实施效果
  本学期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综合实验中采用了该文描述的考核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部学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3人一组,现在以其中的一组为例展示运用该文描述的考核方法获得的小组及成员得分情况如表6所示。
  通过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小组得分完全按照评价标准考核保证了组与组之间的公平性,同时组内成员根据贡献不同而权重不同得到的分数自然不同,这样也保证了组员之间分数的公平性。
  分别采用原来的考核方式和改進后的考核方式对计算机2014级的一个授课班级的47名同学的综合实验进行评分,改进考核方式前后成绩分布对比图如图1所示。图1中实线为原考核方式所得班级学生综合实验分数分布图,虚线为采用本文所述的考核方法所得到的班级学生综合实验分数分布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改进考核方法后学生成绩分布没有局部雷同,分布更合理。改变后的考核方法对实验的综合性和团队协作分工的合理性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提升作用。
  3 结语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课中综合性实验的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平、合理、可行的改革方法,这种考核方式避免了综合实验分组中存在的“坐顺风车、一能带多闲”的情况,根据实验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协作,并根据不同的分工给予不同的分数权重,实现了组间、组内分数均公平合理,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综合实验能力,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减少了老师重复性工作的考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2] 徐克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7-10.
  [3] 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个案[D].湖南:中南大学,2008.
  [4] 周屹,邢传军.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12):59-62.
  [5] 周屹,曲天伟,邢传军.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28.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食品包装用金属涂层三片罐的加工工艺,研究了三片罐各工艺流程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试验结果表明:内壁涂料是食品罐中三聚氰胺迁移的主要来源;由于制罐前半成品均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新技术不断涌现,该文描述新时期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计算机新技术讲座”课程教学要求,探讨了课程教学方法的设计,以课堂讲座为导向,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互动,以课程报告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新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计算机新技术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概念,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
摘 要: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是工业科技水平的发展,而高等学校的工科教育则是培养国家工业科技人才的核心。但是,我国的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三大问题:首先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其次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教育落后;最后缺乏创新创业的平台。有鉴于此,该文提出了双平台多引擎驱动的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既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又强调创业训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工科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发展建设不仅可以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电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国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了充分发挥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我国发展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着力解决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环境问题,促进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