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与《哈姆莱特》的比较——中西古代复仇时间观为何不同?

来源 :语文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两部戏剧是中西复仇悲剧的代表作,但却传递出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复仇时间观。中西复仇时间观念差异的原因来自于观念的母体——民族文化,根源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其他文献
余秋雨曾如此评说被贬永州的柳宗元:"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
正如杜甫自己所说,"文章憎命达",苦命、执着而又有才情的诗人方能写出更加感人的诗篇。杜甫就是这样的人,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儒者。他不光穷而独善其身,穷也兼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来把脉自己的语文课堂,效果似乎不错;转而一想,如果将之移至听课实践,或许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听课方式,果然,略有成效。现将"望""
一   曹禺的话剧《雷雨》自诞生至今已经八十余年了,时光并没有冲淡这部经典的华彩。这部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成熟、臻至巅峰的里程碑之作,至今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无限的解读空间。剧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值得揣摩体味。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后,侍萍提出想见一见三十年未见的亲生子周萍,周朴园以周萍“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为借口加以拒绝,侍萍于是说:“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教人教心,只有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才会有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