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机缘巧合“造就”的爱石人不在少数,陈栋梁也是其中一位。
陈栋梁原籍福建,几年前黄龙玉刚刚问世的时候,他正在这里做边贸生意,这种质地细腻、抚之滑腻的美石令他一见倾心、爱不释手,于是他决定开始收藏、经营黄龙玉。多年下来,他收藏了不少黄龙玉精品,销售也做得像模像样。多年的赏石玩石,陈栋梁已不仅仅是一名黄龙玉爱好者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使他成为公认的赏石大家。
陈栋梁是个幽默风趣、性格直爽的人,好的坏的都能直言面对。尽管石头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如他的生意丰厚,但陈栋梁一直视与石结缘为人生中的一次转折。自玩石之后,他的性情变得温和了许多,犹如这温润的黄龙玉般。他说,石带给他无限的快乐是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的。“以前只是听说玩石能陶醉忘我,怡情养性,现在亲身经历了,真是这样。”
在贺州高涨的赏石热潮队伍中,有一位乘风踏浪的人,他就是贺州奇石盆景协会会长、广西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冯炳金先生。冯先生是个认真专注的人,对于玩石亦是如此。
在“响当当”的贺州黄蜡石资源面临稀缺的情况下,冯会长玩石不自封、不守旧。“它山之石,亦可攻玉”,他是最早接受赏玩云南黄蜡石者之一,根据贺州黄蜡石资源状况及市场表现,他认定靓丽润泽的云南黄蜡石同样也会受到石友们的喜爱。在别人还在怀疑该石可否加工时,他已倾资大批购进。2004年携展品《慈航普渡》在柳州奇石节荣获金奖和在2005年广东首届藏石名家展的展示中,得到评委和石友的认可喜爱,从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值得高兴的是,几年来,在广大石友藏家的共同努力下,宝气十足的云南黄蜡石、黄龙玉得到更多的石友喜爱和目前喜人的市场表现。
在石道中,冯先生本着赏石怡情、爱石先敬人的原则。由于冯先生为人诚信及对赏石文化的热忱,得到了众多石友们的肯定。冯会长玩石的时间不算长,但是收藏之多、购石数量之大、速度之快、品石水平提高之迅速在石界中是有目共睹的,他不惜花大手笔给石头配以红木底座,且在质量上都得到了石友们的认可,还有他爱石的痴迷程度及整理奇石的认真、勤快,在石友中极受赞誉。
冯会长正坚定、脚踏实地的走着自己在赏石道路中的每一步,为赏石文化的推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高生,广西贺州市“天赐石缘”奇石馆馆主、贺州市奇石协会顾问,现供职于贺州市公安局。
自2003年底开始赏玩蜡石以来,高生一直乐此不疲,并在赏石收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追求“色质兼美、形神俱备”的赏石理念,他认为,收藏精美的奇石是一件让人怡情养性、返璞归真的快事。2007年是高生痴迷于黄龙玉的开始,其出类拔萃的质地、象征炙热希望的色彩,无不让他流连忘返,尤其是对新巧脱俗的创意和精湛的雕刻技艺的黄龙玉雕件,更是不惜重金收入囊中。
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他取得了令石道中人赞叹的收获:例如他收藏的贺州彩蜡石《盛世》、云南黄龙玉《一帆风顺》、《国宝》、黄龙玉籽料《永结同心》等精品,在近年的大型展会上屡获金奖;黄龙玉雕件《蛙女》,当时以高出市场价几倍的价格成交。
高生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决断果敢的投入,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以其高藏量、高质量、高品位的收藏跻身于国内黄龙玉收藏大家的行列,同时成为黄龙玉业界公认的鉴赏家。
高天运,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人。现在贺州市桂源水利电业公司工作,担任贺州市奇石盆景协会副会长、广西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
2003年春季,也许是由于抗拒“非典”的缘故,他迷上了赏玩贺州蜡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深化,他成了本市最具声望的贺州蜡石收藏家之一。著名的收藏作品有《跃》、《富贵之花》和《天外来客》等等。
2005年春季,一种被贺州石商发现的“云南蜡石”开始在岭南地区“流通”并渐成“燎原”之态。“云南蜡石”中的品质上乘者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命名为“黄龙玉”。形势比人强,他产生了“玩石当赏玉”的念头,他认识到“石之美者为玉”。所谓“玉”应具备四种特质——如田黄石般的温润凝透,如翡翠般的坚韧致密,如钻石般的性状稳定,如羊脂玉般的秀丽珍奇。而黄龙玉籽料恰好具备了上述特点,是“石之美者”。因此他调整了玩石的方向,独辟蹊径,专玩黄龙玉籽料。在2005年到2008年的四年间,他集中所有的财力和精力专注于黄龙玉籽料的选购和收藏,收藏黄龙玉优质籽料近百件。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认识到位,资金到位,胆量到位和人际关系到位,更由于起步早和起点高,他在赏玩和收藏黄龙玉籽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被业内行家一致认为在黄龙玉籽料的收藏数量和收藏品质上在国内都是独占鳌头的。
近年来,包括云南籍的收藏大家在内的国内收藏家,或慕名而来或来电求购他收藏的黄龙玉籽料珍品。而对远道而来的收藏家和求购心切的话语及巨款的诱惑,爱石如命的高副会长还是婉谢了,因为他要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快乐地做让他快乐的事!
葛宝荣,现为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工作三十余年,感恩、善待、包容、珍惜是他为人、做事的永久信念,“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是他的座右铭。
他曾经做了近三十年的摄影发烧友,喜欢过字画、瓷器、兰花、木雕根艺,但比起这些,他更爱石。1989年因工作关系与石结缘,多年来,葛宝荣与石为伴,品石悟道、以石养生,石已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葛宝荣的藏石主要以云南的大理石、铁胆石、金沙江水石和矿物为主。自从2004年在云南发现黄龙玉以来,收藏重点便放在了黄龙玉上。特别喜爱收藏籽料和质型俱佳、可以一石两玩的黄龙玉,在众多的黄龙玉收藏中,天然手玩件籽料是最突出的。
葛宝荣不仅爱好个人藏石,而且致力于各类大型石展活动与赏石书刊的编纂。几年来,他成功策划和主持实施了“世博园杯”第二届云南赏石展和“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石展”;策划创办了“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通过连续三届的举办,东盟石博会已成为规模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强、石商和藏家最喜欢参加的石界盛会。曾主编出版了《滇石之韵》、《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石展精品典藏集》、《黄蜡石·黄龙玉》等赏石书刊,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赏石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云南黄龙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成为家喻户晓、受藏家追捧的新石种。
官德镔,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理事,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鉴赏功力浑厚,是黄龙玉鉴定专家和加工实践者。
官德镔出生于“玉石世家”,他的祖辈以翡翠为生,这对他后来赏玩黄龙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云南,玉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年前黄龙玉的出现,为这个地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官德镔玩石便也始于此。官德镔说:“黄龙玉作为一种新兴的石种,在形、质、色各个方面都很出色,因此潜力是无穷的。”
黄龙玉带给官德镔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更多的是在赏玩的过程中他结交了许多朋友,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一段自述,足以表现出他对石的痴迷:与玉相伴过了三十六个春秋,自黄龙玉出世便喜爱有加,至今四年有余。醉于根、醉于书、醉于玉,愿醉卧在三醉堂,把黄龙玉推崇至永恒。
了解黄建明的人,多强调他的“不张扬”和“心地好”。“低调”,几乎成了现代人的惯用形容词,用得多了,也就有了种种歧义,但对于黄建明,俗话说,观面如见心,我们可以从这张普通的照片解读出来自他骨子里的朴素和谦逊,这也算是最起码的不张扬了,而事实上,黄建明爱好相当广泛,小到字画、瓷器、盆景,大到实木家具。
关于石头,我们从知情人那里得知,从1998年开始,他多玩钟乳石、戈壁石、各种沙漠漆及其它石种,赏石之道多受东莞石界老前辈影响,接触黄龙玉,还是在2007年初。藏石赏石,不分年龄大小,亦不分时间长短,反过来,爱石人对石头的投资,往往也是冷静不足盲目有余,挨“砸”者不在少数。对于黄龙玉,黄建明是新人,也花了不少钱,但他对众人,尤其对石友的那份热情和慷慨,不亚于初见黄龙玉。
石界需要专家,石界需要理性,石界也需要上进心,但石界更需要像黄建明这样对人如对石的普通人。
路,越宽越好,路也越走越宽。愿黄建明的赏石之路,也像他的事业那样,稳步中越走越宽。
李群,生于1957年10月。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福清市政协委员、福清市商贸商会副会长、福建省文化研究会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福清市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
李群对奇石痴迷执著,石心石意,常到全国著名奇石产地寻石、购石,以石为友,拜石为师。现藏石逾千方,精品石甚多。
在众多石种中,李群对云南黄龙玉情有独钟,多次乘飞机往返于云南——福建之间,深入云南黄龙玉产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黄龙玉的品质、交易等情况。至今,已花巨资收藏了大批云南黄龙玉。他不仅是一个有实力、眼力、魄力的黄蜡石收藏家,更是云南黄龙玉的知名鉴赏专家。
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李群是中国赏石界“真心爱石,真诚待人”的藏石家,其人品与石德堪称石界楷模。
“不解之缘”四个字不当轻易出口,它必须遵循客观,不允许半点主观嵌套。连亚七与石头,正如他自己所言,“从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他出生在有着悠久赏石历史的潮州,二是他的家乡世田,也是出产奇石的地方。生活在一个地方,必然受一个地方人情风俗的熏陶渐染,而那个时候,山、水、人,完全融为一体,参与玩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石界哥们称他为“老七”。
今年四十出头的老七,玩石二十年来,走遍了全国所有石产地,身与石可谓形影不离。而赏石羽翼在自己不断摸索与学习过程中渐入丰腴的同时,他也不忘虚心拜访众多石界老师和前辈,力走高处。
经验需要用心积累,走过场永远满足不了老七“霸占”石头的“野心”。今天的黄龙玉,四年前的黄蜡石,凭着一身皇家之气介入老七的视界,于此,“情有独钟”成了老七对黄龙玉最初的体验感受,而对黄龙玉的真正深入,还是在他介入黄龙玉的流通领域之后,于此,老七也首当其冲成了黄龙玉的最早经营者之一。
1987年,潮州市邮电局的连芳友在工作中有了“三大发现”:第一发现,居然有人把玩石头当成一件正经事情来做;第二发现,石头不仅能玩,还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第三发现,自己竟然身处宝山而不知,家乡世田便是蜡石的重要产区之一。有了“三大发现”的连芳友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生活线路,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余下的时间便回到家乡世田,把那里的“土特产”——蜡石带回市区,这些石头一回到市区便很快被人们抢购一空。随后,连芳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转运蜡石。成功的经营改善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观念。之后,赏玩蜡石成了连芳友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为了能学到赏石、玩石的相关知识,他拜会了很多入门较早且颇有赏玩心得的同行。只要是广东地区举办大型石展,他都想办法参加,而且特别留意获奖的石头,从中认真学习并寻找其赏玩规律。一旦发现哪件获奖石是自己卖出去的,心中会特别高兴。
不耻下问、博览群书……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连芳友积累了丰富的赏石经验,是潮州石友公认的高水平玩家之一。对于利益的多寡,连芳友并不在意,与朋友相交,真诚以待才是他的宗旨。
一个不修边幅的人;
一个自由散漫的人;
一个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用心灵和文字放牧石头的人;
一个黄龙玉的忠实“打手”;
一只黄龙玉门下狂吠的“走狗”。
中国地质出版社《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中国国家宝藏白皮书·黄龙玉》主笔。
云南观赏石协会黄龙玉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云南芒市龙陵,几乎无人不知潮州有个名为“老四”的石商,他就是卢舜平。
玩石十多年中,卢舜平凭着朴实的性格、好学的精神,得到很多收藏家及石友的赞赏。近年来,卢舜平频繁出入云南黄龙玉产地,购进大量的黄龙玉,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并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也是潮州地区最早玩赏云南黄龙玉的成员之一。
不得不说,卢维生的眼光很独到,对于奇石这个行业,他总能看准时机。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奇石投资商。
卢维生玩石的时间并不长,而进入石头圈也属机缘巧合。几年前,一位做石头生意的老乡因资金周转困难,找到了卢维生,向他描叙石头生意的美好前景……卢维生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卢维生看准了这一机遇和奇石带来的广阔前景,冒着风险决定投资奇石产业,于是,几十万元就交给了老乡去进货。正是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几年下来不用操心,奇石经营真的上了轨道,不仅盈利还库存下一批石头,而卢维生本人也成为一个铁杆的奇石爱好者。
由于搞了多年的贸易,对于物流管理、货物运输等问题,卢维生清清楚楚,这对他下产地、捡石头、运石头、卖石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2005年,卢维生随潮州展团参加陈村石展,他主动把参展者的包装、发运工作揽了下来。卢维生是个爱“凑热闹”的人,这类集体活动,他总是积极参加。
这些年,卢维生参加的大大小小的展会不在少数,对于石头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偏爱蜡石,其中不乏精品。多年的藏石卖石,卢维生俨然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赏石家。
2009年,卢维生正一步步踏实地向前走着。
事业有时需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但或许无法问津;机遇也许就是一次灵光的闪现或是偶然的顿悟,而自己的事业也就因此被注入了鲜活的元素,并轻松、优雅地获取财富,扩展着人生的视野。
也是一次偶然,肖养杰走进了自古以来达官贵人和商贾巨富竞相追逐的玩石世界,那是2005年的事。走马观花,却走出了自己的另一片天地,纯属意料之外,也随即将从事多年经贸的积累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石头上,采石、品石、买石、藏石,环环相扣,甜酸苦辣尽品,得失无常,也觉乐趣无穷。
有一年“贺州之旅”,无意钟情于一种看起来富贵大方、摸起来细腻温润的黄石块,后便花费巨资大量收藏。根本想不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石块竟然就是今天所说的价值不菲的黄龙玉。玩石、藏石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歪打恰能正着,而它的收藏价值终究要通过流通来体现。那些石块就像养育着的女儿,可爱、乖巧、美丽,可等到要出嫁的时候,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和不舍。
这种过程有时让肖养杰激动、眷念。由此而来的富且贵的深刻体验,也许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品位吧。
曾荣文,1963年6月17日生于全国著名的蜡石之乡——广东省潮州市。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广东省赏石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潮州市赏石文化协会副会长,潮州地区知名企业家、收藏家。
读书毕业后,曾荣文便开始涉足商海,自己开了一个家庭作坊鞋店,做起了鞋子生意。不曾想这“小打小闹”还真成了“大气候”,在曾荣文的努力经营下,作坊店很快发展成了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名牌的粤东地区总代理,拥有16间连锁店。期间,他又创建了盛荣陶瓷厂有限公司,之后还开了御足城。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曾荣文也将自己一贯喜欢的奇石,不断地收入囊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州人,曾荣文从小就喜爱黄蜡石,对近年来备受喜爱的黄龙玉更是情有独钟。目前,他已藏有各类奇石几千件,并建起了三千多平方米的“新发奇石馆”,馆藏黄龙玉籽料、草花、金钱纹等各色石种。在曾荣文眼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石头,可以让自己忙碌、焦灼的心灵得到安慰。他说:“每当忙碌之余,躲进自己的石馆,静对爱石,那些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只想就这样静静地厮守着这些宝贝,倾听石头之歌。”
朱旭佳,1963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一个全国著名的黄蜡石之乡。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会长。潮州市津汽出租、销售、维修中心总经理。自1999年进入赏石界后,以收藏黄蜡石为主,特别对云南黄龙玉钟爱有加,常不惜重金收购珍藏,藏石颇丰,精品无数,为云南黄龙玉的收藏大家、鉴赏专家之一。
朱旭佳作为潮州市赏石文化协会的副会长,1998年开始接触蜡石,根据对蜡石的深刻理解,朱会长认为云南蜡石的品种众多,资源相对丰富,对普及蜡石的赏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他目前的重心放在云南蜡石的研究和推广上,朱会长认为赏玩蜡石应该以品质为本,不管哪里产的蜡石只要品质达到了顶级,都具有黄龙玉的特点,于是他积极地把黄龙玉向珠宝、收藏界推介,体现黄龙玉在珠宝鉴定和奇石赏玩的双重价值。
朱会长开始组织整合一些具有指导性,普及性的蜡石资料,参与编辑出版了“黄蜡石黄龙玉”一书,并进一步为黄龙玉进行细化分类和分级,同时积极与各媒体合作,希望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报道宣传,使更多的人全面了解黄龙玉,从而进入蜡石世界,他深信,黄龙玉作为身兼奇石美玉特质的新秀,必能让蜡石赏玩这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再现异彩。
张旭,研究生学历,云南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云南创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石界知名藏石家。
自幼喜爱大自然,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偏爱有诗情画意的观赏石,与石结缘,并从中获得了赏心悦目的享受,可谓是一个事业、赏石两相益的成功者。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使她比一般男性多了独特视角;而她性格又比较豪爽,该出手时就出手,又比一般女性多了大气,所以在石界颇有“侠名”,她玩石的执着与痴迷,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由于她为人诚实、热情并乐于助人,进入石界后,人缘、石缘都很好,有机会见到不少的藏石精品。只要是她心仪的美石,都不惜重金收藏。所以藏石颇丰,尤以黄龙玉观赏石、籽料、玉雕为佳。在昆明北市区“云南奇石城”、黄龙玉产地保山龙陵县分别设有“天成庄”藏石馆。
郑金盛,雕刻师,1974年生于妈祖之乡;1990年开始学习木雕、牙雕、寿山石雕;2006年到瑞丽转向翡翠、黄龙玉雕刻,建立郑金盛工作室。
其实郑金盛去云南本来是冲着翡翠雕刻去的,结果却被黄龙玉醉倒。黄龙玉色彩漂亮、质地细腻,既有翡翠的硬度,又有寿山石的色彩,还有和田玉的润度,最大地激发了他的雕刻热情,总能不断给他创作灵感。但他却不以人工欺天工,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黄龙玉,他总是劝客户不要动了,人工怎么也比不上天工,具有观赏价值的原石本身就是艺术品。他也收集了很多观赏价值高的原石,不舍得动刀。
他凭借坚实的雕刻功底,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不断努力创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07年,瑞丽举办首届“神工奖”,郑金盛的作品《瘦骨仙》、《无量寿佛》获得最佳创作奖。2008年瑞丽举办第二届“神工奖”,作品《善财童子》、《悟》获得铜奖。2008年昆明东盟石展,作品《十八罗汉》、《清明上河图》获得金奖。2009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走进芒市”,作品《清明上河图》被评为“民间国宝”……
郑金盛说,做一个好的雕刻师就要不断学习,能够变废为宝,化平凡为神奇。期待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黄龙玉大事记
■ 2004年春末,泼水节期间,德宏珠宝商徐卫斌,用黄龙玉加工出第一只手镯,宣告黄龙玉出世。
■ 2004年-2005年,在云南本土掀起了黄龙玉的收藏热,从水料到山料,价格一路走高,继而引发石农对资源私挖乱采。
■ 2006年4月,《滇石之韵》大型图书出版,黄龙玉在书上开始露面。
■ 2006年5月,“中国第七届赏石展”在昆明举办,黄龙玉第一次走进展厅。
■ 2006年9月,为制止小黑山主产区无序“疯抢滥采”,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山市龙陵县政府三管齐下,封山禁采、禁运,并成立黄龙玉开发公司。
■ 2006年-2007年,云南省协会组织考察队,对“黄龙玉”产地、市场、加工等环节进行考查和研究。
■ 2006年12月,德宏州在“三棵树玉城”举办第二届赏石展,黄龙玉在当地大热。
■ 2007年6月,《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问世,此书为黄龙玉的第一本专著。书上正式确立“黄龙玉”为此石种的名称。
■ 2007年7月,“中国昆明东盟赏石及石材博览会”上,黄龙玉创下数千万元交易额。
■ 2007年8月,昆明电视台《盛世典藏》栏目,拍摄《黄龙玉》专题片,并热播。
■ 2007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到产地考察,计划筹拍关于黄龙玉的纪录片。
■ 2008年2月,德宏州在“中缅友谊馆”举行第三届赏石展,黄龙玉独占鳌头。
■ 2008年3月,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黄龙玉专业委员会成立,第一个黄龙玉的专业机构宣告诞生。
■ 2008年全年,在《中华奇石》、《宝藏》、《赏石》、《石韵》杂志专题宣传黄龙玉。
■ 2008年7月举办“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专设“黄龙玉玉雕作品展”。
■ 2008年7月-2009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珠宝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珠宝检验所》、《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黄龙玉专业委员会》等,对“黄龙玉”10个场口的40多个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获取了丰富而可靠的技术研究数据和资料,(详见《国家宝藏·黄龙玉》)。
■ 2008年11月,柳州“第五届国际奇石节”邀请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在论坛会上进行《黄龙玉专题讲座》,展示黄龙玉经典图片138幅。
■ 2008年11月11日,“中国黄龙玉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
■ 2008年12月,“中缅艺术文化节”展销会在瑞丽隆重举行,黄龙玉再一次受到各界宠爱和认可。
■ 2009年1月起,《中国宝玉石》杂志,分六个专题全面介绍黄龙玉。
■ 2009年4月,央视《寻宝》栏目“走进芒市”评选出民间国宝,为一件黄龙玉玉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 2009年6月,《中国国家宝藏白皮书·黄龙玉》大型专著将出版。
■ 2009年7月6日-19日,将如期举办“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
■ 2009年构想筹建一个中国黄龙玉研究机构。
陈栋梁原籍福建,几年前黄龙玉刚刚问世的时候,他正在这里做边贸生意,这种质地细腻、抚之滑腻的美石令他一见倾心、爱不释手,于是他决定开始收藏、经营黄龙玉。多年下来,他收藏了不少黄龙玉精品,销售也做得像模像样。多年的赏石玩石,陈栋梁已不仅仅是一名黄龙玉爱好者了,丰富的经验已经使他成为公认的赏石大家。
陈栋梁是个幽默风趣、性格直爽的人,好的坏的都能直言面对。尽管石头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如他的生意丰厚,但陈栋梁一直视与石结缘为人生中的一次转折。自玩石之后,他的性情变得温和了许多,犹如这温润的黄龙玉般。他说,石带给他无限的快乐是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的。“以前只是听说玩石能陶醉忘我,怡情养性,现在亲身经历了,真是这样。”
在贺州高涨的赏石热潮队伍中,有一位乘风踏浪的人,他就是贺州奇石盆景协会会长、广西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冯炳金先生。冯先生是个认真专注的人,对于玩石亦是如此。
在“响当当”的贺州黄蜡石资源面临稀缺的情况下,冯会长玩石不自封、不守旧。“它山之石,亦可攻玉”,他是最早接受赏玩云南黄蜡石者之一,根据贺州黄蜡石资源状况及市场表现,他认定靓丽润泽的云南黄蜡石同样也会受到石友们的喜爱。在别人还在怀疑该石可否加工时,他已倾资大批购进。2004年携展品《慈航普渡》在柳州奇石节荣获金奖和在2005年广东首届藏石名家展的展示中,得到评委和石友的认可喜爱,从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值得高兴的是,几年来,在广大石友藏家的共同努力下,宝气十足的云南黄蜡石、黄龙玉得到更多的石友喜爱和目前喜人的市场表现。
在石道中,冯先生本着赏石怡情、爱石先敬人的原则。由于冯先生为人诚信及对赏石文化的热忱,得到了众多石友们的肯定。冯会长玩石的时间不算长,但是收藏之多、购石数量之大、速度之快、品石水平提高之迅速在石界中是有目共睹的,他不惜花大手笔给石头配以红木底座,且在质量上都得到了石友们的认可,还有他爱石的痴迷程度及整理奇石的认真、勤快,在石友中极受赞誉。
冯会长正坚定、脚踏实地的走着自己在赏石道路中的每一步,为赏石文化的推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高生,广西贺州市“天赐石缘”奇石馆馆主、贺州市奇石协会顾问,现供职于贺州市公安局。
自2003年底开始赏玩蜡石以来,高生一直乐此不疲,并在赏石收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追求“色质兼美、形神俱备”的赏石理念,他认为,收藏精美的奇石是一件让人怡情养性、返璞归真的快事。2007年是高生痴迷于黄龙玉的开始,其出类拔萃的质地、象征炙热希望的色彩,无不让他流连忘返,尤其是对新巧脱俗的创意和精湛的雕刻技艺的黄龙玉雕件,更是不惜重金收入囊中。
通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他取得了令石道中人赞叹的收获:例如他收藏的贺州彩蜡石《盛世》、云南黄龙玉《一帆风顺》、《国宝》、黄龙玉籽料《永结同心》等精品,在近年的大型展会上屡获金奖;黄龙玉雕件《蛙女》,当时以高出市场价几倍的价格成交。
高生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决断果敢的投入,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以其高藏量、高质量、高品位的收藏跻身于国内黄龙玉收藏大家的行列,同时成为黄龙玉业界公认的鉴赏家。
高天运,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人。现在贺州市桂源水利电业公司工作,担任贺州市奇石盆景协会副会长、广西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
2003年春季,也许是由于抗拒“非典”的缘故,他迷上了赏玩贺州蜡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深化,他成了本市最具声望的贺州蜡石收藏家之一。著名的收藏作品有《跃》、《富贵之花》和《天外来客》等等。
2005年春季,一种被贺州石商发现的“云南蜡石”开始在岭南地区“流通”并渐成“燎原”之态。“云南蜡石”中的品质上乘者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命名为“黄龙玉”。形势比人强,他产生了“玩石当赏玉”的念头,他认识到“石之美者为玉”。所谓“玉”应具备四种特质——如田黄石般的温润凝透,如翡翠般的坚韧致密,如钻石般的性状稳定,如羊脂玉般的秀丽珍奇。而黄龙玉籽料恰好具备了上述特点,是“石之美者”。因此他调整了玩石的方向,独辟蹊径,专玩黄龙玉籽料。在2005年到2008年的四年间,他集中所有的财力和精力专注于黄龙玉籽料的选购和收藏,收藏黄龙玉优质籽料近百件。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认识到位,资金到位,胆量到位和人际关系到位,更由于起步早和起点高,他在赏玩和收藏黄龙玉籽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被业内行家一致认为在黄龙玉籽料的收藏数量和收藏品质上在国内都是独占鳌头的。
近年来,包括云南籍的收藏大家在内的国内收藏家,或慕名而来或来电求购他收藏的黄龙玉籽料珍品。而对远道而来的收藏家和求购心切的话语及巨款的诱惑,爱石如命的高副会长还是婉谢了,因为他要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快乐地做让他快乐的事!
葛宝荣,现为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云南省观赏石协会会长。工作三十余年,感恩、善待、包容、珍惜是他为人、做事的永久信念,“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是他的座右铭。
他曾经做了近三十年的摄影发烧友,喜欢过字画、瓷器、兰花、木雕根艺,但比起这些,他更爱石。1989年因工作关系与石结缘,多年来,葛宝荣与石为伴,品石悟道、以石养生,石已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葛宝荣的藏石主要以云南的大理石、铁胆石、金沙江水石和矿物为主。自从2004年在云南发现黄龙玉以来,收藏重点便放在了黄龙玉上。特别喜爱收藏籽料和质型俱佳、可以一石两玩的黄龙玉,在众多的黄龙玉收藏中,天然手玩件籽料是最突出的。
葛宝荣不仅爱好个人藏石,而且致力于各类大型石展活动与赏石书刊的编纂。几年来,他成功策划和主持实施了“世博园杯”第二届云南赏石展和“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石展”;策划创办了“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通过连续三届的举办,东盟石博会已成为规模最大、品牌影响力最强、石商和藏家最喜欢参加的石界盛会。曾主编出版了《滇石之韵》、《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石展精品典藏集》、《黄蜡石·黄龙玉》等赏石书刊,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赏石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使云南黄龙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成为家喻户晓、受藏家追捧的新石种。
官德镔,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理事,德宏州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鉴赏功力浑厚,是黄龙玉鉴定专家和加工实践者。
官德镔出生于“玉石世家”,他的祖辈以翡翠为生,这对他后来赏玩黄龙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云南,玉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年前黄龙玉的出现,为这个地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官德镔玩石便也始于此。官德镔说:“黄龙玉作为一种新兴的石种,在形、质、色各个方面都很出色,因此潜力是无穷的。”
黄龙玉带给官德镔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更多的是在赏玩的过程中他结交了许多朋友,这是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一段自述,足以表现出他对石的痴迷:与玉相伴过了三十六个春秋,自黄龙玉出世便喜爱有加,至今四年有余。醉于根、醉于书、醉于玉,愿醉卧在三醉堂,把黄龙玉推崇至永恒。
了解黄建明的人,多强调他的“不张扬”和“心地好”。“低调”,几乎成了现代人的惯用形容词,用得多了,也就有了种种歧义,但对于黄建明,俗话说,观面如见心,我们可以从这张普通的照片解读出来自他骨子里的朴素和谦逊,这也算是最起码的不张扬了,而事实上,黄建明爱好相当广泛,小到字画、瓷器、盆景,大到实木家具。
关于石头,我们从知情人那里得知,从1998年开始,他多玩钟乳石、戈壁石、各种沙漠漆及其它石种,赏石之道多受东莞石界老前辈影响,接触黄龙玉,还是在2007年初。藏石赏石,不分年龄大小,亦不分时间长短,反过来,爱石人对石头的投资,往往也是冷静不足盲目有余,挨“砸”者不在少数。对于黄龙玉,黄建明是新人,也花了不少钱,但他对众人,尤其对石友的那份热情和慷慨,不亚于初见黄龙玉。
石界需要专家,石界需要理性,石界也需要上进心,但石界更需要像黄建明这样对人如对石的普通人。
路,越宽越好,路也越走越宽。愿黄建明的赏石之路,也像他的事业那样,稳步中越走越宽。
李群,生于1957年10月。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福清市政协委员、福清市商贸商会副会长、福建省文化研究会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福清市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
李群对奇石痴迷执著,石心石意,常到全国著名奇石产地寻石、购石,以石为友,拜石为师。现藏石逾千方,精品石甚多。
在众多石种中,李群对云南黄龙玉情有独钟,多次乘飞机往返于云南——福建之间,深入云南黄龙玉产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黄龙玉的品质、交易等情况。至今,已花巨资收藏了大批云南黄龙玉。他不仅是一个有实力、眼力、魄力的黄蜡石收藏家,更是云南黄龙玉的知名鉴赏专家。
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李群是中国赏石界“真心爱石,真诚待人”的藏石家,其人品与石德堪称石界楷模。
“不解之缘”四个字不当轻易出口,它必须遵循客观,不允许半点主观嵌套。连亚七与石头,正如他自己所言,“从小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是他出生在有着悠久赏石历史的潮州,二是他的家乡世田,也是出产奇石的地方。生活在一个地方,必然受一个地方人情风俗的熏陶渐染,而那个时候,山、水、人,完全融为一体,参与玩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石界哥们称他为“老七”。
今年四十出头的老七,玩石二十年来,走遍了全国所有石产地,身与石可谓形影不离。而赏石羽翼在自己不断摸索与学习过程中渐入丰腴的同时,他也不忘虚心拜访众多石界老师和前辈,力走高处。
经验需要用心积累,走过场永远满足不了老七“霸占”石头的“野心”。今天的黄龙玉,四年前的黄蜡石,凭着一身皇家之气介入老七的视界,于此,“情有独钟”成了老七对黄龙玉最初的体验感受,而对黄龙玉的真正深入,还是在他介入黄龙玉的流通领域之后,于此,老七也首当其冲成了黄龙玉的最早经营者之一。
1987年,潮州市邮电局的连芳友在工作中有了“三大发现”:第一发现,居然有人把玩石头当成一件正经事情来做;第二发现,石头不仅能玩,还能产生不小的经济效益;第三发现,自己竟然身处宝山而不知,家乡世田便是蜡石的重要产区之一。有了“三大发现”的连芳友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生活线路,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余下的时间便回到家乡世田,把那里的“土特产”——蜡石带回市区,这些石头一回到市区便很快被人们抢购一空。随后,连芳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转运蜡石。成功的经营改善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观念。之后,赏玩蜡石成了连芳友生活中最大的爱好。为了能学到赏石、玩石的相关知识,他拜会了很多入门较早且颇有赏玩心得的同行。只要是广东地区举办大型石展,他都想办法参加,而且特别留意获奖的石头,从中认真学习并寻找其赏玩规律。一旦发现哪件获奖石是自己卖出去的,心中会特别高兴。
不耻下问、博览群书……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连芳友积累了丰富的赏石经验,是潮州石友公认的高水平玩家之一。对于利益的多寡,连芳友并不在意,与朋友相交,真诚以待才是他的宗旨。
一个不修边幅的人;
一个自由散漫的人;
一个还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用心灵和文字放牧石头的人;
一个黄龙玉的忠实“打手”;
一只黄龙玉门下狂吠的“走狗”。
中国地质出版社《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中国国家宝藏白皮书·黄龙玉》主笔。
云南观赏石协会黄龙玉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云南芒市龙陵,几乎无人不知潮州有个名为“老四”的石商,他就是卢舜平。
玩石十多年中,卢舜平凭着朴实的性格、好学的精神,得到很多收藏家及石友的赞赏。近年来,卢舜平频繁出入云南黄龙玉产地,购进大量的黄龙玉,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并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也是潮州地区最早玩赏云南黄龙玉的成员之一。
不得不说,卢维生的眼光很独到,对于奇石这个行业,他总能看准时机。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奇石投资商。
卢维生玩石的时间并不长,而进入石头圈也属机缘巧合。几年前,一位做石头生意的老乡因资金周转困难,找到了卢维生,向他描叙石头生意的美好前景……卢维生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卢维生看准了这一机遇和奇石带来的广阔前景,冒着风险决定投资奇石产业,于是,几十万元就交给了老乡去进货。正是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几年下来不用操心,奇石经营真的上了轨道,不仅盈利还库存下一批石头,而卢维生本人也成为一个铁杆的奇石爱好者。
由于搞了多年的贸易,对于物流管理、货物运输等问题,卢维生清清楚楚,这对他下产地、捡石头、运石头、卖石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2005年,卢维生随潮州展团参加陈村石展,他主动把参展者的包装、发运工作揽了下来。卢维生是个爱“凑热闹”的人,这类集体活动,他总是积极参加。
这些年,卢维生参加的大大小小的展会不在少数,对于石头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偏爱蜡石,其中不乏精品。多年的藏石卖石,卢维生俨然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赏石家。
2009年,卢维生正一步步踏实地向前走着。
事业有时需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但或许无法问津;机遇也许就是一次灵光的闪现或是偶然的顿悟,而自己的事业也就因此被注入了鲜活的元素,并轻松、优雅地获取财富,扩展着人生的视野。
也是一次偶然,肖养杰走进了自古以来达官贵人和商贾巨富竞相追逐的玩石世界,那是2005年的事。走马观花,却走出了自己的另一片天地,纯属意料之外,也随即将从事多年经贸的积累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石头上,采石、品石、买石、藏石,环环相扣,甜酸苦辣尽品,得失无常,也觉乐趣无穷。
有一年“贺州之旅”,无意钟情于一种看起来富贵大方、摸起来细腻温润的黄石块,后便花费巨资大量收藏。根本想不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石块竟然就是今天所说的价值不菲的黄龙玉。玩石、藏石就是这么一种状态,歪打恰能正着,而它的收藏价值终究要通过流通来体现。那些石块就像养育着的女儿,可爱、乖巧、美丽,可等到要出嫁的时候,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和不舍。
这种过程有时让肖养杰激动、眷念。由此而来的富且贵的深刻体验,也许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品位吧。
曾荣文,1963年6月17日生于全国著名的蜡石之乡——广东省潮州市。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广东省赏石文化协会常务理事,潮州市赏石文化协会副会长,潮州地区知名企业家、收藏家。
读书毕业后,曾荣文便开始涉足商海,自己开了一个家庭作坊鞋店,做起了鞋子生意。不曾想这“小打小闹”还真成了“大气候”,在曾荣文的努力经营下,作坊店很快发展成了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名牌的粤东地区总代理,拥有16间连锁店。期间,他又创建了盛荣陶瓷厂有限公司,之后还开了御足城。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曾荣文也将自己一贯喜欢的奇石,不断地收入囊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潮州人,曾荣文从小就喜爱黄蜡石,对近年来备受喜爱的黄龙玉更是情有独钟。目前,他已藏有各类奇石几千件,并建起了三千多平方米的“新发奇石馆”,馆藏黄龙玉籽料、草花、金钱纹等各色石种。在曾荣文眼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石头,可以让自己忙碌、焦灼的心灵得到安慰。他说:“每当忙碌之余,躲进自己的石馆,静对爱石,那些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是是非非便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只想就这样静静地厮守着这些宝贝,倾听石头之歌。”
朱旭佳,1963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一个全国著名的黄蜡石之乡。中国收藏家协会赏石收藏委员会副会长。潮州市津汽出租、销售、维修中心总经理。自1999年进入赏石界后,以收藏黄蜡石为主,特别对云南黄龙玉钟爱有加,常不惜重金收购珍藏,藏石颇丰,精品无数,为云南黄龙玉的收藏大家、鉴赏专家之一。
朱旭佳作为潮州市赏石文化协会的副会长,1998年开始接触蜡石,根据对蜡石的深刻理解,朱会长认为云南蜡石的品种众多,资源相对丰富,对普及蜡石的赏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他目前的重心放在云南蜡石的研究和推广上,朱会长认为赏玩蜡石应该以品质为本,不管哪里产的蜡石只要品质达到了顶级,都具有黄龙玉的特点,于是他积极地把黄龙玉向珠宝、收藏界推介,体现黄龙玉在珠宝鉴定和奇石赏玩的双重价值。
朱会长开始组织整合一些具有指导性,普及性的蜡石资料,参与编辑出版了“黄蜡石黄龙玉”一书,并进一步为黄龙玉进行细化分类和分级,同时积极与各媒体合作,希望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报道宣传,使更多的人全面了解黄龙玉,从而进入蜡石世界,他深信,黄龙玉作为身兼奇石美玉特质的新秀,必能让蜡石赏玩这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再现异彩。
张旭,研究生学历,云南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云南创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石界知名藏石家。
自幼喜爱大自然,常寄情于山水之间,偏爱有诗情画意的观赏石,与石结缘,并从中获得了赏心悦目的享受,可谓是一个事业、赏石两相益的成功者。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使她比一般男性多了独特视角;而她性格又比较豪爽,该出手时就出手,又比一般女性多了大气,所以在石界颇有“侠名”,她玩石的执着与痴迷,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由于她为人诚实、热情并乐于助人,进入石界后,人缘、石缘都很好,有机会见到不少的藏石精品。只要是她心仪的美石,都不惜重金收藏。所以藏石颇丰,尤以黄龙玉观赏石、籽料、玉雕为佳。在昆明北市区“云南奇石城”、黄龙玉产地保山龙陵县分别设有“天成庄”藏石馆。
郑金盛,雕刻师,1974年生于妈祖之乡;1990年开始学习木雕、牙雕、寿山石雕;2006年到瑞丽转向翡翠、黄龙玉雕刻,建立郑金盛工作室。
其实郑金盛去云南本来是冲着翡翠雕刻去的,结果却被黄龙玉醉倒。黄龙玉色彩漂亮、质地细腻,既有翡翠的硬度,又有寿山石的色彩,还有和田玉的润度,最大地激发了他的雕刻热情,总能不断给他创作灵感。但他却不以人工欺天工,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黄龙玉,他总是劝客户不要动了,人工怎么也比不上天工,具有观赏价值的原石本身就是艺术品。他也收集了很多观赏价值高的原石,不舍得动刀。
他凭借坚实的雕刻功底,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不断努力创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07年,瑞丽举办首届“神工奖”,郑金盛的作品《瘦骨仙》、《无量寿佛》获得最佳创作奖。2008年瑞丽举办第二届“神工奖”,作品《善财童子》、《悟》获得铜奖。2008年昆明东盟石展,作品《十八罗汉》、《清明上河图》获得金奖。2009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走进芒市”,作品《清明上河图》被评为“民间国宝”……
郑金盛说,做一个好的雕刻师就要不断学习,能够变废为宝,化平凡为神奇。期待他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黄龙玉大事记
■ 2004年春末,泼水节期间,德宏珠宝商徐卫斌,用黄龙玉加工出第一只手镯,宣告黄龙玉出世。
■ 2004年-2005年,在云南本土掀起了黄龙玉的收藏热,从水料到山料,价格一路走高,继而引发石农对资源私挖乱采。
■ 2006年4月,《滇石之韵》大型图书出版,黄龙玉在书上开始露面。
■ 2006年5月,“中国第七届赏石展”在昆明举办,黄龙玉第一次走进展厅。
■ 2006年9月,为制止小黑山主产区无序“疯抢滥采”,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山市龙陵县政府三管齐下,封山禁采、禁运,并成立黄龙玉开发公司。
■ 2006年-2007年,云南省协会组织考察队,对“黄龙玉”产地、市场、加工等环节进行考查和研究。
■ 2006年12月,德宏州在“三棵树玉城”举办第二届赏石展,黄龙玉在当地大热。
■ 2007年6月,《云南珍宝/黄蜡石·黄龙玉》问世,此书为黄龙玉的第一本专著。书上正式确立“黄龙玉”为此石种的名称。
■ 2007年7月,“中国昆明东盟赏石及石材博览会”上,黄龙玉创下数千万元交易额。
■ 2007年8月,昆明电视台《盛世典藏》栏目,拍摄《黄龙玉》专题片,并热播。
■ 2007年10月,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到产地考察,计划筹拍关于黄龙玉的纪录片。
■ 2008年2月,德宏州在“中缅友谊馆”举行第三届赏石展,黄龙玉独占鳌头。
■ 2008年3月,云南省观赏石协会黄龙玉专业委员会成立,第一个黄龙玉的专业机构宣告诞生。
■ 2008年全年,在《中华奇石》、《宝藏》、《赏石》、《石韵》杂志专题宣传黄龙玉。
■ 2008年7月举办“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专设“黄龙玉玉雕作品展”。
■ 2008年7月-2009年4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及地球物理研究所》、《云南珠宝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技术监督局珠宝检验所》、《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黄龙玉专业委员会》等,对“黄龙玉”10个场口的40多个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获取了丰富而可靠的技术研究数据和资料,(详见《国家宝藏·黄龙玉》)。
■ 2008年11月,柳州“第五届国际奇石节”邀请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在论坛会上进行《黄龙玉专题讲座》,展示黄龙玉经典图片138幅。
■ 2008年11月11日,“中国黄龙玉高峰论坛”在昆明举行。
■ 2008年12月,“中缅艺术文化节”展销会在瑞丽隆重举行,黄龙玉再一次受到各界宠爱和认可。
■ 2009年1月起,《中国宝玉石》杂志,分六个专题全面介绍黄龙玉。
■ 2009年4月,央视《寻宝》栏目“走进芒市”评选出民间国宝,为一件黄龙玉玉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 2009年6月,《中国国家宝藏白皮书·黄龙玉》大型专著将出版。
■ 2009年7月6日-19日,将如期举办“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暨珠宝文化节”。
■ 2009年构想筹建一个中国黄龙玉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