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的扩张,“知识失业”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供需不平衡是引起“知识失业”的主要原因,“知识失业”所带来的正负效应引起关注。
关键词:“知识失业”;教育供需;正效应;负效应
1 引言
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一种国家模式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包分配,基本上不存在“知识失业”的忧患。但从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加大,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大幅度上升,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高校扩招了,而就业市场的容量并未因此而水涨船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高学历人员的失业率上升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 “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在发达国家,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愈高, 其失业率通常愈低。这是人力资本理论所推测的标准结果。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教育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却呈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正向关系: 教育水平越高, 失业率越高,表现出“知识失业”。 “知识失业” ( Educated - unemployment) 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知识失业”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劳动者。“知识失业”可以表现为公开失业, 即劳动力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 却无工作机会; 也可以表现为隐性失业, 如就业不足、人才过度浪费和“教育过度”等现象。在中国, 知识失业也正在浮现,本科生、硕士生寻找工作已经越来越困难。一方面,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现阶段大学生仅占同龄人的1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30%到50%的比例相去甚远,教育规模与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科技成果,社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却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目前造成部分知识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结构的不合理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不适应,以及由于工作岗位与就业者文化技术水平之间的不适应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供给常常滞后于社会需求,出现供需失衡,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知识失业”现象;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性造成人才资源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剩余,表现为区域性“知识失业”。
3 “知识失业”所带来的正负效应分析
3.1“知识失业”所带来的正效应
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可以使其对就业形势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可以促使其在求学期间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并强迫其时时关注高学历劳动者的市场需求情况,并以此为导向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失业”的全国性、多领域性和非暂时性,会促使大学毕业生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更注重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投资和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国家来说,增强了其从整体和大局出发,加强预测和调控的主动性,从教育总量适度超前于社会需求总量和保持两者的相对平衡的角度来规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使“知识失业”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3.2“知识失业”所带来的负效应
对社会来说,一方面“知识失业”较一般的失业形式造成的浪费更大,它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中,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来教育扩张就已经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知识失业”可能引起社会的动乱,劳动者在失业状况下,能否维持正常心态和基本生活水平,是否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受劳动者的经济适应力、失业损失的程度、失业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当这一系列的因素聚集到一定程度,突破了高学历者普遍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它将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这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因为知识失业者组织起来引发社会动荡的破坏性显然会更大,这已被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动乱所证实。
“知识失业”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加剧。对于有能力支付这种教育投资的群体来说,为自己和子女提供超过一般水平的教育是理性的选择,而对于非常贫困、无力支付这笔教育投资的人们来说,参与这场代价昂贵的教育投资竞争有可能血本无归,理性的选择是根本不进行高等教育投资。这种受教育水平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就业机会和获取社会财富数量的两极分化,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结构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甚至两极对立。对个人来说,“知识失业”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挫伤另一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出现的“知识失业”并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而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应该更加理性地来选择自己的教育投资,争取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科学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统筹大局的国家,应切实加强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使“知识失业” 的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使教育资源在全体国民间的分配更加平等。
参考文献:
[1]Martin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K].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勇、李仙娥.试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失业”问题[J].北方经贸,2005(2)
[3]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4]王效仿.知识失业——一个时代的来临[J].社会,2003(7).
[5]荆友奎.我国当前的失业正负效应分析[J].东方论坛,2003(3)
关键词:“知识失业”;教育供需;正效应;负效应
1 引言
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一种国家模式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包分配,基本上不存在“知识失业”的忧患。但从1999年以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加大,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大幅度上升,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高校扩招了,而就业市场的容量并未因此而水涨船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高学历人员的失业率上升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 “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
在发达国家,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愈高, 其失业率通常愈低。这是人力资本理论所推测的标准结果。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教育水平与失业率之间却呈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正向关系: 教育水平越高, 失业率越高,表现出“知识失业”。 “知识失业” ( Educated - unemployment) 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 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知识失业”的主体是具备一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劳动者。“知识失业”可以表现为公开失业, 即劳动力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 却无工作机会; 也可以表现为隐性失业, 如就业不足、人才过度浪费和“教育过度”等现象。在中国, 知识失业也正在浮现,本科生、硕士生寻找工作已经越来越困难。一方面,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现阶段大学生仅占同龄人的1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30%到50%的比例相去甚远,教育规模与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科技成果,社会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却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目前造成部分知识失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结构的不合理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不适应,以及由于工作岗位与就业者文化技术水平之间的不适应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供给常常滞后于社会需求,出现供需失衡,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知识失业”现象;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性造成人才资源在经济发达地区相对剩余,表现为区域性“知识失业”。
3 “知识失业”所带来的正负效应分析
3.1“知识失业”所带来的正效应
对当前的大学生来说,可以使其对就业形势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可以促使其在求学期间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并强迫其时时关注高学历劳动者的市场需求情况,并以此为导向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失业”的全国性、多领域性和非暂时性,会促使大学毕业生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更注重从现实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投资和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国家来说,增强了其从整体和大局出发,加强预测和调控的主动性,从教育总量适度超前于社会需求总量和保持两者的相对平衡的角度来规划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使“知识失业”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3.2“知识失业”所带来的负效应
对社会来说,一方面“知识失业”较一般的失业形式造成的浪费更大,它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中,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来教育扩张就已经耗费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知识失业”可能引起社会的动乱,劳动者在失业状况下,能否维持正常心态和基本生活水平,是否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主要受劳动者的经济适应力、失业损失的程度、失业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当这一系列的因素聚集到一定程度,突破了高学历者普遍的心理承受能力时,它将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这必将引起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因为知识失业者组织起来引发社会动荡的破坏性显然会更大,这已被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动乱所证实。
“知识失业”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的加剧。对于有能力支付这种教育投资的群体来说,为自己和子女提供超过一般水平的教育是理性的选择,而对于非常贫困、无力支付这笔教育投资的人们来说,参与这场代价昂贵的教育投资竞争有可能血本无归,理性的选择是根本不进行高等教育投资。这种受教育水平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就业机会和获取社会财富数量的两极分化,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结构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甚至两极对立。对个人来说,“知识失业”可能会使一部分人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挫伤另一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出现的“知识失业”并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而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应该更加理性地来选择自己的教育投资,争取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科学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为统筹大局的国家,应切实加强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使“知识失业” 的负效应降到最低限度,使教育资源在全体国民间的分配更加平等。
参考文献:
[1]MartinCarnoy.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K].闵维方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杨勇、李仙娥.试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失业”问题[J].北方经贸,2005(2)
[3]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4]王效仿.知识失业——一个时代的来临[J].社会,2003(7).
[5]荆友奎.我国当前的失业正负效应分析[J].东方论坛,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