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成为教改的焦点内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创新的过程中包含着猜想思维,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可见猜想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缺乏合理猜想能力已成为发展创新能力的严重障碍,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是高中物理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必须的,同时应采取一定策略,探索良好方法。
  关键词:猜想能力;高中物理;培养猜想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76-1
  引言
  物理学在揭示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过程中,有计划地适当运用“猜想”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解决学生不会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从课本中学习科学家的猜想思维,体会合理猜想的重要性
  例如:在必修1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首先是回顾历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打破了人们凭直觉得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错误观点,指出: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是物体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也就是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大胆猜想:一旦物体有了速度,只要没有力的影响,这个速度将保持不变,伽利略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用一个理想斜面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他的结论的正确性,在这个理想实验中,他运用了猜想思维,由于实验条件的改善,现代技术中的气垫导轨让我们直接观察到了小滑块匀速运动速度不变的情况,但试想一下,若没有伽利略的合理猜想和理想斜面实验,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不是要統治更长的时间吗?可见,合理猜想是多么重要!没有猜想,就没有创新!
  二、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猜想思维能力
  1.树立新颖的教育观和师生观,使学生敢于猜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充满民主与和谐氛围下的教学才会使学生得到心灵的解放,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开始时,学生不敢猜,一是他们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二是怕时间不允许,怕猜的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三是怕自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猜想,学生的猜想不可能都是正确的,猜错了很正常,教师在教学中要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而应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耐心地帮助他们思考,发掘其中可取因素,鼓励学生再做新的猜想,效果会更好!
  2.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猜想
  进行科学猜想离不开一定的基础,演示实验能给学生提供第一手直观材料。例如:在做“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时,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我们是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做的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得出当导体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这一结论,那是不是只有在这一种情况下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教师接着再演示磁铁插入,抽出或停在线圈中时,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的实验及模仿法拉第的实验,在获得这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并猜想,这三个实验中,在能产生感应电流时,有什么共同点?有的同学的猜想是:当导体和磁场间有相对运动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没有相对运动,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有的同学的猜想是:只有穿过闭合回路的磁场强弱改变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教师再因势利导,对学生不同的猜想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路闭合且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学生在演示实验基础上进行猜想,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3.运用联想、类比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合理猜想
  在探究教学中,可用已知的现象和过程同未知的现象和过程相比较,通过联想、类比的方法提出猜想。例如:讲解“欧姆定律”时,可引导学生把水流跟电流类比,即用水压来类比电压,用水管的阻力来类比导体的电阻,学生很容易明白:水在水管里的流量与水位差和水遇到的管的阻力有关,当阻力一定时,水管阻力越大,水流量则越小,通过类比,学生提出如下猜想: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情况下,导体中电流跟电阻成反比,教师再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设计实验电路、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这节课的教学。
  再如:学习库仓定律时,可先想到万有引力定律,有猜想、验证;学习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电场的运动时,可想到平抛运动,再类比、猜想;学习磁感应强度时,可想到电场强度,学习磁感线时,可想到电场线等等。
  三、运用猜想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猜想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逻辑思维的作用,实际上这两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应同时进行。
  2.猜想要适度,猜想带有一定想象、推测的成分,是在已有知识和少量事实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未经实验检验前,结论具有偶然性,在教学中切忌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3.猜想作为一种非逻辑方法,本身并没有论证力量,只有与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完成物理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它们是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猜想可以打开思路,比较归纳可以形成知识系统。
  四、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方式,所以猜想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猜想,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机会,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峰霞,林定泉.科学探究中指导学生进行猜想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01):25-27.
  [2]汤建国.科学猜想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0(04):11-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历史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并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成长,推动初中历史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阐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并提出几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培养中,关注学生的整体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故此,在高中英语教师在深入展开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更新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借助思维导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包含了很多数学知识,其中有很多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需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不断探索,在通过数学建模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地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本文首先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语言教学内容脱离话题,语言教学环节偏离实际活动,语言教学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从阅读前活动、阅读中活动、阅读后活动等三个层面,探讨了改善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课;第二课时;语境;话题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71-1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通
摘 要:随着英语教材的不断改进,教科书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图片在教材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英语课程标准》在教材的使用上指出:“应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因此,老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中插图的作用,使课文插图不只是教材知识的“点缀”,更是说明和解释知识的工具。  关键词:英语教学;板块学习;插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式教学与高效课堂紧密相连。问题式教学法以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升他们发现、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为目标,帮助其构建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为他们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其发挥学习主动性,巩固数学学习内容,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教材内容。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信息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加入信息技术能够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简单,使教学模式得到改进,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对初中数学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自主学习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并提出了用微课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
摘要:学生作文的动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课堂作文教学选用恰当的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学习作文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味作文课题参研教师选用金圣叹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指导学生阅读后习作,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生活味;动力;快哉;范例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6-054-1  我担任省资助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来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需注重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本文通过介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期为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新思路以及新途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就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环节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时期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性成为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对教学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是对语文教学提问艺术性的简单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语文教学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性;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